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王維> 王維最有名的山水詩

王維最有名的山水詩

王維最有名的山水詩

  蘇軾曾評:“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那麼王維最有名的山水詩有哪些呢?下面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1.《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2.《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3.《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4.《竹裡館》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5.《渭川田家》

  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閒逸,悵然吟式微。

  6.《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7.《山居即事》

  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

  鶴巢松樹遍,人訪蓽門稀。

  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

  渡頭煙火起,處處採菱歸。

  8.《山中》

  溪清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

  9.《積雨輞川莊作》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甾。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10.《辛夷塢》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11.《欒家瀨》

  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溜瀉。

  跳波自相濺,白鷺驚復下。

  12.《漢江臨眺》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13.《輞川別業》

  不到東山向一年,歸來才及種春田。

  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

  優婁比丘經論學,傴僂丈人鄉里賢。

  披衣倒屣且相見,相歡語笑衡門前。

  14.《孟城坳》

  新家孟城口,古木餘衰柳。

  來者復為誰,空悲昔人有。

  15.《華子崗》

  飛鳥去不窮,連山復秋色。

  上下華子崗,惆悵情何極。

  16.《文杏館》

  文杏裁為梁,香茅結為宇。

  不知棟裡雲,去作人間雨。

  17.《斤竹嶺》

  檀欒映空曲,青翠漾漣漪。

  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

  18.《木蘭柴》

  秋山斂餘照,飛鳥逐前侶。

  彩翠時分明,夕嵐無處所。

  19.《茱萸沜》

  結實紅且綠,復如花更開。

  山中儻留客,置此芙蓉杯。

  20.《臨湖亭》

  輕舸迎上客,悠悠湖上來。

  當軒對尊酒,四面芙蓉開。

  21.《宮槐陌》

  仄徑蔭宮槐,幽陰多綠苔。

  應門但迎掃,畏有山僧來。

  22.《南垞》

  輕舟南垞去,北垞淼難即。

  隔浦望人家,遙遙不相識。

  23.《欹湖》

  吹簫凌極浦,日暮送夫君。

  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雲。

  24.《白石灘》

  清淺白石灘,綠蒲向堪把。

  家住水東西,浣紗明月下。

  25.《金屑泉》

  日飲金屑泉,少當千餘歲。

  翠鳳翊文螭,羽節朝玉帝。

  26.《北垞》

  北垞湖水北,雜樹映朱闌。

  逶迤南川水,明滅青林端。

  27.《柳浪》

  分行接綺樹,倒影入清漪。

  不學御溝上,春風傷別離。

  28.《新晴野望》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

  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

  農月無閒人,傾家事南畝。

  29.《早秋山中作》

  無才不敢累明時,思向東溪守故籬。

  豈厭尚平婚嫁早,卻嫌陶令去官遲。

  草間蛩響臨秋急,山裡蟬聲薄暮悲。

  寂寞柴門人不到,空林獨與白雲期。

  30.《青溪》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裡。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閒,清川澹如此。

  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31.《歸嵩山作》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閒閒。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相關內容閱讀

  王維的山水詩的意境

  王維生活在盛唐時期,早年志向遠大,但隨著張九齡罷相、朝政日益昏暗與仕途上的不順利,王維漸漸傾向於逃避世事,歸隱田園。當然這與他一生信奉佛教也有關係。王維自小便受到家庭信仰的`薰陶與影響, 隨後一生習禪,被譽為“詩佛”。禪宗認為,佛性就是人的本心。禪宗理論並不注重於探討客觀世界,而更多地注重表現自心的傾向,在理論上、實踐上都進一步與中國傳統學術和士大夫生活習性相調和。在這種情況下,禪悟觀念和禪宗也就深刻影響於文學,而王維對佛教的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的詩歌創作。王維對禪宗的明心見性有著自己深刻的理解,他以一種不喜不憂,保持內在平靜,寵辱偕忘的態度來對待人世社會的一切,使自己有一種心境,進而把這種心境融入自己的詩中,使詩歌的字字句句都透著禪意,獨具特色。

  王維詩中的禪意,集中體現為遠離塵囂、空與寂的的境界,時常透過描繪自然來表現。如《鳥鳴澗》:“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春夜,深山空曠,萬籟無聲,詩人感覺到細微的桂花從枝上飄落的聲息。忽然,一輪月破雲而出,幽柔的清光灑滿山林。被月色驚擾的山鳥,時而啼鳴於深澗之中。詩人以動態反襯靜態,桂花輕輕飛落、山鳥時不時的鳴叫聲更顯出春澗的幽深。整首詩靈動而又靜謐,表現出詩人不著一物的空靜心境。《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辛夷花初發紅萼,宛如芙蓉,生於人跡鮮至的山澗中,自開自落,不悲生死。 落花啼鳥,人事紛紜,在王維看來都是空虛,是他所領悟到的世間萬物的禪意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