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作文700字錦集七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奶奶的作文700字7篇,歡迎大家分享。
奶奶的作文700字 篇1
“開飯嘍!”
哇!早餐時間到。餐桌上躺著一個大盤子,盤中置放著幾個香噴噴的清明果,我迫不及待地偷偷咬了一小口,那團迷濛的香氣頓時蔓延開來,全身似乎有了無窮的力量,好吃!
品嚐著清果寶寶們,偶然間,想起了我那親愛的奶奶,那名副其實的包果高手。
每到清明節,奶奶總會大展廚藝,製做清明果。
對於這項清明節絕不可少的大工程,奶奶可不允許有任何一點疏忽,我家屋後種著許多艾草,採艾草之時,奶奶只採在陽光之下青翠欲滴的艾葉,這時,奶奶總是很認真,一絲不苟,戴著老花眼鏡的她,仔細的挑選著,有點損壞的邊放在一旁,她要為我們準備最新鮮的。
清明果裡的菜幾乎是奶奶自己種的,我和妹妹喜歡吃筍,奶奶便多準備些。每當看到一大臉盆的菜,媽媽便心疼奶奶,讓她少做點,奶奶總會笑一笑,說:“孫女們喜歡吃的,我怎麼能少做呢?只要你們吃得開心,做再多也不會累。”聽了奶奶的話語,我心裡暖暖的……
終於開包嘍!
奶奶拿起果皮,在果皮中央放上香噴噴的餡,那團餡不偏不倚地倒在了果皮上,她懶洋洋地打了個哈欠,舒舒服服地準備睡個懶覺。隨後,奶奶把果皮合攏,雙手在上面捏緊,她告訴我,這個時候,要將這裡捏的很薄,這樣有助於後面的捏花邊,最後,奶奶那雙粗糙的雙手在清果上靈活地轉動著,她的手每一次轉動,都十分小心翼翼,十分專心致志。
哇,一個清果完成!清明果挺著胖肚子,宛如一個個生龍活虎的胖娃娃。我看了,十分羨慕,真想包個試試看。奶奶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微笑著說:“丫頭,你要不要也來試試?”我興奮地拿過一張麵皮,按照奶奶的樣子包了起來,不一會兒,一個清明果就包好了,妹妹看了,哈哈大笑,我一看,也不禁笑了起來。哈,這清明果蔫蔫地躺在桌上,沒精打采地笑起來,餡都露了出來。再看看桌上,我和奶奶包的清明果放在一起,相比之下,簡直就是一個是天上的星星,一個是地下的黃燭……
吃著奶奶包的清明果,香,真香啊……
徘徊於清果的香氣,我的眼前,總能浮現奶奶包果時的一舉一動,她是多麼專注呀!
奶奶的作文700字 篇2
黃昏溫暖的霞光照進廚房,籠在一雙木筷上。
那是奶奶常用的筷子,是用再普通不過的鐵木製成,是樸素的淺棕色,但它對我來說,有著不一樣的意義。
要形容奶奶惟有一句“民以食為天”最為恰當。我從小身體不好,小時候也吃得很少,奶奶為了給我補身子,變著法兒地給我吃:燉蛋裡總有肉末、蝦籽等“囊中物”,經常會變戲法似地端一杯味道可口的“不明液體”給我喝,蛋皮裡裹各種菜品更是不遺餘力。奶奶對美食似乎總是有無盡的趣味與好奇,而這一雙木筷,更是陪伴我成長的、不可或缺的一物。
