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水調歌頭>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說課稿範文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說課稿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說課稿範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說課稿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說課稿範文1

  各位評委老師好!今天我要進行說課的題目是《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我將本次說課內容分為五個部分,分別是說教學設計、說教材、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過程以及說效果分析。下面我將分別介紹其具體內容。

  第一部分,說教學設計

  依據新課標突破陳舊的教學模式的要求,充分利用課堂教學主陣地,讓學生在快樂中“衝鋒陷陣”,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培養人文素養,同時,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為此,我將教學設計理念歸納為以下幾點:

  1、豐富學生的文學知識,這是本課教學的一個基本要求,學生每接觸一個新的內容都要獲得一些新的文學常識。

  2、培養學生對文學的探究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提高了學生的探究慾望,自然能學好這門課程。

  3、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文化修養,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修身養性”的文化傳統,學習文學,同時也是陶冶性情的最佳方式。

  4、調動學生的團隊合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人不可避免地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接觸,學會團隊合作不僅是學好本課的要素,也是學生將來踏入社會必不可少的條件。

  5、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是一個我將重點強調的地方,文學沒有唯一的解讀,所以學生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見解,獨立於形式的框架之外。

  由此,我歸納出我的教學理念核心:海納百川,凸顯個性。

  第二部分,說教材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人教版語文教材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詩歌。本單元為古文單元,學生在學習本詞之前已經有了一定的古文知識積累,本詞又是五首詩詞中的第四首,透過學習《赤壁》等三首詩詞已經對詩歌具備一定的欣賞能力,也為後來的詩詞的鑑賞打下了基礎。

  另外,本詞是自古以來中秋詞中的上品,語言自然生動,學習難度不大,讀來朗朗上口,不失為提高學生對於宋詞興趣的一個良好基點。此外,有別於蘇軾詞一貫的豪放風格,本詞別有一番清新雅緻的風味,品味本詞有助於學生全面地瞭解蘇軾的詞風。同時,考慮到初中學生對於流行元素的愛好,而本詞亦被融入多種流行元素如歌曲及影視等,可結合學生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在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引導學生比較本詞在不同時期的不同意義。

  第三部分,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對三維目標的要求以及前面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為以下幾點:

  1積累文學常識,瞭解相關作家作品及寫作背景。

  2掌握幾種常見的表達方式如移情、情景交融等,提高詩歌鑑賞能力。

  3在理解詞意的基礎上進行背誦。

  4充分發揮具有創造性的想象力,對詞情詞境產生自己獨到的見解或感悟。

  5由此及彼,透過對本詞的鑑賞學會鑑賞同類詞的一般方法。

  其中第2點和第5點是重點,第4點是難點。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節內容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我們都知道語文是一門培養人的感悟理解能力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了解客觀的文學常識,還要使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利用自己的情感體驗去感受和理解。教師的主要作用不在於講解而在於引導和啟發,使學生能真正獲得自己的獨特感受。

  基於本節課內容的特點,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預習加複習

  2、影片加音訊

  3、講授加討論

  4、朗讀加寫作

  下面我具體來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第四部分,說教學過程

  流行視窗,頭腦風暴(5-8分鐘)

  導語:我們都知道,古代的詩詞都是可以唱出來的,比如《詩經》就是古代的流行歌曲,只不過那些樂譜都沒能儲存下來,我們不能大飽耳福。但現代人也挺聰明,翻唱了很多古詩詞,大家聽過《水調歌頭》的流行版嗎?有人聽過,但估計很少有人聽過粵語版吧?下面我們來看一段影片,看看粵語版的水調歌頭是個什麼風味。

  (用多媒體播放《秋香怒點唐伯虎》中以粵語歌唱《水調歌頭》的影片片段)

  大家都聽懂了嗎?沒聽懂不要緊,粵語對於咱們來說還是有點難度的,但至少應該看出這首詞的中心詞是哪一個了吧?對啦,是“月”,那麼現在就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學過哪些有關於“月”的詩詞呢?讓頭腦風暴來得更猛烈一點吧!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5分鐘)

  同學們剛才回憶了許多有關於“月”的詩詞,那麼本詞寫的“月”與別人寫的“月”有何不同呢?要知道這一點,我們首先要攻克字詞這一關,大家既然已經作了課前預習,那麼再花2分鐘左右瀏覽一遍詞文,並攻佔這樣幾個領地:1)消滅生字詞;2)找出本詞的寫作時間和背景。目標明確,行動快速!

