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蜀道難> 《蜀道難》的詩詞賞析及教學參考

《蜀道難》的詩詞賞析及教學參考

《蜀道難》的詩詞賞析及教學參考

  ●課文鑑賞說明

  一、誦讀提示

  樂府詩大多具有詠歎的意味。這首詩言蜀道之險,有“風人之義”,詠歎的意味尤濃,誦讀時必須把握這個基調,才能再現詩中的意境。下面試分層加以解說:

  1.“噫籲……難於上青天。”

  這兩句統攝全詩,奠定了詩的詠歎基調,感情是豪放的,要讀得很有聲勢。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這是詩人在仰望蜀道時情不自已,脫口而出,也顯示了感嘆的強烈。“噫籲”是驚異之辭。“危”“高”,一義重出,極言蜀道高峻。“乎”“哉”,皆可有延長音。“蜀道之難”,可讀得平緩,略作停頓後,再用升調讀“難於上青天”五字,如此則全詩主旨自明。

  2.“蠶叢及魚鳧……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這一層寫蜀道來歷,當用敘述調讀。“蠶叢”四句說秦蜀兩地長期隔絕,無路可通;“西當”兩句說“太白鳥道”,意即無人能攀越──這些,都是為下文作鋪墊的,應當讀得輕而平緩。最後兩句為正意所在,應著意加以渲染,如同親眼見到那怵目驚心的場面,表明蜀道的開通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3.“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以手撫膺坐長嘆。”

  這一層緊承上文,寫蜀道的高峻,含雖有道而人難行之意,當用詠歎調誦讀。“上有”二句從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讀得慢些,使聽者產生視線移動的感覺,重音要落在“六龍回日”“衝波逆折”二語上。“黃鶴”二句,有徒喚奈何之情,讀後可稍作停頓,為下文蓄勢。最後四句近似特寫,專敘人在青泥嶺上行走的情形,讀時須有身歷其境的設想,“百步九折”“捫參歷井”二語可重讀,速度不宜快,至“仰脅息”作一頓,再讀末句並作較長停頓。

  4.“問君西遊何時還……使人聽此凋朱顏。”

  詩題下未註明送何人入蜀,所以這裡的“問君”無妨假定實有其人,可以讀得親切一些。將行而問“何時還”,已有不可行之意,重音要落在“不可攀”三字上,當用勸說的語氣讀。以下四句借鳥聲渲染旅途中悲涼悽清的氛圍,讀時要放低聲調,有千里孤身之感,至“愁空山”徐徐而上。然後用感喟的語調讀主旨句,至“凋朱顏”略作一頓,以示意猶未盡。

  5.“連峰去天不盈尺……胡為乎來哉!”

  仍是說不可行,但內容加深了一層,因為說的是蜀道的險惡。前四句不是純客觀的描寫,讀時須設想這是旅遊者攀援於“連峰”“絕壁”之上,置身於“飛湍瀑流”之間,要使聽者感到驚心動魄。讀後可作稍長停頓,再用“其險也如此”緩緩收住。末句是詩人借用蜀人的口氣,對歷險而來的遊者深表嘆息──“胡為乎來哉”不是詢問,當用降調讀,暗含“何苦而來”之意。

  6.“劍閣崢嶸而崔嵬……化為狼與豺。”

  讀第一句當突然振起,以再現劍閣的險要景象。“一夫”兩句應讀得頓挫有力,表明劍閣有易守難攻的特點。但重點是最後兩句,這是告誡西遊的人:劍閣既為蜀之門戶,形勢又如此險要,自然易生軍事叛亂,決不可以久居蜀地。

  7.“朝避猛虎……不如早還家。”

