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琵琶行> 《琵琶行》同步測試題

《琵琶行》同步測試題

《琵琶行》同步測試題

  導語:《琵琶行》 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樂府詩之一。作於元和十一年(816年)。此詩透過對琵琶女高超彈奏技藝和她不幸經歷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會官僚腐敗、民生凋敝、人才埋沒等不合理現象,表達了詩人對她的深切同情,也抒發了詩人對自己無辜被貶的憤懣之情。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下邽人,現實主義詩人。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後遷任左袷遺、左贊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張嚴緝兇手,因越職言事被貶為江州司馬,歷任杭州刺史、蘇州刺史、刑部尚書等。會昌六年(846年)去世,贈尚書右僕射,諡號文。白居易詩文俱佳,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語言通俗,與元稹並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有《白氏長慶集》傳世。被後人稱為“詩王”“詩魔”。

  《琵琶行》同步測試

  一、基礎知識

  1.選出下列紅字注音有誤的一組是[    ]

  A、湓(pén)浦口 水漿迸(bèng)   嘔啞(ōu yā)  憫(mǐn)然

  B、賈(jiǎ)人  輕攏慢捻(niǎn)  嘲哳(zhāo zhā)  荻(dí)花

  C、恬(tián)然  聲聲思(sì) 鈿(diàn)頭銀篦(bì)  鐵騎(jì)

  D、六么(yāo)  蝦蟆(há mā)陵    轉徒(xǐ)   錚錚(zhēng zhēng)

  2.與例句中紅色詞意義相同的一項分別是

  ①凡六百一十六言(  )

  A、氣度不凡      B、凡四方之士無有不過而拜且泣者

  C、(項脊)軒凡四遭火 D、凡長安豪富人為觀遊及賣果者

  ②命曰《琵琶行》(  )

  A、遂命酒    B、奉命於危難之間

  C、民不堪命矣  D、時人因其前殿位於阿房,故以阿房命之

  ③低眉信手續續彈(  )

  A、煙濤微茫信難求  B、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C、信口雌黃     D、餘固笑而不信也

  ④六百一十六言(  )

  A、七言律詩     B、自言本是京城女

  C、東船西舫悄無言  D、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

  3.下列各句中不具備 “互文”特點的一句是 [    ]

  A.主人下馬客在船

  B.主人忘歸客不發

  C.秦時明月漢時關

  D.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

  4.下面描寫樂曲演奏的語句,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    ]

  A.“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意思是即使大弦小弦一起奏響,那聽上去雜亂無章的樂音也如珠玉之聲一樣清脆悅耳。

  B.“大弦”“小弦”兩句既用“嘈嘈”“切切”這樣的疊詞摹聲,又用“如急雨”“如私語”比喻,使樂曲旋律形象化。

  C.“間關”之聲,婉轉流利,而這種聲音又好像“鶯語花底”,視覺形象的優美強化了聽覺形象的優美。

  D.“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寫的是當樂曲短時休止時,另外傳達出深藏心底的愁思,這無聲時刻的感染力更勝過有聲之樂。

  5.從下面選出一個從側面描寫琵琶彈奏精彩的句子。 [    ]

  A.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B.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C.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