  (請2-3個學生分別回答,老師評價並補充總結)本文的生字詞較少,要注意的是“勝”的讀音及意思有別於我們通常的認知。很顯然,本詞是寫在中秋之夜,而且是在懷念作者的弟弟子由,從哪裡可以看出來?對,小序,所以大家以後鑑賞詩詞的時候可不要小看了小序的作用,它通常會介紹詩詞的寫作背景及緣由。(老師補充關於作者蘇軾及其詞風的相關介紹)

  透過這兩個部分,在引起學生興趣的情況下完成了文學常識積累的任務,同時也為進一步賞析全詞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完成了教學目標的第1點。

  3、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1)讀出味道(6分鐘)

  ☆既然同學們已經瞭解了本詞的寫作背景,而本詞的詞意也不生澀,那麼就請大家根據自己的理解選擇一種情感來朗讀本詞。

  ☆請兩位同學示範朗讀一下,並說說自己是以何種感情來讀的;老師也朗讀一遍,大家可以選擇不同的情感,可以是懷念,可以是曠達,可以是感傷,也可以是其他,但必須能說出合理的緣由。

  2)品出技巧(10分鐘)

  ☆透過朗讀,大家都對這首詞融入了自己情感,應該也都愛上了它,那麼,它是如何打動你的心的?除了情感的真情流露外,也需要一定的寫作技巧,那麼我們就一起來品一品,請大家帶著這樣幾個問題仔細閱讀分析本詞:

  ⊙上下闕的主要內容分別是什麼?怎樣聯絡起來的?

  ⊙詞中的景物經歷了怎樣的轉換過程?透過哪幾個關鍵詞轉換的?有什麼作用?

  ⊙景物的轉換體現了詞人情感怎樣的變換?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或性格?

  請大家分組討論,4-5個人一組,每組任選一個問題討論,請幾個小組的代表發言,老師做指導性的歸納總結。總結中提到移情的用法以及情景交融的技巧,並由此歸納出鑑賞同類詩歌的一般技巧。

  這一部分完成了教學目標的第2點和第5點,同時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背出水平(5分鐘)

  經過了情感的融入,又疏通了詞意技巧,大家對這首傳誦千古的名詞還有什麼理由不背下來呢?我們不僅要背,還要背出水平,我們不來死記硬背的那一套,咱們一起來學一學這首詞的流行唱法。(播放《水調歌頭》音訊)完成教學目標第3點。

  4、養兵千日,用兵一時(10分鐘)

  大家讀也讀了,品也品了,背也背了,現在該寫寫了。當然,寫也要寫出特色。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理解,嘗試復原某一場景或創設另一與之相關的場景寫下來。換句話說,你把這首詞看作一個完整的經歷,像放電影似的在你腦海中過一遍,然後擷取某個你非常感興趣的片段寫下來;也可以不直接寫本詞,比如你寫被懷念的蘇轍,等等,能體現本詞的意境即可。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寫出你自己的情感體會,能夠與打問號蘇軾產生思想碰撞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老師選取幾篇範本念讀,大家相互瀏覽觀看)

  這一部分完成教學目標的第4點,也是本課的難點。

  5、課後演練場

  1)《水調歌頭》是蘇軾的代表詞作,請大家課下蒐集蘇軾的其他代表詩詞並背誦,每人至少2首;

  2)在學習本詞過程中,觸動你心靈的情感體驗在哪?寫下你對本詞最獨特的情感體驗,字數文體不限。

  6、板書設計

  上闕—望月(寫景)

  過渡—(轉、低、照)移情

  下闕—懷人(抒情)情景交融

  第五部分,說效果分析

  本節課我根據初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其認知規律,結合各種流行元素,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地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但由於學生具體情況的不可知以及實際課堂條件的限制,比如多媒體的運用及效果等等,可能與實際教學情況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相關調整。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說課稿範文2

  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廿五課《詩詞曲五首》中《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一、說教材

  本單元所選的古詩文題材多樣,內容豐富。無不滲透著作者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深刻感情和深入思考,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

  這五首詩詞曲,形式不同,風格各異,但都是千古傳頌的名篇。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中秋詞中最著名的一首。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可見這首詞的藝術價值。

