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燈光經典散文

燈光經典散文

燈光經典散文

  這些年來,每天一吃過晚飯就開始在文字的草原上放牧思緒,幾乎成了我雷打不動的規矩。

  書房裡橘黃色的燈光溫馨而靜謐,彷彿一縷縷柔波輕輕漾過我渴望揚帆的靈魂。而每每手指觸控到鍵盤,我的身心就在不知不覺中陶醉於那方寸之間的美妙裡。在文字的海洋裡遨遊,在精神的沃野上耕作,常常到夜深人靜、萬籟俱寂之時也樂此不疲。於是,每天在別人早已進入夢鄉的時候,我的世界卻一片蔥蘢。那夜夜綻放的“長明燈”,成為小區裡的一道獨特風景,也成為一位送奶工的“燈塔”。這位勤勞的大姐肩負著幾個小區上千戶的供奶任務,每天子夜時分就開始一幢樓一幢樓地爬,一戶人家一戶人家地送。順著我的燈光,送奶工可以身手更加敏捷地在夜色裡來回穿梭。待她將一幢樓住戶的奶都送完離開時,往往也是我準備就寢的時刻。

  有時我想,我和一幫“文匠”們其實與送奶工一樣,都是生活之巢裡的“工蜂”。送奶工披著星輝戴著月光,用勤勞編織幸福的經緯;我們迎來春秋送走冬夏,用執著追尋蓬勃的遠方。那燦爛的燈光,是汗水的光芒,也是信念的'光芒。

  一個冬夜的10點多鐘,我與幾位同事正在辦公室裡為各自的文稿伏案凝神。突然,外面響起了輕輕的叩門聲。開門一看,竟是宣傳部的主要領導。領導說晚上出去辦事,回來時看到新聞中心裡還亮著燈,就繞道來看望大家。領導對大家忘我工作的精神給予高度讚揚,又叮囑我們一定要保重身體,注意勞逸結合。一席溫暖體貼的話語猶如怡人的春風拂過每一個人的心田,所有的疲勞和寒意都不復存在。平時也常常聽到機關大樓裡其他部門的同志說,新聞中心的燈總是熄得最遲,每次在夜深人靜時遠遠望見那一幢樓上獨亮的燈光,不用問,不用猜,那準是那一幫“新聞人”在耕耘。的確,由於新聞工作的特殊性,加班加點是常有的事,也經常有人問我們感不感到苦。說句實在話,我們這一群“老黃牛”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青年人,誰不想按時回家多陪陪親人?可為了能讓黨和群眾的心連得更緊,不管吃多少苦我們都感到值得。

  燈光是標誌,是希望,更是信心。面對領導的關心,面對同志的鼓勵,面對群眾的信任,面對沃野的召喚,我們惟有繼續發揚苦幹實幹的作風,讓每一個美的瞬間都成為一束溫暖而明亮的燈光,在魅力新生活的視窗深情綻放。

  編輯部裡時常有作者來送稿子,在為數眾多的送稿者中我對一位晚上送稿的作者記憶特別深刻。那是一個酷熱難當的夏夜,我們跟往常一樣在編輯部裡忙碌著。大約9點多鐘的時候,我無意中發現窗外有一個侷促不安的人影。定睛細看,有一張憨厚淳樸的臉正貼著窗戶玻璃朝裡凝望,純淨的眼神裡流露出淡淡的怯意。我連忙起身將他迎進屋來,手裡握著幾張稿箋的他有些不自然地告訴我,他是來送稿子的,之所以晚上來,是因為白天要出去做零工掙錢。從他的述說中我才知道,他一直以來都對寫作情有獨鍾,可由於沒有固定的“飯碗”,所以只能邊打工邊寫作。他非常愛讀報紙,昨天晚上寫了兩篇反映新人新事的稿件,聽人說編輯部裡晚上經常有人加班,就循著我們“一枝獨秀”的燈光,一路摸了過來。

  接過被汗水浸得溼漉漉的稿箋,望著他在燈光下閃閃發亮的額頭,我與同事們都異常感動。感動於那一份劣境中的追求,感動於那一種對夢想的堅守,感動於一位“鐵桿”讀者對我們的肯定、信任與支援。

  放眼望去,燈光下一個個耕耘者的身影豐腴而堅定,宛如一朵朵盛開的夜來香,將心靈的芬芳傳得很遠,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