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民風> 關於民風作文600字彙編七篇

民風作文600字

關於民風作文600字彙編七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民風作文600字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民風作文600字 篇1

  在青藏高原上,居住著藏族人民,他們以從事畜牧業為主,兼農業。

  藏族人民最喜愛白色,這與他們的生活環境、風俗習慣有著密切的關係。天祝草原四周為白茫茫的雪山環繞,看上去一片銀白;地上的羊群和犛牛,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遠遠望去,像一張白毛毯;以及喝的羊奶、穿的皮襖、戴的氈帽,也都是白色。所以藏區人民喜愛白色,並視白色為吉祥、勝利的象徵。

  酥油茶你知道嗎?這可是藏族人民最愛喝的飲料呢!它具有極高的熱量,淳香可口,喝上一口,精神頓爽。甜甜鹹鹹的,有濃濃的奶香味,是美味可口的飲料。有趣的是,喝酥油茶還有個規矩呢!一般是邊喝邊添,不一口氣喝完,但對客人的茶杯總要添滿;假如你不想喝,就不要動它;假如喝了一半,再喝不下了,主人把杯裡的茶添滿,客人就擺著,告辭時再一飲而盡。這就是藏族的喝茶規矩,你也是不是覺得很有趣呢?

  西藏的酥油茶的確好喝,因此你可別忘記它的原產地——犛牛啊!犛牛是一種渾身是寶的牛類,它的“臉皮”可厚了!聽說連子彈都打不進去呢!話說這個頭較粗重,額寬平,面稍凹,眼圓有神,嘴方大,唇薄的大傢伙,還是藏族人民的“寵物”呢!別看笨拙的樣子,它還有識路的本領,也難怪西民總是牽著它去草原上散步。

  這就是藏族,一個暗藏著寶貝的少數民族。

  “雪頓節”是藏族人民最快樂的一個日子,在這天人們都在吃酸奶,還在一起比賽呢。瞧,這擺放酸奶的桌子一眼望不到頭,人們都爭先恐後地來到桌子前,每個人都有三十個碗,碗裡盛滿了酸奶,看誰在最短的時間裡喝完這麼多酸奶。來參賽的人有老人、中年人、青年人、小孩,各色各樣的人都有。人們來參加比賽並不是為了吃的,而是為了使場景更熱鬧點,讓別人更開心一點。

  藏族的民風民俗有吃有喝有玩,真是有趣極了。

民風作文600字 篇2

  在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比如:新年、中秋節、端午節、重陽節······每個節日都有傳統的風俗習慣。

  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的端午節,有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葉菖蒲的風俗,據說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在中秋節,我國有賞月、吃月餅的習俗。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放等等。重陽節也是尊老、敬老的老年人的節日。下面就讓我介紹一下我們最重要的節日——新年。

  新年是我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每當新年一到,家家喜氣洋洋,掛上紅紅的燈籠,粘上紅紅的春聯,個個都滿面春風的,到處洋溢著一派喜慶的氣氛!就先說除夕夜吧。一家人都團聚在一起,吃著美味的食物,邊看新年聯歡會邊聊天。吃完晚飯,我們小孩便可以拿著煙花的外面盡情地玩,而大人也會聚在一起打打牌、看看電視、聊聊天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會綻放出一朵朵美麗的煙花,真是五彩繽紛啊!直到很晚,我們才上床睡覺。有的大人還守年歲的呢。

  還有,在我們這裡除夕夜要放“關門炮”的。這鞭炮一放要放到年初一早上,持續不斷地,這是“開門炮”。中國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放爆竹,一陣陣爆竹聲接連不斷,噼裡啪啦的,熱鬧非凡。新的一年就在這爆竹聲中開始了。我最喜歡過新年了,不僅可以盡情吃,盡情玩,可以穿新衣服,還有一個更主要的'原因,那就是我的口袋便變得鼓鼓的,都是父親母親爺爺奶奶還有親戚給的壓歲錢。據說我們得到這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這就是我家鄉過年的風俗。你們家鄉過年的風俗是怎樣的呢?相信你們一定也有自己也有獨特的風俗習慣。

民風作文600字 篇3

  朝鮮族,不管是建築、服飾、飲食都非常具有特色。下面我就來介紹一下吧。

  朝鮮族的多數村落坐落在依山的平地,房屋別具一格。屋頂四面斜坡,屋裡用木地板隔成單間,各個屋之間有門道相連通。屋內設有平地火道,即使在嚴冬,在室內也非常的溫暖。內部設定的都是推拉門,大部分人家中都是木製傢俱。屋內沒有床和桌,吃飯只用小的茶几,進屋時一定要脫鞋,裡面是沒有椅子的,只有坐墊,進去後都是盤腿而坐在地板上,非常具有傳統特色。

