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水調歌頭> 《水調歌頭》教學設計範文(通用3篇)

《水調歌頭》教學設計

《水調歌頭》教學設計範文(通用3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水調歌頭》教學設計範文(通用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水調歌頭》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大聲激情的朗讀《水調歌頭》,能夠體會作者的情感。

  教學重點:

  大聲激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蘇軾的情感。理解“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過程:

  所謂激情就是在讀書時大聲、清晰的去朗讀課本,並在激情朗讀之後能夠寫出一點自己的感悟。在早讀的時候我們的活動也是繽紛多樣的。對於還沒有學過的課文我們會選擇拿起書本集體大聲的朗讀,這時的要求是最大聲、最清晰。對於學過的我們會選擇小組PK的方法,大家更會想要征服對方,所以是更加的大聲的讀出我們特有的激情。

  一、小組《水調歌頭》PK。

  最大聲、最激情、最清晰的朗讀出本詞。能夠讀準每一個字音。

  二、小組自由朗讀《水調歌頭》。

  小組的語文課代表組織各組的組員自由朗讀,一定要注意本次的節奏、停頓。在讀準節奏和停頓後加入情感區感受作者的情感。最後加入小組的展示將本課的情感昇華到最高潮。為後面的讀後感打好基礎。

  三、簡單的寫出讀後感。

  在有感情的激情朗讀之後寫下一點點感受為課堂做好鋪墊。

  本節課總體來說是較為成功的,學生的積極性被很好的調動起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學生精神飽滿,朗讀激情。

  2、在小組自由朗讀時每組的課代表都能夠積極的組織組員朗讀課文。

  3、在小組展示時,各小組都能包涵情感的朗誦。並能將情感昇華,寫出簡單的感受。

  當然這節課也略有遺憾比如:

  1、學生略顯緊張,沒能表現出平時展示時的最高水平。

  2、時間還是有些略顯倉促。

  在日後的教學過程中會做到揚長避短的。讓孩子們在朗朗的讀書聲中去感受語文真正的魅力。

  《水調歌頭》教學設計2

  一、教學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明月幾時有》選自初中語文新課標第五冊第六單元的一首詞。本單元詞曲五首形式不同,風格各異。都是千古傳誦膾炙人口的名篇。古代詩詞是我國最寶貴的文化遺產之一,在中學階段對學生進行詩詞學習,可以使學生學習和繼承祖國優秀的文化遺產。並能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培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體會詩歌所表達的真摯感情。更能引起他們的共鳴,從而能受到思想教育。蘇軾,北宋中期文學家、書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宋代文學史上享有較高的聲譽。英宗即位任大理寺丞,神宗即位任太常博士,開封府推官。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和,請求外任。元封二年,御使臺有人摘引其非議新法的詩句,因此入獄,即所謂“烏臺詩案”。出獄後貶為黃州團練使,寫此詩時年41歲。除政治不得意外,與弟弟分別達七年之久,無緣相見,時值中秋,月圓人不圓加上政治不得意,心情抑鬱寫下此詞。

  2、學情分析

  本班初三的學生,而且從初一開始我就側重對學生進行古詩文的朗讀積累的訓練,學生對古詩已有一定的積累,朗讀技巧也有掌握。學生已獲得一些讀詞的體驗,對詞中常見的意象有一定的理解,掌握了一些鑑賞詩詞的基本方法。

  二、教學目標:

  1、透過聯想感悟古代詩詞的意境訓練其聯想和想象能力。能當堂背誦全詞;積累詠月名句。

  2、學生的朗讀、教師的引導點撥,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師生共同鑑賞

  3、引導學生走進蘇軾,體會他豪放的詞風,理解作者借詠月表達的人生感觸,學習詞人樂觀曠達的生活態度。培養學生積極健康向上的人生觀。

  三、重難點分析

  重點:

  1、訓練朗讀能力,藉助聯想和想象在古詩詞間運用,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2、積累名句,增強語言感悟能力,豐富語言寶庫逐步提高欣賞品位。

  難點:

  1、深刻體會作品傳遞的'情感,理解詩人胸襟抱負。2、藉助想象感悟意境。

  四、設計思路

  1、由學生過中秋的活動,引出中秋佳節的習俗、然後引到描寫月亮的詩歌,引入到本課中秋詩詞教學內容

  2、讓音樂繪畫走進課堂培養學生的美感

  3、朗讀。詞曲的朗誦和背誦是認識意象、感悟意境的有效方法。

  4、學法指導:教師點撥,學生勤于思考,自主鑑賞。

  五、教學方案

  一、匯入新課:同學們我們剛剛過完中秋佳節,臉上還洋溢著中秋與親人團聚的喜悅,那麼我們中秋節都參與了哪些活動呢?(學生隨意回答)中秋吃團圓飯,吃月餅,賞月是我們的傳統習俗,中秋節是個月圓人圓的日子。大家能說出我們學過的與月亮有關的詩歌?(學生自由發言)同學們平時對詩歌的積累很好,今天我們還要學習一篇關於中秋的詩詞《水調歌頭》胡仔《苕溪漁隱叢話》:“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既然如此,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這“千古絕唱”,來領略蘇軾筆下的中秋的味道。

  二、掌握作者?

  學生自由說然後統一螢幕出示寫作背景

  三、聽讀課文、朗讀課文

  教師範讀,螢幕出示課文聽讀後,學生明確誦讀詩詞的要求。螢幕出示明確朗讀要求學生自由誦讀、學生泛讀、小組朗讀四、初步感知?

  明確結構本詞詞共分幾部分?正文前的小字是小序,交代了寫作的原因背景正文部分有兩部分,詞的特點:上闋、下闋(上片、下片)文中有個字和這個字很相似闕下面我們五個小組合作朗讀這首詞。1組小序,2、3組上闋,4、5組下闋五、抓住語句?感受畫面朗讀這首詞,你眼前會有怎樣的畫面?從哪裡發現的?找出相應的句子師:此時你的眼前出現了怎樣一幅畫面?生1:我從“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中讀出了這樣一幅畫面:月兒轉過硃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人

  生2:我從“把酒問青天”讀出了詩人端著酒杯喝酒問天的畫面師:你從哪裡讀出詩人是端著酒杯?生2:從“把酒”上,把是“端起”的意思師:不錯除此外,你還可以讀出怎樣一幅畫面?

  生3:從““起舞弄清影””可以讀出,詞人在月下翩翩起舞玩賞著月下的影子。

  六、還原背景,感受人物師:

  大家把感受到的畫面展現在我們的眼前,這個畫面在這麼一個有月的晚上,詞中的人又在幹什麼呢?你可以找出相關的動詞。找一名學生讀,其他學生聽讀思考,找動詞

  生:“欲乘”“歸去”“恐”“起舞”“弄”

  師:詞人“欲乘風歸去”,想要到歸到哪裡去?

  生:瓊樓玉宇

  師:也就是說詞人將自己的歸宿定位在天上,但是他當時的心理又則那樣那個呢?請大家在文字中尋找

  生:“恐”

  師:這是為什麼呢?

  生:“高處不勝寒”,“何似在人間”

  師:“勝”是什麼意思呢?

  生:承受、經受師、不能承擔沉重的負擔此時詞人能做的是什麼?

  生:“起舞弄清影”師:什麼意思呢?

  生: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著做出各種舞姿師:那是一種自我欣賞,一種自憐那到底是什麼原因促使他這樣的心理呢?

  出示背景:(教師出示並解讀蘇軾的坎坷人生:既不惟荊(荊國公王安石)是師,也不惟溫(溫國公司馬光)是隨神宗時:他反對王安石變法,先後被貶多處;哲宗時:廢新法,信舊黨,軾被召回,但與司馬光意見不合,不同意盡廢新法,而再次被貶以後新黨再得勢,他被遠謫惠州,瓊州;徽宗即位:蘇軾被赦回,途中病死於常州,終年65歲寫這首詞時,蘇軾政治失意,被貶在密州任太守)

  師:大家結合蘇軾的坎坷人生,說說詞中涉及的“高處”“瓊樓玉宇”暗指什麼?

