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蘭亭集序> 蘭亭集序典故

蘭亭集序典故

蘭亭集序典故

  導語:書法家王羲之所創作的佳作《蘭亭集序》敘事寫景清新自然,抒情議論樸實真摯,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名作。下面是小編分享的蘭亭集序的典故,歡迎閱讀!

  東晉初年,宰相王導的兄弟王曠有個愛子,叫王羲之。他從小受到父親舞文弄墨、愛好書法的薰陶,也喜歡上了書法。十幾歲時,常在父親書房裡翻弄前人的書跡、碑帖。王曠見兒子如此心誠,就以一本《筆說》為教材,教他筆法、筆勢、筆意。過不了多久,王羲之的書法已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後來,王羲之的書法出了名,許多人都以得到他的字為榮,連京城裡的大官、地方上的豪富都爭相求他的墨寶。

  王羲之也做過官,當過刺史、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當時人們愛稱他為“王右軍”。四十多歲時,因為和上司意見不合,辭去了會稽地方官的職務。從此他經常遊山玩水、吟詩會友,並有了更多的時間來潛心於書法藝術。這以後,王羲之書法的造詣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有一年春天,王羲之請了許多賓客,包括司徒謝安、司馬孫綽以及附近幾個縣令,帶上自己的幾個兒子,來到會稽蘭渚山麓的蘭亭聚會。春暖花開,山清水秀,一行人踏著悠閒的腳步,在山徑中行走。

  這時,王羲之提議來一次傳統的“曲水流觴(shāng)”助興,得到了眾人的贊同。於是,大夥來到一條彎曲的小溪邊,每個人各自找到溪旁的石頭坐下。王羲之命書童在小溪的上流將幾隻裝滿酒的觴(古代稱酒杯為觴),放在一個木盤裡,然後讓盤子順著小溪流向下游。當盤子流經哪個人身邊時,那個人就得趕快作一首詩,作不出詩,就得罰酒三杯。這一場“曲水流觴”的遊戲進行得十分盡興,結果做出了二三十首好詩。

  為紀念這次聚會,大家提議把這些詩編成一冊集子,取名《蘭亭集》,並公推王羲之寫一個序。王羲之也不推辭,命書童在蘭亭擺下筆墨。在眾人的簇擁下,王羲之信步來到了蘭亭,他環顧崇山峻嶺、松林竹園、溪水瀑布,不由得心緒萬千。過一會,序的腹稿已在胸中打好,王羲之在書案前盤腿坐下,拿起毛筆,在紙上飛筆一揮而就。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三百二十五個字的《蘭亭集序》,就在這會稽群山中誕生了。可惜這“天下第一行書”的真跡已經失傳,只留下來一些古人的臨摹本。

  王羲之的趣事還很多,其中《換鵝帖》也值得一提。王羲之有一個特殊的愛好,喜歡養鵝;哪裡有好鵝,不管路途多遠,他都要跑去欣賞;有時甚至不惜重金將其買下。

  山陰(今浙江紹興)城外一座道觀裡的住持老道,揣摩到了王羲之的心思,有意在道觀外的池塘裡養了一群可愛的.白鵝,並讓人把訊息透露給王羲之。王羲之得知那裡有這麼好的白鵝,哪有不去觀賞之理。

  一天,王羲之興沖沖來到道觀外,一看到池塘裡悠哉悠哉浮游的白鵝,一下子驚呆了,久久痴痴地佇立在池塘邊。

  “來人吶!”忽然,王羲之對跟來的僕人叫道:“快,快去把道觀的住持請來,我有要事相商。”

  一會,住持老道匆匆趕來,見了王羲之深深作揖:“貧道有禮了,請到觀裡坐坐。”

  王羲之哪有這份閒心,心裡想的只有鵝,於是單刀直入:“這群鵝能不能賣給我?請道長開個價吧!”

