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赤壁賦> 《赤壁賦》教學設計(集錦15篇)

《赤壁賦》教學設計

《赤壁賦》教學設計(集錦15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赤壁賦》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赤壁賦》教學設計1

  【課前梳理】

  《赤壁賦》是千古傳誦的名篇。以前是放在高二的課本中的,相對來說高二的學生已經接觸到了哲學課程對這篇文章中的內容理解得更容易一些。現在在高一第二模組中出現,恐怕高一的學生接受起來會很吃力。所以應該把主要訓練內容放在誦讀課文,以及分析文章結構上,對蘇軾的思想可以做簡單介紹,不宜深究。做到就文賞文就可以了:

  1、誦讀和蘇軾對後世文化以及今天生活的影響。

  (這一部分有以前做的課件可以支撐)

  2、課文結構感知。

  (可以從學生了解的遊記的寫法入手,分析第一段的內容。)

  3、沿用前面的查詢關鍵表現情感變化的關鍵詞理清文章的脈絡。

  (簡單分析情感變化的原因)

  4、進行比較行閱讀:

  《蘭亭集序》同是記敘的方式,相似的起承轉合的結構特徵,使用表示情感的詞語導引文章;異是《蘭》中是一個人的感慨,《赤》中式主客問答的對話,《蘭》中王羲之無解決之道,《赤》中蘇東坡有解決之法,從這一點上蘇子高於王氏。

  《遊褒禪山記》同為遊記,《遊》重在遊覽過程與感受過程的敘述最後得出結論,使用的是“依事說理”的方法,符合“知、思、悟、行”的認知過程。《赤》則是淡化過程重在以主客問答的形式向我們展示異常精彩絕倫的關於人生態度的辯論會,不突出思考的過程。另外,兩位辯手都是從眼前環境中取材,客是取地點而生情,蘇子則是水月達理,同出一景,卻又各富理趣,確實是佳妙之作。

  5、對蘇軾在文中所表現出來的思想的理解:

  這篇文字因作者而變得複雜了,因為蘇軾是一個集“儒、釋、道”三家於一身的人物(而實際上他之所學更為龐雜),因此很難具體確定這個人物身上的曠達之情的源頭。有人說“逝者如斯”居陋而歌為孔子風範。還有人從“凳仙”到“盈虛”說蘇軾是老莊一脈,而我認為在這篇文章中蘇軾使用的是佛家的態度,更具體地說是禪宗的思想。不錯,單就“曠達”二字來說,文中既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積極之貌,又有“齊彭殤,一死生”的逍遙之態,但是這兩種說法只是我們作為旁觀者的分析而已,我們忘了這裡面最關鍵的人物──蘇軾的表態,即蘇軾的做法。蘇軾是怎麼做的呢?一個字“適”,從蘇軾對客人的回答中我們可以看到蘇軾不執著於名利,不執著於感傷,不希冀多得,只注重眼前的精神享受,也就是說這時的蘇軾是處在不刻意改變外界的事物,而強調隨境適心的狀態裡面,而這個“適”字不是儒家的,也不是道家的,而是禪宗的,因為儒講“立世”,道講“棄世”、只有禪宗講“適世”。一家之見而已,不期望學生能夠理解與認同。即便是退一步說,《赤壁賦》可以說是蘇軾於“貫通三家”之後的傑作,三家精粹在蘇軾的筆下已經完全融合難以區分了。

  (補:以往偏重於莊子思想的解說,恐怕是和佛教傳入後使用“格義”的方法以莊解佛有關。待考)

  【教學目標】

  1、使用課件瞭解蘇軾的文化影響,透過誦讀感知賦的特點。

  2、學習本文的記遊特徵。

  3、初步感受蘇軾的曠達情懷。

  【教學設想】

  計劃用時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件匯入

  1、瞭解蘇軾的生平及其對文化的影響。

  2、會議學過的蘇軾的詩、詞,出蘇文《赤壁賦》。

  二、示範誦讀

  三、學生誦讀後跟讀

  四、由遊記的寫作要素分析文章的第一段

  (教師提問,學生回答)

  五、延續“以詞達意”的方法找出文中情感變化的過程

  六、分析客悲,蘇樂的原因

  七、比較《蘭亭集序》和本文的異同

  八、作業課外閱讀《遊褒禪山記》,思考與本文的異同

  (強調使用上一步驟的思路進行分析)

  【課堂簡述】

  第一課時

  (使用課件,效果基本滿意大部分學生反映有收穫)

  (說明:不要求學生做預習的前提下,匯入課文。否則可能喪失神秘感,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也就激發不起來了。)

  (前奏:歡迎進入美妙的古典文學天地)

  一、文字中描繪的是哪位古代的文學家

  他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癖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

  ──林語堂

  二、學生回答根據文字的猜測

  教師不正面回答:這個人到底是誰呢?讓我們來聽聽提示,播放音樂提示“水調歌頭”。

  (第一版選的是王菲演唱的,目前的選的是男聲民族唱法的)

  正面提出:蘇東坡。

  三、蘇東坡書畫欣賞

  (播放演示書畫作品和東坡畫像)

  提問學生,知道的關於蘇東坡在文化上的地位和影響以及所知道的和他有關的文化現象。可能涉及《核舟記》、蘇堤春曉、東坡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題西林壁》、相聲中的蘇東坡和蘇小妹、學校附近的蘇堤路,唐宋八大家、蘇東坡與佛印的故事……

  四、(播放)念奴嬌·赤壁懷古

  (學生齊讀,從蘇詩、蘇詞,引出蘇文“赤壁賦”)

  五、課文顯示與同步誦讀示範

  六、全文展示

  (學生自讀、齊讀,指導誦讀)