就從每天、晚兩餐說起。我雖吃飯速度不慢,但用奶奶的話來說,就是:“只知道吃碗裡的,也不怎麼夾菜。”奶奶最看不慣我埋頭吃飯的一貫作風,於是每次吃飯時都不停地往我碗裡夾菜,在我專心苦吃的時候,眼前經常有一雙棕色的筷子一閃而過,雪白的米飯上便又多一樣菜,不用看便知那定是奶奶的木筷留下的。不過,因為奶奶太過熱情的夾菜行為,常常使得我“越吃越多”。好不容易吃得快見碗底時,碗裡不知不覺又漸漸堆起了食物“小山”,每每此時我總是無奈地抬頭,迎上的卻是奶奶充滿期待的笑臉,這總是使我哭笑不得又無可奈何。可奶奶在碗裡夾的菜也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越來越多,導致我最終不得不與她“談判”:“奶奶,我以後自己夾,自己夾,行嗎?”奶奶聽聽到這話,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說:“好,好,我以後慢慢改,少給你夾。”然而剛說這話沒多久,在餐桌上,奶奶還是按耐不住手裡蠢蠢欲動的筷子,碗裡又迅速堆積起食物,最後總在我不滿的提醒和奶奶無奈的笑中收尾。
那一雙木筷,還在我喝的飲品中現身。牛奶、果汁、芝麻糊、奶茶、湯羹以至藥汁,無不隨著那雙木筷的攪拌端至面前,筷子頂部的旋轉帶動著熱氣,形成美麗、精巧的花形,隨著空氣的流動緩緩轉動,拿在我心中,是最絢爛的花朵。
奶奶的一雙木筷,夾起了無數的飯菜,也夾起了道不盡的礙於寵溺,這是最普通的木筷,很容易被埋沒,但它無論多陳舊、多樸素,它在我心中,因奶奶的愛爾永遠光鮮亮麗。
窗外,太陽的餘暉將天邊的雲彩盡數染成瑰麗的桃色,最溫暖人心的顏色,此刻,正籠在一雙木筷上,那雙木筷安靜地躺在桃色的光影裡,像是承載著奶奶的愛,安靜地,睡著了。
奶奶的作文700字 篇3
我們小區有一位出了名的人士。
她,李,一位年過六十的老人,她的臉上總是洋溢著陽光般溫暖的。她的年紀雖然大了,但卻依舊為小區居民辦事。李奶奶的臉上有著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眼角旁是一條又一條皺紋,那是歲月的刻刀無情留下的痕跡。
李奶奶的頭髮早已開始泛白,銀色的髮絲在陽光的照耀下折射出閃亮的光線。
李奶奶很有愛心,她對小區的每位居民都和藹可親。
記得那一天,因公司有事,所以我自己回家。回到家,我準備開門,可是一摸口袋,居然沒有帶鑰匙!我十分著急,不停地跺著腳,心裡想著:這可怎麼辦啊!
就在這時,鄰居李奶奶走出來,用溫柔的口氣輕輕說:“孩子,怎麼啦?”
我心不在焉地回答:“我沒帶鑰匙,不能進家門了。”
當時正值嚴冬季節,正巧小區窗戶壞了,刺骨的寒風將我吹得瑟瑟發抖。我揹著書包,手臂不停地擺動著。
李奶奶拍拍手,兩隻眼睛眯成了月牙般的縫隙。她熱情地說:“走,到我家寫作業吧!正巧我的孫女兒祥兒在家,你們互相作個伴兒!”
我聽了這話,連忙擺擺手,說:“不用了!”
而李奶奶慈祥地笑著,那笑容就像嚴冬中的,溫暖著每個人的心房。她說:“沒關係的,來吧!”
她皺皺眉,然後輕輕拍拍我的頭,語氣溫柔,雙眼眯成兩條縫兒,仔細端詳著我。臉上流露出關懷、愛護的神情。
我見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樓道里也寒冷難耐,只得輕輕點點頭。
李奶奶伸出手,握住我的小手。她的手十分粗糙,手掌上不均勻地分佈著幾個老繭。
我跟隨李奶奶,來到她家。
室內開著空調,不斷吹送過來的熱風將寒冷擋在門外。屋內十分溫暖,就像李奶奶,都是熱熱的。
李奶奶對小動物也很有愛心。
我們小區裡有許多流浪狗,都瘦得皮包骨頭。李奶奶見了,將一些領回家,每天都給它們最好的照顧。
漸漸的,小狗們強壯起來,見了陌生人會扯開嗓子大叫,唯獨見了李奶奶不同——當小狗見到李奶奶時,就不停地將頭往李奶奶的褲腳上靠,尾巴不停地左右搖動。那模樣,真是極了!
