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望嶽> 望嶽 岱宗夫如何 杜甫

望嶽 岱宗夫如何 杜甫

望嶽 岱宗夫如何 杜甫

  原文:

望嶽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註釋: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嶽,五嶽之首,在今山東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為五嶽之首,諸山所宗,故又稱“岱宗”。歷代帝王凡舉行封禪大典,皆在此山,這裡指對泰山的尊稱。

  夫:讀“fú”。句首發語詞,無實在意義,語氣詞,強調疑問語氣。

  如何:怎麼樣。

  齊、魯:古代齊魯兩國以泰山為界,齊國在泰山北,魯國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戰國時代的兩個國名,在今山東境內,後用齊魯代指山東地區。

  青未了:指鬱郁蒼蒼的山色無邊無際,浩茫渾涵,難以盡言。青:指蒼翠、翠綠的美好山色。未了:不盡,不斷。

  造化:大自然。

  鍾:聚集。

  神秀:天地之靈氣,神奇秀美。

  陰陽:陰指山的北面,陽指山的南面。這裡指泰山的南北。

  割:分。誇張的說法。此句是說泰山很高,在同一時間,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昏曉:黃昏和早晨。極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曉與黃昏,明暗迥然不同。

  蕩胸:心胸搖盪。

  曾:同“層”,重疊。

  決眥(zì):眥:眼角。眼角(幾乎)要裂開。這是由於極力張大眼睛遠望歸鳥入山所致。決:裂開。

  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會當:終當,定要。

  凌:登上。凌絕頂,即登上最高峰。

  小: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意思為“以……為小,認為……小”。

  譯:

  其一

  泰山到底怎麼樣?在齊魯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沒有盡頭。大自然把神奇秀麗的景色都匯聚於泰山,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為一明一暗兩部分。

  冉冉升起的雲盪滌我的心靈,睜大眼睛追蹤那暮歸的.鳥兒隱入山林,眼角好像要裂開一樣。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俯那眾山,而眾山在我眼中是多麼的渺小。

  當人登上山的絕頂,就會把周圍矮小的群山們,一覽無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