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遲子建> 遲子建《啞巴與春天》閱讀題及答案

遲子建《啞巴與春天》閱讀題及答案

遲子建《啞巴與春天》閱讀題及答案

  引導語:在一個偏僻而又冷寂的小鎮,一個有缺陷的生命,他的名字就像秋日蝴蝶的羽翼一樣脆弱,漸漸地被風和寒冷給摧折了。沒人記得他的本名,大家都叫他老啞巴。

  遲子建《啞巴與春天》閱讀題及答案

  啞巴與春天

  遲子建

  ⑴最懼怕春風的,莫過於積雪了。

  ⑵春風像一把巨大的笤帚, 掃著大地的積雪。它一天天地掃下去,積雪就變薄了。這時雲雀來了,陽光的觸角也變得柔軟了,冰河激情地迸裂、流水之聲悠然重現,嫩綠的草芽頂破向陽山坡的腐殖土,達子香花如朝霞一般,東一簇西一簇地點染著山林,春天有聲有色地來了。

  ⑶我的童年春光記憶,是與一個老啞巴聯絡在一起的。

  ⑷在一個偏僻而又冷寂的小鎮,一個有缺陷的生命,他的名字就像秋日蝴蝶的羽翼一樣脆弱,漸漸地被風和寒冷給摧折了。沒人記得他的本名,大家都叫他老啞巴。他有四、五十歲的樣子,出奇地黑,出奇地瘦,脖子長長的,那上面裸露的青筋常讓我聯想到是幾條蚯蚓橫七豎八地匍匐在那裡。老啞巴在生產隊裡喂牲口,一早一晚的,常能聽見他鍘草的聲音,嚓--嚓嚓,那聲音像女人用刀颳著新鮮的魚鱗,又像男人掄著銳利的斧子在劈柴。我和小夥伴去生產隊的草垛藏貓時,常能看見他。老啞巴用鐵耙子從草垛摟下一捆一捆的草,拎到鍘刀旁。本來這草是沒有生氣的,但因為有一扇鍘刀橫在那兒,就覺得這草是活物,而老啞巴成了劊子手,他的那雙手令人膽寒。我們見著老啞巴,就老是想逃跑。可他誤以為我們把草垛蹬散了,他會捉我們問責,為了表示他支援我們藏貓,他揮舞著雙臂,搖著頭,做出無所謂的姿態。見我們仍驚惶地不敢靠前,他就本能地大張著嘴,想透過呼喊挽留我們。但見他喉結急劇蠕動,嗓子裡發出“呃呃”的如被噎住似的沉重的氣促聲,但他卻說不出一句話來。

  ⑸老啞巴是勤懇的,他除了鍘草、喂牲口之外,還把生產隊的場院打掃得乾乾淨淨。冬天打掃的是雪,夏天打掃的是草屑、廢紙和雨天時牲畜從田間帶回的泥土。他晚上就住在挨著牲口棚的'一間小屋裡。也許人啞了,連鼾聲都發不出來,人們說他睡覺時無聲無息的。老啞巴很愛花,春天時,他在場院的圍欄旁播上幾行花籽,到了夏天,五顏六色的花不僅把暗淡陳舊的圍欄裝點出了生機,還把蜜蜂和蝴蝶也招來了。就是那些過路的人見了那些花兒,也要多望上幾眼,說,這老啞巴種的花可真鮮亮啊,他娶不上媳婦,一定是把花當媳婦給伺候和愛惜著了!

  (6)有一年春天,生產隊接到一個任務,要為一座大城市的花園挖上幾千株的達子香花。活兒來得太急,人手不夠,隊長讓老啞巴也跟著上山了。老啞巴很高興,因為他是愛花的。達子香花才開,它們把山巒映得紅一片粉一片的。人們說老啞巴看待花的眼神是挖花的人中最溫柔的。晚上,社員們就宿在山上的帳篷裡。由於那頂帳篷只有一道長長的通鋪,男女只能睡在一起。隊長本想在通鋪中央掛上一塊布簾,使男女分開,但帳篷裡沒有簾子。於是,隊長就讓老啞巴充當簾子,睡在中間,他的左側是一溜兒女人,右側則是清一色的男人。老啞巴開始抗議著,他一次次地從中央地帶爬起,但又一次次地在大家的嬉笑聲中被按回原處。後來,他終於安靜了。後半夜,有人起夜時,聽見了老啞巴發出的隱約哭聲。

  ⑺從山上歸來後,老啞巴還在生產隊裡鍘草。一早一晚的,仍能聽見鍘刀“嚓--嚓嚓--”的聲響,只不過聲音不如以往清脆,不是鍘刀鈍了,就是他的氣力不比從前了。那一年,他沒有在場院的圍欄前種花,也不愛打掃院子,常蜷在個角落裡打瞌睡。隊長嫌他老了,學會偷懶了,打發了他。他從哪裡來,是沒人知道的,就像我們不知他扛著行李捲又會到哪裡去一樣。我們的小鎮仍如從前一樣,經歷著人間的生離死別和大自然的風霜雨雪,達子香花依然在春天時靜悄悄地綻放,依然有接替老啞巴的人一早一晚地為牲口鍘著草料,但我們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原來這小鎮是少了一個沉默的人——

  ⑻一個永遠無法在春天中歌唱的人!

  閱讀題

  16.聯絡全文,分析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17.文章以“一個永遠無法在春天中歌唱的人”結尾,水到渠成而又讓人深思,請分析這句話的含義。(5分)

  18.本文中老啞巴與《祝福》中的祥林嫂有許多相似之處,請加以探究。(8分)

  19.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 )(4分)

  A.文章第①段中的“積雪”有雙重含義,既指自然界的積雪,又指人性的冷漠。

  B.這篇文章表現了老啞巴因社會地位低下而被人忽視、遭人歧視、最終遭到拋棄的命運,表達了作者對老啞巴的深切同情。

  C.本文運用了細節描寫,透過對人物的外貌、動作、心理的描寫刻畫了老啞巴寬厚、仁慈、善良、敢於與命運抗爭的形象。

  D.作品以達子香花作為貫穿全文的線索,脈絡清晰,行文自然。

  E.第⑦段中寫到達子香花依然在春天時靜悄悄地綻放,有人接替了老啞巴的工作,表明作者已將老啞巴淡忘了。

  參考答案:

  16.①結構上,承上啟下,承接上文的春回大地的景色描寫,開啟下文的老啞巴的故事。②內容上,“春光記憶”和“老啞巴”聯絡在一起,點明老啞巴與春天的關係:面對有聲有色、五彩繽紛的春天,啞巴感受到了美卻無法表達;啞巴渴望人生的春天,希望過平等而有尊嚴的生活,卻受人歧視。(每一點2分,共4分,第②點中冒號後的內容可不回答)

  17.①表層含義:因為生理上的缺陷,而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對春天、對生活的熱愛。(2分)②深層含義:一個本份、仁慈、善良、熱愛生活的人,卻因為生理上的缺陷和社會地位的卑微渺小而遭到周圍人的嘲笑和歧視。(3分)

  18.①都是社會底層人物,失去尊嚴。 ②都生活在落後的地方,周圍人性冷漠。③都很勤勞、善良。 ④都被他人拋棄,結局悲慘。(每一點2分,共8分)

  19.C E(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