  生:皇宮、朝廷

  師:是的,詞人想要回到朝廷去,可是為什麼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呢?請結合詞人的坎坷人生回答

  生:因為詞人被朝廷一貶再貶,所以內心深處雖想回歸朝廷但不免有“恐”,覺得哪裡比得上在人間呢我們邀請一個學生,結合蘇軾的坎坷人生,朗讀上闋

  七、誦讀品味,觸控情感

  師:這是一個帶著愁思的詞人,這是一個懷著矛盾心理的被貶臣子;此時詞人“起舞弄清影”,心情又如何呢?請從文字中尋找詞人的心境,並找出相關的語句邀請一同學朗讀下闋,我們邊聽讀邊思考從下闋中尋找詞人的心境,並找出相關的詞語。?生:此時詩人心情很難受,我從“照無眠”中讀出詞人現在“也不成眠”

  師:此時月光照著沒有睡意的人,暗指詩人自己,也泛指那些政治上失意的人(板書難受、失意)面對這份難受與失意,詩人又是如何面對如何排遣呢?

  生:“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詩人繼續把酒問天:“(月兒)你不該(對人們)有什麼怨恨吧,為什麼偏在人們分離時圓呢?”

  師:這是一種指責,對月的指責啊!詩人將滿腔愁緒倒向了月兒於是不禁發出深深的感慨,那是什麼樣的感慨呢?請同學有感情地朗讀

  生1: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語速快而輕鬆)

  生2: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語調緩而慢,最後用降調並帶拖音)

  師:請問這裡的“此事”指的是什麼呢?

  生:指人的“歡”“合”和月的“晴”“圓”

  師:句中的“全”應該如何理解呢?

  生:成全

  師:不錯,也可以理解為“周全”,大家試著用自己的話來表達詩人的感慨

  生:人的“歡”“合”和月的“晴”“圓”自古以來就難以周全啊

  師:詞人由月聯想到了人,月的圓缺是自然規律,人也師一樣,由分別就會由相聚,分別之時也是將要相聚的開始,不要為分別悲傷,應當為將要相聚而充滿希望、期待。作者幾度被貶的經歷,還能有這樣的化悲傷為希望,這是什麼胸懷啊?積極樂觀、豁達、曠達的胸襟(學生回答)詞到這裡詞人的情感達到最高潮了嗎?

  生:沒有,最後的兩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可以看出詞人對天下人的美好祝願。

  師:你理解這句子的內涵嗎?

  生:只希望人長長久久,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師:你從哪裡讀出是“只希望”

  生:“但願”

  師:你從哪裡讀出是“共享這美好的月光”呢?

  生:共嬋娟;“嬋娟”這裡指“月亮”

  師:大家再能說幾個類似的月亮的別名嗎?

  生1:玉兔

  生2:玉盤

  生3:嫦娥……

  師:古詩詞中月亮的別名很多,月亮總是與思念聯絡在一起你能從古詩詞中找出與此句意境一致的詩句嗎?

  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師:多美的意境啊!請大家深情朗讀最後兩句,將其送給你最想送的人(學生朗誦)

  八、回看板書教師總結

  文章上闕望月寫景,表達自己想回朝廷但又心懷恐懼的矛盾心情,下闕懷人抒情,表達對兄弟子由的思念之情,兩部分採用了借景抒情,想象聯想的寫作手法,短短的詞中流露出情感起伏變化,苦悶——嚮往、矛盾——自嘲——憂憤——豁達——祝願。情感起伏變化。全詩表達作者對親人的思念之情,作者曠達的胸襟。再讀此詩歌,感受作者情感的變化。

  《水調歌頭》教學設計3

  【教學設想】

  藉助多媒體手段,將詞的文字美,用過音樂、畫面、書法等特定的情境渲染,將學生帶進詞人的心靈世界,加深學生對詞人特有的精神世界的理解;將吟哦引進課堂,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詞這一文學樣式。

  【教學重點】

  一:背誦這首詞。

  二:聯想力和想象力的訓練。

  【教學難點】

  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及其曠達胸襟在詞中的體現。

  【教學設計】

  一、設定情景

  音樂欣賞《水調歌頭》(多媒體演示:《水調歌頭》書法、蘇軾舉杯邀月的圖畫。教者踏歌哼唱)

  二、匯入新課

  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女人騷客以中秋月亮為題材來吟詩賦詞,同學們能背一兩首嗎?

