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中的社會理想

《桃花源記》中的社會理想

《桃花源記》中的社會理想

  《桃花源記》是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八年級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它本是晉代陶淵明《桃花源詩》的序言,但因其流傳廣泛,膾炙人口,在文學史上遠遠比詩歌本身更加著名。

  《桃花源記》影響深遠,後世多有文人墨客以此題材而著書立說。如唐代詩人王維《桃源行》全文,李白《古風》中有“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之句,到了現代還有在《七律登廬山》中慷慨的歌詠:“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裡可耕田。”20世紀80年代臺灣著名導演賴聲川創作了蜚聲兩岸的話劇《暗戀桃花源》等等,不勝列舉。桃花源已經成為歷代文人理想社會的典範,它究竟包含了哪些文化意義,使其具有如此巨大的文化吸引力?

  一、和諧觀念的綜合體現

  “和諧”是近年來黨中央提出的執政理念,其實這個觀念在中國古代早已有之。《易傳》中說:“保合太和,乃利貞。”只有事物處在一個和諧的狀態中,對事態的發展才會吉利。《道德經》中說:“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作者認為天地萬物的陰陽二氣相互作用,相互依存,陽中環陰,陰裡抱陽,以求達到和諧平衡的狀態。可見“和”是先哲追求的一種理想的生命境界。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首先體現了天然之和。在通往這個世界的路上,“緣溪行……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在清澈的溪流兩岸,桃花如簇,綠草如茵,水之清、花之豔、草之翠,構成了這個幻想仙境的三原色。流水奔流歌唱,桃花悠然舞落,芳草閒冶搖擺,它們都擁有自己活潑的生命,又相互圍繞,相互交流,沒有任何雜物、雜色來破壞它們之間的自足圓滿,引出一個自然質樸的世外桃源。

  “漁人”來到桃花源後,進入了一個人際和諧的美好世界。人們依靠“往來種作”維持生活,憑藉勞動營造自己的家園,勾勒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人間仙境圖畫。人與人之間平等友愛,噓寒問暖,沒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的悍吏,沒有“路有凍死骨,朱門酒肉臭”的不平等,沒有“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慘象……有的是這個世界在炊煙裊裊、雞鳴犬吠之中享受著質樸的寧靜――童叟無欺,言笑熙熙,豐衣足食。時間彷彿凝止定格在這種自然恬淡,美好嫻靜的喜悅之中,寄託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願。見到“漁人”這個“外來者”之後,桃源人紛紛邀請他到家中做客,“設酒殺雞作食”,那一杯杯濁酒、一縷縷雞香正是桃花源人淳樸民風和美好人文關懷的集中體現。如果說自然之和讓人欣喜,那麼這人際之和便讓人倍感溫暖,也正是和諧觀念的綜合體現。

  二、東方烏托邦

  早在《道德經》中,老子便提出了對“大同世界”的期待:“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段文字與桃花源的描述非常相似。

  桃花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顯示了這片土地上人們安居樂業,生活和美。而“雞犬相聞”與老子的描述字字相合。“男女衣著,悉如外人”,為何與外人不一樣呢?從課文中我們知道桃源人的祖先“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祖祖輩輩在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息繁衍,與外界“不相往來”。

  由此可見,陶淵明延續了古代先哲對於一個完美世界的想象。但這個想象世界越美好,越是折射出現實生活中深重的苦難。老子處在一個列國爭雄的戰亂時代,而陶淵明生活的晉代也是風雨飄搖。東晉政治黑暗,門閥制度森嚴,他出身庶族,在官場上長期壓抑,於是便有了“豈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的辭官豪語。他授印去職後,寫下了千古名篇《歸去來兮辭》,表明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不願趨炎附勢,只願在自然中求得內心安寧的決心。但即使在鄉間的生活也不是想象中的完美,他時常在詩中透露出自己的隱憂和窘迫。

  當“漁人”沿河流而行,見到“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時,正是這微弱的光芒指引他繼續前行。我們可以想象,“漁人”在“初極狹,才通人”的窄道里,那一束微光在他心裡投射了怎樣的`欣喜和忐忑,如同對理想的堅持支撐著作者在汙濁之世中存活並繼續尋找美好的事物。而當“豁然開朗”,一個完美世界霎時呈現在眼前之時,那種奔湧而至的喜悅寄予著作者多少期盼!

  但陶淵明並沒有沉浸於烏托邦的幻想之中。“漁人”“停數日,辭去”,在講課中我曾向學生提問:既然桃花源是這麼美好的世界,漁人為什麼還要離去呢?有的同學說是想念家人,有的說是對世俗生活的眷戀,有的說“漁人”離開時不遵守諾言作了記號,後來還去向太守報告,作者安排“漁人”離開這個情節是為了說明那個時代的人已經喪失桃源人的淳樸了,答案是多種多樣的……但有一點可以明確:陶淵明認為世俗之人是不可能永遠居住在那個美好世界的。桃花源像夢一樣唯美,但它只存在於想象之中,現實永遠無法到達。所以才有後文“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末尾還說“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這樣一個高潔之人,也未能尋訪得之,現實與理想的距離如此不可跨越,難怪他不久便“尋病終”。可以說,在陶淵明心中,桃花源如同那些飄落的花朵,縱然美好,卻對它充滿了“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感慨。

  三、結束語

  總的來說,《桃花源記》這篇短文雖然不過數百字,但是它言簡意豐,相信這樣的千古名篇,每讀一遍都會有新的體悟。本文只是初步探索了它在傳統“和諧觀念”和“烏托邦”兩個方面的文化意義,敬請各位同仁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