  第二課時

  學生總結了六個部分:時間、地點、人物、景物、活動、感受。分別在第一段中能夠找到相應內容,教師強調“我們的全偏之相當於蘇軾的一段”引出關於“遊記怎樣寫才能更有價值”的思考。

  抓表感情詞語匯出蘇樂客悲的表現。

  講解了“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中“舞”和“泣”的使動用法。

  (學生的表現要比我預想的還糟,以後還要詳細講解。)

  第三課時

  分析客悲的原因,過程較為順利。

  分析了“侶魚蝦而友糜鹿”中“侶”和“友”的意動用法。

  分析蘇軾的回答,舉了物理中“參照系”來解說“變與不變”的相對關係;舉釋迦牟尼靈山說法“拈花微笑”的例子說明“瞬間就是永恆”的道理來解說“物與我皆無盡”的說法。

  【課後反思】

  沒有完成設計中七和八的內容,需要在後面補上,其原因有兩點:

  1、學生不適應在文言文中取分析文章的情感和結構的方式,很多學生在等這記錄“標準翻譯”。

  (這個問題以後一定要不斷糾正)

  2、學生第二天要去參加“學軍”活動,可能有些浮躁。

  【授課隨筆】

  蘇子瞻諳熟水性說

  賢哉蘇子,平生蹉跎,榮枯更迭,苦樂並嘗。然節衣縮食不以為苦,躬耕東坡不改其志,遊冶山水何嘗忘其民,顛沛流離未曾變其情,其如一也,鮮有其匹。從政為民,上不鑽營妥協;下不藏私飾虛。雖王侯笑之於失,雖布衣待之以誠。其為人也,欽留侯,責賈生,慕五柳,評謫仙,仰希文,品韓柳,祭永叔,辯是非,矢勤矢勇,矢志不渝。其治學也,研易經,精孔孟,習漢書,閱金經,誦南華,探音律,究畫理,遣衷情,八面受敵,八面威風。總覽其行,既具上善若水之德操,又備滴水穿石之韌性,兼有隨境賦形之志行,更擁百川吐納之宗風。時人評文曰:“文若其人”,況蘇子嘗以水喻其文,舉“諳熟水性”稱之,固當矣。遑論他說,愚堅不移。

《赤壁賦》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瞭解蘇軾的相關文化常識。

  2、瞭解“賦”體的特徵,鑑賞音韻美和意境美,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3、理解作者豪放達觀的心態,瞭解其宇宙觀、人生觀中辯證、達觀成分的積極意義,學習古人豁達樂觀的精神。

  【教學重點】

  1、學習和積累有關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知識,掌握本文的通假字、活用詞、多義詞、特殊句式。

  2、瞭解作者運筆自然、文辭優美的寫作特色,指導學生體味其用詞的精練準確和生動形象,培養學生透過誦讀,體悟和鑑賞優美、形象語言的能力。

  【教學方法】誦讀法,文字研習法。

  【教學安排】二教時

  【佈置預習】

  1、熟讀《赤壁賦》全文,初步瞭解文章的寫作內容;

  2、瞭解賦體文章的特點,初步體會感悟作者抒發的情感;

  3、分組研讀課文,從文章的詞語句子、情感哲理、寫作特色等方面提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匯入:

  以林語堂先生《蘇東坡傳》中對蘇軾的評價匯入。

  “蘇東坡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假道學的憎恨者,一位瑜珈術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心腸慈悲的法官,一個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一個月夜的漫步者,一個詩人,一個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他認為蘇東坡比中國其他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慧優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正如耶酥所說“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鴿子的溫厚敦柔。”這無疑是對於蘇東坡的最為精妙的概括。

  二、作者:

  蘇軾,北宋文學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詩人,美食家,豪放派詞人代表。中國文學史上少有的全才之一。少時即通博經史,善寫文章。他多才多藝,詩詞、散文、書法皆有卓越成就,其散文代表北宋古文的最高成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父蘇洵,弟蘇轍均以文名著稱,而以蘇軾成就最大,文壇歷史上稱他們父子為“三蘇”。書法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

  宋仁宗嘉佑二年,蘇軾中進士,受到當時文壇領袖歐陽修的讚賞。宋神宗熙寧年間,王安石實行變法,蘇軾因反對新法而外調杭州通判,轉任密、徐、湖州知州。元豐二年因諷刺新法的詩句,而被捕下獄,後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因築室於東坡而自號東坡居士。哲宗繼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親政,蘇軾再一次遭貶到惠州,後又到瓊州。徽宗即位後,遇赦北還,途中在常州病逝。

  蘇軾的文章如波瀾迭出,變化無窮,無論什麼樣的題材,在他的筆下都表達得新鮮貼切而又明白曉暢,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赤壁賦》用古代散文的筆調寫賦,敘事,寫景,抒情,說理渾然一體,想象豐富,哲理深邃,有濃厚的浪漫主義特色。

  三、解題:

  賦是一種專事鋪敘的用韻散文,介於詩歌與散文之間,講究文采,注重字句的整齊和聲調的和諧,描寫事物極盡鋪陳誇張之能事。句式多以四言六言為主。盛行於漢魏六朝。賦體經歷了長期演變的過程,發展到中唐,在古文運動影響下,賦又出現了散文化的趨勢,不講求駢偶,音律,句式參差,押韻也比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暢的氣勢,叫做文賦。象杜牧的《阿房宮賦》、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赤壁賦》都是文賦的佳作。

