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鄉愁> 剪不斷的鄉愁作者簡介

剪不斷的鄉愁作者簡介

剪不斷的鄉愁作者簡介

  瓊瑤,本名陳喆,臺灣最著名女作家、影視製作人。著有60多部言情小說,本本暢銷,拍成影視,部部賣座,賺盡海內外華人的愛與淚,人稱“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瓊瑤”。瓊瑤作品感人至深、可讀性強,讓三代人流盡熱淚,成功括在世的幾乎所有年齡層讀者,成為“鑽石級”純愛代言人。其各時期不同風格代表作品均為其擁們競相收藏。

  1996年版封面瓊瑤原名陳喆,祖籍湖南衡陽。取名為喆,是因出身書香世家的父母,結識相戀於北京兩吉女中。“七七”事變後,年輕的父母離開育自己的古帝都,避難遷居四川成都。1938年,瓊瑤在這裡呱呱墜地。1942年,因祖父思兒心切,一家回到湖南老屋,在蘭芝堂度過兩年幸福時光。1944年,戰火燒到衡陽,為躲避戰亂,一家人與祖父“生離死別”,歷盡艱辛逃難到重慶。母親在南中學講授國文時,瓊瑤就跟在身邊旁聽,6歲開始誦讀古典詩詞。1947年,父親應聘同濟大學,全家來到上海。瓊瑤進弄堂小學插班讀書,由於語言不通,備感孤獨無助。在失落和寂寞中,她把興趣轉向閱讀寫作。9歲時,根據自身經歷,寫出第一篇小說《可憐的小青》。父親投寄給《大公報》後,很快在兒童版刊登出來,給她帶來極大的快樂。從此,她痴迷寫作,每天下學回家,就塗塗寫寫,樂此不疲。1949年,時局動盪,人心惶惶,父親攜全家來到寶島,執教臺灣師範大學。

  第二年,瓊瑤升入臺北女中。戰亂中的東遷西從,使她除了國文,其他功課一塌糊塗,為此遭到父母冷眼“放逐”。缺少關愛的瓊瑤,只能對稿紙傾訴鬱悶憂愁。16歲時,第一次以成年人口吻創作小說《雲影》,發表在文藝刊物《晨光》。但她的文學天賦,並沒有得到學校和家長的`肯定,只有高中國文老師給予讚賞和鼓勵。於是飢渴著溫暖的她,熱烈地愛上這位來自大陸的儒雅瀟灑的老師。可是“四面八方湧來無數的責備,無數的輕蔑,無數的詆譭”,終於扼殺了這場“驚心動魄”的師生戀情。高中畢業後,兩次高考落榜,23歲時她嫁給了一個同樣熱愛文學的大學生。豈料“貧賤夫妻百事哀”,為掙錢養家餬口,她只得一手抱著幼子,一手趕寫小說。作品陸續在刊物上發表了,丈夫卻感到自尊心受到傷害,經常夜不歸宿,沉迷賭博。失望的瓊瑤,更加瘋狂地埋頭寫作,在美麗的夢幻中逃避痛苦。

  1963年,瓊瑤第一部長篇小說《窗外》,大獲成功。這部記錄其轟轟烈烈初戀的自傳體小說,一版再版,被搶購一空。出版社佳音訊傳,家中卻是責罵不斷。翌年,與丈夫婚姻破裂離異後,她在《皇冠》、《聯副》兩大刊物同時連載小說,一口氣出版了《煙雨》、《六個夢》、《幸運草》、《幾度夕陽紅》4部作品,頓時名聲大噪,終於成為職業作家。而作為她的“出版人”、“經紀人”、“保護神”的平濤,始終扶持她,使其創作源源不斷,發行之處,所向披。1979年,這對有情人終成眷屬,瓊瑤尋找到幸福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