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名人故事> 中國現代名人故事六篇

中國現代名人故事

中國現代名人故事六篇

  一、鄧亞萍

  鄧亞萍是乒乓球歷史上最偉大的女子選手,她5歲起就隨父親學打球,1988年進入國家隊,先後獲得14次世界冠軍頭銜;在乒壇世界排名連續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時間最長的女運動員,成為唯一蟬聯奧運會乒乓球金牌的運動員,並獲得4枚奧運會金牌,其中包括單打和與喬紅組合的雙打。

  童年的鄧亞萍,因為受當時體育教練父親的影響,立志做一名優秀的運動員。但是她個子矮,手腳粗短,根本不符合體校的要求,體校的大門沒能向她敞開。於是,年幼的鄧亞萍跟父親學起了乒乓球,父親規定她每天在練完體能課後,必須還要做100個發球接球的動作。鄧亞萍雖然只有七八歲,但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練,基本功更加紮實,便在自己的腿上綁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換成了鐵牌。

  對一個孩子來說,這是多麼難能可貴!這不但要使身體備受煎熬,心裡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壓力。小小的她,每閃、展、騰、挪一步,都可以用舉步維艱來形容!

  腿腫了!手掌磨破了!這是家常便飯!但他從不叫苦,不喊累!負責訓練的父親,有時心疼得掉眼淚!付出總有回報,由於鄧亞萍的執著,10歲的她便在全國少年乒乓球比賽中獲得團體和單打兩項冠軍。

  進入國家隊後,鄧亞萍都是超額完成自己的訓練任務,隊裡規定上午練到11時,她就給自己延長到11時45分,下午訓練到6時,她就練到6時45分或7時45分,封閉訓練規定練到晚上9時,她練到11點多。鄧亞萍為了訓練經常誤了時間,她就自己泡麵吃。

  在隊裡練習全臺單面攻時,鄧亞萍依舊往腿上綁沙袋,而且面對兩位男陪練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時!在進行多球訓練時,教練將球連珠炮打來,鄧亞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絲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個。

  每一節訓練課下來,汗水都溼透了鄧亞萍的衣服、鞋襪,有時甚至連地板也會浸溼一片,不得不換衣服、鞋襪,甚至換球檯再練。長時間從事大運動量、高強度的訓練,從頸到腳,鄧亞萍身體很多部位都是傷病。為對付腰肌勞損,她不得不繫上寬寬的護腰,膝關節脂肪墊腫、踝關節幾乎長滿了骨刺,平時只好忍著,實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針封閉,腳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層紗布接著練。就算是傷口感染,擠出膿血也要接著練。

  鄧亞萍的出色成就,改變了世界乒壇只在高個子中選拔運動員的傳統觀念。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也為鄧亞萍的球風和球藝所傾倒,親自為她頒獎,並邀請她到洛桑國家奧委會總部做客……

  二、李嘉誠

  性格沉穩的李嘉誠,實際上是個不安分的人。他去五金廠做推銷員,但開啟局面就跳槽去了塑膠公司。他很快成為公司出類拔萃的推銷員,18歲當部門經理,20歲升為總經理,深得老闆器重。他春風得意時,突然又要跳槽!

  1946年上半年,香港經濟迅速恢復到戰前最好年景—1939年同期的水平。戰時遭破壞的工廠商行都已恢復生產營業,香港人口激增到一百多萬。市景日益繁榮,入夜之後,港島九龍的霓虹燈交相輝映,滿載貨物的巨輪,晝夜不停地出入維多利亞港。

  中南鐘錶公司的業務有長足的發展,東南亞的銷售網路重新建立,營業額呈幾何級數遞增,莊靜庵籌劃辦一間鐘錶裝配工廠,再擴充套件為自產鐘錶。

  李嘉誠看好中南的前景,他更為香港經濟鉅變而興奮不已。李嘉誠站在維多利亞港灣邊,眺望尖沙咀五彩繽紛的燈光,陷入沉思——今後的路該怎樣走?