  作者擺脫了過去一些懷古賦和問答賦的寫作方法,而把寫遊記散文的方法運用到賦中來了。借用這種方法,作者把情與景主觀與客觀,古與今,幻想與現實很好地結合起來了。這在《前赤壁賦》表現尤為突出。它先由眼前景引出遺世獨立的感情,忽而由客的吹簫,轉到樂極生悲,產生對英雄業跡的感嘆和人生短暫的悲哀,又由此推宕開去,以達觀的態度自我寬慰,具有行雲流水之妙。

  四、背景:

  烏臺詩案:蘇軾因為反對新法,並在自己的詩文中表露了對新政的不滿,遭到李定、舒亶(dǎn)、何正臣彈劾,被扣以莫須有的罪名抓進烏臺,一關就是4個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寫的詩的由來和詞句中典故的出處。在當時蘇軾已是認定自己必死無疑。因宋朝有不殺士大夫的慣例,以及眾人的營救,使得蘇軾免於一死,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烏臺詩案”,是一個有名的文字獄,也是一個冤獄。(注:烏臺,指的是御史臺,是專任彈劾百官的中央機關。漢代時御史臺外柏樹上有很多烏鴉,所以人稱御史臺為“烏臺”,也戲指御史們都是烏鴉嘴。)

  元封三年正月到黃州,蘇軾一住就是五年,在這裡他生計困難,在友人的幫助下,開了幾十畝荒地,掘井築屋,躬耕其中,號“東坡居士”。蘇軾在黃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對受到這樣殘酷的打擊感到憤懣、痛苦;另一方面,時時想從老莊佛學求得解脫。同時,在他躬耕農事與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溫暖,增強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現了曠達自適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現實。他的前後《赤壁賦》正反映了這時的思想情感。

  1080年,蘇軾被貶黃州。在這裡,他經常來赤壁磯頭遊覽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蘇軾又來到赤壁。這時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磯頭,望著滾滾東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業的報負也付之東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聯翩,寫下了名作《念奴嬌·赤壁懷古》。後來蘇軾又兩次舟遊赤壁之下的長江,寫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前後《赤壁賦》在我國文學藝術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它為以後的戲曲、繪畫、雕塑等提供了創作的題材。宋代畫家李公麟、明代畫家唐寅都畫過蘇軾舟遊赤壁的畫。

  蘇軾在赤壁的創作活動,給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乾脆把黃州赤壁命名為“東坡赤壁”,並鐫刻在建築物的門額上,由此名滿天下。直到今天,在黃岡東坡赤壁,仍有“二賦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勝。

  五、正音:

  壬戌(rénxū)之秋舉酒屬(zhǔ)客歌窈窕(yǎotiǎo)之章

  徘徊於鬥(dǒu)牛之間如馮(píng)虛御風桂棹(zhào)兮蘭槳

  擊空明兮泝(sù)流光倚歌而和(hè)之餘音嫋嫋(niǎo)

  泣孤舟之嫠(lí)婦蘇子愀(qiǎo)然山川相繆(liáo)

  舳艫(zhúlú)千里釃(shī)酒臨江橫槊(shuò)賦詩

  漁樵於江渚(zhǔ)之上駕一葉之扁(piān)舟舉匏(páo)尊以相屬

  寄蜉蝣(fúyóu)於天地無盡藏(zàng)也相與枕藉(jiè)乎舟中

  六、整體感知:

  1:蘇軾與客遊赤壁時心情是如何變化的?試從文中找出關鍵詞。

  樂甚——愀然——喜而笑

  七、具體分析:

  第一段:

  1、第一節描繪了怎樣的景?此時作者心情如何?

  景:皓月當空,碧水萬頃,月光朦朧,清風徐徐,景象澄沏,如夢境一般。

  情:“樂”。舒暢飄逸,飄飄欲仙,超然物外,陶醉於良辰美景。

  樂在何處?一、良辰:七月既望

  二、美景:A.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B.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

  C.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D.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三、豪情: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本段展示了一個怎樣的境界?表現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懷?

  本段展示了一個友人相聚、泛舟江上、暢飲美酒、詠詩誦文、迎風賞月的舒暢飄逸、超然物外的境界。在黃州,蘇軾過的實際上是一種囚犯生活,處境相當困難,居然有如此雅興,夜遊赤壁,表現了他聽任自然,樂觀曠達的情懷,反映了他超然物外、灑脫不羈的道家思想。

  第二段:

  1.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從樂到悲,悲從何來?

  (1)來自作者遭受貶謫後的苦悶,觸景生情,見茫茫月色江水,產生知音天各一方之嘆,在“扣舷而歌”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

  (2)來自客人幽怨悲涼催人淚下的洞簫聲。

  香草美人

  最早出自屈原《離騷》

  香草美人:1、高潔的品質

  2、聖明的君主

  3、美好的理想

  (2)詞中的"美人"指什麼?歌詞表達主人怎樣的情懷?

  明確:“美人”指所傾心的物件,代表一種理想的追求。它表現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貶謫之後,仍然堅持對生活的執著態度,堅持對朝廷政事關切而不甘沉淪的情懷。

  (3)作者是怎樣描寫蕭聲之悲的?

  明確:作者藉助誇張、想象,運用精細的刻畫和生動的比喻,化抽象為具體,把洞簫那種悲咽低徊的哀音表現得十分形象、真切。

  感受鑑賞

  第三段

  1.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寫了什麼?客是如何闡發當時的情懷的?

  本段寫“客”的回答,闡發了懷古傷時之情,感情色彩甚為悲傷。

  為何悲?

  英雄業績今安在何況吾輩漁樵者

  天地闊遠而自身渺小

  長江無窮而人生短暫

  情懷闡發

  對比:古今人物——曹操,吾與子

  赤壁江山觸發他想到歷史上的英雄人物,當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況吾輩漁樵江渚之上!

