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名人故事> 鄭板橋的故事

鄭板橋的故事

鄭板橋的故事

  鄭板橋(1693-1765),名燮,字克柔,號板橋居士、板橋道人,江蘇興化人。小編在此整理了鄭板橋的故事,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鄭板橋的故事篇1

  有一天,某鹽商將一個私自販鹽的小販子扭送到縣衙門,要求縣令鄭板橋以罪予以重處。 鄭板橋一見那個小販,便知是個可憐的窮人:蓬頭垢面,衣衫襤褸,骨瘦如柴。他販鹽賣,是生活所逼,不得而已。鄭板橋頓生憐憫之心。於是,他想戲弄一下這個鹽商。

  他對鹽商說:“這個小販應當加重處罰,我準備給他戴上枷鎖,立街示眾,好不好?”那鹽商笑眯眯地說:“好的!好的!”當即,鄭板橋命衙役抱來一些蘆蓆,用細木片作託,認真紮好,中間挖一個大圓孔,名曰“蘆枷”。他又畫了許多竹子和蘭花,題了字,貼在蘆枷上。然後讓小販套在脖子上,站在鹽商的門口示眾。

  大家都知道鄭板橋不僅是個辦事公正的清官,而且是個著名的大畫家。他的詩、書、畫堪稱“三絕”,他畫的竹子和蘭花,名揚四海,許多人都想目睹為快,更渴望能得到他的墨跡。

  那位小販子戴著蘆枷往鹽商門前一站,立即招引了許多人前來觀畫,整個縣城都轟動了。不多一會兒,觀畫的人紛湧而至,把鹽商的門堵得水洩不通,一點生意也做不成了。鹽商只好到縣衙內去哀求鄭板橋把那個小販放了。

  鄭板橋的故事篇2

  清代書畫家鄭板橋年輕時家裡很窮。因為無名無勢,儘管字畫很好,也賣不出好價錢。家裡什麼值錢的東西都沒有。一天,鄭板橋躺在床上,忽見窗紙上映出一個鬼鬼祟祟的人影,鄭板橋想:一定是小偷光臨了,我家有什麼值得你拿呢?便高聲吟起詩來:大風起兮月正昏,有勞君子到寒門!詩書腹內藏千卷,錢串床頭沒半根。

  小偷聽了,轉身就溜。鄭板橋又唸了兩句詩送行:出戶休驚黃尾犬,越牆莫礙綠花盆。 小偷慌忙越牆逃走,不小心把幾塊牆磚碰落地上,鄭板橋家的黃狗直叫著追住小偷就咬。鄭板橋披衣出門,喝住黃狗,還把跌倒的小偷扶起來,一直送到大路上,作了個揖,又吟送了兩句詩: 夜深費我披衣送,收拾雄心重作人。 鄭板橋吟蟹詩 鄭板橋任濰縣知縣時,有一天差役傳報,說是知府大人路過濰縣,鄭板橋卻沒有出城迎接。原來那知府是捐班出身,光買官的錢,就足夠抬一轎子,肚裡卻沒有一點真才實學,所以鄭板橋瞧不起他。知府大人來到縣衙門後堂,對鄭板橋不出城迎接,心中十分不快。在酒宴上,知府越想越氣。恰巧這時差役端上一盤河蟹,知府想:“我何不讓他以蟹為題,即席賦詩,如若作不出來,我再當眾羞他一羞,也好出出我心中的悶氣!於是用筷子一指河蟹說:“此物橫行江河,目中無人,久聞鄭大人才氣過人,何不以此物為題,吟詩一首,以助酒興?” 鄭板橋已知其意,略一思忖,吟道:八爪橫行四野驚,雙螯舞動威風凌,孰知腹內空無物,蘸取姜醋伴酒吟。 知府十分尷尬。

  “奉旨革職” 鄭板橋在當縣官時,遇到了災荒之年。因開倉放糧,賙濟窮人,被皇上撤了職。於是,僱一小船,順著大運河回揚州老家去。一日,見前面碼頭停泊著一條官船,桅杆上掛著“奉旨上任”的旗子,要所有的民船迴避。鄭板橋自言自語道:“你奉皇上的旨意上任,我奉皇上的旨意革職。不都是‘奉旨’嗎?你神氣什麼?”於是,拿了一塊綢絹,書寫“奉旨革職”四個大字,也掛到桅杆上去。官船上的,是朝廷一個大奸臣的兒子,叫姚有財。此人雖不學無術,但仗著老子的勢力,撈了個烏紗帽,這回正要到揚州上任去。這時見一隻小船的桅杆上掛著“奉旨革職”的旗子,覺得奇怪,一打聽,原來是鄭板橋,就派人向他索字畫。鄭板橋聽說這個姚有財,除了吃喝嫖賭、欺壓蒐括百姓外,別的一竅不通,就很快書寫了一首詩:“有錢難買竹一根,財多不得綠花盆,缺枝少葉沒多筍,德少休要充斯文。”每句開頭一字,連起來是“有財缺德”。姚有財接過一看,差點氣昏過去。 狗肉計 鄭板橋酷愛吃狗肉,凡鄉鄰朋友將狗肉送他,刻即揮毫作畫奉謝。 然而富商大賈以千金求索,卻從不見諾。當時,有個叫甄小泉的鹽商日夜苦思冥想,終於使出一計。一次,板橋出門賞竹,聽得從遠處傳來悠揚的琴聲,於是循聲尋找,原來一個十分幽雅的大庭院中,有一位童顏鶴髮的老翁在彈琴,書童在一旁煮狗肉。板橋聞到狗肉的香味,頓時眉開眼笑地問:“先生也愛吃狗肉?”老翁答:“百味唯有此最佳,你若喜歡,就請吃吧。”於是板橋就大嚼起來。他發現粉牆上空空蕩蕩的,就問“為何不掛些字畫?”老翁答:“沒有好的,板橋先生字畫,盛名已久,不知果真如何?”板橋笑著說:“鄙人鄭板橋,給你畫兩張怎麼樣?”頃刻間就為老翁留下了許多書畫。翌日,鹽商設宴請客,並以此畫炫耀,板橋得知,方知中了“狗肉計”。

