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踏訪淮南溼地散文

踏訪淮南溼地散文

踏訪淮南溼地散文

  資料顯示:淮濱縣淮南溼地位於淮河中上游,總面積3400公頃。其中核心區396公頃,緩衝區528公頃,實驗區2476公頃。主要包括淮河及其支流白露河、烏龍港、兔子湖、方家湖、紅旗水庫等水域及其沿線低窪灘塗地、草甸地。溼地內有較完整的植物群落和溼地生態系統體系,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目前,已發現的高等植物78科428種,鳥類159種。

  5月7日,陰沉沉的天空,時不時灑下濛濛細雨,雖是初夏時節,陰冷的風吹得我們還是不合時宜的套上了秋裝。柳絮隨風飄舞,猶如漫天飛雪,我們的頭上,衣服上沾滿了羽絨般的柳絮。柳絮偶爾還會鑽進脖子裡、眼睛裡、鼻孔裡,澀澀的,癢癢的。我們一行四人,8時許,騎兩輛摩托車直奔固始與淮濱交界的白露河橋。

  我們的第一站是尋訪白露河入淮口。

  白露河是淮河的一級支流,古稱淠水。源出新縣小界嶺,流經光山、商城、潢川、淮濱、固始,在固始縣往流鎮大寺村與淮濱縣谷堆鄉吳寨村交界處入淮河,全長150公里。流經淮濱與固始交界境內長51公里,河床平均寬75米,流域面積285平方公里。白露河屬季節性河流,旺水期,它承載著幾個縣的排水洩洪,波濤洶湧,裹挾著兩岸的枯枝敗葉,草屑垃圾,奔湧而下,匯入淮河,枯水期接近斷流。

  熊西平的老家在固始縣觀堂鄉陳集村徐家崗,白露河穿村而過。生於斯,長於斯的他,對白露河給當地百姓帶來的福禍,白露河的過去與今生了如指掌。遺憾的是,雖過去了半個世紀,他竟不知道白露河在什麼地方流入淮河?沿白露河橋向北,是一襲彎彎曲曲的防洪圩埂,我們騎行約三公里,向東北方向有一條崎嶇的生產路,詢問路人得知,這條生產路即是通往白露河入淮口的便道。我們謝過路人,一路前行,及至接近目的地,已是野草沒膝,不見路徑。我們只得棄車徒步沿淮河灘塗迤邐而行。荒草上依附著的柳絮,沾滿了我們的衣褲。目的地在望,哪裡還顧得這些——遠遠看見簇擁著浪花、渾濁的白露河水匯入奔騰向前、打著漩渦的千里淮河。啊!我們一直要尋覓的白露河入淮口就在眼前了!第二站是去淮濱期思境內探訪方家湖。

  方家湖是淮南溼地的組成部分。位於期思鎮東南一公里處,面積5000畝,中間有一土壩把水庫分為一庫、二庫。壩上有一小橋將兩庫相連。方家湖不僅風光旖旎,而且水質清澈、空氣清新、遠離汙染源,養殖的“期思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在市場上供不應求。近年來,淮濱縣透過在溼地內規劃改造放養魚蝦,種植花草樹木等措施,使溼地內的自然環境進入了良性發展軌道,如今這裡成了鳥的天堂。