  一條路,在舅父蔭庇下謀求發展,中南公司,已成為香港鐘錶業的巨擎,收入穩定,生活安逸;另一條路要艱辛得多,充滿風險,須再一次到社會上闖蕩。

  李嘉誠選擇了後者,他喜歡做充滿挑戰的事。呆在舅父的羽翼下,更容易束縛自己,貪圖安逸,要趁現在年輕,多學一些謀生的本領,拓寬視野,增長見識,為的是今後做大事業!

  17歲的李嘉誠,已學會獨立思考。他心念已定,卻不知如何向舅父開口。舅父待他不薄,是李家的恩人。

  五金廠的老闆,跟莊靜庵曾有業務交往,他出面與莊靜庵交涉,請求莊靜庵“放人”。莊靜庵與李嘉誠懇談過一次,設身處地站在嘉誠的角度看問題。當年莊靜庵也是一步步由打工仔變成老闆的。嘉誠眼下還不會獨立開業,他遲早會踏上這一步的。

  舅父更深一層瞭解了嘉誠與眾不同的稟賦。

  李嘉誠開始了“行街仔”(走街串巷)生涯,他說,他一生最好的經商鍛鍊,是做推銷員。

  行街推銷,與茶樓侍候客人,和坐店銷售鐘錶皆不同。後者顧客已有購買的意向,而行街推銷,最初只有一方的意向。

  對方有沒有買的意圖?需不需要你的產品?你如何尋找客戶,聯絡客戶?你與客戶初次會面該說什麼話,穿什麼衣服?客戶沒有合作意向,你如何激發他的意向?建立了購銷關係的客戶,你如何鞏固這種關係?真正的推銷藝術,大學課堂裡學不到,任何書本里也找不到。推銷的藝術,在推銷的本身,只能在推銷之中去把握和領悟。

  李嘉誠生性靦腆、內向而不喜主動交談。數十年後的今天,李嘉誠出席高貴場合,不知凡幾,他仍不是個滔滔不絕、談鋒犀利的人。可他靦腆的另一面,顯示出一個可貴的優點來,就是誠實。誠實不僅寫在他那張稚氣未脫的臉上,更表現在他的行為之中。

  五金廠出品的是日用五金,比如鍍鋅鐵桶這一項,最理想的客戶,是賣日雜貨的店鋪。大家都看好的銷售物件,競爭自然激烈。李嘉誠卻時時繞開代銷的線路,向用戶直銷。

  酒樓旅店是“吃貨”大戶,李嘉誠攻入一家旅店,一次就銷了一百多隻。家庭使用者都是散戶,一戶家庭,通常只是一兩隻。高階住宅區的家庭,早就使用上鋁桶。李嘉誠來到中下層居民區,專找老太太賣桶。他很清楚這點,只要賣動了一隻,就等於賣出了一批,因為老太太不上班閒居在家,喜歡串門嘮叨,自然而然成了李嘉誠的義務推銷員。

  自從李嘉誠加盟五金廠,五金廠的業務蒸蒸日上,以銷促產,產銷均步入佳境。老闆喜不自禁,在員工面前稱阿誠是第一功臣。然而,備受老闆器重的李嘉誠,剛剛開啟局面,就要跳槽棄他而去。老闆心急火燎,提出給李嘉誠晉升加薪,他仍不回心轉意。

  李嘉誠去了塑膠褲帶製造公司。在現代人的眼裡,這是一間小小的山寨式工廠,位於偏離鬧市區的西環堅尼地城爹士街,臨靠香港外港海域。

  這間山寨工廠的魅力安在?

