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民風> 精選民風作文300字彙總9篇

民風作文300字

精選民風作文300字彙總9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民風作文300字9篇,歡迎大家分享。

民風作文300字 篇1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滿族就是這五十六朵花中鮮豔的一朵,滿族的服飾也有著自己的特色。

  滿族服飾是對我國現代服飾影響最為顯著的少數民族服飾,至今及以其獨有的魅力,成為大家喜愛的服飾。

  男子的衣服喜用青、藍棕等色的棉、綢、緞等各種質地的衣料製作,褲腿扎青色腿帶,腳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質烏拉。

  女子服飾多用各種色彩和圖案的絲綢,花緞、羅紗或棉麻製成。有的將旗袍上繡成一組圖案,有的在衣襟、袖口、領口、下襬處鑲上精緻的花邊。腳著白襪,穿著盆底繡花鞋,褲腿扎青、紅、粉紅等各色腿帶。盤頭翅,梳兩把頭或旗髻。她們的腰間或衣服上掛上荷包等。這樣又給旗袍增添了一道色彩。

  當然,滿族不僅有獨特的旗袍,還有漂亮的頭飾。旗頭,滿語稱之為“答拉赤”它是滿族婦人在一般禮儀或婚禮上佩戴的頭飾。是以鐵絲或竹藤為帽架,用青絨或青紗為面的扇形頭飾。上面還繡圖案,鑲珠寶或插各種花朵。戴上這種飾品,再加上長長的旗裝和高底旗鞋,使她們分外穩重、文雅。

  滿族的服飾真是又漂亮又獨特啊!

民風作文300字 篇2

  我的老家在山西,我喜歡我的老家,因為那裡的風俗習慣深入我心。

  比如:二月二龍抬頭、添倉節、桃花節、寒食節、走麥節、乞巧節、敲鑼兒節、中元節、過唱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節日是二月二龍抬頭。

  傳說中,農曆二月初二是萬物復甦的日子,二月二龍抬頭是山西民間普遍流傳的節日。在山西,老百姓都習慣在這一天理髮,農村則是剃頭,圖個吉利的意思,所以一到這個節日奶奶總會讓我去理髮。

  但我不喜歡理髮,小時候總擔心剃頭刀子傷到我,所以每到這個時候就嚎淘大哭,幾個人都按不住,媽媽和奶奶為了讓我順利理完髮,會答應我一些平時不能滿足的要求,在二月二時,家鄉的人總要改善一下伙食,吃餃子,吃麻花,吃煎餅。我特別喜歡吃餃子,奶奶包的餃子好吃極了!每到這個時候,我還會和奶奶和媽媽一起包餃子,我喜歡幫媽媽擀餃子皮,還會包象包子一樣大的餃子。所以每到這一天,我很開心,我喜歡這個節日。

  我們老家的風俗習慣還有很多,歡迎大家到我的老家山西做客!

民風作文300字 篇3

  我的故鄉雖然是個不起眼的小山村,但是我們村的民風民俗卻非常引人注目。下面我就說說我們故鄉最大的節日,新年的風俗。

  我們這兒的第一節日是新年。新年還沒到,家家戶戶進入臘月後會陸續殺豬,特別是在農村裡,殺豬後會請村裡人大吃一頓。我的故鄉除夕定會吃雞、魚、肉這三樣菜,雞必須是雄雞,將它整隻清燉,出鍋裝盤時要讓頭昂起,不僅喻義“步步高昇”,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新年後的又一輪高|潮無疑就是元宵節了。元宵節吃元宵,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了。軟軟的白麵裡裹著一團又香又可口的夾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裡慢慢融化開來……元宵節時,什麼事都圍繞著“圓”,那麼自然就離不開燈了,故鄉有一個持續了好多年的習俗——燈會。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總會亮起“徹夜不眠”的紅燈籠,為故鄉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正是因為這樣,每次燈會,現場都擠滿了人,真可謂是人山人海!所以,後到的我無奈極了。

