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李白> 李白為人

李白為人

李白為人

  豪邁的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你一定想不到這首格調輕快、詩風豪邁的詩,竟是李白晚年之作,是他五十九歲時以衰病之身寫下的作品!“安史之亂”爆發,國家的危難,人民的困苦,使隱居於廬山的李白寢食不安。這時,永王以抗敵平叛為號召,率師東下,並邀請李白出謀劃策。李白出於一片愛國熱忱,接受了永王的邀請。然而,永王卻企圖擴充自己的勢力,不久就被消滅。這一來,李白成了“叛黨”,被判處流放夜郎。但是,李白畢竟是李白,儘管屢遭挫折,卻改變不了他的一身傲骨、滿腔豪情!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來到白帝城,突然被釋放了。懷著意外的驚喜,他立即乘舟東下江陵,並在歸途中寫下了這首名作。“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象徵著:讓權貴的誣陷、小人的誹謗都像那匆匆而過的猿聲一樣拋在腦後吧,哪怕被嚴酷的現實碰得頭破血流,也一如既往地昂著高傲的頭顱!

  開朗自信的李白:

  《南陵別兒童入京》中“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蓬蒿人指:田野中人,也就是沒有當官的人”。“仰天大笑”,多麼得意的神態;“豈是蓬蒿人”,何等自負的心理,詩人躊躇滿志的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

  不畏權貴的李白:

  《夢遊天姥吟留別》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相關故事:力士脫靴

  唐玄宗每天飲酒作樂,少不了叫人奏奏音樂,唱唱歌曲,他想找人來給他填點新歌詞。

  有一個官員賀知章在唐玄宗面前說,長安新來了一個大詩人,名叫李白,是個天才,無論做詩寫文章,都十分出色。唐玄宗就咐賀知章趕快通知李白進宮。

  李白愛好喝酒,喝起酒來,還非喝到酩酊大醉沒有完。進了翰林院之後,他改不了這個習慣,空下來,還是找一些詩友到長安酒店裡去喝酒。

  有一次,唐玄宗叫樂工寫了一支新曲子,還沒填上歌詞,就命令太監去找李白。有人告訴太監,李白上街喝酒去了。

  太監們在長安街上找呀找呀,好容易在酒店裡找到李白,原來李白喝醉了酒,躺在那裡睡著了。太監們七手八腳把李白拉進轎子,抬到宮裡。

  李白進了內宮,抬頭一看是唐玄宗,想行朝拜禮,身子卻不聽使喚。太監們見他醉得厲害,就有人拿了一盆涼水,灑在李白臉上,李白才漸漸醒過來。

  唐玄宗愛他的才,也不責怪他,只叫他馬上把歌詞寫出來。

  李白席地坐了下來,忽然覺得腳上還穿著靴子,很不舒服。他一眼看見身邊有個年老的太監,就伸長了腿,朝著那宦官說:“請您幫我把靴子脫下來!”

  那個老宦官原來是唐玄宗寵信的宦官頭子高力士,文武百官都不敢得罪他。現在一個小小的翰林官居然命令他脫靴,簡直氣昏了。但是唐玄宗在旁邊等著李白寫歌詞,如果得罪了李白,讓唐玄宗掃了興,也擔當不起。他忍住氣,裝出滿不在乎的樣子,笑嘻嘻地說:“唉,真是喝醉了酒,拿他沒辦法。”說著,就跪著給李白脫了靴子。

  李白脫了靴子,連正眼也不看高力士,拿起筆來龍飛鳳舞地寫起來,沒有多少時間,就寫好了三首叫做《清平調》的歌詞交給唐玄宗。

  唐玄宗反覆吟了幾遍,確是好詩,馬上叫樂工演唱起來。

  唐玄宗十分讚賞李白,但是那個給李白脫過靴子的高力士卻記恨在心。高力士添枝加葉地造了一些謠言,說李白寫的詩裡是有心諷刺楊貴妃,唐玄宗漸漸對李白也看不慣了。

  李白終於看出在唐玄宗周圍,都是一些像高力士那樣的趨炎附勢的小人;他留在唐玄宗身邊,不過幫他解悶散心,要想政治上有所作為是不可能的。到了第二年春天,就上了一道奏章,請求辭官還家,並高聲詠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