  朝鮮族人比較喜歡穿素白衣服,白色象徵純潔﹑善良﹑高尚﹑神聖的意義。婦女穿短衣長裙,這是朝鮮族婦女服裝的一大特點。短衣朝鮮語叫“則高麗”,是一種斜領﹑無扣用帶子打結、只遮蓋到胸部的衣服,雖然簡潔,但是看起來非常美麗;長裙,朝鮮語叫做“契瑪”腰間有細褶,寬鬆飄逸。這種衣服大多用絲綢縫製而成,色彩鮮豔。朝鮮族婦女現在依然穿這種衣服,保持了他們的傳統特色。朝鮮族男子一般穿素色上衣,外加坎肩,下穿褲腳腿寬大的長褲。外出時,多穿以布帶打結的長袍,穿這衣服,顯得人很直爽豪氣。

  朝鮮族的傳統食品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打糕、冷麵、泡菜。打糕是用蒸熟的糯米打成團,切切,撒上豆麵並加稀蜜,白糖製成的,是一種非常美味的點心。冷麵是在蕎麥麵中加澱粉、水,和勻成麵條,煮熟後用冷水冷卻,加香油、辣椒、泡菜、醬牛肉和牛肉湯等製成,入口後,柔韌耐嚼,涼爽清淡,滑順潤喉。讓人回味無窮。泡菜是將大白菜浸泡幾天,漂淨,用大缸密封製成。泡菜的時間越長,味道就越可口。泡菜味道的好壞,還能辨出主婦烹調手藝的高低。聽了我的介紹是不是很想吃。

  聽了我的介紹,是不是和我一樣喜歡朝鮮族了呢?

民風作文600字 篇4

  吳江的民俗風格有襪子底脆、青團、粽子糖、八寶鴨、拉巴粥和春節襪子底脆、一個橢圓形蛋糕。

  如果你咬了一口甜而脆的東西,你就會有碎片站在你的嘴上。這是同裡古鎮的特色菜。偶爾在外面的皮膚上有一些較小的紅色印章。不要認為它是有毒的。事實上,這種紅色印章是無毒的或可食用的。裡面鬆軟的。前幾口沒有味道,中間有一點甜蜜的甜味,總共有三層。如果你不幸運地咬它,你就會有碎片掉下來,這是浪費。俗話說,青年團是青年團。外面又滑又軟,有點粘稠。在外面咬一口。哇,沒有涼爽的感覺。一點空心麵粉不會故意放很多,而是離開中心。就像液體會流動一樣。涼爽的綠色球會讓你渾身出汗。你不會繼續出汗一段時間。如果你是個男孩,那就沒用了。俗話說,粽子糖就像粽子的形狀。甜,硬,脆,當然有點粘。當你在外面咬一小口時,你會覺得有點像糕點。

  粽子糖有五顏六色的黃色、紫色、藍色和綠色的八寶鴨。俗話說,鴨子把它的取空,放在八寶飯上。鍋裡的蒸汽。我最喜歡的食物是八寶米,因為它蠟質可口。俗話說,太湖有白蝦和銀魚。白絲魚是最適合蒸的柔軟和光滑。白蝦、白肉、嫩白煮也是最好的。銀河應該是銀魚炒雞蛋。當然,這是最好的。俗話說,有大葉菊,蓮藕,水芹菜,真糯米(蘑菇),水栗子,菱形八。又叫水八新鮮。大葉菊通常與豆類一起油炸,蓮藕脆水芹菜和肉絲油炸。我最喜歡的食物是雞頭米炒蝦和雪莉湯春節,豬蹄肉香腸,這些都是中國新年的味道,非常經典。民間風俗習慣的美在特色上。

民風作文600字 篇5

  說到湖南湘西,你也許會想到沈從文的書、黃永玉的畫、宋祖英的歌。湘西不但人傑地靈,而且山環水饒,它還有一個神秘的苗寨。在湘西的苗寨裡,有熱烈激昂的歌舞,精美絕倫的服飾都會讓你驚歎,肅然起敬。

  走進苗寨,迴盪在山谷間的是歌聲,鼓聲,讓你彷彿置身於人間仙境。再走進一些,你就會看到一場精彩紛呈的“大苗鼓”表演,打鼓的都是些相貌俊俏的小夥子們。你看!他們身著有領的對襟,衣短袖窄,安佈扣七扣,褲大而短,衣服的顏色都是深毛藍,湖藍色的。據說苗寨的男生一般都是這樣的打扮。而“打苗鼓”可是苗族部落的象徵,見到賓客就跳“迎賓鼓”,逢年過節就跳“四面鼓”婚嫁迎娶就跳“猴兒鼓”。小夥子們個個神采奕奕,好像有使不完的勁,他們把鼓敲得震天響,遊客們沒有一個不被這樣的鼓聲所感染!

