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書信> 前半生給自己的一封信

前半生給自己的一封信

前半生給自己的一封信

  生於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刑警,母親是即將晉升的農業局副局長,有一個聰明伶俐的姐姐,我是老二。良好的基因意味著我也不是太過俗氣。這就是我出生時命運交付給我的底牌,沒有亮閃閃,可也看起來賞心悅目。

  童年是光彩的,同學說走在人群堆裡,最耀眼的就是你。

  就在這個你以為伸伸手就可以摘到星星的年代裡,上帝突然笑了。他在你的夢魘裡悄然安放了一粒種子,讓你猝不及防。

  有一天,當有一天,有人通知你,你的美麗知性的母親就要離世,並且是原發性的肝癌,沒有任何選擇的時候,你會怎樣?

  我只是記得,那些仗義的同學給媽媽送了個他們認為最美麗的花圈,來試圖撫平我脆弱的心靈及表達對我的愛惜。

  我只是記得,在病房裡,像平時一樣,告訴媽媽我又獲得了第一名,那麼自然,那麼輕鬆。然後媽媽流淚,懺悔不該將年幼的我曾放養在奶奶家裡。

  …………

  我只是記得,其實我什麼也記不得了。

  直到媽媽出喪的那一天,所有的人都迷信的說,離開的'時候不要回頭看,可是,我終究回望了,那一眼記住的是墓前的青松與山澗的溪水聲。懵懂間,是懵懂的不捨還是對命運的回望?

  人生是改變了嗎?不再有人嚴格要求自己,不再有人陪伴我們姐妹學習,不再有跟媽媽去舞廳學舞與聽她唱歌的機會,不再有大袋的明信片和氣球及遊戲機供我們娛樂,不再有格林童話陪伴我們,不再有花花草草讓我種植與瞭解,不再有……不再有媽媽對我的肯定與認可。

  當世界變了,我也變了。

  不再是認真學習努力玩耍的好學生;不再是陽光運動的女孩,不再是班級的大姐大,漸而閉塞,漸而孤僻,漸而多愁善感,漸而不優秀了。

  一切的不那麼好在那個閉塞的家鄉好像也沒有代表什麼。因為我還是過著父親努力提供的相對優渥的物質生活。

  井底之蛙,是不是可以形容那個時候的我。

  直到出來,對,都說知識改變命運,其實閱歷對人生的波動也是很大的。

  有那麼一天,突然的,在你身邊出現一個人,他告訴你:你有哪些不足,你應該怎樣的時候。我的世界好像瞬間又亮了。

  因為當這個人是那類閃光點滿滿,如同天邊另一顆星星的時候,也許你是仿若在這個人身上看到了曾經的自己。

  命運終將會再次改變。

  如同年幼時時光將你至親奪走,多年後,時光又賜予你一個對你人生影響甚遠的人一樣。

  從此,我慢慢開啟閉塞的內心世界,試圖重新與別人溝通交流,儘管前些年與人交流存在障礙,就是那種動輒將天聊死的一類;我開始意識到溝通的重要性,學會表達自己內心情感的能力是一個人基本的素養,而不是一味的沉默,或是忍耐。

  從此,我開始努力全方位的充實自己,啃書、玩樂,平衡自己。與自然擁抱,多多體驗生命的豐富多彩,多多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增強生命的質感與厚度。

  從此,從此的人生如果是順利的,那就不叫人生。

  年少輕狂,不是象牙塔的簡單美好的生活就能磨練一個人的本性的。是的,我天性是驕傲的,是不懂剋制,是張揚的。青春的我不明白什麼叫做身體透支,不知道什麼叫適可而止。

  讀研期間,我在酷熱的天氣裡,在身體特殊狀態下拼命揮霍身體,外出實習做各種兼職,游泳、耗體力打羽毛球,加上易怒易暴的心情,終將體力精力耗盡,生病了。

  而那是我即將畢業的年頭,因為過度透支,一切回到了零點。

  幸運的是,我有一位意志力堅強的父親。他對我的教育方式讓我愛也讓我敬。無論何種情況,你必須自我獨立,經濟與精神。

  就這簡簡單單的意念,將我放逐了。無論我在哪裡生活,他都尊重我,但前提是我必須好好照顧自己,能夠養活自己。

  因為這種敢於放養的父愛,我才敢獨自從海口來到西北,才敢什麼事情都自己去做決定,才學會獨立思考,敢於一次次將人生清零一次次從頭爬起。

  現在,我開始直面我的職業生涯。畢業後從五百強的秘書轉到人事,直至做過人事經理。而現在,我思考我應該到轉行期了,一方面緣於對專業程度的自我提升,一方面對金錢的渴望大於曾經。是時候改變了,我要再增強我的抗壓力,要從別的層面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及克服自身的惰性(因為我不是一個太勤奮的人,奮鬥力不夠)。

  給自己的期限是3年,希望自己三年後是個不一樣的自己。

  這是給自己的一封信,止於前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