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民俗> 【精品】民風民俗作文錦集5篇

民風民俗作文

【精品】民風民俗作文錦集5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民風民俗作文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民風民俗作文 篇1

  在美麗的大草原上,處處可見一朵朵盛開的白花”,這就是牧民們的家蒙古包。蒙古包是蒙古特有的象徵,它的形狀亦有圓滿完整、平安吉祥之意。

  包”在蒙古語中就是家”的意思,充滿智慧的牧民們為了生活的需要,設計了這樣的房子”。蒙古包呈圓形尖頂,高10-15尺,由哈那(支架)、天窗、椽子和門組成。蒙古包的大小是由哈那的多少決定,最大的蒙古包哈那有十二個,面積有600平方米左右,遠看如城堡一般。蒙古包不僅方便建造與搬遷,而且還具備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的功能,十分符合遊牧民族的生活習慣。

  去年暑假的時候,我來到了美麗的大草原,也住上了蒙古包。我細細觀察蒙古包,看著這白色的帳篷以及包頂天藍的圖騰時,彷彿正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策馬奔騰,也似乎感受到了牧民們那辛苦的遊牧生活,我的內心一度震撼。這就是蒙古包特有的魅力,果然名不虛傳呀!

  蒙古包雖然沒有客家民居的壯觀,也沒有傣家竹樓的別緻,但卻也因其獨特的風格而聞名於世,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們前來參觀、體驗!

民風民俗作文 篇2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而不同的家鄉也會有不同的習俗。你想知道我的'家鄉有什麼習俗嗎?別急別急,君情聽我慢慢道來……

  我的家鄉在廣西平南縣的大安鎮。說到習俗,我們每年都要舉行“拜社火”的活動,特別是在春節期間。大年初一的凌晨,也就就是新年的鐘聲敲響的時候,村民們紛紛拿出“拜社火”的祭品來,先在自家的大廳裡祭拜拜社神。祭品有很多,有巧克力、餅乾、糖果、桂葉、沙田柚等等,寓意著新的一年的“大富大貴”、“甜甜蜜蜜”。

  在家裡拜完灶神後,大家有爭先恐後的趕在第一時間去社廟祭拜社神,祈求在在新的一年裡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萬事如意、財源廣進!不一會兒,村子裡、鎮子上,頓時響起了噼裡啪啦的鞭炮聲、煙花聲!到處都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怎麼樣?我家鄉的習俗有意思吧!你家鄉的習俗呢?不防也說來聽聽吧!

  篇二:家鄉的民風民俗

  我的家鄉——寧鄉,這個小縣城坐落在湖南省長沙市的西部,這裡雖然一切都很平凡,毫不出眾,但家鄉的閃光點常吸引人們的關注。其中,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民間傳統習俗就是其中的亮點之一。

  節日的氣氛最能體現出傳統習俗的魅力。

  我們這兒的第一節日是春節。春節還沒到,家家戶戶進入臘月後會陸續殺豬,特別是在農村裡,殺豬後會請村裡人大吃一頓。我的家鄉除夕定會吃雞、魚、肉這三樣菜,雞必須是雄雞,將它整隻清燉,出鍋裝盤時要讓頭昂起,不僅喻義“步步高昇”,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春節後的又一輪高潮無疑就是元宵節了。元宵節吃元宵,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了。軟軟的白麵裡裹著一團又香又可口的夾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裡慢慢融化開來……元宵節時,什麼事都圍繞著“圓”,那麼自然就離不開燈了,家鄉有一個持續了好多年的習俗——燈會。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總會亮起“徹夜不眠”的紅燈籠,為家鄉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正是因為這樣,每次燈會,現場都擠滿了人,真可謂是人山人海!所以,後到的我無奈極了。

  ……

  我的家鄉雖是個小縣,但卻有著幾千年濃厚的文化底蘊,承載了祖先流傳下來的民風習俗,為中國增添了一份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地方特色。