  比喻:人生短暫,感觸生悲

  蜉蝣(天地)粟(滄海)哀(吾生)羨(長江)

  理想與現實的矛盾

  理想: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

  現實:不可乎驟得

  古往今來,許多文人面對宇宙和歷史時都感到短暫悲哀。

  A.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B.陳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C.許渾:英雄一去豪華盡,惟有青山似洛中

  D.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E.楊慎: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2.第三段是怎樣將情、景、理結合在一起的?

  主問古人事蹟孟德遺詩孟德遺蹟安在哉?悲的緣由

  客答現實人生漁樵江渚蜉蝣天地平凡渺小人生苦短

  第三段透過“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兩個英雄人物,是寫景;再由他們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議論;引出曹操、周瑜,更加見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感慨,是抒情。

  第四段:

  1.本段感情色彩如何?本段主要寫什麼內容?

  主要寫蘇子批評客的觀點,闡發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本段的感情變為喜悅。

  水月人

  變逝者如斯盈虛如彼生老病死

  不變未嘗往也卒莫消長代代相承

  2.討論:如何評價作者的觀點?談談對自己的啟示。

  他的人生態度是樂觀的,作者表明的觀點是希望一個人不要發無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種看似超脫塵世其實卻並不現實的幻想世界,而應適應現實,在目前這種寧靜恬適的環境中不妨陶醉在大自然的懷抱中。但也有負面因素,主張隨遇而安也可能導致鬥志的消減。

  但蘇軾是在走出監獄到達流放地而幾乎喪失自由的情況下說這番話的,反映了他的坦蕩、曠達和強烈的生活信念,值得肯定的方面是主流。

  啟示:

  積極進取,直麵人生窮則獨善其身

  聽任天命,隨遇而安達則兼濟天下

  沒有經過戰鬥的捨棄是虛偽的,

  沒有經過苦難的超脫是輕佻的。

  ——傅雷

  啟示:面對逆境,要把眼光放長遠一些,胸懷放寬廣一些。

  第五段

  1.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本段感情色彩為“喜”,照應了開頭超然欲仙的快樂。主要寫客人聽了蘇子的話,身心釋然,主客開懷暢飲,興盡酣睡。

  2.這樣結尾有什麼深刻含義?

  這樣結尾是向政敵的一種暗示:我雖然遭受迫害,貶滴黃州,但我的日子過得並不差,既不寂寞也不苦惱。這實際上是一種抗議。

  合作探究:

  你認為當時真有這樣一場主客問答嗎?他們所表現的人生態度有什麼不同?

  主和客其實是蘇軾人生的兩個層面:

  A、主——作為道者的蘇軾

  ——達觀——因緣自適,隨遇而安

  B、客——作為儒者的蘇軾

  ——悲觀——人生短暫,生命渺小

  八、歸納總結

  本文的藝術特色

  1.多次採用主客問答的形式,是行文結構波瀾起伏,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層層展現、深層揭示。

  2.寫景、議論、抒情的緊密結合。

  結構情

  一層:夜遊之樂

  ①泛舟赤壁,襟懷開朗(樂)

  二層:樂極悲來

  ②飲酒放歌,簫音怨慕(轉悲)

  ③慨嘆人生,苦短失意(悲)

  三層:因悲生悟

  ④蘇子作答,妙語解頤(轉喜)

  ⑤主客盡歡,忘情塵世(樂)

  寂寞讓蘇軾如此美麗,寂寞讓蘇軾如此成熟。與其說是蘇軾成全了赤壁,不如說是赤壁成全了蘇軾。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刺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勃鬱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餘秋雨《蘇東坡突圍》

  九、蘇詞欣賞:

  卜算子

  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成語歸納:

  1、滄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顆穀粒,形容物體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形容人物嚴肅或拘謹的樣子。

  3、遺世獨立:脫離社會,獨自生活,不跟別人往來。

  4、不絕如縷:像細線一樣連著,差點就斷了。多用來形容局勢危急或聲音細微悠長。

  5、杯盤狼藉:形容宴飲後桌上凌亂的樣子。

《赤壁賦》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學習駢散結合的語言特點;

  (2)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瞭解詩人儒道兼濟的思想。

  教學重點:

  欣賞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體悟主客問答中的哲理內涵。

  教學方法:

  第一課時:誦讀法,教師講解法。

  第二課時:討論學習法。

  第一課時

  一、學生課前預習

  1、閱覽相關材料《人生到處知何似?應是飛鴻踏雪泥——淺談蘇軾逆境中曠達的人生態度》收集關於赤壁的歷史、關於賦的相關知識。

  2、熟讀課文,利用工具書解決字詞,並歸納文章的字詞。

  3、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將學生按平均水平分為若干小組(4-6人之間)。說明:這一步旨在引導學生學會自學,學會收集材料,學會整理材料,養成預習的習慣,初步感知課文,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作者和解題:以蘇軾圖片匯入,由小組學生介紹蘇軾的相關經歷。

  教師明確:

  1、黃州的蘇軾:蘇軾人生中最無用世機會的三處貶所:黃州、惠州、儋州。赤壁賦的寫作正是蘇軾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時。簡單的介紹蘇軾躬耕東坡、黃州夜醉及兩賦一詞。有助於學生對欣賞作品時恰當的運用“知人論世”的方法。

  2、解題:(1)赤壁的有關話題:三國時的赤壁和黃州的赤壁(2)賦的特點的演變:騷賦—大賦—小賦—駢賦—律賦—文賦說明:這一步主要是引導學生體會課前預習的重要性和篩選資訊的重要性。展示課前所學,得到認可,激發興趣。

