查文庫>飲湖上初晴後雨> 《飲湖上初晴後雨》蘇軾怎樣作這首詩的

《飲湖上初晴後雨》蘇軾怎樣作這首詩的

《飲湖上初晴後雨》蘇軾怎樣作這首詩的

  蘇軾曾兩次在杭州做官。第一次是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任杭州通判。第二次是元佑四年(1089),任知州。杭州美麗的湖光山色沖淡了蘇軾內心的煩惱和抑鬱,也喚醒了他內心深處對大自然的熱愛。初到杭州,他便情不自禁地賦詩道:“未成小隱聊中隱,可得長閒勝暫閒。我本無家更安往,故鄉無此好湖山。”這“湖山”,應該首推江南韻味最濃、人文氣質尤勝的西湖吧。西湖的勝景美名,與蘇軾分不開。任知州期間,為解決西湖淤塞的問題,他主持了疏浚整治工程,以淤泥水草築堤,堤旁遍種花木;一到春季,桃紅柳綠,鶯飛草長,曉霧景韻尤其動人。這條堤後來就被稱為蘇堤,又叫蘇公堤。“蘇堤春曉”亦被譽為西湖十景之首。蘇軾寫下了許多有關杭州和西湖的詩篇,這首《飲湖上初晴後雨》作於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

  飲湖上初晴後雨

  宋-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軾(1037-1101),字子,號東坡居士,北宋大文學家、大藝術家,在詩詞、散文、書法、繪畫等方面都有傑出的成就,對後世影響很深。他的詩詞,揮灑自如,明快豪放,善於運用新鮮的比喻描寫山水景物,善於從常見的事物中揭示深刻的哲理。

  ①瀲灩——形容水波相連,盪漾閃光。

  ②方好——正顯得美好。

  ③空濛——形容雲霧迷茫,似有若無。

  ④西子——西施,春秋時代越國的美女,姓施,家住浣紗溪村(在今浙江諸暨縣)西,所以稱為西施。

  杭州西湖,又叫西子湖,因為它在杭州西面;叫西子湖,則是從這首小詩而來。

  一天,蘇軾和朋友在西湖邊上飲酒。開始天氣晴朗朗的,不大工夫竟陰了天,下起雨來。這樣,飲酒未盡,詩人便飽覽了西湖上晴和雨兩種截然不同的風光。於是詩人讚歎說: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盪漾,閃爍耀眼,正好展示著那美麗的風貌;雨天的西湖,山中雲霧朦朧,縹縹渺渺,又顯出別一番奇妙景緻。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濛山色是她淡雅的妝飾,瀲灩水光是她濃豔的粉脂,不管她怎樣打扮,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麗質和迷人的神韻。

  這首小詩前兩句是描寫:寫晴天的水、雨天的山,從兩種地貌、兩種天氣表現西湖山水風光之美和晴雨多變的特徵,寫得具體、傳神,具有高度的藝術括性,以致有人評論說,古來多少西湖詩全被這兩句掃盡了。後兩句是比喻:天地之間,人類最靈;人類之中,西子最美。在前兩句描寫的基礎上,把西湖比做美女西施,說它和西施一樣同為天下靈與美的極至,何況又經過或淡妝或濃抹的精心打扮呢!

  然而,極寫西湖之美還不是這個比喻的全部奧妙。歷史上有些女子,美名和西子不相上下,詩人何以偏偏要拿西子來和西湖相比呢?這是因為,西子除了她靈秀美麗,她和西湖還有兩點獨特的契合:一是西子家鄉離西湖不遠,同屬古越之地;二是西子、西湖,頭上都有“西”字,叫起來自然天成。由於這種種原因,蘇軾這個妙手偶得的比喻,博得了後人的稱道,西湖也就被稱作西子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