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 最大的書作文4篇

最大的書作文

最大的書作文4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大的書作文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最大的書作文 篇1

  世界上,再小的角落也有傲人的花朵,再偏的田埂也有美麗的蝴蝶,再髒的泥潭裡至少也還有青蛙王子······書亦是如此,也許書也如茫茫大海一般無際,像沙灘上的細沙一般數不清,但無論如何,總有一兩個貝殼能脫穎而出。它總能讓你發現它的美,並從那刻開始影響了你。也許,在我心中,那個閃閃發光的貝殼就是《哈利·波特》了。

  不必說是其中的哪一部,因為它講的都是一個瘦弱且戴著副黑框眼鏡的男孩在其朋友的幫助下抵抗並最終消滅黑魔王的故事。情節波動有趣,讓人願意一口氣把它看到底,然而又往往在翻到最後一頁的時候嘆息一聲,並因自己看得太快而感到後悔。

  看完這套書之後我便發現其實它從頭到尾都是在講愛——哈利對父母以及朋友們的濃厚的愛,莉莉對兒子哈利偉大的愛,斯內普教授對莉莉無私、不顧一切的愛,其中也許還有佩妮姨媽對莉莉和哈利夾雜著的連她自己都不曾察覺的愛······似乎每一份都如此偉大、感人且執著。它們意味著親情、友情和愛情。這一切看著似乎都那麼地輕而易舉但似乎又沒有人能夠感受到它的力量之大。它能讓強大到無人能敵(也許鄧布利多除外)的伏地魔都無法傷害到哈利;能讓明知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的羅恩和赫敏無條件地共同跟隨哈利去尋找魂器;能讓本就性情古怪的斯內普用自己的生命去保護哈利——只因為他愛莉莉愛了一生!我們無法想象沒有了愛的世界是怎樣的。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伏地魔的一生做盡了壞事,並以殺人為樂,但也許一切都只是源於他那在孤兒院裡沒有愛的甚至不能稱之為童年的童年。《哈利·波特與鳳凰社》這一部書的其中一個片段挺感人的:伏地魔侵入哈利的身體裡後,讓哈利產生他和伏地魔之間沒有區別的錯覺。蜷縮在地上經歷了痛苦的種種回憶後,他抱著頭喊道:“不,我跟你不一樣!”是啊,哈利有伏地魔不屑一顧的親情和友誼。但就是這他不屑一顧的東西偏偏就造就了兩個不一樣的人。

  作為一個哈迷,我也許沒有哈利的那種令人驚歎的勇氣,也沒有赫敏的聰慧,但我卻可以從看完這套書開始做一個像哈利那樣助人為樂的人,我也許做不到他那種偉大的無私,但我卻可以想他那樣把愛傳遞給更多的人,為這個世界增添一絲溫暖。

最大的書作文 篇2

  人們常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讀一本好書也是如此,可以影響一個人的成長。

  高爾基告誡我們:“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莎士比亞用詩一樣的語言提醒我們:“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書籍記載著無數的春秋,積累了古來的各種知識及經驗。書籍是先輩們留給我們最珍貴的遺產。

  書籍在這個世界中佔據著如此重要的地位。古人讀書,可以鑿壁借光,頭懸樑,錐刺股。而今天的我們卻不願仿效一下古人。

  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一個人的品行,愛好,激發奮進的熱情,宏展自己的才華,慰藉空虛的靈魂,使我們不被世俗影響。如那句:“腹有詩書氣自華。”

  給我影響的最大的自當是書,而這所有書裡又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為甚。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偉大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雙目失明全身癱瘓時堅持作完的一本激勵人心的書。