  鄭板橋的故事篇3

  鄭板橋是清代箸名的書畫家、詩人。他的書畫書法皆享有很高的聲望,被人稱為三絕。

  鄭板橋名燮,字克柔,號板橋,晚年署作板橋老人,江蘇興化人。三歲喪母,生活貧困。五十歲以前,讀書、教書、賣畫;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考中進士。在山東濰縣、範縣(今屬河南)作了十二年知縣。勤於政事,政績顯著。後因荒年主張賑濟饑民而得罪官紳,六十一歲,辭官回到家鄉,以賣畫為生。

  他到五十二歲時才有兒子,起名小寶。他對小寶十分喜歡。為了把兒子培養成有用的人才,他非常注意教育方法。

  鄭板橋被派到山東濰縣去做知縣,將小寶留在家裡,讓妻子及弟弟鄭墨照管。鄭板橋看到當時富貴人家子弟,又擔心自己的兒子被嬌慣變壞,所以他身在山東,而心念在家的兒子。他總想把兒子小寶委託堂弟鄭墨幫助照管,會比自己更嬌慣。所以,他從山東不斷寫詩寄回家中讓小寶讀。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九九八十一,窮漢受罪畢,才得放腳眠,蚊蟲跳蚤出。小寶在母親的帶領下,一遍又一遍地背記著這些詩句,從而明白了許多人生的哲理。

  “嬌子如殺子”,這是多少人用血淚換取的`教訓。

  當鄭板橋聽說在家的小寶常常對孩子們誇耀:“我爹在外面做大官!”有時還欺侮傭人家的孩子。鄭板橋立即寫信給弟弟鄭墨說:“我五十二歲才得一子,豈有不愛之理!然愛之必以其道。”必定要有愛子的辦法。“以其道”是真愛,不“以其道”是溺愛,溺愛不是真正的愛。所以,他要弟弟和家人對小寶嚴加管教,注意“長其中厚之情,驅其殘忍之性”。弟弟和家人按照鄭板橋的意願對孩子進行教育,收效很大,就給鄭板橋寫了封信,講了孩子的長進,並說,照此下去,長大之後準是個有出息的人,能像你一樣,當個官兒。鄭板橋看了這封信後,覺得弟弟對小寶太姑息了,這樣做對孩子並沒有什麼好處。於是,立即給弟弟鄭墨覆信說:我們這些人,“一捧書本,便想中舉,中進士,作官,如何攫取金錢,造大房屋,置多田產。起手便走錯了路,越來越作壞,總沒個好結果”。他還說:“讀書中舉、中進士、作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作好人。”這裡所說的好人,是品德修養高尚的人,是有益於社會的人。

  小寶長到六歲以後,鄭板橋就把小寶帶在自己身邊,他親自教導兒子讀書,要求每天必須背誦一定的詩文,並且經常給小寶講述吃飯穿衣的艱險,並讓他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學洗碗,必須洗乾淨。到小寶十二歲時,他又叫兒子用小桶挑水,天熱天冷都要挑滿,不能間斷。由於父親言傳身教,小寶的進步很快。當時濰縣災荒十分嚴重。鄭板橋一向清貧,家裡也未多存一粒糧食。一天小寶哭著說:“媽媽,我肚子餓!”媽媽拿一個用玉米粉做的窩頭塞在小寶手裡說:“這是你爹中午節省下的,快拿去吃吧!”小寶蹦跤著走到門外,高高興興地吃著窩頭。這時,一個光著腳的小女孩站在旁邊,看著他吃。小寶發現這個用飢餓眼光看的小女孩,立刻將手中的窩頭分一半給了小女孩。鄭板橋知道後,非常高興,就對小寶說:“孩子,你做得對,爹爹真喜歡你!”

  鄭板橋對於女兒也非常關心。在他的影響和薰陶下,女兒在詩畫方面也達到了相當水平。眼看女兒就到出嫁年齡了,還未找到合適的物件。他主動為女兒選擇了物件,並且一反婚事大操大辦的傳統,自己親自將女兒送到男方家裡,讓男方家人做了幾個小菜,以示慶賀。當他要返回時,才告訴女兒說:“這就是你的家,你就安心在這裡過吧!”他為了表示自己對女兒婚事的祝賀,特意作畫一幅做為嫁妝送給女兒,在這幅畫上,他題寫了一首小詩說:“官罷囊空兩袖寒,聊憑賣畫佐朝餐;最慚吳隱奩妝薄,贈爾春風幾筆蘭。”鄭板橋非常注意對子女進行自立教育。

  直到臨終前,他還要讓兒子親手做幾個饅頭端到床前。當小寶把做好的饅頭端到床前時,他放心地點了點頭,遂即合上了眼睛,與世長辭了。臨終前,他給兒子留下的遺言:“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幹,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好漢。”這則遺言,是對子女的囑咐,也是他對子女教育經驗的總結和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