  李嘉誠此舉,一是受新興產業的誘惑;二是塑膠公司老闆的“慫恿”。20世紀40年代中期,塑膠工業在歐美髮達國家興起。香港作為全方位開放的世界自由貿易港,市面上很快就出現從歐美輸入的塑膠料製品。塑膠製品易成型,質量輕,色彩豐富,美觀適用,能夠替代眾多的木質或金屬製品。塑膠有易老化、含毒性等缺點,但這些缺點,被人們趨趕時髦的風氣所湮沒。時至今日,塑膠製品仍大行其道。

  李嘉誠在推銷五金製品之時,就敏感到塑膠製品的巨大威脅。最初,塑膠製品是奢侈品,價格昂貴,消費者皆是富裕階層。塑膠製品的價格一直呈呈下降趨勢,舶來品愈來愈多,尤其是港產塑膠製品面市,造成價格大跌。李嘉誠清晰地意識到,要不了多久,塑膠製品將會成為價廉的大眾消費品。

  香港是接受新事物最快的地方,香港沒有傳統工業,它與世界有廣泛的聯絡,能夠迅速地引進適宜在本港發展的產業。最初的塑膠廠屈指可數,但很快成雨後春筍的發展趨勢。

  美國汽車業驕子,曾任福特公司總經理、克萊斯勒公司董事長的艾柯卡指出,20世紀前葉,產業是製造家的天下,社會商品相對匱乏,生產出來就會變成錢。到20世紀後葉,社會商品日趨飽和,廠家競爭激烈,生產出的產品,非得竭力推銷出去才能產生效益。因此,執產業牛耳者,由製造大師轉為推銷大師。

  艾柯卡本人、松下電器的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等,莫不是以推銷見長,把推銷與製造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而美國早期的產業鉅子,汽車大王福特、鋼鐵大王卡耐基、波音飛機之父波音等,皆是製造家或發明家。

  塑膠褲帶公司的老闆,是個具有現代意識的經營者。他靠塑膠褲帶起家,短短的一年,開發出十多個產品。香港的塑膠廠愈來愈多,競爭也將愈來愈激烈。老闆四處招聘推銷員,前後有二十多人做過推銷,真正能勝任者寥寥無幾。

  老闆自己也常常出馬推銷。他到酒店推銷塑膠桶時,與推銷白鐵桶的李嘉誠不期相遇。李嘉誠成了老闆手下的敗將,酒店更青睞塑膠桶,而不惜廢掉進白鐵桶的口頭協議。

  不打不相識。李嘉誠雖敗在塑膠公司老闆手下,他的推銷才能卻深得老闆賞識。老闆認為,李嘉誠未推銷出白鐵桶,問題在白鐵桶本身,而不是他的推銷術火候欠佳。老闆有意與李嘉誠交朋友,約他去喝晚茶,誠心竭意拉李嘉誠加盟。

  言談中,李嘉誠表現出對新行業的濃厚興趣。但他說:“老大(老闆)還算蠻器重我,我去他廠做事沒多久就走恐不太好。”

  “晚走不如早走,你總不會一輩子埋在小小的五金廠吧?看這形勢,五金難得有大前途。”

  這正是李嘉誠所不願的。他離開舅父的公司出來找工,只是作為人生的磨鍊,而不是作為終身的追求。

  李嘉誠終於跳出了五金廠。

  辭工時,李嘉誠向老闆進言:審時度勢,要麼轉行做前景看好的行業;要麼就調整產品門類,儘量避免與塑膠製品衝突,塑膠雖用途廣泛,仍不可替代一切金屬製品。

  一年後,這家五金廠轉為生產系列鎖,一度奄奄一息的五金廠,煥發出勃勃生機。這既是形勢所然,又是李嘉誠的開導。老闆遇到李嘉誠,欣喜地說:“阿誠,你在我廠的時候,我就看出你是個不尋常的年輕仔,你將來準會幹出大事業!”