  開頭四句直承上文,寫蜀地軍事叛亂中的殘酷景象。全用四字句,節奏短而有力,讀時當兩字一頓,有慘絕人寰之意。稍作停頓後,改用誠懇勸說語氣讀最後兩句。

  8.“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

  這是全詩的結束語。主旨句第三次出現,要讀得緩慢些,有深沉的慨嘆意。“側身西望”後稍作停頓,再用漸慢漸弱的聲調讀“長諮嗟”三字,若有餘音,以發人深思。

  二、整體感知

  1.寫作年代

  這首詩大約作於唐玄宗天寶初詩人在長安之時。《唐摭言》第七卷中有如下記載:“李太白始自西蜀至京,名未甚振,因以所業贄謁賀知章。知章覽《蜀道難》一篇,揚眉謂之曰:‘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書的作者王定保是唐末進士,活了八十多歲,一生只有此作,其說當有根據。再驗之於詩,亦可證明此說可靠:其一,詩中寫蜀道,先提太白山,次說青泥嶺,再說劍閣,最後說到錦城即成都,這些都是由長安入蜀的必經之地,而且被排列得如此有序,決非偶然;其二,詩中又多次出現“西”字,如“西當太白”“問君西遊”“側身西望”,如果詩人當時不在長安,就不會這麼說。此外尚有旁證,詳見“有關資料”。

  2.詩的寓意

  關於這首詩的寓意,歷來解釋紛紜,莫衷一是。

  一說:劍南節度使嚴武欲加害於房、杜甫,這首詩係為擔心房、杜安危而作。此說出自唐末範攄所著《云溪友議》一書,為《新唐書·嚴武傳》所採用,但不足信。按:嚴武鎮蜀共兩次,時間都不長。第一次自肅宗上元二年(761)冬至寶應元年(762)夏,如真有此事,則當發生在此期間,但除範說外,沒有其他史料可以證明這一點,從杜甫這期間的詩作中也找不到佐證。至於第二次鎮蜀,已在代宗廣德二年(764)之後,這時李白已經故去(房亦病卒),如真有此事,也跟李白無關了。

  一說:為諷刺章仇(zhāng qiú,複姓)兼瓊而作。此說出自宋沈括《夢溪筆談》,也缺乏根據。按:章仇兼瓊在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739)至天寶五載(746)期間曾任劍南節度使,是個善於媚上取寵的人,沒有反叛中央朝廷的行徑。

  一說:為諷諫唐玄宗在安史之亂中幸蜀而作。此說出自元蕭士(yūn)《分類補註李太白集》的注語中,其說甚詳,各句均依此作了解釋。主要之點是,仿杜甫《北征》中以“君”稱唐肅宗(如“恐君有遺失”“君誠中興主”)之例,認為這首詩中“問君西遊”的“君”指的是唐玄宗。這就純屬臆測了。

  明人胡震亨在《李詩通》中對以上三說曾予批駁,且自創新說雲:

  “兼瓊在蜀,無據險跋扈之跡可當斯語(按:指‘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而言)。而嚴武出鎮在至德(唐肅宗第一個年號)後,玄宗幸蜀在天寶末,與此詩見賞賀監(指賀知章),在天寶初者,年歲亦皆不合。則此數說似並屬揣摩。愚謂《蜀道難》自是古相和歌曲,梁、陳間擬者不乏,詎必盡有為而作?白蜀人,自為蜀詠耳。言其險,更著其戒,如雲‘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風人之義遠矣。必求一人一時之事以實之,不幾失之鑿乎?”(文中著重號系編者所加。)

  我們認為胡震亨的說法很有道理,“言其險,更著其戒”七字尤其下得精確,如據文直解並聯系安史之亂前後蜀地動亂頻仍的情形,就可以看出詩人的用意很可能正是這樣。跟那些用“一人一時之事”來解詩的做法相比,胡的見解確實高明得多。

  三、鑑賞要點

  清代詩評家沈德潛曾這樣評論這首詩:“筆陣縱橫,如虯飛蠖動,起雷霆於指顧之間。”(《唐詩別裁》)這段話既形象而又概括,涵蓋的內容很多,但主要是指章法靈活、氣象宏偉而言。茲分述如下:

  先說章法。

  詩人創造性地繼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見的復沓形式(又稱反覆),主旨句凡三見:開頭、中間、結尾各出現一次。這並非簡單的重複,因為它每出現一次都給讀者帶來新的啟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貫穿始終、內容層層深入的格局,使人產生一嘆之不足而至於再,再嘆之不足而至於三的感受。這樣的章法可稱靈活巧妙,也就是沈德潛說的“筆陣縱橫,如虯飛蠖動”。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現,或前或後總有一個提示內容的“副句”伴隨著它,跟迴旋曲的主部之後還有一個副部頗有幾分相似。具體地說,詩的開頭是副句在前,主旨句在後。副句“噫籲!危乎高哉”寫詩人仰望蜀道時發出的感嘆,突出地表現了蜀道的高不可測,正是為下文寫太白鳥道、天梯石棧、高標回日、捫參歷井等張本。詩的中間則是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後。副句“使人聽此凋朱顏”頗有“談虎色變”之嘆,意在說明蜀道是“畏途”,不可輕易前往;此句有鉤連前、後兩層內容的作用,前一層說蜀道淒涼萬狀,後一層說蜀道極其險惡──這些都是旅遊者心理上難以承受的。結尾也是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後。副句“側身西望長諮嗟”既形象地概括了上文說的劍閣形勢之險和蜀中戰禍之烈,又跟開篇“噫籲!危乎高哉”一句相照應,更顯得意味深長,以此結束全詩,可以使讀者興無窮之嘆,將“蜀道之難”的全部內容概括無餘。

  主旨句的重複出現及其副句的變化,不僅在詩的結構上有著重要的作用,對全詩的基調的形成影響也很大,這一點要放到後面去講。

  再說氣象。

  讀這首詩,如從畫廊經過一般,一幅幅動人的畫面接連不斷地出現在你的眼前,它們那闊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氣勢,使你怵目驚心,歎為觀止。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在詩人的想像中,他彷彿將秦蜀之間重山疊嶺千里不絕的圖景一望無餘。如此雄奇的地貌,真是罕有其匹啊!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16個字就將民間傳說中關於五丁開山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現了出來,使我們彷彿聽到了五丁拽蛇時的大聲呼喊以及隨後一聲使山河改觀的巨響,也彷彿看到無數勇敢的人在高山上開闢道路、架設棧道的情形,不禁要讚歎神力和人工的偉大!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這是詩人想像自己在蜀道中的所見:當仰望眼前的最高峰時,他看見六條龍拉著的太陽車被擋住,不得不繞道而行;再俯視下面,只見波濤洶湧的急流為大山所阻而激起無數的漩渦──這幅畫又是多麼神奇而美妙!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這是詩人設想自己沿著盤山道攀登青泥嶺的情形。“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這是寫登上頂峰以後的情形。──這很像一組搖鏡頭,而有趣的是後一幅:詩人從星星中間穿過,有時還好奇地觸控它們,看看是個什麼樣子。這是何等奇特的想像!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這是詩人設想旅遊者在途中所見到的景物。畫面是悽清的:鳥鳴,使山林顯得更加幽靜,像原始森林一樣荒寂無人。跟此前的畫面相比,色調是變了,也表現了蜀道景物的多樣,但氣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崖轉石萬壑雷。”這是一幅極其驚險的畫面,與上文著重寫蜀道之高不同。連峰絕壁,崖轉石,都會危及遊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聞而心驚,故下文雲“其險也如此”。

  如此多的畫面此隱彼現,其境界之闊大,自不待言;且無論寫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觀,林木之荒寂,連峰絕壁之險,皆有逼人之勢,其氣象之宏偉,確非他人之可及。再從總體來看,其變化之速,愈變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故沈德潛雲“起雷霆於指顧之間”,豈虛語哉!

  最後說說這首詩的基調。

  這首詩以主旨句“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貫穿始終,已經顯示了它的詠歎基調。統觀全詩,詩人之嘆有三:一嘆蜀道之高,二嘆蜀道之險,三嘆蜀中戰禍之烈。這三嘆其實也蘊含在詩人的具體描寫和抒情直白中。例如“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這是嘆蜀道之高,因為黃鶴之飛至高,猿猱動作最靈,二者皆不得過,人又何能翻越?再如“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這是嘆蜀道之險,用勸遊者的口吻寫出,意味尤為深長。又如“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這是嘆蜀中戰禍之烈,詩人用具體描寫方式,再現了“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孟子·離婁上》)的圖景,有不忍目睹之意。

  ●解題指導

  一、這是一首樂府詩,以七言為主,卻有不少雜言句,節奏多變化,與散文句法相似。試給下面的詩句劃分節奏,朗讀幾遍,說說它們對本詩的風格起什麼作用。

  1.噫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2.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3.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4.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鑑於這首詩較長,且內容有一定難度,在教學之始不宜要求學生背誦,所以先設計此題,而將背誦練習置於最後,體例與本單元其餘諸課異。目的是使學生初步適應這首詩節奏的變化,讀出一點韻味來,不要把某些句子讀成散文,這對領會詩人熾烈奔放的感情和飄逸的風格極為必要。