  三、第一環節:聽錄音或看多媒體課件,提醒學生注意字音的準確,語句節奏的緩急和節奏的變化。教師點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換韻。

  四、第二環節:以誦讀為紐帶,落實以下幾個步驟:

  1、正音讀—識文字—通義訓—察語氣—明文法—斷句讀—辨辭采—別文體請四位學生分別朗讀,其餘同學根據註解疏通文意,找出駢句,用心讀。

  2、學生提出疑問,教師提示重要知識,舉例:詞類活用——使動用法:舞幽壑之潛蛟意動用法:侶魚蝦而友麋鹿名詞作動詞: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句式——定語後置:客有吹洞簫者 賓語前置:何為其然也說明:以朗讀加深對課文的體會,透過讀了解文體特點和散文的韻律之美。

  五、第三環節:理清文章的思路,(學生默讀,檢查學生有無動筆勾畫)

  教師點撥第一節——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節——悲涼簫聲的傷感 第三節——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節——隨緣而安的態度 第五節——忘情塵世的灑脫說明:此步驟重在倡導學生學會自學,學會合作。同時也讓學生體會誦讀在文言文學習中的重要性,從而在語感上進行強化,促進課文的背誦。從讀到理解文意,再從理解文意到背誦,、落實教學目標。

  六、第四環節:透過以上的分析,再讓學生齊讀課文,仔細體會文章的語言,探討景、情、理的關係(再細讀,小組討論)。

  學生按四組展開討論:

  1、文章寫了怎樣的景?

  2、文章寫了怎樣的情?

  3、文章寫了怎樣的理?

  4、總結情、理、景之間有什麼關係?

  七、課堂演練,強化雙基(略)

  八、佈置作業:安排下節課的討論話題:

  (1)蒐集蘇軾相關作品(詞賦)中有“月亮”的句子,欣賞本文中的“水月”的意象,體會蘇軾對自然的態度。參考:《永遇樂》、《虞姜人》、《江城子?密州出貓》、《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念奴嬌?赤壁懷古》、《記承天寺夜遊》、《後赤壁賦》等。

  (2)分析主客的形象,體悟主客問答中的理性思想。

  (3)尋找材料,看古人(主要是陶淵明、李白等)的人生觀。

  第二課時

  一、評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1、蘇軾在他許多作品中多次提到“水月”意象,僅以“月”為例,有哪些? 學生展示自己蒐集的材料,並進行分析(以下為節選):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永遇樂》) ?夜閒風靜欲歸時,惟有一江明月碧流漓。(《虞姜人》)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於狼。(《江城子?密州出貓》)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念奴嬌?赤壁懷古》)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後赤壁賦》) ?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記承天寺夜遊》)

  2、課文中都有哪些月亮?與前面同學們蒐集的有什麼異同之處?(學生分組討論)教師點撥:現實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賞風月(實) 歷史中的“水月”——蒼涼之意——憑弔古人(虛)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須臾——體悟人生(虛)

  3、學生分析蘇軾描寫月亮的變化發展過程。討論明確: 以被貶黃州為界,被貶前,他是一個愉悅輕鬆、激情滿懷的蘇軾。明月高在景中呈寧靜、輕鬆之態。到他密州時,到達極致,豪情萬丈,渴望建功立業的抱負噴薄欲出。“月”成了祥樂、寧靜、澄澈、優秀、高潔、圓滿、理想的化身。被貶後,他的心態發生大轉變。出現在景中的月也是靜的,然而卻是孤寂的“靜”。冷清的“靜”。甚至讓人產生羽化登仙的虛無感、人生如夢的飄渺感。蘇軾由“會換雕弓如滿月”的豪情狀態輕而為“抱月而長終”的遺此獨立。但蘇軾畢意是大家,總能於逆境中化解苦悶,隨緣自適,超脫放曠。說明:這一部分重在提高學生研究分析能力,透過研究性學習,在蒐集材料、分析材料上得以鍛鍊,並且透過提供解讀的平臺,培養學生“知人論文”、“知人論世”的能力。

  二、主客是否為兩個人?面對眼前的景物,他們有怎樣的看法?從中看出他們對待人生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將原先的四組分為兩組,分別從客和主兩個角度進行分析。

  1、主和客其實是蘇軾人生的兩個層面,主——作為道者的蘇軾——達觀——因緣自適,隨遇而安客——作為儒者的蘇軾——悲觀——人生短暫,生命渺小明確:蘇軾將儒與道結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觀。

  2、三位學生分角色朗誦全文。一讀旁白,一讀蘇子,一讀客。讀出課文情感的變化。 3、結合詩歌單元《歸園田居》、《夢遊天姥吟留別》,談談蘇軾、陶淵明、李白對傳統人格超越。學生展示自己事先蒐集好的材料,並結合相關分析,得出:陶淵明——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是帶性使氣的(參考)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權貴,使我不開心顏——是深感痛苦的(參考)蘇軾——水逝去而常流,月盈虧而永生——是灑脫曠達的(參考)說明:利用小組討論,減少任務量,加大課堂的容量,並且透過競爭激發了興趣。透過分角色朗讀加深對情感的體悟。同樣也透過研究性學習的方式,加深學生對古人人生觀的理解,透過對比感受人的多姿多彩,感受傳統文化的神奇。

  三、蘇軾這種聽任自然,力求豁達的心境卻讓人有消極感,他是否有陶淵明歸園田的心境?(也就是如何正確評價蘇軾隨遇而安,及時行樂的人生態度。)

  1、蘇軾這番話看起來很超脫,但骨子裡仍然有人生空虛之感,所以所謂的聽任自然,只能是一種自我安慰。

  2、不這麼認為。蘇軾的人生觀應該是樂觀曠達的,因為當時他被流放到這偏遠的黃州,又幾乎喪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講喪氣話,不甘陷於苦悶而力求解脫,這很不簡單。

