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文章思路

桃花源記文章思路

桃花源記文章思路

  《桃花源記》是作者及廣大勞動人民所向往的一種理想社會,它體現了人們的追求與想往,也反映出人們對現實的不滿與反抗。

  行文思路

  發現桃花源----訪問桃花源----離開桃花源----再尋桃花源

  以武陵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按時間先後順序,把發現桃源、小住桃源、離開桃源、再尋桃源的曲折離奇的情節貫串起來。

  1.第一段:寫漁人發現桃花林的經過和沿途所見的美景

  第二段:總寫漁人的感受和桃花源的生活環境、社會風尚

  第三段: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在桃花源家裡做客以及辭去的經過

  第四段:寫太守派人尋找桃花源,因迷路而不復得

  第五段:寫桃花源無法找到

  2.作者的願望: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安居樂業,彼此和睦相處

  3.中心思想:表達作者對沒有剝削、沒有動亂、和平生活的嚮往,對平等和諧自足的幸福生活的追求4.桃花源是理想社會的原因: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人人各盡所能的參加勞動,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幸福,愉快,人與人之間都極其融洽友好。

  課文簡析

  《桃花源記》的作者陶淵明,生活於晉宋交替的時代,也曾做過小官,但由於對統治階級不滿,辭官歸隱。為了表示自己對平等、和平社會的嚮往,對黑暗現實的.不滿,虛構了一個“和平、寧靜、人人平等、自食其力、沒有人壓迫人、人剝削人現象的理想社會──桃花源。”根據單元的教學重點,如何綜合運用記敘和描寫的表達方式,理清線索也是這課書的學習重點。

  本文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為線索,敘述了漁人發現桃源,進入桃源的所見所聞,離開桃源又尋找桃源的經歷。行文中懸念不斷,“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初極狹,才通人”、“不足為外人道也”、“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使故事情節曲折迴環,引人入勝。其中,對桃源中景、人、情的描寫,是記敘的一個補充,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閱讀本文,在體會作者對理想社會追求的同時,也應當瞭解作者消極遁世的思想,這是閱讀的難點,要注意把握。

  這篇課文在理解大意的基礎上,要全篇背誦。對於一些重點的文言實詞,也要掌握,如:“具”、“尋”等。

  課文導讀

  本文是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的一篇膾炙人口的名作。在這篇“記”中,作者以捕漁人的行蹤為線索,按照發現桃林、進入桃源、出而復尋的順序記敘,虛構了一個寧靜安樂的世外桃源。這裡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戰亂,人們和睦相處,安樂幸福,作者以此來寄託他的社會理想,也反映了當時人們不滿黑暗社會,追求和平幸福的願望。

  本文雖以時間為順序一一寫來,但並不是平鋪直敘,而是曲折迴環,懸念迭起,虛虛實實,引人入勝。語言簡潔凝練,通俗流暢。

  拓展閱讀:《桃花源記》語言藝術特色

  作者善於用通俗平易、樸素自然的語言在其田園詩中描寫他所喜愛的農村生活。在《桃花源記》中也是如此。如作品的第一段寫桃花源外面的景色:“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僅僅用22個字就描畫出一幅迷人的暮春桃林圖。頭兩句從正面寫桃林之茂密,第三句從反面寫桃樹之多而且純,後兩句從側面襯托出桃林地面之美,以及桃花盛開後花瓣紛紛落下的景象。作者從不同的角度描寫桃林之美,其中有的詞語如“芳草鮮美”,簡直給讀者一種有色有香的感覺,而所用的語言卻是接近口語化的。陶淵明用這些樸素的散文語言描繪了桃源外圍及內部的自然美和人們的生活美,因此吸引了後世不少的畫家去畫桃源圖。

  清人衛炳鋆說:“桃源山水,畫中景也。……而古今之列人畫譜者,唐、宋以來,惟摩詰《桃花源里人家》,意趣盎然,神致生動。……韓文公《題桃源圖》詩,舒元輿有《錄桃源畫記》,吟詠之餘,宛若置身洞天福地,然其造意設色,大約因明記想象為之。”;《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彙編·陶淵明卷下編》,中華書局1962年版)作者在敘述中的語言不僅到樸素自然,而且非常精練,沒有多餘的廢話。全文用320個字就講了一個有頭有尾,有人物,有話,有情節的故事。

  整篇作品因主要寫桃源社會,所以著重詳寫桃源內的人與事,寫桃源外的事就從略。作者往往用精練的語言表達豐富的內容,收到以少勝多的效果。如寫到桃源人初見漁人的情景,只寫“見漁人,乃大驚”,後面三個字不僅寫出了桃源人見到漁人的神色,而且也體現了他們與外界隔絕之久。又如寫漁人與桃源人談話的情景,作者以“此人—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一句話作了交代。這個複句所包含的內容也很多。漁人自己在世上所知道的詳細情況,不是作者所要著力描寫成的所以在上半句一筆帶過。而後半句,雖只三個字,但從桃源人共同的“嘆惋”中,可以想象到漁人所說的世上的情形,與桃源內的生活相比之下,世上是多麼混亂不堪!而桃源內的生活又是多麼安定

  《桃花源記》中許多詞語由於言簡意賅,一直被後世沿用下來,至今還有其生命力。如:“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不足為外人道也”,“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等等,這些詞語都幾乎成了人們熟悉的成語。其中“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一句,用來表現桃源人與世外隔絕之久,而又說明桃源內沒有朝代變化的情形,非常貼切,又非常生動具體。宋代唐庚在《唐子西文靈》中說:“唐人有詩云:‘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及觀淵明詩云:雖無紀曆志,四時自成歲’,便覺唐人費力如此。如《桃花源記》言:‘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可見造語之簡妙。蓋晉人工造語,而淵明其尤也。”從上所說,可見宋代人也已看出了陶淵明駕馭語言上的深厚功夫。不言而喻,陶淵明在寫作《桃花源記》藝術上的獨創之處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