  這是一首雜言體詩,但跟其他詩人的這類體裁作品和李白的另一些這類體裁作品(如《將進酒》《梁甫吟》《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等)相比,都有顯著的不同。這不同就在於:其中的某些句子(如練習中所列舉的)如果孤立地看,確屬散文句。但我們不這樣稱它們,因為它們畢竟是詩的整體中的一部分,只能說它們是散文化的詩句,或句法與散文近似。這當然不能隨意而為,沒有李白那樣的氣概,那樣的英才,是駕馭不了的。

  參考答案:

  1.噫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噫籲”是複合嘆詞,須一氣讀出,中間不得停頓。“危乎高哉”亦當一氣讀,“乎”有延長音。“之”“於”皆當輕讀。)

  2.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表示極短停頓。“有”有餘音。“之”輕讀。)

  3.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也”後聲斷氣不斷。“∥”表較長停頓。)

  4.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而”輕讀。)

  這些詩句都彷彿是詩人在熾烈感情的驅動下,不能自已,脫口而出,生動地表現了詩人奔放豪邁的風格。

  二、“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這句詩有什麼含義?它重複出現三次,有什麼作用?

  這道題是為鑑賞詩的內容設計的。重點是前一問,後一問是對前一問的補充,意思是可以從形式入手,因此在實際操作中應當先問後一問,然後分析“蜀道之難”一句的含義。

  此題有一定的難度,不宜過早提出。答題所不可或缺的`條件是:(1)課文基本成誦;(2)理清課文的結構層次;(3)瞭解詩的大意。

  李白善於從民歌中吸取養料。這首詩中“一詠三嘆”的寫法,明顯地是對《詩經》中復沓形式的繼承,同時又有很大的發展。如果時間允許,無妨讓學生複習一下已學過的《詩經》作品如《君子于役》《無衣》等,再做一番比較──這就從內容的鑑賞延伸到形式的鑑賞上來了。

  參考答案要點:

  極言蜀道之險,由秦入蜀之難,須嚴防野心家據險而叛。此句重複出現三次,由此而形成一個以主旨句貫穿全詩始終、內容層層深入的格局,有一唱三嘆之效。三嘆者,一嘆蜀道之高,二嘆蜀道之險,三嘆蜀中戰禍之烈。詳見“鑑賞要點”。

  三、回答下面的問題,體會詩人熱烈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飄逸的藝術風格。

  1.詩的開頭分幾層敘述蜀道的來歷?引用五丁開山的傳說有什麼作用?

  2.細讀“上有六龍回日……坐長嘆”這幾句,說說詩人用了哪些寫法來表現蜀道的雄奇險峻。

  3.詩人給這個“畏途”營造了怎樣的氣氛?

  △4.寫劍閣的那一段包含哪些內容?聯絡當時的背景說說詩人這樣寫的意圖。

  這道題共含四小題:前三小題用於鑑賞詩的藝術特色,是按照課文段落順序命題的,可以討論一題,背誦一段,把鑑賞和記誦結合在一起;命題的原則是就詩論詩,不用文學史上的綜合方式;討論過後,教師可參考“鑑賞要點”中關於“氣象”的分析做一個小結,將鑑賞提到稍高的水平上。第4小題用於鑑賞詩的寓意,因為涉及歷史背景和歷來的不同看法(見“整體感知”),難度大些,在水平較低的教學班可以不予討論。

  1.此題涉及詩人的誇張敘述和運用民間傳說的寫法。重點是第二問。

  答案要點:

  第一問:分三層:第一層敘述蜀國長期閉塞的狀況,已寓高山阻隔之意,“四萬八千歲”為誇張敘述;第二層描述秦蜀之間重山疊嶺的地貌,“有鳥道”寓無人行之意。第三層敘述蜀道來由。

  第二問:表現人和自然間的鬥爭以及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強烈願望,讚揚了神力和開路者的勇力。