  3、他與陶淵明的心境還是有區別的,陶淵明是不肯為五斗米一束帶見鄉里小兒,他是真正厭世。蘇軾的思想從本質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嬌》中拿周瑜比,現在與曹操比,都是感嘆人生短暫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樣有所作為。

  4、認為聽任自然是積極的人生態度,在客觀形勢對自己最不利時,蘇軾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順乎自然積極去適應現實,在現在競爭社會中,要立足於社會,我們同樣要積極地去適應現實,投身到激烈的競爭中去。

  5、在現代社會,“一毫而莫取”的觀點顯然行不通,你不去爭取,只有被別人“吃”掉。 6、理解是斷章取義了,他說這話有前提“苟非吾之所有”,如果用這種態度做官,那現在會少很多貪心官員,反腐倡廉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7、“取之無禁,用之不竭”作為成語現在還用,如果說是對大自然無節制地索取、破壞,顯然是不對的;而作者享受的只限於清風、明月,所以不至於破壞生態。

  小結:同學們不是隻停留在讀懂字詞句上,而是立足於時代來評判古人的文章,批判地吸收傳統文化的精華。今天我們學習《赤壁賦》,我們不僅走進了作品,也走近了蘇軾,感悟到了一種人生的美。下面我們一起來朗讀餘秋雨先生寫給蘇東坡的一段話,和大家互勉。

  學生齊讀:“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勃鬱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說明:透過生生之間心靈的碰撞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對他人關注的意識,利用優美的文字喚起對人生的感悟。

  四、請學生給本課做個結語出現的精彩總結:

  五、佈置作業

  結合蘇軾的詞,分析詞中所蘊涵的對人生(生命),對苦難的理解。寫一篇評論文章800字以上。參考詞:《念奴嬌赤壁懷古》、《定風波》、《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等三。

  教學反思:

  本案例力圖體現“重在自主,重在發現,重在探究”的教學理念。筆者認為值得肯定的地方有:首先,學生的鑑賞活動貫穿教學的始終,無論是對文字意義的讀解,還是對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師傳遞、告知的,而是由主體透過探究發現的。在課堂上,鑑賞主體擁有比較充分的鑑賞權、思考權、發言權,這就為主體“發現”提供了保證,學生不再是名義上的、形式上的主體,而是實質性主體——成為學習過程的真正主人。

  例如學生總結這篇課文十分精彩:(1)文章有賦的情韻,散文的筆調,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上的束縛,用比較自由的句式構成帶韻的散文,兼具詩的情韻和散文的理意,體現了韻文的優美、綿長的特色。(2)《赤壁賦》清風和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的幽美景緻,都給政治上失意的蘇軾帶去了莫大的慰藉,於是他用那傳神的妙筆,為我們展現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境界,他描寫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發宇宙無窮、人生短促的感慨,並以水月為喻,暢達宇宙萬事萬物變與不變的辨證關係,使惆悵的心情在享受清風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詩意的消解,表現了一種豁達樂觀的襟懷。(3)面對逆境,要把眼光放長遠一些,胸懷放寬廣一些。緣於詩人痛苦的人生際遇,暢達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種豁達的情懷。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學習的方式,重視對學生資訊蒐集和篩選能力的培養。(說明:還學生自主的權利,同時也是對課堂的總結。教學中透過組織學生課外的分組、結合話題指導材料蒐集、篩選,對於改變學生原來被動的接受和教師教什麼我聽什麼的學習方式會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教學中,有好多學生都談到這樣的學習非常輕鬆,並且可以涉獵到更感興趣、更廣泛的知識。

  第三,強調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改變教師原來單一的講解傳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學生小組的合作、探究和競爭,變知識的接受為生成。利用現代媒體,利用網路,利用發放的`資料,利用生生之間思維的碰撞,打開了克服重難點的大門。我覺得,這對於古文學習方式的改變是一個很好的嘗試。

  值得探討改進的地方: 1、學生的課外預習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地掌握,畢竟學生的學習大多還是停留在傳統的接受型上,習慣很頑固。

  2、閱讀大量的資料,對於教學進度的完成是一個挑戰。(當然,教會學生方法,改變學生的習慣比任何都值)

  3、改進的想法是打算結合網路,以利於更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

《赤壁賦》教學設計4

  第二課時:品作者深情 悟人生哲理

  一、複習匯入,連線舊課

  師:文章一二段主要寫了什麼?傳達了作者怎樣的心路歷程?

  明確:作者月夜泛舟赤壁之下,被恬靜素雅的赤壁夜景所陶醉,有一種“羽化而登仙”的感覺,似乎忘卻內心的悲痛,怡然自樂;但隨著自己不經意的“歌聲”和客“嗚嗚然”的“洞簫聲”,作者那淡淡的樂又被內心深處的痛楚所替代。於是“蘇子愀然,正襟危坐”,發出“何為其然也”的疑問。

  二、品作者深情,悟人生哲理

  (一)研習第三段

  1、“何為其然也”,是什麼意思?

  明確:“其”在此是“簫聲”,“然”指“這樣(悲涼)”。這句話的意思是“為什麼(你吹的)簫聲會這樣悲涼呢?”

