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生活> 生活中的數字作文

生活中的數字作文

生活中的數字作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生活中的數字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生活中的數字作文1

  今天,爸爸開車帶著我們去萬達廣場。我指著里程錶問:“媽媽,里程錶上面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這些數字表示什意思?”“我不知道,你知道嗎?"我得意地說:“這些數字顯示的是汽車每小時行駛的速度。”

  萬達到了,爸爸停好車,我們下了車。我抬頭一看,我們的車停在2號區。我們上了電梯,來到3樓,走進飯店吃飯。我們一共點了8道菜,一共花了312元,個個吃飽喝足。

  接著我們來到2樓商店逛了兩個多小時。我們手上各自提著一些東西。姐姐買了3套衣服,一共花了635元;弟弟買了2個玩具,一共花了64元;我買兩袋卡片,一共花了100元;媽媽買了1條褲子花了245元;爸爸買一雙鞋花了540元。大家都各自買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該啟程回家了。我們坐電梯,回到了-1樓。姐姐發現原本停在電梯出口的車子不見了,苦著臉說:“我們的車子不見了!”。我笑著對她說:“姐,我們的車是停在2號區,這裡是4號區。”

  生活中處處都能見到數字,它們是我們的好朋友。

生活中的數字作文2

  昨天,是六一兒童節,媽媽答應給我買棒棒糖和口香糖,我高興極了,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嘴巴彎成了月牙形。

  媽媽買回了各式各樣的棒棒糖和口香糖,我剛要剝開一顆糖果往嘴裡送,就被媽媽攔住了,她說:“在吃糖之前,我還有一個數學問題要問你,答對了才可以吃糖哦。”面對糖果的誘惑,我爽快地答應了媽媽的這個要求。媽媽說:“我買的棒棒糖是數字24和36最大公因數,口香糖是12和18的'最小公倍數,請問我買了多少顆棒棒糖和口香糖呢?”

  我開始思考這個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問題,搖頭晃腦、冥思苦想,卻還是百思不得其解,怎麼辦?就在我“山重水複疑無路”時,媽媽說:“你想想看,這學期老師教了什麼?”“短……短除法!”還沒等媽媽說完,我就接了上去,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就這樣,我運用了短除法算出了棒棒糖有12顆,口香糖有36顆,品嚐到了一顆不僅甜在嘴裡,而且甜在心裡的糖。

  這就是生活中的數字,透過生活實踐品嚐到甜的滋味,而這甜甜的滋味將伴我成長。

生活中的數字作文3

  在生活中,數字無處不在,因為它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方便和用途。

  比如說,郵政編碼是由6位阿拉伯數字組成的,它的前兩位數字表示省或自治區,第三位數字表示郵區代號,第四位數字表示縣(市)的編號,最後兩位數字表示郵件投遞局。還有我們無時無刻都用到的錢,這也是用數字組成的。還有在登記成績時的優秀率,及格率,那也有數字。還有在數數時“一、二、三、四、五……”這也是數字,在了賓館每個房間上都有編號,那也是數字。在我們買東西時每個物品的後面都有編碼,那也是由數字組成的。還有QQ號也是用一串數字組成的。有的是九位數,有的是十位數……

  還有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份證號,也是由數字組成的。但在這一大串數字背後還隱藏著一層深刻的含義。

  身份證號碼一般由18位數字組成,前六位數字為地址碼,第七至十四位為出生日期,第十五位至第十七位為順序碼。(第十七位同時表示性別,偶數代表女性,奇數則是男性)第十八位為效驗碼。

  生活中的數字無處不在,只要我們留心觀察,相信你一定會發現的更多,收穫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