  2.此題涉及點面結合的寫法和誇張的運用,也表現了詩人想像的豐富和奇特。

  答案要點:①“上有”四句寫的是“面”即蜀道的整體形象;“青泥”四句寫的是“點”,即青泥嶺的情況,這是點面結合。②“六龍回日”“捫參歷井”是詩人的想像。詳見“課文鑑賞說明”。

  3.此題涉及細節的運用和誇張寫法。

  答案要點:“但見”四句渲染了悽清的氣氛;“連峰”四句渲染了驚險的氣氛。詳見“課文鑑賞說明”。

  4.劍閣為蜀之門戶,寫劍閣,正如胡震亨所說,是為了“著其戒”。此題涉及詩的寓意,應當聯絡全篇內容和時代背景進行分析,使學生對這一段內容獲得正確的認識。在思想比較活躍的教學班上,也可稍帶說說某些錯誤的解釋,讓學生經過反覆思考作出自己的結論。

  答案要點:“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言劍閣有易守難攻的險要形勢,暗示中央朝廷的部隊很不容易打進來,因而野心家可以據險發動叛亂,“化為狼與豺”,搞地方割據。如果割據勢力之間出現矛盾衝突,難免要發生混戰,結果必定是“殺人如麻”。詩人這番預言在十多年後就得到了證實:從上元二年(761年)到大曆初(766、767)即有段子璋、徐知道、崔旰等人相繼發動叛亂。

  詩人的意圖是要嚴防野心家發難。

  四、背誦這首詩。

  背誦這首詩既要口熟,又要懂得它的章法;如果時間允許,最好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作表情誦讀,使記誦達到完美的程度。“課文鑑賞說明”中的“誦讀提示”和有關基調的解釋可供參考。

  ●教學建議

  這篇課文擬用3課時教讀。教學程序設想如下:

  第1課時:本詩寫作年代簡介。教師範讀全詩。學生誦讀前兩段:先試讀兩三遍,再劃分層次並歸納大意,然後練習背誦。

  第2課時:學生練習背誦第三段,方式如前。鑑賞詩的章法並歸納主旨。師生共同探討詩的基調。學生試背全詩。

  第3課時:鑑賞詩的藝術特色。略說詩的寓意。指導學生有表情地誦讀全詩。

  以下幾條建議僅供參考:

  一、對經典藝術作品的解釋往往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是正常現象。對於有爭論的問題,我們應當本著有利於學生鑑賞的原則妥善地加以解決。例如:①這首詩的寫作年代,根據王定保的材料可以確定為不會晚於天寶三載(744)詩人離開長安以前。這自然是一個籠統的說法,因此我們再據詩的內容說它作於詩人身居長安之時,這樣講起來就比較方便。當然,也有可能比這更早,但目前尚無資料可以證明,不宜作這樣的假設。這個問題在“有關資料”中有進一步的說明,但只提供教師參考,不要講給學生聽。②詩中的“君”可能是詩人的一位朋友,也可能是一種虛擬方式,即實無其人而是泛指所有“西遊”之人,二說並通。為便於學生接受,可以採用前一種說法;如採用後一種說法,則應作一番解釋,說說這樣寫的好處。③詩的寓意只宜採取胡震亨的說法,言“險”即所以申“戒”,“險”“戒”二字高度概括了詩中要旨,這樣來理解,對鑑賞也十分有利。

  二、結構的分析在教學的全過程中佔有重要的位置。掌握了結構,則詩的主旨、章法等都極易明白,對記誦全詩也很有幫助。分析結構可分兩步走:第一步,在試讀兩三遍之後歸納各層大意;第二步,探究各層之間的內在聯絡。分析結構應當是點撥式的,點到為止,切忌講得過多,要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自行領悟。最好能設計一個簡明的圖表,邊講邊畫。下面的示意圖可供參考:

  三、課文後的練習可以靈活處理。例如第一大題,可以在學生試讀前後作簡要提示,而後在指導學生作表情誦讀時作比較詳細的分析。

  四、解釋難句當力求簡明。涉及古代文化常識、地理常識的,也要講一點,但不要把“補充註釋”裡說的那些照搬給學生。講,要有利於鑑賞。

  ●有關資料

  一、助讀材料:李白的《劍閣賦》。全文如下:

  咸陽之南,直望五千裡,見雲峰之崔嵬。前有劍閣橫斷,倚青天而中開。上則松風蕭颯瑟(yù,猛烈),有巴猿兮相哀。旁則飛湍走壑,灑石噴閣,洶湧而驚雷。

  送佳人(指友人)兮此去,復何時兮歸來。望夫君兮安極(盡),我沉吟兮嘆息。視滄波之東注,悲白日之西匿。鴻別燕兮秋聲,雲愁秦而暝色。若明月出於劍閣兮,與君兩鄉(通“向”)對酒而相憶。

  這篇賦無疑是詩人在長安時寫的,因為題下有作者自注“送友人王炎入蜀”七字,賦中又有“咸陽之南”“雲愁秦”諸語,都是作者身居長安的證明。有趣的是,這篇賦的基本內容跟《蜀道難》一樣,也說到蜀道的高峻險惡,表達了希望友人歸來的意思。我們很難確定賦中的王炎就是詩中的“君”;也不好說是先有賦而後擴寫成詩,還是先有詩而後隱括成賦。但二者之間確實存在著某種聯絡,其寫作時間相去不遠,卻是可以斷言的。

  把這兩篇作品加以比較,還可以得到另一個啟示:《蜀道難》的主要意圖大概是在“申戒”二字上──這是《劍閣賦》中所沒有的內容。如果這個說法可以成立,那麼詩中的“君”就可能屬於虛擬了,因為借用對“君”── 一個虛擬的人──說話的方式可以層層深入地展開內容,突出地表明詩人的主要意圖。胡震亨說的“風人之義遠矣”大約也有這樣的意思。

  二、補充註釋

  1.〔太白〕《水經注》雲:“太白山在武功縣南,去長安二百里,不知其高几許。俗雲:‘武功太白,去天三百。’”慎蒙《名山記》雲:“……其山巔高寒,不生草木,常有積雪不消,盛夏視之猶爛然,故以太白名。”

  2.〔峨眉〕《一統志》雲:“峨眉山,在四川眉州城南二百里,來自岷山,連岡疊嶂,延袤三百餘里,至此突起三峰,其二峰對峙,宛若蛾眉,自州城望之,又如人之拱揖於前也。”

  3.〔六龍回日之高標〕語出左思《蜀都賦》:“羲和假道於峻歧,陽烏回翼乎高標。”按:傳說日神乘車,以羲和為御者,駕六螭而行於太空。陽烏,指日中的三足烏。

  4.〔青泥〕《元和郡縣誌》雲:“青泥嶺,在興州長舉縣西北五十三里接溪山東,即今通路也。懸崖萬仞,上多雲雨,行者屢逢泥淖,故號為青泥嶺。”

  5.〔捫參歷井〕參、井二宿本相近,參三星(在獵戶座內),居西方七宿(即奎、婁、胃、昴、畢、觜、參)之末,佔度十,為蜀之分野;井八星(即雙子座),居南方七宿(即井、鬼、柳、星、張、翼、軫)之首,佔度三十三,為秦之分野。青泥嶺,乃自秦入蜀之路,故舉二方分野之星相聯者言之。

  6.〔劍閣〕《圖書編》:“蜀地之險甲於天下,而劍閣之險尤甲於蜀。”附:張載《劍閣銘》全文。

  巖巖梁山,積石峨峨。遠屬荊、衡,近綴岷、。南通邛、,北達褒、斜,狹過彭、碣,高逾嵩、華。惟蜀之門,作固作鎮,是曰“劍閣”,壁立千仞。窮地之險,極路之峻。世濁則逆,道清斯順。閉由往漢,開自有晉。秦得百二,併吞諸侯;齊得十二,田生獻籌。矧(shěn,況)茲狹隘,土之外區,一人荷戟,萬夫趑趄。形勝之地,匪親勿居。昔在武侯(指戰國時魏武侯),中流而喜。山河之固,見屈吳起(指起雲“在德不在險”)。興實在德,險亦難恃。洞庭孟門,二國不祀。自古迄今,天命匪易;憑阻作昏,鮮不敗績。公孫(述)既滅,劉氏(指劉禪)銜璧。覆車之軌,無或重跡。勒銘山阿,敢告梁、益。