  二、說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主張中學語文教學應致力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人文素養,發展學生的思維和創新精神,促使學生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初中古詩文的教學,則以培養學生的興趣與語感為主,並適當積累一定的文言文字詞句知識,使學生對中國古文學作品作家有所瞭解。由此本課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知識與能力:①學習、積累文言詞語和名句。②在反覆誦讀中,理解詞意,感悟詞情,提高欣賞品位。

  過程與方法:透過反覆誦讀,感受詩歌的語言美的意境美,從而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積極、健康、樂觀的人生態度。

  教學面對的是農村中學的學生,他們閱讀的數量、語言、知識的積累都比較缺乏。基於十多歲的初中生來說,人生體驗也較貧乏。而對於古詞這種對語言感悟,對人生體驗要求較高的文體來說,學生的閱讀品味更是一個難點。

  所以,我把“誦讀詩詞,領會詞意,把握詞的意蘊,並積累名句。”作為教學重點。把“深刻體味作品所蘊含的情思,理解詞人的胸襟抱負。”作為教學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使學生主體真正動起來,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學習,本課可以嘗試多種教學方法的有機結合。八年級的學生在學習詩詞上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和方法,但感悟能力較差。又因為要從凝練的語言中把握詞意,必須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我將使用的教法:

  指導誦讀法、情景創設法、設疑導思法、點撥法,並結合多媒體電教裝置輔助教學。

  學生的學法有:自主學習法、誦讀法、想象聯想體味法、討論法

  四、說教學過程

  本首詞我將用一課時教學。

  這一過程我將分成四步來進行:第一步:情景匯入,走進作者;第二步:誦讀詩詞,整體感知;第三步:合作探究,感悟品味;第四步:拓展延伸,能力訓練。

  第一步、情趣匯入,走進作者

  課一開始,我準備用幾幅中秋月色圖配古箏曲目《古曲》創設情境匯入。

  這樣透過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和教師恰到好處的導語把學生的思維引入到課文中來,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使他們能夠積極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來。

  這時老師深情的匯入: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文人,他們在欣賞中秋月色的時候,產生了很多感觸,寫下了許多動人的詩篇。我們今天就來學習蘇軾的一首詠月詞。

  然後讓學生談談對蘇軾的瞭解。

  初二學生對蘇軾已經不陌生了。教師只要對寫作背景作補充。透過以上的教學,學生已經對本文的學習理解方面做了鋪墊。

  第二步:誦讀詩詞,整體感知

  新課程標準著重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與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這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突破重難點,我把這一步分成四個環節:

  ①首先,聽讀詩詞,掃清障礙。

  教師設定配樂朗讀,學生聽,接著學生自主學習三分鐘,掃清字詞音、義的障礙。我將巡視課堂,對學生的疑難做巡視點撥。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快掃清閱讀障礙。便於對文字的理解。

  ②再讀詩詞,讓學生同桌討論交流,老師用設疑導思,設定探討問題:詞的小序以及上下闕各寫的什麼?上下闕的聯絡何在?(線索)

  這兩個問題的設定就是要讓學生把握詞的內容,以及月亮在詞中的作用。

  ④最後還要有感情朗讀,感知詩詞的情感。老師再次設定情景,選配古箏曲《春江花月夜》,利用音樂烘托法,學生在音樂中透過聯想想象體會探討。教師巡視指導,作指導誦讀。最後總結。讓學生明白:上闕主要抒發作者遭貶謫後想回歸朝廷矛盾的思想,下闕主要表現對親人的思念。讓學生合作討論因為這一環節是教學的重點之一,也為後文品味詩詞作了理解上的鋪墊。

  以上教學我們基本上完成了對文字的初步感知。

  第三步、合作探究,感悟品味

  從剛才對上闕情感感知學生已經知道了作者遭貶謫。這時老師可以順勢點出:可是作者卻沒有沉淪,反而表現出豁達樂觀。自然引出教學過程的第三步。

  這一步我將首先設疑導思,引導學生尋找:詞中哪些句子表現作者的豁達樂觀?這個問題透過學生小組合作討論,教師點撥總結,理解詞情,感受作者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特別要對“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從人生哲理上去重點品味。

  接著我還讓學生暢談“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這句話的理解和感悟。在這個時候教師一定要積極鼓勵個人獨到的見解,從而增強學生賞析古代詩詞的信心。積累詩詞名句是我教學的一個重點,讓學生積累富含人生哲理的句子和美好祝願的句子。

  這個環節的設定是本堂課突破難點的關鍵。新課標要求學生“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這一過程環環相扣,即揭示了詩的主旨,又讓學生得到了人生的有益啟示。還體會到了這首詞完美文學意境。這樣我們就完成了感悟品味的教學過程。

  第四步:拓展延伸,能力訓練

  根據新課標“學生要學會積累運用”,“變知識為能力”的要求,也為了檢驗學生對這首詞的的理解效果。我設定一個拓展練習:

  將此詞與課後唐朝詩人李白的《把酒問月》進行對比閱讀,思考兩首詩歌在形式和感情上有何異同?