  我們故鄉的民風民俗除了體現在節日的氣氛裡,最大的體現還是在我們故鄉人的熱情好客。

民風作文300字 篇4

  吃過晚飯,我來到了美麗的風景區—民風湖。民風湖是墾利縣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民風湖湖面約為七十六萬平方米,湖心島佔地四萬平方米,綠化面積三十萬平方米。夜晚的民風湖更增加了一份神秘。

  走在沙灘上清風拂面,各種花草的淡淡香味迎面撲來,沁人心脾,人工沙灘上的沙子似金子,看到“金子”,人人都會捧起來,好像在說:“我有金子了”。我從西面走到東面,再從東面走到西面,往地下一看,哈哈……滿地都是我的小腳丫。

  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湖中央的寶塔,各種顏色的燈照耀著它,隨著水波的晃動,更增加了一份神秘。假如我站在寶塔上,墾利縣城將盡收眼底。我想一定會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晚上最迷人的地方要數北岸音樂的噴泉了,每個週末,人群都會從四面八方趕來,等待噴泉的開始,七點三十分花燈和音樂齊放,只見左邊的往右邊噴,右邊的往左邊噴,他們相互交叉著。噴泉不斷的變化,一會兒變成一排排小樹、一會兒變成一朵朵白雲、一會兒……假如一陣風吹來,它們似煙又似霧。

  音樂慢慢地停了,人們也陸續地走散了,我也隨著人群戀戀不捨地走了,可這美麗的民風湖,卻始終深深地記在我的腦海裡。

民風作文300字 篇5

  令人期盼的新年馬上到了,大家是不是很激動呢?因為新年好玩的有很多。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味美、餡兒足、飽滿的“耳朵”了,那個味道可比肯德基、麥當勞好吃健康多了,還是中國的傳統食品。這個“耳朵”就是馳名中外的餃子,你猜出來了嗎?

  還有孩子們最喜歡的放鞭炮,那“噼噼啪啪”的響聲讓我們感覺很開心。所以,放鞭炮也是必不可少的新年習俗。

  過年玩的時候把“腰包”花扁了,怎麼辦呢?不用擔心,有壓歲錢呢!相信你一定會有不少收穫。可是,有些家長要幫孩子保管,我覺得這樣是不妥當的,壓歲錢本來就是給孩子的,否則,孩子會被“歲”這個妖怪抓走。

  新年還要貼春聯,貼春聯是為了增加節日氣氛。此外還要貼門神等等。但你們知道貼“福”的時候為什麼要倒著貼嗎?因為這個意思是福“到”了。

  現在新年又多了一項活動,就是大名鼎鼎的新年聯歡晚會。為了看這項節目,常常要付出熬夜的代價。不過很值,因為新年聯歡晚會可是非常精彩的。

  嘻嘻,相信大家想起了以前過新年的時候許多好玩的事吧,那就讓我們共同期待今年的新年吧!

民風作文300字 篇6

  正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聽爺爺說:“正月十五是點燈節。誰家生了男孩必須在臘月十五的宗氏祠點上一盞燈,一直點到正月十五。這表示宗氏又添了一口丁了。”真是重男輕女,現在可都不時興這個了。

  正月十五,太陽一下山,我們全家吃完元宵,就立刻走向xx公園——花燈集中點。

  夜幕降臨,xx公園裡人山人海,男女老少個個滿臉笑容。我們看到的是花燈海洋,我們隨波逐流,觀賞著各種各樣的花燈:有飛龍噴火、獅子玩球、鯉魚吐珠、龍鳳呈祥……真是千姿百態。

  “轟!轟!轟!”啊!xx廣場開始放煙花了,人們朝xx廣場的方向望去,看到天邊五顏六色的煙花,真像仙女散花,美麗極了,人們無不歡呼雀躍,感到無比幸福、快樂。

民風作文300字 篇7

  千盼萬盼,終於盼到了傳統元宵佳節的夜晚,家裡剛好有一些元宵,我爭著去煮,在我的伶牙俐齒下,媽媽終於答應啦!

  我揭開鍋,放上水,合好電閘,等水燒開,(上一次,由於我經驗不足,煮成了一鍋黑水,。)水開啦!,我把元宵輕輕的放下鍋,我用勺子輕輕把元宵推開,鍋開啦!大功告成。

  “開飯了”我喊,這次我的元宵一個也沒破,一個個圓圓胖胖,好可愛!

