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 關於橋為話題的寫事作文700字

橋為話題的寫事作文700字

關於橋為話題的寫事作文700字

  一:星宿橋

  在一場秋雨過後,空氣非常清新,下午兩點,老師帶著我們全班同學到祿豐縣城北邊參觀一座歷史悠久的古代石拱橋——星宿橋。它座落在星宿江上,橋因江得名。此橋又叫“西門大橋”。

  星宿橋建造於明萬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後屢遭水患,清初三修三塌,雍正五年又坍塌,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在原址重建,到現在已有三百九十多年的歷史了。

  我們來到橋頭,橋向東西,橫跨星宿江上。抬頭仰望,眼前出現了一座雄偉、壯觀、具有民族特色的橋牌坊,它是由兩層樓閣的小亭子組成的,在兩層樓閣之間的橫樑上刻著金光閃閃十分逗眼的三個大字“星宿橋”。橋牌坊四柱三門,兩旁的底坐有兩個大石鼓,上面刻著精美的圖案,有花草樹木,有被當地老百姓稱作獸中吉祥物的石龍、石獅……它們形態各異,如生。在牌樓的八個角上各掛著一個小小的魚銅玲,當微風輕輕吹過,銅玲就會發出悅耳動聽的叮噹聲,彷彿在熱情歡迎遠方的遊客。

  這座石橋全長118.8米,寬10.56米,高10米。橋身、橋面、橋欄、橋墩全部都是由二、三百公年重的紅沙石和石灰摻糯米漿砌成的。有六個船形的橋墩,七個拱形的橋洞組成。

  如今這座古橋已被雲南省列為祿豐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祿豐人民假日、飯後休閒、娛樂的好地方。

  走過大橋,橋尾的石牌也不甘示弱,它雖然沒有橋牌那樣雄偉壯觀,引人注目,可是它記載了,當時修橋的工匠和捐款建橋的人的名字,銀錢的數量以及星宿橋的歷史。在石碑中間有四個醒目的大字“坤維永鎮”,意思是:和地相連永遠安定。

  走到橋下,遠看大橋像一條巨龍、像巨蟒、像巨象飲水……七個圓形的橋拱倒映在水裡就像七面大圓鏡。星宿橋不但堅固、美觀、而且高大雄偉。它體現了祿豐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高超的建築工藝,是雲南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我愛家鄉的星宿橋,更愛祿豐勤勞智慧的人民。

  作文二:做雪橋

  昨天,我和亮亮、爸爸一起來到家後面的草地上來玩,頓時,草地已變成白茫茫的雪地,周圍雪地上的樹的枝幹,戴著白絨的很厚的雪,沉沉下垂,不時地掉下一兩片手掌大的雪塊,無聲地堆在雪地。我們看著白天鍬到路邊草地上的積雪,爸爸便出了一個主意“做雪人肯定是不行了,不如做一做雪橋吧!反正這堆積雪也像一座橋的形狀。”我們聽了,都拍手叫好。

  我們上樓畫了一張例圖,便到車庫裡找來一些材料:大鐵鍬、小鐵鍬、小鐵鏟、小錘子、彎角尺。

  我們準備好了材料,就可以做雪橋了。我和亮亮先把雪踩得雪都凝結起來了。在踩的過程中,我們還摔了不少跤呢!有時還把腳陷進雪裡,我們在哪陷進去,爸爸就用大鐵鍬把雪鍬到我們陷進去的地方。我們踩啊踩,終於踩到沒有哪塊雪松了。爸爸又決定做一個小樓梯,先在一邊做,要在離中間平坦的地方旁邊空一點做,用小鐵鍬在那一塊雪把多餘的部分去除掉,下面的和另一邊也是這樣做。開始做船了,我和亮亮都各自試了一試,要麼太小,要麼是連條船的基本模樣。最後,還是由我那工程師的爸爸來做船,爸爸先用小錘子把表面有冰的雪錘松,再用小鐵鍬把鬆軟的雪鍬到橋的一面,先做船身,要長一點,再做船的第二層比船身小一點,第一層最小。我們接著做橋洞,爸爸先用小鐵鏟在放船的那一面的橋畫一個橋洞的形狀,再用大鐵鍬把剛剛畫的橋洞裡的雪鍬掉,直到挖通。挖通後,我們排隊在橋上面走,走到中間——橋洞的上方,橋竟然沒有損壞,讓我們安穩地走了過去。然後,我們做堤岸,把雪堆積在小橋的邊,用彎角尺把堤岸的四周拍平。最後,插上幾株有樹葉的枝幹在堤岸的兩條靠周圍的邊緣,這樣,由雪做成的一道風景線就完成了。