  1915年至1930年前後蘇聯時期,一個名叫保爾的工人子弟展現著他的個人魅力,由一個小童工成長成一個無產階級戰士。

  少年時他生活在社會底層受盡苦難,由朱赤引他入革命道路。無論是怎樣艱苦環境,他都能過的有滋有味。苦難並不能打到他,相反,倒是讓他成長起來,更堅強的面對一切。

  保爾那不同一般的人格魅力影響著我們,激勵著我們這年少輕狂的少年。

  他的那段:“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於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該是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書籍給我的影響難以言喻。書籍讓我明白苦難終會過去。他讓我更堅信——努力就會有美好的明天。

  他讓我知道,要有勇氣去為一片自由的天空而努力,付諸行動,用不悔的奮鬥去跋涉多姿的風景人生。

  這樣,多年後我也能如保爾那樣,回味那清淨純澈的青春時,我才能無愧於那倔強的身影。讓我的青春如保爾一般同汗水連在一起。

最大的`書作文 篇3

  初次看到這個作文題目時,我的腦海中立刻像倒帶似地回放那些我以前看過的書:什麼《百萬英鎊》啦、《綠屋的安妮》啦、《綠野仙蹤》啦、《魯濱遜漂流記》啦……它們都給我的童年帶來過歡笑與淚水,都是非常有價值的好書。但是,當我在腦海中輸入“對我影響最大”的關鍵詞時,它們又都像雲霧般迅速散去,浮現在我眼前的只有那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是的,就是這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讓我第一次走出童話世界裡的象牙塔,開始對現實世界、對人生有所思考和感悟。

  整本書分為三個部分。前半部分講述了海倫凱勒和她的老師——莎莉文在生活中發現新事物,在自然中陶冶情操;中間部分則是寫她的求學之路;最後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我的老師》這一部分,用溫暖的字句描述出一個有耐心、有愛心、聰明可愛的老師。她就是莎莉文。從她第一次來到海倫家送她洋娃娃,並在她手上拼寫“doll”,再到她因照顧海倫不得不與丈夫離婚,最後因用眼過度導致雙目再次失明。字裡行間流露出海倫對莎莉文老師的愛與尊重,也流露出莎莉文老師對海倫全心全意的培養與關愛。

  正是這種融洽的師生關係感動了我,讓我在之後的生活中不僅對老師,而是對所有關心我、鼓勵我、教會我人生道理的人們格外尊重,並且下定決心——無論如何我都不能讓他們失望。正如書中所寫的那句“失敗和疲勞常常絆倒我,但想到再堅持一會兒就能讓我所愛的人看到我的進步,我就有了勇氣。”

  影響我的遠遠不止這些,海倫求學路上的艱苦更使我振奮。

  考上大學不容易,考上哈弗大學更是難上加難。對於聾盲人來說更是史無前例。海倫凱勒卻辦到了!有人說她是天才、是奇蹟!但其實海倫她是比別人付出了多出上百倍的努力才能成功的。

  她常說:“無論處於什麼環境都要不斷努力!”從她的文字中,我能感受到她的不服輸,不向苦難低頭的勇氣。同時她也以行動證明了她自己。

  海倫凱勒的堅強旁人無法想象,我雖不能感同身受卻對她無比敬佩。她的行動不僅給那些殘疾人帶來勇氣與希望,同時也告訴我們這些“幸運兒”要把握好上帝賜予的健全,並不斷為社會做貢獻,讓生命閃耀出光芒,實現應有的價值。於是我也開始反思自己是否在浪費上天賜予我的財富?我所揮霍的今天是否對於昨天死去的人來說是奢望?當我感悟到這些時,我開始對人生有所規劃。

  最後部分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更是讓所有健全人感謝造物主給予的一切。“把活著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後一天!”這些珍惜時間、珍愛生命的思想更是深入我心。

  合上書本,腦海中不禁浮現出尼克胡哲、張海迪、劉偉等人的身影。他們同海倫凱勒一樣,都是身殘志堅的折翼天使。“黑夜給了他們黑色的眼睛”,他們卻用他們的樂觀、堅強、感恩來回贈這個世界!