  吃完元宵後,我又去看花燈,看那桃燈,粉紅的底色,桃尖上塗了點紅色,桃底有大葉子,真是漂亮又簡單,看那以過時的扇燈,雖然它過了時,但它還是那麼青春有風度。有氣魄,再看那金牛燈,制好框架後,用閃閃發亮的金線紙糊住框架,這樣一個今牛就出現啦!還有……真是一言難盡呀!

  還有多姿多彩的爆竹,從天上炸開,好象把天空炸出一個洞,滿天的五彩的星星都撒了下來。快來看!五彩的煙花從天而降,一下子照亮了整個龍山,那時,在場的人都驚呆了,這個情景多麼壯觀多麼美麗呀!

  千言萬語,表達不了我對大家的祝福,我對你的祝福,就象天上的星星一般,數也數不過來,在這裡,我只說一句,傳統元宵佳節快樂!!!

民風作文300字 篇8

  喜歡過年。因為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沒一個不熱鬧的,大人們在家裡忙著包餃子,小孩們在門外樂得放鞭炮。

  我這個小皮猴最喜歡過年,就是因為一到過年我可以盡情地放煙花爆竹!

  記得有一年過年時還下了一場雪,那雪地放鞭炮的情景還歷歷在目。

  一大早,噼噼啪啪的鞭炮聲就把我吵醒了。不久我去外婆家拜年,還見到了哥哥。於是我們哥倆就商量著買了一大包鞭炮去外面玩了。

  來到雪地上,我和哥哥把小煙花放在地上點著,這種煙花點著就會轉圈,發出“噼哩啪啦”的響聲,發出絢麗的光芒,把雪地映得格外耀眼。我們玩得興起,在雪地上排起一排的'煙花,一塊點燃了,拿彷彿金黃、橙紅的菊花,粉紅的杜鵑,紫色的蝴蝶蘭,紅色的絹花似的煙花使白茫茫的雪地成了一個五彩的世界。吸引了正在這兒走親訪友的大小孩子,人人驚呼著,臉上樂開了花。

  我們又抓了一團雪,把鞭炮放進雪團中,鞭炮爆了,雪團也炸開了,點點雪花飛濺開來,好似空中又下起小雪花了。我和哥哥大叫著,歡呼著,開心極了。來到小河邊,河面有點薄冰,我們就把點燃的鞭炮扔在冰上,把小河的笑容炸了出來……

  這真是“爆竹聲中一歲除,千門萬戶曈曈日”啊!我喜歡過年,我喜歡過年時的聲聲爆竹響!

民風作文300字 篇9

  泱泱華夏,悠久的歷史令人沉醉,古老的飲食文化也撥動著每一位炎黃子孫的心絃。

  嘉興,一座古樸而美麗的江南小城,尤以粽子、南湖菱等特產聞名。嘉興的粽子極具特色,有鹹有甜,軟糯適中,有著江南特有的玲瓏之態。嘉興的農村常在端午前後包粽子,農婦們先洗淨粽葉,包出一個類似小三角狀的形狀,然後在裡面加上糯米和餡兒,最後再把粽子用線纏住,當裹粽線打成結的那一刻,也是美食之旅啟程的一刻。接下來的時間,便只需耐心等待,烹煮的沸騰聲,醉人的粽香,牽動著每一個期待美食之人的心。

  紹興,與嘉興相隔不遠,但在飲食上卻有著明顯的區別。紹興人不像嘉興人那麼喜甜,他們更愛黴”物。紹興一面是高山,一面是平地,因為氣候和溼度的關係,紹興人的生活中便多了許多黴”物:如黴乾菜,黴豆腐等。其中還有一種我認為和黴乾菜相似的食物,稱作黴筍乾。當地人先把煮好的筍切成條,然後放在大竹匾裡進行照曬。黴筍乾做成後,密封儲存就可以了。黴筍乾可以做湯,做菜,也可以做配料等等,可謂百搭之物。

  無論是嘉興的玲瓏精緻,還是紹興的因地制宜,我都將細細品味,它們都是我的家鄉,都承載著我濃濃的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