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陶淵明> 陶淵明飲酒其十賞析

陶淵明飲酒其十賞析

陶淵明飲酒其十賞析

  《飲酒二十首》是晉末宋初文學家陶淵明創作的.一組詩,下面是第十首,我們看看下面,瞭解一下吧!

  陶淵明飲酒其十賞析

  其十

  在昔曾遠遊,直至東海隅(2)。

  道路迥且長,風波阻中塗(3)。

  此行誰使然?似為飢所驅(4)。

  傾身營一飽,少許便有餘(5)。

  恐此非名計,息駕歸閒居(6)。

  [註釋]

  (1)這首詩回憶以往曾因生計所迫而涉足仕途,經歷了風波艱辛之後,詩人感到自己既不力求功名富貴,而如此勞心疲力,倒不如歸隱閒居以保純潔的節操。

  (2)遠遊:指宦遊於遠地。東海隅(yú餘):東海附近。這裡當指曲阿,在今江蘇省丹陽縣。陶淵明曾於四十歲時(晉安帝元興三年)任鎮軍將軍劉裕的參軍,赴任途中寫有《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詩。

  (3)迥(jiōng 窘):遠。風波阻中塗:因遇風浪而被阻於中途。塗:同“途”。陶淵明三十六

  歲時(晉安帝隆安四年),曾奉桓玄之命由江陵使都,返回途中遇大風被阻,寫有《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於規林二首》詩。

  (4)然:如此,這樣。為飢所驅:被飢餓所驅使。作者在《歸去來兮辭》序中說:“餘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 .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

  (5)傾身:竭盡全身力氣;全力以赴。營:謀求。少許:一點點。

  (6)非名計:不是求取名譽的良策。息駕:停止車駕,指棄官。

  [譯文]

  往昔出仕遠行役,

  直到遙遙東海邊。

  道路漫長無盡頭,

  途中風浪時阻攔。

  誰使我來作遠遊?

  似為飢餓所驅遣。

  竭盡全力謀一飽,

  稍有即足用不完。

  恐怕此行毀名譽,

  棄官歸隱心悠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