  三、比較閱讀

  杜甫於乾元二年(759)冬自秦度隴入蜀,一路上他寫了不少的詩,記所見所感。下面只選錄兩首:一首記青泥嶺,一首記劍閣。試與李白《蜀道難》中相關的段落作比較,就可以看出兩位詩人風格的不同。

  泥 功 山

  朝行青泥①上,暮在青泥中。泥濘非一時,版築勞人功。不畏道途永,乃將汩沒同。白馬為鐵驪②,小兒成老翁。哀猿透卻墜,死鹿力所窮③。寄語北來人,後來莫匆匆。

  注:①《元和郡縣誌》:“青泥嶺,在興州長舉縣西北五十三里,接溪山東,懸崖萬仞,上多雲雨,行者屢逢泥淖,故號為‘青泥嶺’。”《一統志》:“在漢中府略陽縣西北。”②馬純黑曰“驪”。③這兩句寫猿、鹿為泥所陷,不得出,哀鳴至死。

  劍 門

  惟天有設險,劍門天下壯。連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兩崖崇墉①倚,刻畫城郭狀。一夫怒臨關,百萬未可傍。珠玉走中原,岷峨氣悽愴②。三皇五帝前,雞犬莫相放③。后王尚柔遠,職貢道已喪。至今英雄人,高視見霸王。併吞與割據,極力不相讓④。吾將罪真宰,意欲鏟疊嶂⑤。恐此復偶然,臨風默惆悵⑥。

  注:①言兩崖壁立,如高牆相對。②這兩句說蜀地財寶盡入中原,蜀人困於誅求,顏色悽愴。③雞犬莫相放,不相通也,即李白“不與秦塞通人煙”之意。④意為中央朝廷與地方割據勢力鬥爭不已。⑤言造物者有罪,不該用大山將蜀和中原隔絕,故詩人慾剷平之。毛澤東的詞句“將汝(指崑崙山)裁為三截”實本於此。⑥大意是,詩人料定蜀中難免再度發生戰亂,故為之“惘悵”不已。

  四、鑑賞示例(閻昭典)

  這首詩,大約是唐玄宗天寶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長安時寫的。《蜀道難》是他襲用樂府古題,展開豐富的想像,著力描繪了秦蜀道路上奇麗驚險的山川,並從中透露了對社會的某些憂慮與關切。

  詩人大體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線索,抓住各處山水特點來描寫,以展示蜀道之難。

  從“噫籲”到“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為一個段落。一開篇就極言蜀道之難,以感情強烈的詠歎點出主題,為全詩奠定了雄放的基調。以下隨著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場景的變化,“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詠歎反覆出現,像一首樂曲的主旋律一樣激盪著讀者的心絃。

  為什麼說蜀道的難行比上天還難呢?這是因為自古以來秦、蜀之間被高山峻嶺阻擋,由秦入蜀,太白峰首當其衝,只有高飛的鳥兒能從低缺處飛過。太白峰在秦都咸陽西南,是關中一帶的最高峰。民諺雲:“武公太白,去天三百。”詩人以誇張的筆墨寫出了歷史上不可逾越的險阻,並融匯了五丁開山的神話,點染了神奇色彩,猶如一部樂章的前奏,具有引人入勝的妙用。下面即著力刻畫蜀道的高危難行了。

  從“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至“使人聽此凋朱顏”為又一段落。這一段極寫山勢的高危,山高寫得愈充分,愈可見路之難行。你看那突兀而立的高山,高標接天,擋住了太陽神的執行;山下則是衝波激浪、曲折迴旋的河川。詩人不但把誇張和神話融為一體,直寫山高,而且襯以“回川”之險。惟其水險,更見山勢的高危。詩人意猶未足,又借黃鶴與猿猱來反襯。山高得連千里翱翔的黃鶴也不得飛度,輕疾敏捷的猿猴也愁於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難上加難了。以上用虛寫手法層層映襯,下面再具體描寫青泥嶺的難行。

  青泥嶺,“懸崖萬仞,山多雲雨”(《元和郡縣誌》),為唐代入蜀要道。詩人著重就其峰路的縈迴和山勢的峻危來表現人行其上的艱難情狀和畏懼心理,捕捉了在嶺上曲折盤桓、手捫星辰、呼吸緊張、撫胸長嘆等細節動作加以摹寫,寥寥數語,便把行人艱難的步履、惶悚的神情,繪聲繪色地刻畫出來,困危之狀如在目前。