而李奶奶此時的臉上就會顯露出的微笑,她眼角邊的皺紋也更深了,嘴唇向上翹起,蒼白的皮膚映著銀白色的頭髮,顯得慈祥、和藹。
時隔多年,這些畫面依舊清晰如畫,因為,我永遠忘不了那個藏在中的愛心人士啊······
奶奶的作文700字 篇4
在我們家,奶奶是最值得喝彩的,雖難她沒有像英雄人物一樣幹過驚天動地的大事,但她用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事來感化我們。
奶奶70多歲,有一張慈祥的臉龐,花白的頭髮蓋住了耳朵,眼角佈滿了皺紋,一雙慈善的大眼睛顯得健康有神。
聽媽媽講,當我還在襁褓裡的時候,奶奶就從老家來到鄭州照顧我。因為當時爸爸媽媽都很忙,所以,奶奶就擔起了照顧我的“重任”。每天一早,奶奶就會用長滿老繭但卻又溫柔的雙手撫摸著我的額頭說:“乖孫子,快起來。”當我醒來時,奶奶已經把奶粉和好,送到我嘴裡,讓我喝,我喝完了,奶奶這才準備做飯給自己吃。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光陰似箭,轉眼間我已經上幼兒園了,雖然時間流逝,但奶奶還沒有忘記她的“重任”,每天晚上,她就會騎著三輪車去接我。在幼兒園吃過飯的我當然是“滿載而歸”,可奶奶還在強忍著肚子餓,她可是一口水也沒喝呀!我心痛不已,終於知道了什麼叫“愛”。
讓我最感動的是,有一天,當我踏進家門時,就聞見一股香味撲鼻而來,我恨不得上去咬上一口。但我看見奶奶坐在床上,顯得非常難受。霎時間,我頓時明白,原來是帶病給我做飯,為的是讓我身體強壯!頓時,一股暖流湧上心頭,使我感動不已。從小到大,奶奶的愛就像雨露一樣,滋潤著我的心田,讓我知道愛的力量。
奶奶對我的教誨,充滿生活中點點滴滴。有一次,我和一個小朋友打架,結果我贏了,我得意洋洋,回到家,奶奶不但不高興,反而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以後不要再和同學打架了,大家都是同學,有什麼事可以好好說,要以理服人。”從這以後,我再也不打架了。
奶奶不僅愛我,還很愛鑽研學習呢!
有一次,我看見奶奶在研究什麼東西,我一看,原來奶奶在研究餾饃的箅子,因為有水蒸氣,所以饃經常溼。隨後幾天,奶奶一直在研究箅子。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研究,奶奶“發明”了一種支架,這樣,饃就不會溼了。
還有一次,我和奶奶出去散步,當走到一個飯店門口時,奶奶就問我飯店上面那幾個字叫什麼,我說:“叫豫都小廚。”奶奶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奶奶雖然沒有上過學,但她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在這一路上,我們奶孫兒倆就這樣一問一答,快活極了。
奶奶既愛我,又有鑽研學習的精神,我們真該為奶奶喝彩!