  塑膠褲帶公司有7名推銷員,數李嘉誠最年輕,資歷最淺。另幾位是歷次招聘中的佼佼者,豐富,已有固定的客戶。

  李嘉誠心高氣傲,他不想輸於他人,他給自己定下目標:3個月內,幹得和別的推銷員一樣出色;半年後,超過他們。李嘉誠自己給自己施加壓力,有了壓力,才會奮發搏命。

  堅尼地城在港島的西北角,而客戶,多在港島中區和隔海的九龍半島。李嘉誠每天都要背一個裝有樣品的大包出發,乘巴士或坐渡輪,然後馬不停蹄地行街串巷。李嘉誠說:“別人做8個小時,我就做16個小時,開初別無他法,只能以勤補拙。”

  李嘉誠做任何事,都會感謝過去生活對他的磨礪。他不屬那種身強體壯的後生仔,而像文弱書生,揹著大包四處奔波,實在勉為其難。幸得他做過一年茶樓跑堂,拎著大茶壺,一天10多個小時來回跑,練就了腿功和毅力。他在茶樓養成了觀察人的嗜好,現在做推銷正好派上用場,他在與客戶交往之時,不忘觀顏察色,判斷成交的可能性有多大,有沒有必要“蘑菇”(拖拉)下去,自己還該做什麼努力。

  要做好一名推銷員,一要勤勉;二要動腦,李嘉誠對此有深切的。

  李嘉誠推銷新型產品——塑膠灑水器,走了幾家都無人問津。這一天上班前,李嘉誠來到一家批發行,等職員上班聯絡洽談。清潔工正在打掃衛生,李嘉誠靈機一動,自告奮勇拿灑水器幫清潔工灑水。李嘉誠期望遇到提前上班的職員,眼見為實,這樣洽談起來更有說服力。果真就有職員早到,還是負責日用器具的部門經理。李嘉誠很順利就達到目的,該經理很爽快地答應經銷塑膠灑水器。

  李嘉誠的機靈,可見一斑。同時又透露出李嘉誠的誠實。他讓產品自己說話,這比一個推銷員誇誇其談地講產品的用途優點,要可信得多。李嘉誠做推銷,愈做愈老練,他深諳一個推銷員,在推銷產品之時,也在推銷自己,並且更應注重推銷自己。

  李嘉誠有意識去結交朋友,先不談生意,而是建立友誼,友誼長在,生意自然不成問題。他結交朋友,不全是以客戶為選擇標準。如俗話所說:“人有人路,神有神道。”今天成不了客戶,或許將來會是客戶;他自己做不了客戶,他會引薦給其他的客戶。即使促成不了生意,幫著出出點子,敘敘友情,也是一件好事。

  李嘉誠的收入不高,家庭負擔很重,他還要攢錢辦大事,因此,他交友不允許花太多的錢。這樣倒好,大家以誠相見,以誠共處。李嘉誠不是健談之人,說話也不風趣幽默。他總是推心置腹談他的過去和現在,談人生與社會。

  李嘉誠廣博的學識,待人的誠懇,形成一種獨特的魅力,使人們樂意與他交友。有朋友的幫襯,李嘉誠在推銷這一行,如魚得水。

  李嘉誠把推銷當事業對待,而不是僅僅為了錢。他很關注塑膠製品的國際市場變化。他的資訊,來自報刊資料和四面八方的朋友,他建議老闆該上什麼產品,該壓縮什麼產品的生產。他把香港劃分成許多區域,每個區域的消費水平和市場行情,都詳細記在本子上。他知道哪種產品該到哪個區域銷,銷量應該是多少。

  加盟塑膠公司,僅一年工夫,李嘉誠實現了他的預定目標。他超越了另外6個推銷員,這些經驗豐富的老手只能望其項背。老闆拿出財務的統計結果,連李嘉誠都大吃一驚——他的銷售額是第二名的7倍!

  全公司的人,都在談論推銷奇才李嘉誠,說他“後生可畏”。

  18歲的李嘉誠被提拔為部門經理,統管產品銷售。兩年後,他又晉升為總經理,全盤負責日常事務。

  他已熟稔推銷工作,可也深知生產及管理是他的薄弱處。因而雖身為總經理,他卻把自己當小學生。他總是蹲在工作現場,身著工裝,同工人一道幹,極少坐在總經理辦公室。每道工序他都要親自嘗試,興趣盎然,一點也不覺苦和累。