  對於他們來說,我是多麼的幸福啊!那我又對這個世界做出了什麼貢獻呢?我必須對於我所擁有的一切充滿感激,並且將它們發揮到極致。而我現在所能做的就是努力學習,這是實現人生價值的第一步。

  這便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帶給我的影響,它將伴隨我的一生,指引我走向真正的光明!

最大的書作文 篇4

  小時候,我並不喜歡讀書,與其讓我在家裡抱著一本書窩著,我更喜歡騎著單車在華師裡繞圈兒。猶記當年媽媽拿著她年輕時代最喜愛的武俠小說在我面前晃悠,我也沒半點興趣。如今想來,真有些不可思議。

  上初中後,情況突然發生了轉變。這讓父母分外詫異,我卻深知這其中的原因。

  三年前,我不經意地翻開了那本《明朝那些事兒》,許多東西,從那一刻開始改變。

  其實這本書的內容十分簡單。就是從一個叫朱重八的小和尚,一直講到崇禎皇帝的自盡,也就是大明王朝的歷史。然而對我來說,《明朝那些事兒》講得不僅僅是一段歷史,它還讓我對一些事物有了更加複雜而深刻的認識。

  “命運”。我一直都不太喜歡這個東西,它總是讓我飽受折磨。我在命運主導的悲催生活下逆來順受,祈禱著能有好運來臨,或有吉人相助。無果,就開始抱怨。我從《明朝那些事兒》中,看到了悲苦命運下的不一樣的結果。朱元璋,本是個討飯的和尚,父母雙亡,自己被迫造反,最後卻可君臨天下。唐寅,雖少年英俊,才高八斗,因為科考時被疑作弊而被迫退出科考,最後貧困至死。此二人皆被命運戲弄了一番,卻都領略過從十八層地獄被推入十九層地獄的痛苦。反而是才氣更甚的唐寅下場悽慘。是命嗎?我明白了,不是。是因為朱元璋堅信著“我命由我不由天”,堅信著“堅強的意志和決心可以戰勝一切困難”!古往今來,有多少才子被強大的命運打敗,最後只能鬱鬱而終,卻不知奮起。命運,是可以反抗的。

  “好壞”。在看電視劇時,我總喜歡問一句,“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啊?”看了《明朝那些事兒》後明白了,好人與壞人得界定,是十分複雜的。明成祖朱棣是靠造反登基的,行事暴虐。但他組織編纂了中國歷史上最全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為後人留下了珍貴的歷史資料。並一直率部親征,將蒙古人徹底逐出中原,威德遐被,四方賓服。他是好人還是壞人呢?“他不是一個好人,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好皇帝。”這是《明朝那些事兒》上對他的評價。看上去,似乎有些圓滑,但也確是其事。一個人沒有絕對的好壞,再完美的人也有卑劣的地方,再兇惡的人也有人性的閃光。作為一個旁觀者,不能武斷地去界定一個人的好壞。

  “成功”。這也是被用爛了的一個詞。但到底何為成功?有一個好的工作,會賺很多錢,就叫成功嗎?當上皇帝就叫成功嗎?我不知道答案。因為對有些人來說是的,對有些人來說不是。可能有些人得畢生理想就是當皇帝,他當上了,那就是成功,比如說朱棣。而有些人一點兒也不想當官,他遊歷四方,最後雖病重逝世,卻也無悔,這也是一種成功,比如說徐霞客。這也便是《明朝那些事兒》所要告訴我們的中心意思。我必須把這本書的最後一句話,也是讓我大徹大悟的一句話摘抄下來:“成功只有一個——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人生。”

  《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給我帶來的認知,還遠不止這些。我認為這是我讀過的最好的一本書,也因為它,我對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樂於去閱讀更多的好書,去了解那些我不曾經歷過的世界。

  感謝《明朝那些事兒》讓我能得到這些感悟,我將帶著這些感悟,一直長大,不停的經歷,去見證它們的正確與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