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跨跳小健將》教學設計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跨跳小健將》教學設計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跨跳小健將》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式。那麼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跨跳小健將》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活動目標

  1、認知:透過遊戲,使幼兒能夠熟練掌握立定跳遠的動作,初步掌握助跑跨跳的方法。

  2、技能:透過活動,使每個幼兒能夠根據自己的能力嘗試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遠。

  3、情感:透過活動,使幼兒喜歡體育活動,不怕困難,具有敢於挑戰自我的意識。

  4、培養競爭意識,體驗遊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二、活動準備

  PPT課件、大繩子兩根、小跳繩六根、20釐米高的障礙物一個。

  三、活動過程

  活動匯入:

  (一)開始階段:教師帶領幼兒邊唱兒歌邊做遊戲

  (兒歌《小蝌蚪變變變》:小蝌蚪,圓圓頭,排著長隊去游泳。小尾巴,搖搖搖,變成青蛙呱呱跳。)(分析:用遊戲的形式匯入,不僅可以達到熱身目的,而且還有利於調動幼兒的活動積極性。)

  (二)基本階段:學習助跑跨跳

  【第一環節】跳小河

  1、教師把兩根大繩子比作小河,要求幼兒跳過小河:教師逐步調整兩根繩子間的寬度來增加跳躍的難度。

  (問題一)當我們用立定跳遠的方法跳不過小河時,想一想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跳過去?(教師請個別幼兒嘗試)

  (問題二)這個小朋友是怎樣跳過小河的.?(教師引導幼兒發現助跑跨跳的方式)2、教師示範並講解動作要領。

  (分析:本環節的目的在於透過鞏固原已掌握的立定跳遠動作,自然過渡到助跑跨跳動作的練習)

  【第二環節】助跑跨跳過小河

  教師在地上放置六根小跳繩,做成三條由窄逐漸變寬的小河,要求幼兒用助跑跨跳的方法跳躍過河。(分析: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照顧幼兒間能力的個體差異,以保護幼兒的活動積極性。)

  (三)結束階段:放鬆整理

  1、遊戲――青蛙戲水:讓幼兒自由隨意地在小河裡遊一遊。

  2、遊戲――抬“大蟲”:把大繩比作“大蟲”,全體幼兒一起抬著“大蟲”離開操場。

  (分析:結束部分用遊戲的形式讓幼兒放鬆心情,消除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