  有一次,李嘉誠站在操作檯上割塑膠褲帶,不慎把手指割破,鮮血直流,他沒有吭聲,迅速纏上膠布,又繼續操作。事後傷口發炎,他才到診所去看醫生。許多年後,一位記者向李嘉誠提及這事,說:“你的經驗,是以血的代價換得的。”李嘉誠微笑道:“大概不好這麼說,那都是我願做的事,只要你願做某件事情,就不會在乎其他的。”

  李嘉誠以勤奮和聰穎,很快掌握生產的各個環節。生產勢頭良好,銷售網路日臻完善,許多大額生意,他都是透過電話完成的,具體的事,再由手下的推銷員跑腿。

  李嘉誠是塑膠公司的臺柱,成為高收入的打工仔,是同齡人中的傑出者。他才20出頭,就爬到打工族的最高位置,做出令人羨慕的業績。李嘉誠應該心滿意足。然而,在他的人生字典中沒有“滿足”兩字。功成名就、地位顯赫的他,再一次跳槽,重新投入社會,以自己的聰明才智,開始新的人生搏擊。

  老闆自然捨不得李嘉誠離去,再三挽留。曾有個相士,拉住李嘉誠看相,說他“天庭飽滿,日後非貴即富,必會耀祖光宗,名震香江”。此事在公司傳為佳話,老闆不信相術,但篤信李嘉誠是具備與眾不同的良好素質,他不論做什麼事,都會是最出色的。因此,李嘉誠絕非池中之物,他謙虛沉穩的外表,實則蘊涵著勃勃雄心,他未來的前程,非吾輩所能比擬。

  這是老闆與李嘉誠相處幾年,得出的判斷。

  老闆挽留不住李嘉誠,並未指責李嘉誠“羽毛豐滿,不記栽培器重之恩,棄他遠走高飛”。老闆約李嘉誠到酒樓,設宴為他辭工餞行,令李嘉誠十分感動。

  席間,李嘉誠說了一句老實話:“我離開你的塑膠公司,是打算自己也辦一間塑膠廠。我難免會使用在你手下學到的技術,也大概會開發一些同樣的產品。現在塑膠廠遍地開花,我不這樣做,別人也會這樣做。

  不過我絕不會把客戶帶走,用你的銷售網推銷我的產品,我會另外開闢銷售線路。”

  李嘉誠懷著愧疚之情離開塑膠褲帶公司。他不得不走這一步。這是他人生中一次重大轉折,從而邁上充滿艱辛與希望的創業之路。

  三、何飛鵬

  著名財經記者何飛鵬曾有一段非常特殊的經歷,就是在3個月之內,從一個什麼都不懂的新記者,變成一個對所有財經政策、商場動態、產業知識都瞭如指掌的老記者。

  1978年,中國臺灣的《工商時報》創刊,何飛鵬成為新記者,沒有任何經驗。當時,競爭對手《經濟日報》已創刊10多年。在採訪過程中,受訪物件三言兩語,《經濟日報》的記者已瞭然於心,何飛鵬卻因為知識缺乏,經常抓瞎,痛苦不堪。面對這種情況,他想出一種最笨的方法,就是每天把《經濟日報》從第一個字讀到最後一個字,不只是內容,還包括廣告。這是一個無聊、無趣、痛苦的過程。報紙上印著大量的人名、公司名、產業名、產品名,再加上數字、專業知識、專有名詞……第一個星期,他看懂不到一半。怎麼辦?看三遍,先背下來再說。

  這個極笨的方法,效果卻極佳。過了一個月,何飛鵬大致把當時商界主要的人名、公司名、產業名都弄清楚了,也大致掌握了當時正在發生的焦點事件。等到《工商時報》正式創刊時,他所瞭解的經濟基本知識和社會動態,與《經濟日報》的老記者已不分上下。他只用3個月追趕老記者10年工作經驗的方法,就是勤奮工作。

  四、林肇澤

  林肇澤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但他卻在不斷創造“神話”:他45歲開始自學繪畫,無師自通,短短几年時間,其炭精畫作品在國內外“走紅”;他到過100多所大專院校,開辦講座;如今雖年逾古稀,但壯志不減,立誓把自己創作的歌曲在全國唱響。

