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鍾情於文化收藏散文

鍾情於文化收藏散文

鍾情於文化收藏散文

  生於1963年的李永生,在咸陽從事彩印包裝業,企業做得風生水起。從2002年起,他開始個人收藏,業餘時間以此為樂,而且樂此不疲。

  “喜愛收藏,源於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印刷包裝,版式設計,與文化密切相關,甚至本身就是文化的承載。因此,收藏對於我,既是一種個人愛好,又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戴著一副眼鏡,舉止儒雅的李永生對記者說。

  正因如此,李永生特意收藏了古代活字印刷的字模,有木雕的,泥塑的',更難得的還有銅鑄的,清初的一方藏經印版更是珍貴。此外還有清初和民國時期的各式各樣的老月餅模子等。

  讓李永生引以為自豪的是,他收藏的幾塊古代名人題寫的匾額。“儉養”匾是著名徽商、中國近代著名紅頂商人,富可敵國的晚清著名企業家,政治家胡雪巖題寫的,雕刻描金,上面除“儉養”兩個大字外,還有題跋釋文:“儉則足用,無慾則寡求,儉以寡營可以立身,勿怠善施儉行濟人。”“九思堂”匾題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這是清代大臣、學者,雍正五年進士第一、狀元,乾隆間吏部、兵部侍郎,左都御史、兵部尚書彭啟豐題寫的。還有一塊罕見的漢文、藏文對照的“聖旨”匾,待考。李永生介紹,這些匾額至為珍貴,除本身的歷史文物價值之外,他更看重的是其中所承載和蘊含的儒家傳統文化思想。

  李永生告訴記者,在收藏上,他是一個“雜家”,收藏是一種機緣,往往隨遇而為。他收藏有較多的明清木器,舊式雕花門窗、屏風、椅子、几案,古建築構件,木雕貔貅、龍頭等,還有石雕、漢罐、瓦當、古硯、老酒罐等等。他還擁有幾把日本昭和時代的老鐵壺,經常擺弄把玩。

  李永生說,他珍視的是這些雜七雜八的收藏物帶給人的文化資訊和某種啟示意義。工作之餘,他會經常凝視這些物件,往往目視古今,思接千載,感到一種生活的愜意與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