  第三站是順訪烏龍河。

  烏龍河,緊靠期思集鎮,年久淤積,加之多處攔壩築路,失去了昔日運河的'風采,成了死河。河水烏黑,垃圾漂浮,水草覆蓋了大半個水面,與傳說中的烏龍河大相徑庭。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烏龍河畔住著一個大戶人家,大戶人家不光有錢,據說倉庫裡面還有著吃不完的糧食。為什麼呢?傳說中這家大戶的倉庫會吐糧,只要倉庫裡面還有一粒糧食,隔個一夜,倉庫就又滿了。倉庫糧食太多了,吃不完快要發黴了。於是東家就叫了一個下人把糧食搲出來曬一曬。下人花了很大的力氣,用了一整天的時間才把糧食搲了出來。等到第二天傍晚,下人準備將糧食再搲回倉庫,突然發現倉庫裡面糧食又滿了。下人納悶了,從來就沒有見過這樣的事情。他仔細想了一晚上,斷定這個糧倉裡面一定有古怪,下面說不定有個聚寶盆什麼樣的寶貝,如果這個寶貝落到了自己的手裡,自己不就發財了嗎?打定主義,第二天下人又去搲糧食出來曬,而且搲的更加賣力。主人見下人這麼賣力,很是高興,也就不管他了。下午的時候糧倉裡面的糧食終於搲完了。下人興奮極了,拿來工具就開始翻倉底。這個倉庫的底部全是大理石板的,要挖就要翻開大理石板。下人用撬棍拼命的橇,終於撬開了一塊。可是剛一橇開,從倉底飛出了兩條烏龍。烏龍咆哮著,飛騰著,霎時間天昏地暗,倉庫被掀翻了,下人被飛來的磚頭砸死了。烏龍非常的生氣,飛出了大戶倉庫,一頭扎進了村子前面的一條大河裡。從此,這個大戶人家開始衰敗了,再也沒有吃不完的糧食。後來人們把這條河叫做烏龍河,這個村子也改叫烏龍村。

  第四站是訪覽兔子湖。

  兔子湖水庫,位於淮濱縣張莊鄉、谷堆鄉和期思鎮交界處的期思河上,因為形狀像兔子,中間有一小島似兔子眼睛而得名。湖面寬闊,水鳥成群,魚豐肉肥,荷蓮無際。沿岸開發了不少度假農莊,是垂釣、採蓮、體驗農家風情的好去處。兔子湖控制流域面積50.8平方公里,最大庫容2025萬立方米。兔子湖擁有6000多畝的開闊水面,四周蘊藏著豐富的溼地生態資源,景色秀美。

  及至湖邊,風力漸長,湖水波光粼粼,一望無際。附近新插秧苗鬱鬱蔥蔥。幾位垂釣者靜立湖岸專心致志,個個收穫頗豐。岸邊行行楊樹倒映水中,與湖水相映色彩斑斕。一幅賞心悅目清新宜人的圖畫展現在眼前。由於天陰欲雨,我們只能走馬觀花,匆匆別過。留下念想,有待後訪!

  第五站是拜訪烏龍港。

  烏龍港,據說:古時候是賴子國,這賴子國國王,開始還挺賢明,國家治理得也比較好。有一年,王后病故,國王又選了一位如花似玉的妃子。從此,他就貪戀美色,整天陪著妃子在後宮吃喝玩樂,花天酒地,朝政的事一天也不過問,朝中大臣也都乖機搜刮民財、胡作非為,鬧得老百姓少吃無穿,怨聲載道。玉皇大帝知道了這件事,十分惱火。為了懲罰賴子國昏君,就下了一道御旨:三年不給賴子國降雨。這下,可苦了賴子國的老百姓。三年大旱,顆粒不收,眼看著老百姓就要活活的餓死。

  有一個小烏龍,是東海龍王第四個兒子。因它正直、善良,又有行雨使風的出色本領,被玉帝召入天宮聽用。小烏龍眼看著賴子國老百姓無辜受難,心急如焚,於是向玉帝奏本說:賴子國國民哀怨,都是國王不理朝政、迷戀女色所為,陛下應徵罰國王一人,不該三年不降雨水,以致百姓無辜愛害。玉帝認為御旨已下,不能收回,於是很不高興地退回了奏章。

  小烏龍見奏本不準,就在一天深夜,潛入宮內,偷走了玉帝的令箭,來到雨部,率領雨部眾神在賴子國上空行起雨來。

  賴子國普降喜雨,旱苗得救。老百姓對天祈禱,感謝神龍的恩德。

  不想小烏龍為百姓辦了好事,卻得罪了玉皇大帝,被定為:“違反天條,私自行雨”罪,打下凡塵,降落在賴子國。老百姓得知小烏龍受罰,從很遠的地方擔水往小烏龍身上潑。小烏龍借動水勢使足了氣力竄進了淮河,由淮河向東海游去了。

  淮濱縣境內的烏龍港,據說就是當時小烏龍遇難被救時留下的。

  傳說歸傳說,烏龍港現有多家造船廠,機器轟鳴,日夜繁忙,一艘艘巨輪從此地被拖進淮河,漂洋入海從事著各種關係到人類命運的全球性商業航運。

  一整天的走、訪、察看、拍照,收穫了風景,留下美好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