  2、請默讀第三段,用自己的話簡要概括“何為其然也”?(PPT)

  明確:一悲我與曹公不可同日而語。曹操“西望夏口,東萬武昌,……破荊州,下江陵……一世之雄”。而我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二悲“人生苦短,宇宙無窮”。曹操雖然具有雄才大略、豐功偉績,為“一世之雄”,但“而今安在哉”?“哀吾身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三悲“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這個願望“不可乎驟得”。

  教師相機引導學生注意此段詞句的理解。

  3、此專題主題是“像山那樣思考”,板塊名稱是“感悟自然”。那麼,客是怎麼由赤壁夜景感受到上述悲的呢?“客”是怎麼表述這些悲的?其中最核心的悲又是哪一點?

  明確:客面對眼前的明月清風,自然想起了有關明月的詩歌。而明月的詩歌是很多的,此處想起曹操《短歌行》中的句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主要還因為 “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傳說這裡是當年赤壁大戰的古戰場,因此聯想到當時的英雄曹操就再自然不過了,作者在詞《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就聯想到了周瑜。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它的意思是“明月升起,星星閃爍,一群尋巢烏鵲向南飛去。”它的下兩句是“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意思是“繞樹飛了三週卻沒斂翅,哪裡才有它們棲身之所”。整首詩主要表達了作者“感嘆人生苦短,渴望賢才協助自己實現宏偉大業”的雄心。在這裡,蘇軾借客之口引用此詩句,是含蓄地反用其義,即希望自己能夠遇上賢主。但客在此迅速將話題轉向詩的作者曹操,並濃墨重彩描繪了曹操當年的雄才大略、豐功偉績,並用一句“固一世之雄也”高度總結,但最後又用一句 “而今安在哉”反問,對這一切作了徹底的否定。

  同在赤壁這地方,當年曹操那樣的大英雄都尚且如此!反觀自身,“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又能怎麼樣?但長江是無窮無盡的,即宇宙是無窮的。於是就感嘆“人在無窮的宇宙面前,實在是渺小而短暫”。所以就有了“哀吾身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哀嘆。所以就有了“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的渴望。知道這個渴望不可以實現,所以就有了悲從中生,只好把這種悲傷傳遞到簫聲之中:“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概言之,“人生苦短,宇宙無窮”,不能建功立業永垂不朽成了一切悲的根源。

  4、齊讀第三段。

  (二)研習末兩段

  過渡:“人生苦短,宇宙無窮”,的確是困擾古今中外智者哲人的天大難題。孔子暮年也曾於河畔感慨“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陳子昂面對時間上的無限“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和空間上的廣袤無垠“念天地之悠悠”時,發出“獨愴然而涕下”的悲嘆。面對無限的時間和無限的空間,人生的確是短暫的,人的確是渺小的。面對這個世界難題,我們該怎麼面對呢?蘇子是怎麼面對的呢?

  1、你有過這個困惑嗎?你是怎麼面對“宇宙無窮,人生苦短”的困惑?

  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

  2、面對此種困惑,有人慾挽住時間的流水,有人想延長生命的長度,有人及時行樂,有人珍惜寸陰。而蘇子又是如何來排遣心中的苦悶和憂愁的呢?他能很好地解決這個難題嗎?他是怎麼解決此難題的?請一同學朗讀第四段思考此問題。

  明確:作者從身邊的水和月感悟到事物以及人的變和不變的相對性。

  從變的角度說,“逝者如斯(水)”;“盈虛者如彼(月)”。萬事萬物並不永恆,事事物物時刻在變化,即“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他否定了客從不變的角度看“長江之無窮”的觀點。

  從不變的角度看,水“未嘗往”,“往”指“流逝、消失”,即水“從來沒有消失過”;月“卒莫消長”,即月亮“本身終究沒有增減”,月亮還是那個月亮。萬事萬物都是無窮無盡,不會斷絕,仍然永恆的,即“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強調了“我”與“物”同,也是無盡的,否定了客從變化的角度看“吾生之須臾”的觀點。

  3、“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這是好理解的,哲學上說,不可能同時踏入同一條河流講得就是這個意思。但“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這裡“物”“無盡”也好理解,但“我”怎麼也“無盡”呢?

  說明:這是此文的難點,主要是學生沒有佛道知識儲備。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儒釋道不同角度去理解,若課堂時間不夠,也可以作為課外探究題,引導學生去查閱相關資料瞭解作者在黃州時期的思想和儒釋道關於人生永恆的論述。

  下面是一些比較有代表的解釋,供參考:(PPT)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蘇軾所追求的也正是這個“不朽”。 ——吳小如《讀蘇軾<赤壁賦>》

  ▲佛教禪宗裡有證實相的觀點。實相是指空幻的萬千事物背後的那個實在的本體,那個沒有被汙染的清靜的東西,這東西真實而又清靜,隱於現象背後,不生不滅,值得追求。生與死只不過是一種幻相,它的背後有一種永恆不變的實相。這種實相,一般的愚鈍者是看不到的,要憑主體的心靈感悟,所見意境的瞬間昇華才能實現。蘇軾經過長期的磨難,產生了頓悟,所以樂觀曠達地說:“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武增明 《解讀“物與我皆無盡也”》

  ▲《莊子·知北遊》說:“人之生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這樣,人之生存是氣聚的結果,人之死是氣散的表現。一物化為另一物,只是具體存在形式發生了變化。究其實質,仍是一氣。因此,在氣這一層次上,萬物也齊一的。莊子說人生於無復歸於無,正如現代科學之謂物質不滅。

  4、怎麼理解主與客的對答?

  明確:主客對答是賦這種文體的特點。蘇子的“知”與客的“知”在文中交鋒,蘇子的“知”正是客的“不知”,這主客的交鋒正是作者內心苦惱、矛盾交織的獨白,重疊了兩個“靈魂”。內心的“主”終於說動了內心的“客”,作者樂觀向上積極的一面,壓下了頹傷自憐消極的一面。

  5、認識了無窮和有限的相對性,那麼我們怎麼面對人生?作者告訴我們怎麼面對人生?

