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民俗> 實用的民俗作文400字四篇

民俗作文400字

實用的民俗作文400字四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民俗作文400字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民俗作文400字 篇1

  花燈民俗文化節是一個喜慶的日子。在這天,人們會放花燈、舞獅、舞龍、踩高蹺、打鐵花……

  節前,爸媽帶我和姐姐回到了老家。節日那天,天剛矇矇亮,我就被屋外吵鬧的炮聲和大人們的談話吵醒。姐姐催促我快快起床去外面玩。我立馬洗漱一番,跑到外面一瞧,果然在老家過節氛圍就是不一樣。大街上到處都是人,我看看這個,摸摸那個,左顧右盼,目不暇接。忽然聽到一聲叫喊:“大家快看啊!”我心想看什麼?心中充滿了不解,於是我隨著大家的腳步向人群中走去。原來是踩高蹺啊!一個個表演者穿紅戴綠,踩著高蹺行走自如,還不時地扭起了秧歌,彷彿是一隻只彩蝶在空中翩翩起舞,為節日增添了喜慶。

  “看!那有舞龍的!”頓時,人們像潮水一般迅速地轉移到了下一個地方。只見舞龍人把兩條龍舞得歡蹦亂跳,栩栩如生,好像真龍就在我眼前飛舞一般,多麼有靈性啊!聽姐姐說,舞龍意味著來年風調雨順,消災降幅,得到龍的庇佑。

  街上還有賣各種各種炮竹的,有鞭炮、摔炮、竄天雷、煙花,當然我也抵擋不了它們的誘惑,買了很多。一回到家,我就忍不住在門前放起鞭炮啦。“啾!”“砰!”炮聲不斷,我心中的歡喜也不斷。

  晚上還有花燈展覽,一個個可愛又美麗的花燈在眼前閃爍,使我們眼花繚亂。最後去看的是打鐵花,那鐵花飛射到在空中,像一顆顆閃耀的星星在眨眼睛。

  這就是我老家的花燈民俗文化節,真是熱鬧非凡,令我大開眼界。

民俗作文400字 篇2

  提起樅陽,人們會想起鮮脆可口的大蘿蔔,巍峨壯闊的.浮山,油潤細膩。香甜濃郁的麥隴香墨子酥,但我還是比較懷念小時候樅陽陸家灣的老龍燈會。聽爺爺奶奶說陸家灣老龍燈會是樅陽縣樅陽鎮的陸家灣及周邊地區傳統的民俗活動流傳至今已有一千餘年。陸家灣龍燈屬於板龍,共12節有13根頂棍串聯而成,龍燈每節須點上香燭,自請龍之日起,燭火不能熄滅,由專人看護替換。陸家灣龍燈有諸多表演,大多己失傳。現有套路有倒板,螺絲。旋頂、金龍抱柱,龍舞四門。順進反出、頭招尾招和黃龍出洞等。陸家灣龍燈正月初七、十四不出燈,十三正燈,一般在正月十八上燈復,上燈復是在長江邊的磯頭上,火化龍皮送龍上天。龍架依舊供奉於龍屋,每日初一、十五均有香客慕名前來進香拜謁。

  關於老龍燈會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據說唐末時長江發洪水,漂來一付龍板。小灣的漁民撈得龍頭,大灣的漁民撈得龍板,各自供奉家中後,小灣的龍頭被大灣村民搶得,由大灣組織掌管。成立龍燈隊。但龍頭確實是小灣先得,經協商龍燈以小灣為孃家,每年初二出燈必先去小灣拜年。

  陸家灣老龍燈會具有濃郁的民俗性和廣泛的群眾性。它寄託著廣大人民祈求風調雨順、社會和諧、家庭幸福的美好願望。

  雖然前幾年開始為了群眾的生命安全已經取消了龍燈會,但爺爺奶奶還是經常會提起我也記憶深刻,這就是家鄉的龍燈會。

民俗作文400字 篇3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章丘民俗展覽館。這裡記錄了民國時人們流行的藝術和當時經濟情況。館內既有一豐富的文字知識,又有逼真的蠟像雕塑,看得我的眼睛應接不暇。

  一進大門,第一個映入我眼簾的是一位人物蠟像,他正一手拿著木棍,一手拿著糖稀吹氣,我一看就知道他是在吹糖人。吹糖人是北方大部分地區民俗之一,材料是由麥芽熬製成糖稀,經過吹、捏、拉等方式,製成各種各樣的人物和動物造型。吹糖人的祖師爺劉伯溫,傳到現在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了。

  再往前走,又是一個人物蠟像,只見他一手提著裝滿泥漿的桶,一手拿著磚塊。他是做什麼的?一看介紹,我才明白這是泥瓦匠。泥瓦匠就是以泥水、磚瓦等材料修繕房屋的工人。當時的人們無論蓋土坯房還是小洋房,都會請泥瓦匠來幫忙,可見泥瓦匠在當時的重要地位。

  緊挨著泥瓦匠的是石匠。石匠負責採集石料,加工石料,再進一步將石料加工成產品。石匠是歷史上傳承時間最久最長的職業,在他們的默默奉獻下,現在才能保留如此精美的工藝品,對中國文化發展的起到了重要作用。

  民俗展覽館還有許多風俗藝術,如:理髮匠、小爐匠、紡織匠、皮匠、木匠等。之所以有了這些技術傳承,才讓國家發展那麼快。我也要向他們學習,為祖國貢獻力量!

民俗作文400字 篇4

  在漫長悠久的歷史歲月中,春節從萌芽到定型,不斷髮展,形成獨具中華民族特色、豐富多彩的習俗。

  春節,是人們心中最重要的節日,在我們東北,關於春節的講究就不少。

  每年過年我家都熱熱鬧鬧的,今年也不例外。大年三十那天,我早早的起了床,幫助爸爸媽媽和姐姐貼對聯,掛福字。掛福字也有講究,福字要倒了掛,這樣就表示“福到了”。媽媽每當過年時都為我們做上一桌子的大餐,今年比往年更豐盛。每年媽媽都會做魚,因為魚可以表示“年年有餘”,飯桌子上不僅要有魚還要有豬蹄,豬蹄表示“有抓頭”。

  吃飯的時間到了,在這之前一定要放鞭炮,因為這樣可以去除“怪獸”來年保平安。到了晚上,燈要一直點著,這樣可以表示來年前程光明無阻。到了晚上要包餃子,在包的餃子裡,只有一個放有硬幣,吃到這個餃子的人,來年一切事都會順順利利的。到了半夜12點每家每戶都要放鞭炮,因為12點後為新年,放鞭炮是喜慶新年,這個時間放鞭炮表示永珍更新,大吉大利,也代表著辭舊迎新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