  林肇澤今年已經72歲。1957年,年僅17歲的他因為家庭原因,不得不放棄了升學的機會,在家務農。他曾拉過船、抬過石頭,還幹過兩年灶匠、8年木工、5年機修工……一次偶然的出差機會,林肇澤接觸到了繪畫。

  1985年,林肇澤出差路過自貢,看見街邊畫攤上有人畫炭精像,被深深吸引。回到南充後,他買了大量專業書籍,潛心研究。剛開始學畫時,因為市面上買不到專門繪製炭精畫的畫筆,林肇澤就琢磨著做畫筆。把毛筆塗上膠水,等自然風乾後,用剪刀剪出大大小小的筆尖。沒有大面積塗抹陰影的材料,他就在空筆桿裡面塞上棉花,做成塗抹工具,在一次又一次的實踐中改進自己的繪畫工具。

  他無師自通,卻很快創造出奇蹟:林肇澤帶著他的作品《肖像》參加了中國美術家協會、書法家協會、攝影家協會聯合舉辦的首屆中國個體勞動者“光彩杯”書畫攝影展,並獲得了省級三等獎,中央電視臺還播放了《肖像》的特寫。2000年,四川民間藝術協會授予他“一級民間藝術家(炭精畫)”證書。隨後,他在南充市街頭擺起了畫攤,專為別人畫像,這一畫就是8年。

  林肇澤在巡迴講學和演講中,從來不收講義費。他和家人花費的車旅費、資料費、房租費等,將近20萬元,全部是自費。他不僅把擺攤畫畫掙的錢全部用光了,而且連子女給他的生活費也幾乎耗盡。如今,他和老伴依然生活在祖輩留下的小青瓦房裡,幾間小青瓦房又破又潮溼,與周邊村民的“小洋樓”形成巨大反差。在他家裡,簡單的幾樣傢俱還是二三十年前的“老古董”,他的書桌也是兩口木箱重疊而成,他的當家衣服還是在10多年前別人送給他的。

  五、楊佳

  她是一位漂亮而又富有才華的女孩。她15歲考上大學;19歲成為大學教師:22歲考入中科院研究生班;24歲在中科院教研究生。接著,她戀愛、結婚、生子。一切都順風順水,處處佈滿了鮮花和掌聲。可是,在她29歲那年,上帝卻突然關閉了那條通往幸福的大門,一下子把她推入到黑暗的深淵裡。她的視神經發生了病變,雙目失明。與光明一同失去的',還有她的丈夫和孩子。

  她要學習盲文,她要回到自己的知識領域裡去。可是,這一年,她已經30歲。30歲的女人當然不能再上盲人學校啦。因此,她只好自學。她開始“看”盲文。當然,她是用手指“看”的。她只能用手指摸來替代眼睛看。她摸的第一個英文單詞是大白菜,字母為c—a—b—b—a—g—e,這7個英文字母,她用手足足摸了一個小時,可是,她到底還是沒有弄明白這個單詞就是“大白菜”。當父親告訴她答案的時候,她哭了。她為自己的笨拙而流淚。她是中科院的英語教授,居然不認識“大白菜”這個英文單詞。而在此之前,她可是一目十行啊!她不相信自己就這麼被一棵“大白菜”給絆倒了。她要活下去,她要站起來,她要做一棵能夠飛翔的大白菜,重新翱翔在知識的天空裡。她開始了自己的奮鬥。她把自己一個人鎖在房間裡,一遍遍地練習,一遍遍地摸字,一遍遍地默記。然後,她再把學會的東西背誦給父親聽。一次,父親在聽取她背誦的時候,發現盲文字塊兒上滿是殷紅的血。等她背完,父親一把拉過她的手,這才發現她的十指都已經磨破。父親把她的雙手攥在自己的手裡,禁不住號啕大哭。父親說:“女兒呀,咱不學了。爸爸有工資,爸爸可以養活你一輩子。”她沒有哭。她反而笑著安慰父親說:“爸爸,你一定要相信你的女兒,我能行!”

