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關試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關試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關試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詩人王勃的作品,整理一些《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關的考試題答案及賞析,一起來看看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關的考試題答案

  1.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詩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聯中“輔”氣勢宏大;“望”以實寫虛,因為從長安實際上是望不見“五津”的,是作者的想像。

  B.頷聯是勸慰朋友的話,意思是說既然離鄉“宦遊”,離別是常事,不必感傷。

  C.尾聯中的“兒女”指的是男子和女子:我們在分別時不必像他們那樣哭哭啼啼。

  2.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最後兩句的理解正確的是( )

  A.我們無需在分手的路口,再為兒女們操心,傷心落淚。

  B.我們儘管無所作為,但分手時也用不著像別人那樣傷心落淚。

  C.在即將分手的路口,我們無需像平常送別的青年男女那樣傷心落淚。

  D.在即將分手的路口,我們無需像我們的兒女那樣傷心落淚。

  3.《黃鶴樓》的頸聯是( )

  A.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B.黃鶴 雲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C.晴川歷歷陽樹,草萋萋鸚鵡洲。

  D.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4.對“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以“沉舟”“病樹”與“千帆過”“萬木青”作對照,表現了作者對世事變遷的感慨。

  B.詩人以沉舟、病樹自比,固然感到悵惘但又表現了達觀的人生態度。

  C.形象地描繪了眼前景物,表達了詩人熱愛自然,陶醉忘情的心態。

  D.透過眼前景物的描寫,揭示了客觀事物新陳代謝、發展變化的規律。

  5.對《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

  A.“君問歸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無法儘快與好友相見的無奈。

  B.“巴山夜雨漲秋池”是說自己處境的孤寂淒冷。

  C.“何當共剪西窗燭”是指對與好友促膝深談的深切期盼。

  D.詩中最後兩句是實寫自己的經歷。

  閱讀古詩,完成後面題目。

  6.“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一句中,“無為”的意思是_________,詩句表達了詩人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7.簡述你對“海記憶體知已,天涯若比鄰”兩句詩其中蘊含哲理的理解。

  參考答案:

  1.A 2.C 3.C 4.C 5.D

  6.不必、無須   表現了詩人樂觀寬廣的胸襟和對友人的真摯情誼。

  7.真正的友誼不受時間的限制和空間的阻隔,可以超越時空,縮短距離。

  譯文

  古代三秦之地,拱護長安城垣宮闕。

  風煙滾滾,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與你握手作別時,彼此間心心相印;

  你我都是遠離故鄉,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內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

  不管遠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請別在分手的岐路上,傷心地痛哭;

  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淚落沾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賞析

  首聯屬“工對”中的“地名對”,極壯闊,極精整。第一句寫長安的城垣、宮闕被遼闊的三秦之地所“輔”(護持、拱衛),氣勢雄偉,點送別之地。第二句裡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泛指“蜀川”,點杜少府即將宦遊之地;而“風煙”、“望”,又把相隔千里的秦、蜀兩地連在一起。自長安遙望蜀川,視線為迷濛的風煙所遮,微露傷別之意,已攝下文“離別”、“天涯”之魂。

  因首聯已對仗工穩,為了避免板滯,故次聯以散調承之,文情跌宕。“與君離別意”承首聯寫惜別之感,欲吐還吞。翻譯一下,那就是:“跟你離別的意緒啊!……”那意緒怎麼樣,沒有說;立刻改口,來了個轉折,用“同是宦遊人”一句加以寬解。意思是:我和你同樣遠離故土,宦遊他鄉;這次離別,只不過是客中之別,又何必感傷!

  三聯推開一步,奇峰突起。從構思方面看,很可能受了曹植《贈白馬王彪》“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恩愛苟不虧,在遠分日親”的啟發。但高度概括,自鑄偉詞,便成千古名句。

  尾聯緊接三聯,以勸慰杜少府作結。“在歧路”,點出題面上的那個“送”字。歧路者,岔路也,古人送行,常至大路分岔處分手,所以往往把臨別稱為“臨歧”。作者在臨別時勸慰杜少府說:只要彼此瞭解,心心相連,那麼即使一在天涯,一在海角,遠隔千山萬水,而情感交流,不就是如比鄰一樣近嗎?可不要在臨別之時哭鼻子、抹眼淚,象一般小兒女那樣。

  作品點評:南朝的著名文學家江淹在《別賦》裡寫了各種各樣的離別,都不免使人“黯然消魂”。古代的許多送別詩,也大都表現了“黯然消魂”的情感。王勃的這一首,卻一洗悲酸之態,意境開闊,音調爽朗,獨標高格。是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在京城長安送別一位姓杜的朋友到蜀地任縣令時所作的抒情詩。朋友即將上任,詩人勸慰他不要為遠別而悲傷:雖然遠隔天涯,但友誼不會因為距離的遙遠而淡薄,他們的心是連在一起的。雖為送別詩,但全詩卻無傷感之情,詩人的胸襟開朗,語句豪放清新,委婉親切,表現了友人間真摯深厚的友情。

  全詩結構嚴謹,起承轉合章法井然,用樸素的語言直抒胸臆,具有很高的藝術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