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葬禮散文
“家裡人死多了,所以你沒有感覺了,是吧?”上高三的表姐斜瞥著跪在靈棚裡地上沒有任何動靜的一一說道。
一一腦子“轟”地一聲,心裡有些看似已經癒合的傷鮮血淋漓,雙眼憤憤地看著表姐,想要開口說些什麼,但看了看周圍的大表哥和二表哥,只是嘴唇動了動,低下頭,溫順地跪在那兒。
“姐,好累哦。等會還得要哭,醞釀醞釀感情。”二表哥一臉笑意的衝表姐說道,一一依舊低著頭未動,這種情緒的瞬間轉換她不會,更何況是在姥姥的葬禮上,即使長到十五歲她見姥姥不足幾面,沒有任何留戀,對姥姥的定義只是媽媽的媽媽而已,不像表哥表姐從小跟著姥姥長大。
……
姥姥出殯的路上,表姐哭得接近背過氣去,大姨和二姨都急忙攙著表姐,好像離開的是表姐的媽媽而不是她們的。瘦小的我一一在媽媽身後,小心翼翼地攙著媽媽,記得奶奶去世後大年初二回孃家的姑姑再不肯多待了,只是吃過飯就回家了,媽媽說沒有了娘,爹到底是不一樣,不能說知心話,思及此,我心裡難過得要死,以後,恐怕媽媽也會是這種感覺吧,小聲地啜泣著……
葬禮完成後,都各自散了。一一的爸媽都在外工作,上初中的一一自從爺爺去世後大部分時間一直是一個人生活,一一媽媽藉此次相見的機會囑咐著一一好好照顧自己,一一看了一眼旁邊忙著安慰表姐的大姨和二姨,她們自始至終都沒有和自己說一句話。記得以前她一來姥姥家她們便噓寒問暖,或許,在她們眼裡,和表姐想得一樣,自己成了喂不熟的白眼狼,一一有些黯然。
……
一一突然從夢中驚醒,已經好久沒想過這些了,或許,中秋一個人在外有些傷感吧。差不多十年過去了,表姐的那句話一直梗在一一的心裡面,那是有血緣的親人,可是那時的一一的確對姥姥沒有任何感覺。
一一爸媽很少在家,姥姥家和奶奶家隔著一個村子,所以一一很少去。因為常年不見,所以不熟,沒有感情可言。還有一點是,一一心裡是嫌棄姥姥的。一一從小跟著麻麻①長大,麻麻是個乾淨的老太太,家裡收拾一塵不染,也會做好吃的飯,但姥姥是個高大、肥胖的老人,指甲裡經常髒乎乎的,頭髮也是亂亂的、油膩膩的,家裡很少收拾,就連炕上也全是灰塵。每次去她家,姥姥總會拿出蒸得歪歪扭扭、又大又醜的饃饃給一一吃,菜裡也會放很多一一討厭的調味品比如姜、八角……而且,姥姥是個特別偏心的人,什麼東西都留著給舅舅家的弟弟,久而久之,一一去姥姥家的次數更少了。
在姥姥去世之前,一一的麻麻和爺爺已經在一一小學時先後去世了,一一第一次接觸死亡,第一次接觸生離死別時才八歲,而告別的卻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麻麻。姥姥的葬禮上,她開始恨那個毫無交集的表姐,她不是冷血,也沒有習慣,她知道表姐因為姥姥的去世難過,但已經二十歲的表姐不該把她的.傷痛強加在八歲就已經嘗過這種傷痛的自己身上,硬生生地去扯別人的傷口。
姥姥去世後,一一才意識到,原來身邊的老人只剩姥爺了。那些曾經的嫌棄只是年少的無知,其實麻麻和爺爺去世後,一一越來越喜歡老人,週末時經常家周圍的老人坐在小衚衕裡和他們聊天,聽他們嘮家常,他們經常會摸著一一的頭說一一是個乖孩子。對於姥姥和姥爺的漠視只是源於年少的固執。後來,一一開始常去姥爺那,幫他洗衣服、誇他的菜好吃、陪他聽沂蒙小調……一一有時想,若姥爺有天沒了,自己大概不會那麼冷漠了,有些感情不是血緣就可以的,更需要長時間的接觸、培養。
①:麻麻,白話裡,奶奶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