  我們看著自己的成果,開心極了,快樂地在雪橋上走來走去。

  作文三:母親橋

  那是初春的一個早晨,當我起床時,已經來不及從從容容地走大路上學,我氣急敗壞地抄近路趕往學校。河上的冰看上去還沒融化,我三步並作兩步衝向冰面。剛剛走到和中央,‘撲哧’一聲。一處冰面塌落了。我的兩條腿踏進了冷車骨髓的河面裡。

  教室裡有些取暖不足,平常就十分陰冷。我穿著溼透的棉褲坐在椅子上,全身彷彿都麻木了,我沉默地挺著,臉和嘴都變成青紫色。

  中午回到家,母親很訝異,卻什麼也沒問,只是讓我圍著被褥坐在床上取暖,她蹲在火爐前為我烘烤棉褲。爐火灼灼,不時爆出聲響來,而母親始終一言不發。當母親把烘乾的棉褲交給我是時,眼圈有些紅腫,不知道是被火爐烤過,還是剛剛哭過。

  那以後,有一兩個月我沒抄近路去上學。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了,初考迫在眉睫。有一夜下暴雨,清晨上學盼望母親能關照幾句,諸如要走大路別走小路之類的,可母親忙前忙後,根本不理會隨她轉來轉去的目光。於是,我賭氣地再一次的來到那條河邊。突然我發覺有什麼人早在暴漲的河水裡放了一些大石頭,那石頭一塊塊緊密的挨著,水深的地方甚至使用許多的石頭壘起來的,石頭高出水面數釐米,遠遠的望去象是一坐簡陋的石橋。我踏石而過而過的時候,心裡一種莫名的感激。哪天晚上回家,我無意中看到母親的手上纏著白紗布,血透過來,紅紅的一片,驚奇的問她為什麼會受傷,母親淡淡地回答道‘不小心碰到的。’站在一旁的妹妹搶著告述我說‘媽媽的手是搬石頭受傷的。’‘媽媽搬石頭幹什麼’我不解的問。‘搬石頭搭橋呀!。’妹妹說。

  那一瞬間,我的心轟響著,久久說不上一句話來。

  那年九月,我踏過母親橋上學。漸漸的我知道,母親是用青春搭起我的生命之橋,還執著地用希望和奉獻為我搭起通向成功和幸福的橋。

  如今,和上的母親橋已經被風雨侵蝕的殘舊不堪,但在我成長的心靈中,母親橋卻永遠踏不斷。

  作文四:未來的橋

  觀眾朋友們,現在是二十二世紀,今天我領著大家參觀一下由我親自設計建造的 “太空一號”大橋。

  這座橋從設計到通行,共用了二年的時間,它吸取了歷史了著名橋樑的設計和建造技術,並在許多地方予以創新。這座橋是當今世界上最為先進的橋樑之一。它的橋面是用採自月球的“太空石”打磨而成的,太空石不僅質量輕,而且還防雷電、防雨雪。這座橇的橋墩是隱形的,具有很強的浮力,為了節省費用和材料,採用了新型再生材料。從遠處看,這橋好象建在雲中,樣子新奇,象彩虹,象絲帶,一直延伸到月球,延伸向宇宙。美觀的路燈利用太陽能做能量,所以非常經濟實用。這橋有自動導航系統,隨時把大橋的天氣、通行情況介紹給行人。橋的管理十分先進,如果橋面上有積水和垃圾,隱形的吸塵器機器人將會把髒東西吸進自己的“肚子”,然後分類作無害處理。

  “太空一號” 大橋上下共有五層,第一層是太空飛船專用航道,如果你想到太空漫遊,到火星、土星、金星等星球走訪,請選擇乘坐太空飛船。第二層是讓太空火車走的,如果你想到月球上上班,請選擇太空火車。第三層是讓動物們走的,來自地球和其它星球的動物都可能透過這個專用車道,實現動物的大聚會,大團圓。第四層是物資專用路的,來自地球的各類物資,來自外星球的資源,源源不斷地供給人類使用。第五層是人行道,如果你想慢慢參觀旅遊,你可以步行,也可以騎太空腳踏車,在這條路了漫步。看到這裡,有的人可能會問了:“動物、人走得那麼慢,物資又沒長腿,怎麼能行呢?”別急,我給這幾層橋都安裝了快速自動電梯,第三層配有動物保護部,第五層還有休息站,為了方便大家出行,每十萬公里建設了一個服務站,免費為大家提供各類服務。……看到這裡,人們可能說:“!想的還真周到。”

  “叮鈴鈴”,原來是我的小鬧鐘在響,這竟然是我的一場夢。不過我會實現的,同學們,為了我的.夢想,為我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