  這個練習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還加深了對詞意的理解,豐富了學生的詩詞積累。評估了學生對詞意的掌握情況。

  歸納總結:蘇軾的《水調歌頭》,有著極豐富深廣的意蘊,它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孤高曠達的境界氛圍,在月的陰晴圓缺中闡明人生哲理,貫穿著對於自然、宇宙、人生的深刻而獨到的思索,具有令人回味無窮的永恆魅力。今天人們還在四處傳送它。

  這時播放今人王菲演唱《明月幾時有》。

  會唱的跟著一起唱,試著背誦這首詞。學生透過“音樂欣賞”來加強記憶。我的教學就在這歌聲中結束了。

  五、板書設計:

  這個板書非常清晰而且簡明的展現了本首詞的內容,以及作者的感情變化,還抓住了本文的主旨和詞中蘊含的情思,突出了本堂課的重點和難點。(板書略)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說課稿範文3

  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選自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是傳統名篇。新大綱對文言文的學習閱讀要求是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課文基本內容,背誦一定量的文言文。本課的學習是使學生在行雲流水般的語言和美妙的意境中,體會作者樂觀曠達的情懷和深邃的哲理趣味。另外,積累一定的文言文字詞,為理解鑑賞古代文學作品打下一定的基礎,提升文化素養。

  2、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42人,他們的文言文基礎相對薄弱,對古詩文的理解卻是個好一定的方法。因此對文章思想主題的把握應循序漸進,有淺入深,適當取捨。

  3、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詩詞。

  2.透過反覆朗讀,把握詩歌意象,進而瞭解詞中的意境,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聯絡作者身世處境,結合詞中的描寫、抒情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4.培養學生積極、健康、樂觀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掌握重點實詞,並能準確翻譯課文。培養學生朗讀、理解、鑑賞能力,.透過朗讀、理解、鑑賞體會情感。

  教學難點: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及其曠達胸襟在詞中的體現。

  (二)說教法

  情境匯入法,問題點撥法。

  (三)說學法

  自主學習法,誦讀品味法。

  (四)說教學設想

  我的教學步驟分為匯入、整體感知、細部研讀、拓展延伸四部

  (一)匯入

  播放王菲的《水調歌頭》,教師匯入。

  (設計意圖:為上課營造一種詩意的氛圍)

  (二)初步感知

  1、請學生介紹本詞的寫作背景,老師補充介紹。

  2、老師帶大家一起唱王菲的《水調歌頭》,要求唱出感情。

  3、請學生翻譯重點字詞:把天上宮闕何年瓊樓玉宇

  不勝清影何似朱閣綺戶無眠恨何事

  4、請學生自主翻譯全文。(可討論,可向老師提問)

  5、學生質疑(可提出不會翻譯的字詞句,先由學生互相解答,再不會的再由老師解答)

  (三)細部研讀

  1、講解小序

  ①齊讀小序

  ②提問:小序的作用是什麼?

  ③指名回答

  2、講解上下闕

  3、總結全文

  ①聽錄音讀全文

  ②提問:詞中作者的感情有哪些變化?這首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胸襟和感情?(設計意圖:是想透過分析作者的感情變化來理解其博大的胸襟和積極、樂觀、健康的生活態度,以突破難點)

  (四)拓展研伸

  1、多媒體出示鬍子和王國維對蘇軾評價,展示蘇軾的其它名句,請學生自主讀,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句,並說說理由。

  2、自己曾經遭遇過的不如意的事情,用簡潔的語言把事情的經過以及自己當時真實的想法說給大家聽聽。

  3、們在人生的旅途中將會遇到許許多多的不順心、不如意的事,學習了這首詞後,從中受到了哪些啟發呢?談談自己的看法。

  4、學生齊讀教師寄語

  5、齊讀蘇軾的名句

  6、結束新課

  (五)作業佈置

  背誦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