奶奶的作文700字 篇5
一個60多歲的老人,個兒不高,銀絲般的頭髮縛在一起盤成了一個小小的髮髻,她就是我的奶奶,在家裡奶奶可是一把好手。
爸爸媽媽起早摸黑地工作,家裡的家務誰來做?是奶奶,燒飯、洗衣服、打掃衛生樣樣都行。奶奶對我和我弟弟尤為關心,早上幫我們準備豐盛的早餐,傍晚在門口等我們放學。調皮的弟弟總是不認真做作業,奶奶還得承擔輔導弟弟功課的任務,因為奶奶只上過一年級,所以弟弟的許多作業奶奶也是一竅不通,那麼,輔導奶奶的重任只好交給我了。奇怪吧!為什麼不我直接輔導弟弟呢?一個原因是弟弟不聽我的話,幫他輔導簡直是在對牛彈琴;還有一個原因是奶奶自己提出的,奶奶說自己大字不識幾個,也想趁此機會讓自己有點學問。所以每天傍晚總能看到老少兩代人埋頭苦讀的情形。
平日裡奶奶是個特健朗的人,辦起事情來特別地利索,可上個星期奶奶生病了,這下可把大夥擔心壞了。叔叔、阿姨、姑姑、大媽都去醫院看望奶奶,看著奶奶一天比一天憔悴的樣子我的心裡不知道有多難受,我該為奶奶做些什麼呢?奶奶這一病弟弟好像也懂事了不少。那天弟弟把自己最愛吃的零食裝在袋子裡要和我一起去醫院看奶奶,說給奶奶帶吃的去。奶奶見了特別高興,病也好了不少。我也專門向媽媽討教了幾招廚藝,給奶奶燒了幾道菜,奶奶吃得特別開心,還說這是她吃過的最好吃的菜。我和弟弟還約好,每天一放學就去看奶奶,給她講故事,好讓奶奶的病快點好起來。終於,前天奶奶出院了,不過醫生說要在家多修養。可我奶奶是個特閒不住的人,感覺稍微精神了一點就又開始忙這忙那了。所以,媽媽給了我和弟弟一個光榮而又艱鉅的任務,看住奶奶,只准休息不準幹活。嘿!別說,媽媽這招可真靈,弟弟一撒嬌,奶奶就沒轍了,只好放棄幹活。
可奶奶老悶在家裡也不舒服,該給奶奶安排些什麼活動呢?我來教奶奶下跳棋,哈哈!正合奶奶的意,瞧,奶奶已經成跳棋迷了,一放學奶奶就迫不及待地要和我下棋,還羨慕地說:你們可真幸福啊,我們小的時候,除了幹活什麼都不會。奶奶,以後你想玩什麼我們教你。我和弟弟異口同聲地說。奶奶開心地笑了。
奶奶的作文700字 篇6
週末回到鄉下奶奶家裡,夜幕降臨,奶奶早已做好了晚飯,招呼大家吃飯,我慢慢吞吞挑著飯粒往嘴裡送,奶奶看見我這樣子,她有些著急了,說:“露露,等下自己把碗洗洗哦,我要去露天舞廳跳舞了!”跳舞?還露天舞廳?我沒聽錯吧,這可是大新聞哦!
奶奶家地處偏僻山區,以前來奶奶家,天一擦黑,村子裡漆黑一片,家家便關門上鎖,互不往來,我們只好在家裡看看電視,聽聽老人的絮絮叨叨,然後上床睡覺,真是無聊至極,可是今天奶奶說要去跳舞,太出乎我的意料了,我趕緊往嘴裡扒拉了幾口飯,快速把碗筷往水池裡一放,便尾隨奶奶前進的方向,一路緊跟,看看奶奶到底去哪裡跳什麼舞?
咦!路上燈火通明,小路兩旁已高高立起了路燈,放射出柔和的燈光,路基上盛開著許多不知明的小花,轉眼我們來到了村部門前,那裡早已經聚集了許多像奶奶一樣年齡的老人們。
我走近一看,哇塞!村部門口建起了寬敞的水泥廣場,四角矗立著四個高高的燈柱,發出耀眼的亮光,把廣場照得如白晝一般,在廣場的兩邊還用防腐木建起了亭臺樓閣,樓閣之間鋪上了木棧道,在棧道上安放著許多複製椅子,供人們在這裡聊天納涼呢!
