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十月的散文隨筆

十月的散文隨筆

十月的散文隨筆

  十月也正是桂花飄香的季節,一朵朵黃色的桂花散發出濃濃的香味,讓秋天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香氣。

  十月,再見

  一路跌跌撞撞到十月末,本該總結,卻想不出陳詞,記憶中的自己是坐吃等死的狀態。

  琉璃十月,夢不應殘。但炎熱和微涼夾雜著寂寞,我本就淺眠,雨落,都能驚覺,像十月,無數的凌亂拍醒殘缺的夢,涔涔淚下,又被這漫長而孤寂的深夜包圍,絲毫動彈不得。

  星辰稀落,月夜未央。空氣中總能嗅到夏日芳草的痕跡。漫無邊際的感傷也在流風中發酵,很快洶湧澎湃,畢竟十月,有著一層莫名的哀傷,是離別嗎?還是自己體內的消極因子作怪,任何語言在我的手裡,都是錯!錯!錯!

  始終,沒法寫出積極向上的章作,在文字上也沒有多大的造詣,可,這樣隨心所欲,竟能讓自己安穩下來,取悅時光。一個人悲浮世清歡,一個人風生水起,或許在這張狂之下才能讓心變得無比的豐盈。

  故事還長,說起前後半生,我竟侃侃已對,是我的錯漏,才出現記憶的偏差,把後半期填滿,也許只是矯情,但像我這般矯情的女子,放眼世間,比比皆是。

  如此念及,是我奢貪,窮盡一生,去營造的夢境,也不會有情節再現,便不敢多作設想。往後,只會細水長流,慢慢悠悠的走,愛到無求,暖到落淚。

  輾轉千萬裡,逃不過煙火,我恰是平凡,普通到一無是處,可偏偏性子嬌縱,不願安生,只求心無慮,餘生不悲歡。

  起風了,心裡的碎碎念也該消散了,一個人的囈語,我的孤獨與辜負,大好時光,於我來說,全看心情,一言一行,取決於點滴中的小情緒。

  這十月裡,我終於相信,一步一念,慰為掛牽,埋藏於蒼涼步調中的深厚信念是一個筆者反覆斟酌的誓言。十月的光景大概是適合一個人從孑然單身到複雜變形,變得煽情而又執著。

  煙雨如夢,晚暮寂靜成風,等不及零點的鐘聲叩響,十月,先說再見。

  十月,遍地桂花香

  十月,遍地桂花香。

  初初聞著花香,是九月。那時候只聞花香,不見花影,多少有點遺憾。再聞花香,已是十月初。家裡的兩顆桂花樹一夜之間花香滿枝頭,令我驚喜不已。看著它打花苞,再看著那花苞一點一點的圓潤飽滿起來,再於一個不經意的瞬間綻放,眼前滿滿的金黃色,鼻端濃濃的花香味,心中愉悅難以言說。

  離家已半月有餘,如今異鄉桂花遍地,倒令我更加懷念家裡的桂花。一樣的清香,一樣的金色,卻能分得出不同來。家裡的桂花是清淡的,帶著鄉間獨有的寧馨與靜謐。異鄉的桂花是妖嬈的,如火一般燃燒著眼球。兩者都是絕色的美人,不同之處在於一個淡妝,一個濃抹。淡妝濃抹總相宜,十月桂花已傾城。

  這幾日,瑣事紛擾,雖花香馥郁,終究無心細賞。如今停下腳步,於細雨中看那一抹金色,分外動人。那樣小小的一朵,簇擁在一塊兒,便添了一種氣勢,自然而然地闖入了你的眼簾。於它,不過是閒品風月;於我,便是一份不容拒絕的驚豔。

  細雨如絲,纏綿出幾縷淡淡秋涼。花香如縷,輾轉成幾段詩情畫意。於深秋裡寂靜綻放,於俗塵裡暗香浮動,於文字裡風華絕代。對著滿樹桂花,心中有萬千思緒起伏,卻覺得詞窮,似乎再也找不出一個詞去形容它,也沒有一個詞能寫出它的風韻。無邊秋色裡,它亭亭而立的身姿,如飛起的素縷,如寫意的雲彩,飄逸而靈動,縹緲而幽遠。

  幾分真,幾分幻,把季節餵養成一闕清詞,於筆墨之間坐化成禪。於那淡淡禪味中,我想起父親站在梯子上採桂花的身影。濃密的金黃色裡他的白髮顯得那麼扎眼,他的神情卻無端添了幾分柔和。從前,父親的手是搬石頭的;如今,父親的手是採花的。那般的剛毅在歲月的磋磨裡一點點淡去,直至溫柔如他手中的桂花。

