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明文> 橋的說明文500字

橋的說明文

橋的說明文500字

  我的家鄉在紹興柯橋,南屏會稽山,北為平原水鄉,山清水秀,景象溫和溼潤,是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素有“金柯橋”之美稱,極具“東方威尼斯”之特色。秀麗的風景和各式土特產時常吸引著成千上萬的中外遊客,但我經常引以自豪的還是故鄉的橋。

  橋,它反映了水鄉的特點,為美麗的城市增添姿色。太平橋算是柯橋所有的橋中最有名氣的了。據歷史記載,太平橋始建於明萬曆四十八年(1620),清咸豐八年(1858)重建,已經歷了古老的歲月磨礪。它精巧的設計,優美的造型,還吸引了良多美術、攝影及影視工作者,在報刊雜誌和影視螢幕上,常常可能欣賞到它的風采。

  這座古老的橋,給人的覺得是雄偉,氣勢不凡。它全長40米,由一孔拱橋跟八孔梁橋組成,拱橋高高隆起,拱腳內側鋪設有石板纖道路,橋上行人,橋下行舟背纖,宛然古代破交橋。橋南、北兩面均鋪設石階,下置平臺,南端經平臺分東、西兩面下坡。拱橋的北面連線著梁橋,靠南面的三孔較高,漸次降落。整座橋形狀若龍首昂天,匍匐水面,非常美觀。

  近看太平橋,更是令人讚歎不已。橋上的裝飾藝術不落窠臼,橋頂四根望柱上各雕蹲獅一隻,雄獅足踏繡球,雌獅懷撫幼仔,情態活躍逼真。另外,橋坡兩側的望柱、欄板上,亦雕有花卉跟琴、棋、書、畫等吉祥圖案無不惟妙惟肖。

  當陽光灑滿大地,太平橋的倒影顯現在碧波粼粼的'湖面上,猶如一條長蛇在水裡環遊。遠處的船像一葉扁舟朝太平橋緩緩地划過來,湖邊的水草搖搖擺擺,彷彿在顯示它們那優美的舞姿,那江南水鄉的風姿被演繹得暢快淋漓。

  在故鄉連綿始終的畫卷中,家鄉的橋,無疑是最亮麗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