廣場不遠處,還建起了一個美麗的噴泉公園,周邊安放各種各樣的健身器材,正值夏季,許多花正當開放,微風一吹,滿鼻芳香。正當我陶醉其中時,廣場上響起了優美的旋律,奶奶和她的.夥伴們便隨著旋律翩翩起舞,瞧!那領舞的大娘不是村裡那個孤僻的五保戶嗎?以前聽奶奶說她可是從不和別人來往的哦,現在都當上領舞的了!聽旁邊的爺爺們議論:“秀琴現在真是變了一個人了,是村裡最願意幫助人的模範哦!”我估計,那個秀琴肯定是就是領舞奶奶了。
望著奶奶們悠閒的舞步,我陷入了沉思:以前,這裡是一個廢棄的魚塘,裡面的汙水淹死了許多小魚兒,周邊到處是垃圾沒有清理,白天太陽一曬,便會發出陣陣的惡臭,我們每每路過的時候,都要捂著自己的鼻子。這時爸爸也尋著來到這裡,他說:“你看,我們的家鄉變化了吧?現在處處都在搞美麗鄉村建設,我們的鄉村可是全國十大最美鄉村之一,張鎮長還上了中央電視臺區領獎了呢!”聽爸爸說話的口氣是那麼自豪!
我情不自禁加入了奶奶們行列,踏著輕快的舞步,在這露天舞廳裡與奶奶們共舞一場,享受這鄉村的美麗夜色,感受著改革開放帶給最美鄉村的無限憧憬:那就是——我們的明天會更美好!
奶奶的作文700字 篇7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春節習俗。今年臘月十九,我陪奶奶去了一趟她孃家,讓我親眼目睹了奶奶兒時的家鄉習俗——打芡地瓜粉。
來到奶奶家,我一眼就看到舅公一家人在忙前忙後,我好奇地問奶奶:“舅公他們在幹什麼呢?”奶奶告訴我,每年春節,家家戶戶都會打芡一大鍋地瓜粉,分享給左鄰右舍。在芡地瓜粉之前要準備食材:大舅公在準備原汁原葉的大骨湯底,小舅公在準備清涼可口的白蘿蔔幹,舅婆在準備爆炒後的瘦肉,小姑在準備富有高蛋白質美稱的海蠣,小叔在準備能要開食慾大門的鹹花生等等。
一切準備就緒,他們就開始打芡地瓜粉了。奶奶先把鍋擦乾,舅婆去燒開水,小孩子們背上小竹筐,上山撿乾草和柴火,孩子們手腳麻利,不一會兒就撿來了好幾筐。首先,要倒上開水,鄰居把乾草和柴火放入灶裡,點燃後,用扇子扇風調整火候,隨即放入地瓜粉,地瓜粉像一朵朵小白花,裝飾著一件黑色的小裙子,為了讓地瓜粉做成糊狀,舅公把鍋蓋蓋上去,鄰居還得蹲在灶旁,拼命地扇風調整火候,當時天氣非常寒冷,而舅公的額頭上卻閃爍著豆大的汗珠。大約三十分鐘後,舅公掀起鍋蓋,哇,地瓜粉和三十分鐘前的截然不同了,現在的地瓜粉成了一鍋粘乎乎的東西,很像麥芽糖,勺子一搯起來還藕斷絲連的。接下來,舅公就要芡地瓜粉了。只見他雙手握住一根又短又粗的地瓜杆,一圈一圈賣力地芡,在芡的同時加入海蠣和瘦肉。接著換下一個人芡,這個人比舅公有力些,只見他雙手緊握地瓜杆,沿著鍋邊順時針一圈一圈地打芡,一邊芡一邊在地瓜粉的四周撒上白蘿蔔乾和花生……直到地瓜粉已經夠Q彈為止,再加入大骨湯底,輕輕一撈,地瓜粉就芡好啦!
芡地瓜粉做完後,要分給左鄰右舍共同品嚐,小孩子們個個高興得手舞足蹈,每個人都迫不及待地盛了一大碗,不一會兒便端著碗和小夥伴們一起去看高甲戲了。我和奶奶也各盛了一碗,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Q彈Q彈的芡地瓜粉吃起來滑溜溜的,真是太美味了,吃著吃著,奶奶和舅公不禁聊了他們小時候過年的趣事,大家都樂呵呵的。
如今,由地瓜粉而釀成的各種家鄉味道已然化成了一種鄉愁的寄託,每到春節,這種家鄉的味道更是時常纏繞著奶奶,因為那是奶奶小時候的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