  至此蜀道的難行似乎寫到了極處。但詩人筆鋒一轉,借“問君”引出旅愁,以憂切低昂的旋律,把讀者帶進一個古木荒涼、鳥聲悲悽的境界。杜鵑鳥空谷傳響,充滿哀愁,使人聞聲失色,更覺蜀道之難。詩人借景抒情,用“悲鳥號古木”“子規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濃厚的自然景觀,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蒼涼的環境氣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難。

  然而,逶迤千里的蜀道,還有更為奇險的風光。自“連峰去天不盈尺”至全篇結束,主要從山川之險來揭示蜀道之難,著力渲染驚險的氣氛。如果說“連峰去天不盈尺”是誇飾山峰之高,“枯松倒掛倚絕壁”則是襯托絕壁之險。

  詩人先托出山勢的高險,然後由靜而動,寫出水石激盪、山谷轟鳴的驚險場景。好像一串電影鏡頭:開始是山巒起伏、連峰接天的遠景畫面;接著平緩地推出枯松倒掛絕壁的特寫;而後,跟蹤而來的是一組快鏡頭,飛湍、瀑流、懸崖、轉石,配合著萬壑雷鳴的音響,飛快地從眼前閃過,驚險萬狀,目不暇接,從而造成一種勢若排山倒海的強烈藝術效果,使蜀道之難的描寫,簡直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如果說上面山勢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此處山川的險要更令人驚心動魄了。

  風光變幻,險象叢生。在十分驚險的氣氛中,最後寫到蜀中要塞劍閣,在大劍山和小劍山之間有一條30里長的棧道,群峰如劍,連山聳立,削壁中斷如門,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歷史上在此割據稱王者不乏其人。詩人從劍閣的險要引出對政治形勢的描寫。他化用西晉張載《劍閣銘》中“形勝之地,匪親勿居”的語句,勸人引為鑑戒,警惕戰亂的發生,並聯系當時的社會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殺人如麻”,從而表達了對國事的憂慮與關切。唐天寶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後正潛伏著危機,後來發生的安史之亂,證明詩人的憂慮是有現實意義的。

  李白以變化莫測的筆法,淋漓盡致地刻畫了蜀道之難,藝術地展現了古老蜀道逶迤、崢嶸、高峻、崎嶇的面貌,描繪出一幅色彩絢麗的山水畫卷。詩中那些動人的景象歷歷在目。

  李白之所以描繪得如此動人,還在於融貫其間的浪漫主義激情。詩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對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觀賞,而是熱情地讚歎,藉以抒發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飛流驚湍、奇峰險壑,賦予了詩人的情感氣質,因而才呈現出飛動的靈魂和瑰偉的姿態。詩人善於把想像、誇張和神話傳說融為一體進行寫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則曰“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狀道之險阻,則曰“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詩人“馳走風雲,鞭撻海嶽”(陸時雍《詩鏡總論》評李白七古語),從蠶叢開國說到五丁開山,由六龍回日寫到子規夜啼,天馬行空般地馳騁想像,創造出博大浩渺的藝術境界,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透過奇麗峭拔的山川景物,彷彿可以看到詩人那“落筆搖五嶽、笑傲凌滄洲”的高大形象。

  唐以前的《蜀道難》作品,簡短單薄。李白對樂府古題有所創新和發展,用了大量散文化詩句,字數從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參差錯落,長短不齊,形成極為奔放的語言風格。詩的用韻,也突破了梁陳時代舊作一韻到底的程式。後面描寫蜀中險要環境,一連三換韻腳,極盡變化之能事。所以殷編《河嶽英靈集》稱此詩“奇之又奇,自騷人以還,鮮有此體調”。

  關於本篇,前人有種種寓意之說,斷定是專為某人某事而作的。明人胡震亨、顧炎武認為,李白“自為蜀詠”,“別無寓意”。今人有謂此詩表面寫蜀道艱險,實則寫仕途坎坷,反映了詩人在長期漫遊中屢逢躓礙的生活經歷和懷才不遇的憤懣,迄無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