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葉謠的閱讀答案
根葉謠
符浩勇
二喜8歲時就跟娘去逃荒。路過黃家村時,娘病倒了,被一戶人家接濟。娘對她說,這方水土雖貧瘠些,但紮下根苗也會長出枝葉,留下當童養媳吧,或許能撿條活命。黃家老倆口老來得子,取名祥生,剛滿兩歲,圖日後有個照應,就答應了娘。娘在黃家躺了半個月,病未見好就撒手走了。
黃家老倆口把二喜當親生閨女待,餓寒不著她柔弱的身子。二喜也勤快,把兩歲的男人當弟弟,抱在懷裡,馱在背上,攜在手裡,貼在心上。祥生長到10歲,也懂得憐惜她。一回,娘讓他去打火油,他偷偷給她買了一隻蜻蜓髮夾,回來說錢丟了,遭了爹一陣臭罵……二喜不敢戴那隻蜻蜓髮夾,她在溪邊對著倒影梳妝時,祥生就掐邊上的野花往她髮髻上插……
山裡的水土養人,果然像娘說過的那樣,根苗紮在貧瘠的地裡,居然抽出了枝葉,人吃樹葉也長肉,喝涼水也帶勁。二喜長到20歲,身上的短藍布褂遮不住青春氣息,樣生這才不再跟她擠一個被窩睡了。那時,有支窮人的部隊在鄰村紮營下來,祥生去報名,竟然被收編了。黃家老倆口這才想起辦了婚嫁的事。
離別前夜,二喜捧著祥生的臉,說,離開姐了,你出門在外可怎麼過啊?祥生忽然哭了:姐,這輩子我不知道怎樣報答你,我走後,你要孝敬爹孃,你要等我回來!二喜說:你說什麼話啊,把心放肚子裡,誰跟誰哩,你走了,姐的心也像蜻蜓一樣跟著你走。二喜說話的時候摸出了那隻蜻蜓髮夾。
祥生剛走一年,就給家裡捎信,說部隊打了勝仗,還特地對二喜說,他當了連隊號手,就像姐小時候帶他上山打柴,摘了嫩樹葉編成的哨兒,含在嘴裡腮幫鼓鼓起地吹……二喜不識字,聽念信的說,想著祥生頑皮的身影,眼裡盈著淚光,心裡卻偷偷笑了。
3年後,部隊有人探親途經黃家村,帶話說,祥生當警衛員了,囑咐爹孃一定要多加保重身體。二喜忙問:什麼是警衛員啊?回答說:警衛員就是為首長擋子彈的。二喜聽了焦急,千叮嚀萬囑咐回家探親的一定要帶話給祥生,就說子彈不長眼睛,姐不能抽身去代替你,你,你自己一定要當心,你要死了我也不得活!
到了第5年,剛開春,部隊就來了人,是個警衛員,卻不是祥生。警衛員說,首長很忙,很快就要轉戰了,抽不開身回來。哦,原來是祥生的警衛員。二喜差不多跳起來了,心想弟弟你有出息了,終於有人為你擋子彈了。警衛員帶來了黃家村人這輩子也沒有見著的錢。二喜就想,只要弟弟把人留著給我就好。老兩口已是風燭殘年,行動不很靈便,對警衛員說,這家裡多虧了媳婦二喜,像閨女一樣孝順,內外累彎了腰桿。二喜聽著忙把話頂回去:爹孃,看你們說的,不能讓祥生在部隊分心啊……說時,轉身去伙房燒火。
警衛員掏出一封信,欲言又止,囁嚅了一陣,才說,其實,這趟來,首長有個交代,他不能再耽擱二喜了,說要讓二喜不要等著他,他當個首長不容易……再說,首長與二喜的婚姻也不受法律保護……
老倆口聽著,氣不打一處來,忽然大嚷:天殺呀,良心餵狗了……這讓我老黃家怎麼對得住人家,沒有二喜,我們這把老骨頭早棄荒野了……
其實,二喜沒走遠,從伙房轉來正聽得明白,她躥出來,盯了警衛員一眼,他低下頭去。這才忽地抱著老倆口,跪了下去,說,爹孃,祥生在部隊有出息,我們該高興。他說一定有他的難處,我從小把他拉扯攜帶長大,知道他心地好,或許他有什麼過不去的坎,才那樣做的,只要他好好活著,他還會回來的,我不還是你們的閨女嗎?我這閨女從8歲就是你們拉扯大的呀……
警衛員走前,對老兩口深深鞠了一躬,說,你倆老一定要保重身體,讓二喜找個好人家……
二喜連連擺手,說,不,我不走,我一走,祥生就會落下罵名,世道人就會咒罵他陳世美,就會遭人戳背丟眼。只要有一口氣,我就不會離開……我娘說過,地再貧瘠,只要紮下根,就會長枝葉的。
警衛員咬著唇,沒聽完二喜的話,他轉身就跑,跑得比山風還快。但山風不知道,他哭了,更不知道祥生再也回不來了。
4. 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小說的標題“根葉謠”一語雙關,既能體現綠葉對根的情意,也能暗示出本文的主旨,充滿詩情畫意之美。
B. 小說以二喜、祥生兩人不同的.“情感軌跡”的發展為線索展開情節,二喜對祥生的誤會使小說的情節達到了高潮。
C. 身為首長的祥生,有其良善的一面:一是派警衛員送來退婚信,自己不敢面對家人;二是怕耽誤二喜,事先通知。
D. “警衛員就是為首長擋子彈的”這句話堪稱神來之筆,語言質樸,生動洗練,富有鄉土氣息,非常符合祥生的口吻。
5. 小說中的二喜有著怎樣的特點?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
6. 小說結尾部分極具特色,請結合全文簡要探究分析最後一段的作用。
【答案】
4. C C項,“派警衛員送來退婚信,自己不敢面對家”分析有誤。從結尾來看,祥生已經犧牲。故選C。
5. ⑴質樸勤勞能幹,嚮往愛情; ⑵大字不識,深明事理; ⑶孝敬老人,知恩圖報;⑷堅忍頑強,忍辱負重,堅守故土。
6. ⑴出人意料,揭示祥生已經犧牲,永遠也不可能回到家鄉了。
⑵合乎情理,符合祥生對二喜感恩(符合祥生成長成熟)的性格。
⑶消解誤會,使故事陡生波瀾,產生震撼人心的的效果。
⑷故事戛然而止,給讀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