民風民俗作文 篇3

  當地人稱之為羊羔兒饃,古時的“羊”同“祥”,取吉祥的寓意。春節來臨前,農家婦女會捏製小貓、小狗、小虎、玉兔、雞、鴨、魚蛙、葡萄、石榴、茄子、佛手、等形象的麵塑製品,以象徵吉祥如意、福壽榮華。在寒食節時,上墳祭祖用的麵塑造型是“蛇盤盤”。據說,吃掉“蛇頭”便能“減毒頭,免災禍”。

  農曆七月十五,霍縣境內麵塑種類最多,有豬頭、羊頭、麥秸集、針線籮筐、頂針、剪子、針線、坐餑餑、獅、虎、狐狸等等造型。農曆七月七日“乞巧節”,傳說在這一天婦女吃了“針線”、“頂針”之類的麵塑就心靈手巧。新媳婦過門第一年,孃家要給女兒送“羊羔兒饅頭”。嬰兒滿月,姥姥家制作直徑達尺餘的“囫圇”,即在面圈上塑出十二屬相的麵塑。賓客來祝賀,便把“囫圇”切一塊送給來人享用。

  絳州麵塑 降州即今日新絳縣。逢年過節,這裡的家家戶戶都要用麵粉捏製出千姿百態的麵塑歡度節日。由於這裡的麵塑注重彩色點染,花色絢麗,所以當地人稱之為“花饃”。花饃造型比較誇張,尤其以“走獸花饃”最為出色。五寨面魚 晉西北五寨縣的老百姓,有一種捏面魚的習俗。捏面魚就是用麵粉捏成魚的形狀。捏製的面魚經過著色加彩,然後用文火烘乾,便可當工藝品收藏了。面魚可用來贈送親友或外出時作乾糧。除了捏面魚外,還捏製瓜果類,花草類、動物類、禽獸類、人物類等多種型別的製品,也習慣稱之為面魚兒。

民風民俗作文 篇4

  我們的風俗很好比如::春節、端午節、重陽節……每個節日都有傳統的風俗習慣。

  春節的腳步聲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而在春節裡,我們的習俗就可以裝上一籮筐。年三十的晚上,親朋好友都會,大家團聚在一起,吃著美味的食物並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飯,我們小孩便可以拿著炮仗到外面盡情的玩,而大人們則是在房間裡打牌,看。直到很晚,我們才上床睡覺。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濃甜美的棗子湯,暖暖身子,喝完棗子湯後,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迴響在耳邊,新的一年就在這爆竹聲中開始了,這種場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加上這一句詩的薰陶,春節的氣氛是不是更濃了呢?伴隨著一聲聲祝福語中,新年的拜年環節開始了,我和一起去串親戚。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環節,因為每當此時,我的腰包便變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中便會綻放出一朵美麗的煙花,真是五彩繽紛啊!看後真讓人覺得其樂無窮呢!這就是我的春節,你們的家鄉是怎樣過春節的呢?

民風民俗作文 篇5

  我的家鄉——寧鄉,這個小縣城坐落在湖南省長沙市的西部,這裡雖然一切都很平凡,毫不出眾,但家鄉的閃光點常吸引人們的關注。其中,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民間傳統習俗就是其中的亮點之一。

  節日的氣氛最能體現出傳統習俗的魅力。

  我們這兒的第一節日是春節。春節還沒到,家家戶戶進入臘月後會陸續殺豬,特別是在農村裡,殺豬之後就會請村裡人大吃一頓。我的家鄉除夕定會吃雞、魚 、肉這三樣菜,雞必須是雄雞,將它整隻清燉,出鍋裝盤時要讓頭昂起,不僅喻義“步步高昇”,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春節後的又一輪高潮無疑就是元宵節了。元宵節吃元宵,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了。軟軟的白麵裡裹著一團又香又可口的夾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裡慢慢融化開來……元宵節時,什麼事都圍繞著“圓”,那麼的自然就離不開燈了,家鄉有一個持續了好多年的習俗——燈會。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總會亮起“徹夜不眠”的紅燈籠,為家鄉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正是因為這樣,每次燈會,現場都擠滿了人,真可謂是人山人海!所以,後到的我無奈極了。

  ……

  我的家鄉雖是個小縣,但是卻有著幾千年濃厚的文化底蘊,承載了祖先流傳下來的民風習俗,為中國增添了一份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