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春節> 關於年味的作文

年味的作文

關於年味的作文

  年已漸遠,味兒漸淡,其實所說年味,已是久已不聞的味道,僅有存在記憶之中的絲絲念想還在執拗地飄著臘香。這味兒在這二十年或是更久遠的三十年裡漸飄漸遠,以至極淡。

  這絲味兒極淡,卻恆遠,恆遠到記憶的最深處,最深處飄浮的都是臘月的各種香氣。具體到哪一天做什麼已沒有考究,但是要做的年貨準備卻是必不可少,這香氣便是各種年貨存在腦海的味道了。家裡現在依舊在臘月的時候準備年貨,打餈粑,乾魚塘,做魚糕,我早已沒有再參與,只從家裡兄弟姐妹的資訊裡知道今天家裡做了什麼,明天家裡準備做什麼。於是便在這資訊裡咂摸曾經有過的年的味道,而這味道也不是兒時熟悉的味道。

  有一年在年前回家,看父母準備年貨,頭天聽父母說明天要打豆腐什麼的,於是第二天期待地等著喝豆漿,吃豆腐花,或是吃一頓很久沒有吃過的豆渣,感受小時候嗅著豆漿在鍋裡被煮地翻滾的香氣時饞涎欲滴等待的激動。結果等到第二天起床時,白白嫩嫩的豆腐已經一塊一塊整齊地擺在了裝水的桶裡。很疑惑地問我都沒有聽到聲音,怎麼豆腐都做好了?母親很淡定地說現在誰還在家裡磨豆腐啊,直接到街上的.機器磨好,做好,拿回家就好了。聽著母親淡然的口氣,心裡悵然若失,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既為父母不用如此辛苦地準備年貨而欣慰,又為失去準備年貨的這種趣味而遺憾。

  不僅僅是豆腐不用自家做,曾經貫穿整個物質匱乏時期的年內零食米糖也沒有人再做了。進入到臘月,母親便用發芽的麥子熬出琥珀一般晶瑩剔亮的糖稀放在搪瓷缸裡準備年前做米糖。往往在做米糖之前,糖稀已經被我們偷著用筷子攪了三分之一吃到肚子裡去了。母親每每看見便是恐嚇說再吃再吃,就沒有糖稀做米糖了,可往往在被我們偷吃後總有足夠的糖稀來做米糖。如果這一年芝麻或是花生的收成好,便會多出兩樣吃食,便是花生糖和芝麻糖,有這兩樣吃食是非常奢侈的。米糖切成大塊大塊被裝在暗紅色或是黑褐色的大瓷罐裡,這是平民的待遇,而花生糖和芝麻糖被切成精細小巧的樣子,就像是被精心呵護的公主般,因身價嬌貴,被裝在精緻小巧的青花瓷罐裡。每次來客人時,米糖往往被忽略,那放在盤子一個小小角落裡的幾塊芝麻花生糖總是被以最快的速度哄搶一空。如果誰家能夠用盤裝出滿滿一盤芝麻糖,花生糖,那是土豪!而我小時候最遺憾的就是家裡怎麼總是沒有足夠的芝麻糖和花生糖能讓我大快朵頤!

  荊楚一帶還有一種春節期間和家裡辦喜事必做的一道菜,那就是魚糕。從魚塘裡打上來的新鮮草魚剖開,去掉中間的魚骨和頭尾,接下來就是父親大展身手的時候了。堂屋裡擱一塊長木板,長木板上放好做魚糕所用的食材,雞蛋,肉,蔥薑蒜,生粉。父親左右手各拿一把刀,揮舞雙臂,“乒乓乓乓”的聲音便有節奏地響起來,這是剁魚肉,同做肉丸一樣,要把魚肉剁碎,這個就是刀功了。一時之間,家裡拍打之聲不斷,如同擂鼓一般,遠遠都知道你家裡正在剁魚肉蒸魚糕。最引誘人的時候就是魚糕剛蒸出鍋,圓圓一整塊魚糕放在桌上,底色潔白瑩潤,麵皮金黃喜人,再灑幾點紅色顏料在表面點綴,便色香味俱全!香味綿長悠遠;色澤潔白嫩黃豔紅相間,豔麗喜人;吃進嘴裡嫩滑爽口,齒頰生香!這些年來,家裡依舊做魚糕,卻再也看不到父親上下翻飛兩柄刀剁魚肉的熱鬧場景——魚肉直接拿絞肉機給攪成魚糜了,那味兒似乎也失了一半走了,我想魚糕味中的那道靈魂應該就是這手工剁出來的!

  年味,年味,其實就是年間吃食的味道,物質匱乏的年代,這股味道吸引老人大人小孩。歡天喜地地迎接新年莫如說歡天喜地地迎接這幾天放肆地吃的日子。當我們感覺年味漸淡時,是因為這許多年來物質不斷地豐盛,年味已經勾引不起平日已經被各種味兒充斥的味蕾了。物質的豐盛,文化的流失,科技的發達豐富了社會的各種形式,卻也丟失了很多傳統的東西,而這些傳統的東西曾經那麼喜悅過我們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