  (如李白的《靜夜思》、王建的《十五夜望月》等)

  這些詩詞寄託了作者怎樣的情思,古人為什麼要透過月亮來寄託這樣的情思呢?

  (古代交通、通訊落後,聯絡困難,離別的思念無以寄託;亦可聯絡自己年插隊落戶時特定的思家的感受幫助學生理解)

  課前我們欣賞的就是北宋文學家蘇軾以中秋賞月為題材的詞《水調歌頭》。

  媒體演示:《水調歌頭》配樂朗讀。

  《水調歌頭》,是中秋詞中最著名的一首,向來噲炙人口。我們來看看後人對這首詞的評價:

  媒體演示:

  清朝胡仔《苔溪漁隱叢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

  誰能介紹一下蘇軾?

  請說說對“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的理解。(追問:由此我們發現了什麼?)

  媒體演示:

  蘇拭(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拭才情奔放,為宋代最傑出的作家,詩、詞、文、書、畫、文藝理論均有獨到成就。其文汪洋悠肆,明白暢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詞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代很有影響。

  三、整體感知

  自由讀課文(媒體播放《水調歌頭》樂曲),解決生字生詞。

  思考:

  這首詞的序寫了些什麼?

  上閡寫什麼?

  下閡寫什麼?

  詞采用了怎樣的寫法?

  閱讀中有哪些疑問?

  巡視瞭解自讀情況:

  媒體演示;

  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宮闕(qì)瓊樓(qónɡ)玉宇(yǜ)

  朱閣(ɡé)綺戶(qǐ)嬋娟(chán)

  學生質疑。

  四、文字研讀

  這首詞的序寫了些什麼?

  本篇長調詞,作於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節日。時作者正任密州(今山東諸城)知州。從題序來看,這首詞為醉後抒情,懷念兄弟(子由)所作。

  作者對兄弟的懷念之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歸納:

  借望月懷人,思念弟弟蘇轍。

  上闋寫什麼?

  望月(寫景)。

  “明月幾時有,把酒間青天”,月亮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原型之一,中國古代詩人對月亮的歌吟單從數量而言也是無與倫比的。據有關典籍記載,東坡並不是一個能飲很多酒的人,但他喜歡與別人一起飲酒,尤其是看別人飲酒,別人的快樂也就是他的快樂,他心胸豁達,氣質清明,在如夢浮生裡,他處在醉與醒之間他是他自己,沒有比他自己更接近於他自己的了。正因為如此,他瀟灑的“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則是對上天的宮闕存在著疑惑。在古代,有著"天上一日,人間一年"的說法,因此,東坡以為,天上與人間必然有著不同的計算時間的萬法。人間的光陰如白駒之過隙,而天上的則是緩慢的,這裡暗寓一種對時間催人老這一自然現象的無可奈何的悲哀。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反映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這是上面那種悲哀心情的很自然地轉換。因為對人世間的遭遇是無可奈何的,因此想“乘風歸去”。這裡用了一個“歸”字,是很有深意。作者以“滴仙人”自居。“我欲乘風歸去”他到天上,又漸漸產生了新的憂慮。他到天上,再回到他所來的地方。在想入非非中,又漸漸產生了新的憂慮。“高處不勝寒”是擔心自己再也忍受不了那種純淨的寒冷。他的天堂在人間。在這裡,蘇軾賦予這首詞以非常豐富的意義。他對自己所生活的這個世界是有些厭倦的,他也渴望上升到一個更純淨的高度,然而他卻忍受不了這種寒冷。他就是這樣處在一個矛盾的情境之中。從字面的意思看,似乎是瓊樓玉宇耐不住高處的寒冷,而作者的真正關注的還是自己。“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一句是作者的猜度之詞。

  媒體演示:

  上闋——望月(寫景)

  明月、酒、青天、“我”、風、清影、朱閣、綺戶

  (實寫)

  宮闋、瓊樓玉宇(虛寫)

  下闋寫什麼?

  懷人(抒情)。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連用三個動詞,來描述月亮的運動。月亮升起來,轉過朱閣,慢慢降落,月光延伸進窗戶,照到床上無眠的人。詞人在這裡把月亮擬人化了。彷彿月亮也是一個與他“心有靈犀”的朋友。

  同學們覺得有哪些人在這種情況下“無眠”呢?