  住持老道臉上顯出難色:“鵝是敝觀為供香客們觀賞而養的。賣是不賣的。”

  王羲之哪肯放過這麼好的機會,腦子一轉,又說:“那,那這樣吧,我用更多的鵝來換你的鵝,總好了吧。”

  老道支吾了一陣,終於把本意道來:“換是可以的。不過,鵝換鵝不行。久聞右軍大人的書法超人,貧道想將我的鵝換您的字,如何?”

  王羲之聽了,毫不思考地就答應了:“行!怎麼個換法?”

  “噯,懇請您替敝觀書寫一卷《道德經》,若右軍大人肯屈就,那麼這群鵝全都歸您了。”

  “那敢情好!現在就去書寫。”王羲之答應的十分爽快。

  王羲之為道觀書寫的《道德經》,後人稱之為《換鵝帖》,是王羲之僅次於《蘭亭集序》的第二傑作。

  《蘭亭集序》是世人公認的瑰寶,始終珍藏在王氏家族之中,一直傳到他的七世孫智遠,智永少年時即出家在紹興永欣寺為僧,臨習王羲之真跡達三十餘年。智永臨終前,將《蘭亭集序》傳給弟子辯才。辯才擅長書畫,對《蘭亭集序》極其珍愛,將其密藏在閣房樑上,從不示人。後被唐太宗派去的監察史蕭翼騙走。唐太宗得到《蘭亭集序》後,如獲至寶。並命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等書家臨寫。以馮承素為首的弘文館拓書人,也奉命將原跡雙鉤填廓摹成數副本,分賜皇子近臣。唐太宗死後,侍臣們遵照他的遺詔將《蘭亭集序》真跡作為殉葬品埋藏在昭陵。

  知識擴充套件:《蘭亭集序》原文及註釋

  《蘭亭集序》

  作者:王羲之

  永和九年,歲在癸(guǐ)醜,暮春之初,會於會(kuài)稽(jī)山陰之蘭亭,修禊(xì)事也。群賢畢至,少(shào)長(zhǎng)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tuān),映帶左右⑿,引以為流觴(shāng)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神龍本蘭亭集序

  之盛(shèng),所以遊目騁(chěng)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fú)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qū)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zàn)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xì)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jiēdào),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乎!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1]

  註釋

  永和:東晉皇帝司馬聃(晉穆帝)的年號,從公元345年—356年共12年。永和九年上巳節,王羲之與謝安,孫綽,支遁等41位國家頂級軍政明星在蘭亭集會,舉行禊禮,飲酒賦詩,事後將作品結為一集,由王羲之寫了這篇序總述其事。

  暮春:陰曆三月。暮,晚。

  會[huì]於會[kuài]稽:會:集會。會稽,郡名,今浙江紹興。山陰:今紹興越城區。

  修禊(qì)事也:(為了做)禊禮這件事。古代習俗,於陰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後定為三月三日),人們群聚於水濱嬉戲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實際上這是古人的一種遊春活動。

  群賢:諸多賢士能人。指謝安等三十二位社會的名流。賢:形容詞做名詞。

  畢至:全到。畢:全、都。

  少長:如王羲之的兒子王凝之、王徽之是少;謝安、王羲之等是長

  鹹:都。

  崇山峻嶺:高峻的山嶺。

  修竹:高高的竹子。修:長,引申為高。

  激湍:流勢很急的水。

  映帶左右:輝映點綴在亭子的周圍。映帶,映襯、圍繞。

  流觴曲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彎曲的水道中任其飄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飲酒。這是古人一種勸酒取樂的方式。流:使動用法。曲水,引水環曲為渠,以流酒杯。

  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之旁。列坐,排列而坐。次,旁邊,水邊。

  絲竹管絃之盛:演奏音樂的盛況。盛,盛大。

  一觴一詠:一邊飲酒一邊作詩。

  幽情:幽深內藏的感情。

  是日也: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