  苗寨的姑娘們更是漂亮得叫人不敢正視。她們眉目清秀,麗質盈盈,嫵媚的笑容像花兒一樣綻放在青山綠水之間。奇了!怪了!沒有樂器,她們載歌載舞時仍可以聽見清脆的伴奏聲。哦,原來是她們盛裝上的飾品,銀光閃閃的小鈴鐺,盛裝打扮的“苗家新娘”,頭戴青帕銀鳳冠,蘇山耳環吊兩邊,頸圍銀項圈,身披銀披肩,滿襟繡花又滾邊還配銀鏈銀鈴銀牙籤。這樣的盛裝配上優美的舞蹈,真是一場超級的視覺盛宴。

  小夥子們的鼓聲,姑娘們的舞蹈還有他們的笑容,無不向我們訴說著苗寨人民綿延千年的激情。當我陶醉在這美麗的古老童話世界時,卻被一位苗家女孩拉進了舞蹈圈裡,原來他們的舞蹈還要和遊客互動的,我們就以大鼓為圓心,圍成一個大圓圈,隨心所欲地載歌載舞,好不快活!舞蹈結束後,大哥哥大姐姐們用“地灰”往我們臉上抹,據說這是苗寨人對遊客們的祝福和喜愛,臉上的“地灰”越多就表示他們越喜歡你,結果,我被抹成了“貓王”,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熱情好客的苗寨人,他們的服飾,歌舞都具有獨特的地方性和濃厚的文化底蘊,這也是吸引八方遊客的魅力之所在。

民風作文600字 篇6

  滿族,正是這56朵花中豔麗的一朵,滿族的服飾特別美。

  滿族婦女不纏腳,所有鞋子繡有漂亮的花飾,鞋底中央墊有10公分高的木質鞋跟。滿族婦女穿著這樣的鞋走起路來,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勢和腰肢搖曳的步態。

  旗袍是滿族婦女的傳統服飾。她們喜歡穿長及腳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旗袍的特點是立領、右大襟、緊腰身、下襬開叉。古旗袍有琵琶襟、斜襟、滾邊等。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後,經改進,腰身寬鬆,袖口寬大,長度適中,便於行走。已成為中國婦女較通行的服裝。三十年代初受西方短裙的影響,長度縮短,接近膝蓋,袖口縮小。三十年代中又加長,兩邊高衩。四十年代縮短,出現短袖或無袖旗袍。繼後,衣片前後分離,有肩縫和裝袖式旗袍裙等。

  滿族婦女的旗袍十分漂亮,男子的也不錯。

  滿族男子多穿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帶,或穿長袍外罩對襟馬褂。馬褂是滿族男子騎馬時常穿的一種褂子。馬褂後來成為日常罩於袍子外面的服裝。高領對襟,四面開褉,長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露出三、四寸,袍袖卷於褂袖上面,即是大、小袖。現在許多滿族人所穿的對襟小棉襖,就是從馬褂演變過來的。為了方便騎馬,在長袍外邊套一種身長至臍,四面開褉的短褂,以御風寒。

  滿族男子夏季常戴涼帽,冬季就戴皮製馬虎帽。他們的衣服喜歡用青、藍等色的棉、綢等各種質地的衣料製作,褲腿扎藍色腿帶,腳穿棉布靴,冬季穿皮製烏拉,頂上留辮子,剃去周圍的頭髮。

  滿族,是我國其中的一個少數民族,是一朵豔麗的花,它有與其他民族不同的風俗和特色。這些都需要我們慢慢地瞭解,慢慢地認識。

民風作文600字 篇7

  “二十三,糖瓜沾。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糊窗戶。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家家走。”聽到這首熟悉的歌謠,我不禁想起了紅紅火火熱熱鬧鬧的春節,想起了春節各種各樣的民風習俗。

  先說說燈籠吧。三十晚上,小孩子都要提著一盞花燈,才可以跑出去玩。用爸媽的話來說,就是提著紅色花燈,走夜路也不用怕妖魔鬼怪來嚇你了。今年也是這樣,三十的上午,我和小夥伴一商量,決定今天就不去買花燈了,要自己做一盞。我先找了一個喝完了的大飲料瓶,把飲料瓶的上半部分剪開,就出現了一個空心的長方體,接著我又找來錘子和釘子,“叮叮鐺鐺”把一枚釘子釘在長方體下年的正中間,接著我又把一根又粗又大的蠟燭插在釘子上面,並用膠帶把它固定好,然後,我又“咔嚓咔嚓”用彩紙剪出一張網格,把它套在燈籠上,再把它上面的四個角吊上線,綁到一根筷子上,大功告成!

  接下來,三十的晚上就該吃團圓飯了。團圓飯的種類很多,有魚、菜、肉、丸子等。但是重頭戲還是那最後端上來的一盤盤熱乎乎的餃子。餃子,一個用麵包餡的東西真有那麼好吃?答案是肯定的。餃子既好看又好吃,剛包好的餃子,樣子小巧玲瓏。那麼煮好的呢?煮好了的餃子,造型美觀身材完美,軟軟的,香香的,真是好啊!我愛你餃子!

  這個春節雖然已經過去了,但是,它帶給我的,不僅僅是那一沓沓的壓歲錢,,而是有快樂!也有幸福!我在這裡拜一個晚年:“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