  (各抒己見,言之成理即可,但要明確哪種情況與這首詞的意境吻合,可引導聯絡標題、“人有悲歡離合”、“但願人長久”等詞句來思考)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何事”一本作“何時”,一句之中有兩個“時”字,是不太妥切的,同時也與理不通。因為上面己經把月亮當作自己的朋友,因此要跟她談談心,要向她表示最為親切的問候,這旬的意思是:月亮啊,你這高處也能勝寒的“別有天地非人間”的造物,難道還如我們這些渺小而可悲的人類一樣有著什麼遺恨嗎?不,你是完美無缺的,不應該有遺恨的;但你又是因為什麼緣故總是在人們離別的時候團圓呢?難道你就不能在人們團圓的時候團圓,離別的時候殘缺嗎?你為什麼總是要跟我們不一致呢?我們人類離別的悲哀難道就一點也贏不到你的憐憫嗎?

  由上片的“把酒間青天”到此處的問月,詩人的感情有了比較大的變化,他逐漸領悟到了什麼,也可以說他聽到了天外之音。“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一句可以看成作者的領悟,也可以看成月亮的回答:月亮也不是完美無缺的,她也有著自己固有的悲痛,同人有“悲歡離合”一樣,她也有著“陰晴圓缺”,這世界本身就不是完美的,每一件事物都處在自己固有的缺憾之中。明白了這一點,再怨天尤人有什麼意思呢?“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兩句還告訴我們看待任何問題都要要全面、辯證。

  最後“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表現出詩人的美好願望,曠達的心境。這個結局是自然而然地達到的,作者最終自然會達到這一高度。這首詞之所以廣為流傳,燴炙人口,其原因就在於此。

  媒體演示:

  下闋——懷人(抒情)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詞中僅抒發了對弟弟蘇轍的懷念之情?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表達了詩人的曠達胸襟。

  五、問題探究

  作者為什麼會有此感慨?

  媒體展示:

  蘇軾一生坎坷,神宗時曾任祠部員外郎,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職,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後以作詩“謗訕朝廷”罪貶黃州。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等,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北還後第二年病死常州。

  對政治上失意的人來說,難免對現實不滿。這從“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可以看出。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又告訴我們:他的心胸是曠達的。既然自然規律不可抗拒,為什們不能“一切隨緣”呢(蘇軾因為失意而信佛、通道)?結句在表現出詩人美好願望的同時流也露了他對禪理的獨到見解。

  範讀(媒體播放《水調歌頭》樂曲)。

  學生齊讀《水調歌頭》(媒體播放《水調歌頭》樂曲)進一步理解這首詞的內容。

  這首詞采用了怎樣的寫法?

  在這首詞裡面,作者大膽地運用了聯想和想象的手法。誰能從己的課文中舉一兩個運用“聯想”和“想象”的例子?

  學生自由舉例。

  媒體演示:

  聯想:

  泰山“街燈”圖—天空“明星”圖(《天上的街市》)

  想象:

  “天空雲彩”圖—羽毛、魚鱗、羊群(《看雲識天氣》)

  在這首詞中作者舉杯對月,聯想、想象到些什麼?

  媒體演示:

  明月—宮闕—瓊樓玉宇想象

  月圓(天上)—人圓(人間)聯想

  媒體演示:

  提供兩張圖,讓學生想象。

  媒體演示:

  詞,由詩歌演變而來的一種韻文。在唐五代時稱曲子詞、曲、詞歌詞。曲指的是音樂,詞指的是文辭,詞與曲二者分離,至宋代,詞與曲分離開來,詞成為一種獨立的文體,但仍然可以配樂吟唱。詞有詞牌,如《水調歌頭》,指詞所配的樂調。古人多以吟唱的方式讀詞。

  六、背誦課文

  媒體播放《水調歌頭》吟哦錄音激趣,提出背誦要求。

  媒體播放《水調歌頭》樂曲,學生跟著哼唱、背誦。

  提名試背。

  師生齊背。

  七、佈置作業

  以“遙望夏夜的星空,浮想聯翩……”開頭,寫一篇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