  一天晚上,她一個人偷偷地跑出了家。父親很著急,四處尋找。最後,父親在她工作過的教室裡找到了她。學生已經放學。教室的燈光已經熄滅。她一個人站在講臺上,反覆地用手丈量著黑板。她終於重返講臺。一切都與生病前沒有什麼兩樣,以至於上了兩個星期的課,同學們還不知道他們的老師已經雙目失明瞭。終於,有同學發現她拄著盲杖在校園裡行走,同學們這才知道了她的不幸,這才知道她為了上好每一堂課所付出的艱辛和努力。同學們感動得哭了,而她卻笑了。她笑著講述一棵大白菜的奮鬥歷程,鼓勵同學們珍惜時光。

  她的名字叫楊佳。楊佳學會盲文後,利用電腦盲文軟體,踏上了事業的快車道。她以盲人的身份考上了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公共管理專業,並獲得了哈佛mpa學位。現在,楊佳任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盲協副主席。

  六、王濛

  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女子短道速滑500米決賽中,王濛以43秒48的成績奪得金牌,成為中國冬奧會歷史上第一位成功衛冕的冠軍。

  值得稱道的是,當王濛衝過終點之後,先與場邊的教練李琰擊掌相慶,再次側身而過時她奮力衝向護欄與眼睛溼潤的李琰緊緊地抱在一起。高舉著五星紅旗繞場一週向觀眾致意之後,她又滑到教練席跟前,雙膝跪地,用中國人的最高禮儀向領導、教練、隊友們磕了兩個響頭。那一刻,讓我們感動的,不僅僅是她喜悅的淚水,還有她誠摯的感恩。

  四年前那一幕我們仍然記憶猶新:初出茅廬的王濛一鳴驚人,在都靈冬奧會上奪得女子短道速滑500米冠軍,頒獎時她一個魚躍跳上領獎臺,傲然獨立,頗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但今年成功衛冕後,她放棄了唯我獨尊的姿態,先與獲得銀牌和銅牌的選手握手,然後才站上冠軍的領獎臺。此時的她,懂得了感恩對手,顯得更加成熟和大氣,也贏得了觀眾更多的掌聲和尊重。

  人們通常會認為,競技體育最重要的是技戰術,誰最厲害誰就能笑到最後,就是最大的冠軍,勝者為王嘛。實則不然,競技體育帶給我們的除了感官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心靈深處的觸動,那是團隊精神,那是感恩情懷,因為冠軍的背後還有很多人在默默付出——家人的理解、領導的操心、教練的指揮、隊友的支援、陪練的辛酸、隊醫的治療……沒有他們,冠軍從何談起?

  當年,李琰作為“海歸”教練,接過短道速滑隊“帥印”之後,她和王濛因為相互不夠了解而產生過風波,鬧得沸沸揚揚。但經過風風雨雨的考驗和四年時間的磨合,她們冰釋前嫌,彼此建立起信任,有了很深的默契,直到親如母女般地並肩作戰,才成就了今天的輝煌。

  賽後,王濛解釋了奪冠後下跪這一舉動:“這是我感謝教練的方式,她讓我知道了短道速滑500米到底該怎麼滑。這兩個頭一個感謝教練,一個感謝我的領導、我的隊友和醫務人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王濛還不止一次地提到她的父母和祖國,並說“13億中國人民是我的動力,就像城牆在後面推著我向前滑”。

  人終要長大的。換言之,是自己慢慢學著長大。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或深或淺記錄著芸芸眾生成長的深度。成長越慢的人往往受的傷就會越多,面對種種傷痕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承受,更多的是要感恩。大樹對滋養它的大地感恩,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感恩,感謝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感情。王濛在奪冠時刻的一跪,跪出的是做人的成熟。

  我們相信,經過四年的洗禮,懂得感恩的王濛,一定能滑得更快、走得更遠,成為當之無愧的速滑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