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五單元]世界遺產> 世界遺產導遊作文300字錦集五篇

世界遺產導遊作文300字

世界遺產導遊作文300字錦集五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世界遺產導遊作文300字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世界遺產導遊作文300字 篇1

親愛的遊客們: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陳,你們可以叫我小陳。此時,我的心情非常高興。

  中國安徽黃山是世界文化、自然遺產,也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中唯一的山嶽風景區。人間仙境般的黃山自古就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登黃山,天下無山”的美譽。

  黃山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著稱於世。就說黃山的“奇松”吧,那不能不提到“迎客松”。迎客松挺立於玉屏風東側,文殊洞上,破石而生,壽逾八百年。松名始見於《黃山指南》。樹高10米左右,胸徑64釐米,地徑75釐米,枝下高2。5米。樹千中部伸出長達7。6米的兩大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揮展雙臂,熱情歡迎海內外賓來客黃山遊覽。此松被稱為黃山松的代表。姿態蒼勁,翠葉如蓋,剛毅挺拔,彬彬有禮,形象可愛。

  親愛的遊客們,黃山的神秘、優美一定會讓你流連忘返的。

世界遺產導遊作文300字 篇2

  嗨!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叫謝靚嘉,大家可以叫我謝導。現在我們來到了清代皇家園林——頤和園。頤和園是慈禧太后為了自己享樂,花了幾百萬銀兩而建成的。接下來就讓我帶你們去遊賞吧!

  走進頤和園的大門,來到了頤和園裡最有名的長廊。長廊裡綠漆的柱子配紅漆的欄杆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全長700多米,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非富多彩的圖畫,你們相信嗎?幾千幅畫中沒有哪一幅是相同的。

  走出長廊,我們來到萬壽山腳下。抬頭一望,我們就可以見到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矗立在山腰,那就是佛香閣,屋頂上閃閃發光的東西就是琉璃瓦。

  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昆明湖邊有頭銅牛,你們發現了嗎?銅牛的尾巴是斷的,為什麼會斷呢?讓我來給你們細細講解:有一年的七月七,銅牛活了,朝著織女亭跑去,幾個壯漢拉住牛的尾巴,誰知,力氣太大,牛尾巴斷了,在昆明湖邊留下一頭斷了尾巴的牛。

  頤和園的風景說也說不完,大家有時間請再跟我來頤和園遊賞吧!

世界遺產導遊作文300字 篇3

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長城。我是春光旅行社的導遊,大家叫我小薛就行了,很高興認識大家。今天我將帶領大家觀賞長城,希望大家玩的開心。在遊覽之前,我先強調一下游覽中的注意事項:第一、請大家緊跟隊伍,不要掉隊;第二、請大家愛護長城,自覺保持它的整潔。

  長城是世界上最長的建築,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里。我們現在所在的長城是在八達嶺上,也就是八達嶺長城。

  長城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築成的,高大堅固。腳下的方磚十分平整,城牆外沿有兩米多高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t望口和射口。單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共有兩三千斤重,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起重機,就靠著無數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大家一定知道其中一個著名的故事,叫孟姜女哭長城,體現了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的艱辛。

  關於長城不僅有民間故事,名人詩詞也有很多。毛澤東就曾寫下了“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名句。

  關於長城我就介紹到這兒,請大家細細觀賞吧!

世界遺產導遊作文300字 篇4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你們可以叫我陳導。今天我們要遊覽的地方是著名的“長龍”——北京長城。

  長城—是我國二十九種文化遺產之一,它有著悠久的歷史。

  長城是千百萬勞動人民以堅忍不拔的毅力造成的,當時秦始皇多麼的自私,竟然只顧著自己,不顧他人。那個時候沒有挖掘機、沒起重機和推土機,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尾,後不見頭的萬里長城。

  遠眺長城,它活像一條長龍。它全長13000裡,修築在八達嶺上,又高大,又堅固。從北京出發,100米還沒到就來到了長城的腳下。每隔300米就有一個堡壘,是凹凸形狀的。城牆上鋪著成排的垛子,十分勻稱。

  長城特別的寬敞,上面可以容納得下一輛小轎車呢!每天長城的遊客人生人海。

  長城另一番風景就是長城腳下那鬱郁蒼蒼的樹木了,站在長城上,會令人陶醉於綠油油的景色當中呢。

  今天的遊覽到此結束,請大家各自坐車回家。

世界遺產導遊作文300字 篇5

  “南靖土樓不僅在中國民居中是非常奇異的,在世界民居中也是獨一無二的。”這是上海同濟大學教授路秉(bing)傑對它的評價。來到這,果然名不虛傳,有有趣的田螺坑土樓群,有奇特的東歪西斜裕昌樓,有美麗的高山水鄉,還有和貴樓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田螺坑土樓群了。

  田螺坑土樓群是由4個圓形,1個方形組成,大家形象地把它比喻成四菜一湯。土樓以生土為主要材料,摻上石灰、細砂、糯米飯、紅糖、竹片等,經過反覆揉壓、夯(hang)築而成。具有防震、防獸、防火、防潮、冬暖夏涼等特點。土樓一般高三到五層,一層是廚房,二層是倉庫,三層以上是起居室,可居住200到700人。土樓起源於唐朝陳元光開漳時的兵營、城堡和山寨,是閩南地區自唐以來“外寇(kou)之出入,蟊(mao)賊之內訌(hong)”的特殊社會環境的產物。

  它依山而建,在群山環抱之中,居高俯瞰(kan)像一朵盛開的桃花點綴在大地上, 又像是飛碟從天而降,真是巧妙的絕景,令人讚歎不已啊!

  一座土樓就是一份精品;一座土樓就是一段文化;一座土樓就是歷史的見證,我為它而感到驕傲,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