  國慶之後,天氣一直不好,或陰或雨,總不見放晴。不知家裡的天氣是否一樣,若也是這般,那父親採的那些桂花沒有經過晾曬,怕是會壞掉。每年父親採了桂花,母親再晾好,存在罐子裡。我們回去的時候,常常拿出來煮米酒。偶爾,我也拿一兩罐去泡茶。想起來,今年還沒有吃過母親煮的.桂花米酒,也沒有喝過桂花茶。要解饞,怕是要等年底了。

  十月已過了大半,快了。

  十月,清秋

  十月,香山的紅葉應是爬滿了山頭。我的眼前只是一片飄落滿地的黃葉,帶著斑駁的痕跡,零落深秋。很想去香山看看滿山紅遍的妖嬈,好讓十月的秋在喜悅的色彩中度過。

  走進了十月的深處,朝露潮溼了路邊的野草。一直以來,喜歡帶著溼潤的綠色,不嬌不燥的活著。十月的風漸漸地將北方的寒氣帶入身邊,涼涼的。我想不久,這些柔弱的生命將沉寂於冬的蕭寒中,失去了原有的風采,只等著三月的第一縷陽光再次喚醒,嘆惋那重生的生命不再是原有的風味,心,不免有些落寂的傷楚。

  不忍心把清秋寫的蒼白,只是有些感嘆生命的短暫。許是,睹物憐傷落寂的心緒紛擾了我對秋的愛戀。也或是傷感時光無情地奪取了生命曾經雍容的風華,多想了清秋之後的蕭瑟。我有些內疚自己靈魂的晦澀,其實,十月裡有很多光豔的風景。清秋的季節,生命仍就會臨霜綻放,依舊會釋放著自己獨有的風韻。其中,不乏我偏愛的桂花,素色的小花,遠遠的便能聞到沁入心底的暗香,那是何等的讓人欣喜。心底裡,喜歡桂花靜默的樣子,含蓄的,嫻靜的,素雅的活著。那遠遠飄來的芳香醉了清秋,醉了十月。然而,你卻很難看見她在枝頭招搖,張揚自己的風韻。素素的花在墨綠色枝葉間盛開著,那麼靜,那麼柔,若不是潛心的尋覓,很難看到她嬌羞的容顏。

  桂花盛開在清秋的十月,溫婉的有些薄涼。如溫涼的女子,不多言,不多語,微微的一笑,不心醉也會有種暗暗的歡喜。十月,就是這樣一種讓人難以割捨的季節,擁有著成熟,嫻靜,卻又有著無法擺脫傷愁的思緒。或許,美未必只是花枝招展的初春才有的,秋的美,不在容顏,更在靈魂深處激盪的情懷。

  讀過許多秋的文字。歐陽修的《秋聲賦》悽慘了些。讀下來有種冰涼徹骨的寒意:“嗟夫!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於中,必搖其精。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它的色調暗淡、煙飛雲收;它的形貌清新明淨、天空高遠、日色明亮;它的氣候寒冷、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寂寞冷落,沒有生氣、川流寂靜、山林空曠。所以它發出的聲音時而悽悽切切,呼號發生迅猛,不可遏止。冷澀的讓人心寒。

  當代作家峻青寫過一首《秋色賦》,如同一幅潑滿嫣紅的西方油畫。紅紅的柿樹,黃橙橙的山楂,一派靚麗的豐收景象。這樣的秋,無疑是豐碩的,絢爛的,只是人文色彩的傾向多了些。

  一直以來,我不是太喜歡過於晦澀或過於張揚的唯美文字。傷感的看了讓人流淚,心會在紅塵中沒落,沒有了生活的希望;張揚的卻如同老家村頭大喇叭裡喊出的口號,喧囂的回頭忘了它的真實。

  十月的秋,是豐潤的,也是淡雅的。不管香山紅葉多麼的濃烈,在紙箋裡表露出來的依舊應是那種悠然的心緒,即使在蕭寒中依舊會表露出生命的堅韌。矗立秋的深處,採擷她的美,溫暖心胸。念著她的傷,感知生命堅強的浩然。清秋,是雍容與落寂相融的共體,是浪漫與真實揉合的風景。是一沫溫存的柔色,在秋日的風中流淌。

  深秋,沒有了浮躁,也沒有過多的感傷。只是把心中的感悟化為質樸的美,寫進平實的生活,在流年的清秋裡溫暖安然。

  十月,在曼妙的時空下清歡,不說傷愁,不談雍容,只願在清涼的世界裡和歌吟唱。譜一曲秋的歌,用綿綿的雨輕彈和絃,帶著溫潤的明澈在生命的長河裡蜿蜒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