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湖心亭看雪> 讀書筆記《湖心亭看雪》

讀書筆記《湖心亭看雪》

讀書筆記《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是一篇不足二百字的小品文,寥寥幾筆卻勾勒出了一幅韻味十足的湖山雪景圖,洋溢著詩的意趣。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讀書筆記《湖心亭看雪》,希望能幫到大家,更多精彩內容可瀏覽(www.ruiwen.com/wenxue)。

  篇一:讀書筆記《湖心亭看雪》

  一抹清雅的筆墨;一處西湖的美景;一點遊湖的雅趣;一份絕世的孤傲。此情、此景,張岱獨享那隻屬於自己的痴情。

  寒,“大雪三日”;靜。“人鳥聲俱絕”;晚,“是日更定”。偏是這樣的夜,張岱挐舟出行,縱使擁毳衣,帶爐火,也無法阻擋他欲出行的腳步。這是他的痴,對一廂山水的痴迷。痴,卻痴得美。獨往湖心亭看雪,只挑這份安逸,只為這份孤寂,他不願與人相遇,這樣的清高,這樣的自傲,這樣的孤高自賞。這是他的痴,一番靜謐的痴行,痴,卻痴得清靜。

  清冷的天地之間,只現一色,便是白,白得潔淨,白得單純,白得單調,白得迷茫,在這一片冰雪之中,張岱對故國的思念無所寄託,同他的內心一樣,漂泊無依。白皚皚的世界中,一切的景物,都那樣渺小,渺小而無力。如此痴景,板著張岱對故國的謹記不忘,獨特而奇妙。

  移步湖心亭,偶遇了另外兩個與自己心境相似的知己,三人在這世俗之外的亭中,同品類似的情感。可惟獨這般痴情,只有他自己,才能品盡這份避世愁苦、隱世哀傷沾染過的山水奇景。這樣的痴,縱使有些許消極,卻難掩這安然之中的沉醉,痴,也痴得享受。

  張岱痴,為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也為世俗之外的閒情逸致,痴得風雅亦心靜。

  他的與眾不同,獨自賞景的'痴迷;他的超凡脫俗,是鍾情於美景的痴狂;他的閒情意趣,是隻愛山水難自抑的痴心;他的清高孤傲,是脫塵離市不隨波逐流的痴想……

  文末一句“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如玻璃了層層束縛,直白地道明張岱此刻的心境。

  若只一字,便是——痴。

  篇二:讀書筆記《湖心亭看雪》

  張岱是明末清初的一位散文大家,他的小品文歷來受人推崇,《陶庵夢憶》與《西湖夢尋》是兩本非常受人歡迎的書,他的文字淡雅雋永,讀後叫人回味無窮,但也就是在這淡雅雋永的文字背後,隱藏一份悠悠的家國情懷,寄情于山水是中國文人歷來的一種自我解脫的方法,當個體生命面臨不可抗爭之命運時,便會把精神寄託於紛爭喧鬧以外的青山綠水家園,在山與水的調和中覓到一份安寧,以此再來尋求更高遠的超脫,張岱就是在這種心境下完成了他的《陶庵夢憶》的,裡面的這篇《湖心亭看雪》是全書中的精品,它充分體現了中國古典散文的奧妙,把古典散文的文字美,意境美表現的淋漓盡致,這一篇文字更可以看作是描寫西湖雪景的千古絕唱。

  “崇禎五年十二月,餘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餘拿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餘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餘同飲。餘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對於西湖,人們常說: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看來西湖雪景在人們眼中是何等美麗!這篇文字,開篇點明時間,其中暗含著對故朝的追念。“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這是一種怎樣的境界呢?我們都讀過柳宗元的那首著名的詩《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回過頭來我們不難發現這兩篇文字所營造的境界是多麼的相似,筆下的山水正是他們孤清寂寥心境的真實寫照,作家沒有直接去寫他的心情,然而他此時此刻的心情早已經躍然紙上了。

  待到具體的湖中雪景描寫,張岱就只用“霧淞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這樣一句描寫出,淡淡的筆觸,讀來是那般雋永。張岱是個“痴人”,這是舟子的說法,然而還有比他更痴的人。誰呢?湖心亭上客居此地的金陵人。人生最難得的事是天涯遇知音,“國破山河在”,兩個漂泊天涯的人相遇,那種感慨真實一言難盡呀!

  《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地地道道的美文,我們在迷戀那景物人情描寫的同時,它文字背後的東西卻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認真咀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