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化石吟> 《化石吟》學案

《化石吟》學案

《化石吟》學案

  《化石吟》簡潔凝練,涵詠品味的是她的藝術——語言之美,結構之美,意境之美。下面是《化石吟》學案,希望你能喜歡。

  【學習目標】

  ①有感情地誦讀課文,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②理清結構,展開合理聯想和想像,品味詩歌的語言,把握內容。

  ③增強求知慾,培養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學習重點】

  體會詩歌表達的豐富感情,透過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把握內容,調動學生的課外積累,發揮聯想和想像,體會詩人的感情,認識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

  【學習難點】

  體會詩歌表達的豐富感情,透過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發揮聯想和想象,認識科學的神奇。

  【匯入新課】

  用歌曲匯入:《木魚石的傳說》“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精美的石頭會唱歌……它訴說善良……它講述美好”,石頭真的會唱歌嗎?有詩歌寫道:“逝去萬載的世界可會重現,沉睡億年的石頭能否說話?長眠地下剛甦醒的化石啊,請向我一一講述那奇幻的神話。”石頭真的能向我們講述神奇的故事嗎? 讓我們懷著好奇共同來研讀科學抒情詩歌《化石吟》。

  【課前預習】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骸骨( ) 潛行( ) 蔥蘢( ) 卓越( )海枯( ) 裹藏( )

  2、根據釋義寫出相應的詞語。

  ①安靜美觀而不落俗套。( ) ②形容寂靜無聲的樣子。( )

  ③稱讚而且佩服。 ( ) ④(草木)青翠茂盛。 ( )

  ⑤形容經歷的時間極長,表示意志堅定,永不改變。( ) ⑥奇異而虛幻。 ( )

  3、基本瞭解這篇課文的體載是什麼?(現代詩歌)

  【自主學習】

  (過渡)《化石吟》是一首生動優美的科學抒情詩,它向我們展示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並讚美了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本詩前後呼應,節奏鮮明,音樂性強,易於誦讀,在誦讀中能體會詩人的感情。請聽老師範讀。要求同學們聽清節奏,重音和語調。

  1、下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並在朗讀中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化石吟》中“吟”是什麼意思?課題是什麼意思?詩中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2)詩歌運用什麼手法寫的?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3)詩歌可以分為哪幾個層次? 詩的第二節和最後一節構成什麼關係,這樣寫好在哪裡。

  2、學生大聲朗讀詩歌,體會詩歌的特點。

  學法指導

  好詩閱讀有節奏,反覆吟誦感悟深,重點詞句細品味,聯想想像悟中心。

  簡單的內容歸結、板書:

  發問想像——遐思飛躍——回答呼應

  神奇景色——人類偉大——讚美科學

  【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研讀3—6節,思考下列問題。

  1.“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一句在全詩中起什麼作用?

  2.怎樣理解“黑色的軀殼裹藏著生命的資訊,為歷史留下一本珍貴的密碼”一句?

  3.“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猶如把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畫”是寫人嗎?你是怎樣理解的?

  4.當你面對復原的恐龍、猛獁時,你有何感想?(此時可以出示一組圖片,也可以利用課本的圖片。)

  5.從詩中找出你喜歡的一句,品味賞析一下,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以上內容在朗讀後由四人小組討論。每組討論一個題,e題每組都要討論。發言時可以展開小組競賽,比比哪個小組思考的最深刻,最有啟迪意義。

  學生髮言可以暢所欲言。)

  化石所重現的逝去萬載的世界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什麼話? 除課文所講之外,還能想像些什麼?

  【拓展延伸】

  教師出示錄影或圖片,介紹某種古生物。

  學生也可展示自己蒐集的材料,做口頭介紹

  【課堂小結】

  科學家研究儲存了古生物生命資訊的化石,從中窺見了億萬年前像奇幻的神話一樣的生物世界。詩人張鋒以一首科學詩《化石吟》,飽含感情的讚頌了會講話的奇異的化石,引領我們去遨遊了那遠古洪荒、滄海桑田的世界。讓我們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保護地球上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珍愛我們生活著的這個星球吧!

  【練習反饋】

  (一)基礎部分

  1.給加點的字注音。

  骸骨( ) 軀殼( ) 悄然( ) 潛行( )

  卓越( ) 猛獁( ) 長吼( ) 長眠( )

  2.解釋下列詞語。

  歎服:

  海枯石爛:

  烏有:

  日轉星移:

  3、、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辭手法。

  (1)你——令人歎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師,卓越的雕刻家。( )

  (2)生命的航船從太古不息地向近代進發。( )

  (3)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猶如把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畫。( )

  (4)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描繪出一幅幅生物進化的圖畫。( )

  (5)黑色的軀殼裹藏著生命的資訊,為歷史留下一串珍貴的密碼。( )

  4、、下列不是作者想象的一句是( )

  A.肉體雖早已腐朽化為烏有,生之靈火卻悄然潛行在地下。

  B.生命的航船從太古不息地向近代進發。

  C.海枯,石爛,日轉,星移……

  5、下列不是作者想象的一句是( )

  A.肉體雖早已腐朽化為烏有,生之靈火卻悄然潛行在地下。

  B.生命的航船從太古不息地向近代進發。

  C.海枯,石爛,日轉,星移……

  D.啊,你——令人歎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師,卓越的雕刻家!

  拓展閱讀:解讀“化石吟”

  文始連續四問石破天驚洶湧而至,引發讀者無窮興趣和深入思考,同時給我們勾勒了一個光怪陸離的遠古世界。且不急於回答,也無法於詩歌中來回答。這個“世界” 整合於第二段中的`“逝去萬載的世界”。又透過接連兩問,引出化石,突出了化石的科研價值。這裡尤其要推敲的是一個“剛”字。與化石億萬年的歷史相比,我們對化石的研究歷史豈不是“剛剛開始”?這是一個無窮趣味的世界。

  這是化石對我們的“一一講述”。講述了什麼呢?

  文章轉換第二人稱,用詩意的語言闡述科學的原理。第三節至第六節正表達了這一內容。具體來說,第三節的“你”,以化石始,表達出化石的科學價值。四五兩節闡釋了為何如此。第六節具體復原了遠古景象,並以“你”——大自然的直抒感嘆終。這兩個“你”所指雖然不同,但都是對神奇美妙的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讚美和感嘆。

  最後一節以對答的形式對第二節進行了反觀和照應。用詞句式基本相同,語氣則是對答感嘆,再次聚焦到化石,以第二人稱“你”,直抒胸臆,直接而強烈。

  教學結果:

  讀詩文,解疑難,賞詞句,析結構

  教學流程:

  一、匯入新課,自讀文字:

  1、釋題匯入:吟,在這裡含有讚頌,讚美的意思。

  2、自讀文字,標點圈畫做批註。

  二、朗讀詩歌,交流釋疑:

  1、多種形式的詩歌誦讀活動的組織展示。

  2、交流讀懂的,梳理問題,討論交流。

  三、引導學生,賞析品味:

  以聯絡的眼光看兩種“你”;

  以聯絡的眼光看幾個詞“生之靈火”“生命的資訊”“珍貴的密碼”“道道皺紋”“生命的檔案” “生命的航船”

  以聯絡的眼光看時節之間的關係。

  四、朗讀歸結,昇華結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