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讀晉祠閱讀習題及答案

讀晉祠閱讀習題及答案

讀晉祠閱讀習題及答案

  ①太原之西南八里許,有周叔虞祠。祠西為懸甕山,出之東麓有聖母廟。其南又有臺駘祠,子產所謂汾神也。有泉自聖母神座之下東出,分左右二道。居人就泉鑿二井,井上為亭,檻以覆之。今左井已淹,泉伏流地中,自井又東,沮洳②隱見,可十餘步乃出流為溪。浸水洄洑繞祠南,初甚微,既遠乃益大,溉田殆千頃。水碧色,清冷見底,其下小石羅布,視之如碧玉,游魚依石罅往來甚適。水上有石橋,好事者夾溪流曲折為室如舟。大石喬木交蔭,老柏數十株,大皆十圍,其中廁③以亭臺佛屋,彩色相輝映,月出照水尤可愛。溪中石大者如馬,如羊,如棋局可坐。予與二三子攝衣而登,有童子數人詠而至,不知其姓名,與並坐久之。

  ②山之半有寺,鑿土為室,繚曲宏麗,累石級而上,望之墟煙遠樹映帶田塍如畫,《山海經》雲:“懸甕之山,晉水出焉。”周成王封弱弟於唐地,在晉水之陽,後遂名國為晉。既入趙氏,稱晉陽。昔智伯決此水以灌趙城,而宋太祖復因其故智以平北漢。甚哉!水之為利害也。唐高祖蓋以唐公興,嘗禱於晉祠。既定天下,太宗親為銘而書之,立石以祟叔虞之德。今其石在祠東,又其東為宋太平興國之碑。

  ③是來也,餘兄奉之官徐溝,餘偶至其署,因得縱觀焉。念餘之去太平興國遠矣,去唐之貞觀益遠矣,溯而上之,以及智伯及叔虞,又上之,至於臺駘金天氏之裔,茫然不知在何代。太原之去吾鄉三千餘里,久立祠下,又茫然不知身之在何境。山川常在,而昔之人皆已泯滅其無存。浮生之飄轉無定,而餘之幸遊於此,無異鳥跡之在太空。然則士之生於斯世,雖能立振俗之殊勳,赫然驚人,與今日之遊一視④焉可也,其孰能判憂喜於其間哉!於是為之記。

  【注】①劉大櫆:清代,桐城派創始人之一;早年以布衣遊京師,晚年歸故里,一生很不得志。②沮洳(jù rù):潮溼。 ③廁:置。④一視:等量齊觀。

  22.第①段從哪些方面介紹晉祠的?(2分)

  23.對第②段畫線句作者所表達的觀點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智伯灌趙城,宋太祖平北漢都是晉水的大功績。

  B.智伯決此水以灌趙城,是晉水為害太大。

  C.智伯灌趙城,宋太祖平北漢都是晉水的大罪孽。

  D.宋太祖復因其故智平北漢,是晉水為利太大。

  《遊晉祠記》閱讀答案

  24.文章可分為前後兩部分,第②段應畫在前部分還是畫在後部分,請簡要分析。(3分)

  25.分條簡述本文的寫作意圖。(4分)

  (1) ;

  (2) ;

  (3) ;

  (4) 。

  參考答案:

  22.地理位置;(1分)周圍環境(1分)

  23.A(3分)

  24.畫在前;(1分)第①段晉祠自然之美與第②段晉祠歷史的輝煌,構成對晉祠完整的認識,(1分)為後部分的抒情作鋪墊。(1分)

  畫在後;(1分)前半部分寫晉祠的'自然之美;(1分)後半部分抒發古今感慨,因第②段晉祠歷史的輝煌和作者抒發的山川常在、昔人泯滅、浮生無定的感嘆融為一體。(1分)

  25.描繪了晉祠的清幽、恬靜的景色;(1分)敘述了歷史上晉陽出現的周成王封弟、宋太祖興起和唐高祖起事的輝煌;(1分)藉助歷史興亡與山水常在的對立;(1分)抒發人生無奈的感慨。(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