  明確:“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

  6、世界難題解決了,蘇子與客的情緒怎麼樣?請齊讀最後一段。

  明確:客喜而笑。這與前面的“樂”有本質的差異,“樂”是淺層的感受體驗,而“喜”則是發自內心的愉悅。

  板書:喜。

  三、誦讀全文,對話蘇軾

  1、誦讀全文思考:若時空倒流,你又回到宋代,在大街上遇到了東坡居士,結合此文的學習,你想對他說點什麼?

  2、北京時間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的8.0級特大地震災害。許多同胞在此次災難中永遠離開了我們,許多同胞在此次災難中成了殘疾人,許多同胞在此次災難中失去了情人。如果這其中就有你的同學,那麼現在你學習了東坡居士的《前赤壁賦》,你是否有更多的話想對你的同學說?你會怎麼說?

  3、小結: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還是那山,水還是那水。

  四、作業:背誦末三段

  附錄:板書設計

  樂——赤壁夜景

  ↓ 與曹公不可同日而語

  悲— 人生苦短,宇宙無窮

  ↓ 挾飛仙、抱明月,不可驟得

  喜——物與我皆無盡也

《赤壁賦》教學設計5

  一、教學目的:

  1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2感悟語言運用的妙處。

  二、教學重難點:

  體會景、情、理三者內在的聯絡。

  三、教學設計

  1.解題:文體、背景、後人評價

  2.聽第一種錄音,疏通詞句

  3、分析內容:明線,泛舟宴樂;暗線,心境變化

  4、聽第二種誦讀及其中的賞析,總結

  四、教學過程

  一.文體簡介

  賦,始於兩漢魏晉,“賦者鋪也,鋪採搞文(舒展散佈),體物寫志也。”例如司馬相如的《子虛賦》,賈誼的《鵬鳥賦》,張衡的《兩京賦》等。

  蘇軾的《赤壁賦》擺脫了魏晉時期鋪陳浮華、羅列詞藻的文風,緊緊圍繞著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實景。這篇文章的景物描寫雖然筆墨不多,但是意境創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寫優美自然,抒發情感也真摯樸實。在創作風格達到爐火純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二.創作背景

  蘇軾出身於一個比較清寒的文人家庭,從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學薰陶,尤其是在父親蘇洵由發奮讀書而入仕的影響下,早年便‘學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蘇軾中進土,年方21歲。

  北宋王朝積貧積弱,內憂外患,危機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負和社會責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變法改革,青年蘇軾也積極參與其中,多次上書。

  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時,蘇軾傾向以司馬光為首的舊黨反對新法,從而捲入了上層政治鬥爭的旋渦,成為統治集團內部權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捕入獄(其實是諫官李定、舒擅、何正臣三人斷章取義地摘出他諷刺新法的詩句進行誣陷。“烏臺”即御使府),後經蘇轍等人營救才免罪釋放,被貶滿黃州團練副使。

  從“烏臺詩案”到流放黃州是蘇軾人生的重要轉折,政治上失意訪惶,精神上孤獨苦悶。但是生性曠達的詩人在佛道和山水之中求得解脫,自號“東坡居士”,並寫了千古傳唱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這樣充滿哲學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蘇軾,是上帝賜給中國古代文學的一個奇蹟,他是書法家,畫家,詩人,詞作家,散文家,他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全才奇才。無數的宦海風波和人生挫折鑄煉了詩人宏大曠達胸懷。

  三.課文匯入

  餘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蘇東坡突圍》,這篇文章主要講述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後的生活經歷和心路歷程。作者認為這段煉獄般的經歷讓蘇軾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餘秋雨寫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勃鬱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結果——引導千古傑作的前奏已經鳴響,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黃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後《赤壁賦》馬上就要產生。”

  四.配樂朗誦全文,要求聽準字音,聽出節奏,聽對文章感情變化的處理。

  五.朗讀課文,疏通字詞

  1、通假字:

  ①舉酒屬客屬——囑

  ②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馮——憑

  ③山川相繆繆——繚

  ④舉匏樽以相屬屬——囑

  2、活用詞:

  ①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舞、泣:使……跳舞,使……哭泣(使動用法)

  ②順流而東也東:東去(名作動)

  ③侶魚蝦而友麋鹿侶、友:以……為伴侶,以……為朋友(意動用法)

  3、特殊句式:

  ①凌萬頃之茫然(定語後置)

  ②何為其然也?(賓語前置)

  ③而今安在哉?(賓語前置)

  ④寄(如)蜉蝣於天地,渺(如)滄海之一粟。(謂語省略,省略句)

  ⑤而又何羨乎!(賓語前置)

  ⑥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判斷句)

  4、成語:

  遺世獨立、羽化登仙、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正襟危坐、

  月明星稀、橫槊賦詩、一世之雄、滄海一粟、逝者如斯、杯盤狼藉

  六、文章內容:

  第一節,寫作者和朋友泛遊長江,盡情盡興。(“樂”)

  第二節,寫簫聲哀怨,使客人的情感驟轉。(由“樂”而“悲”)

  第三節,吹簫客人論述了曲調哀怨的原因:

  1、當年舳艫千里橫槊賦詩的英雄現在在哪裡?有為者尚且如此。

  2、更何況我們生命短暫、有志無為者。

  3、哀嘆人生短暫,羨慕長江永恆。

  第四節,作者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1、天地萬物變與不變,只是兩種不同的認識而已。

  2、人與天地萬物一樣,都是永存的,對天地沒有什麼可羨慕的。

  3、江上清風,山間明月,取之無禁、用之不竭這無窮無盡的寶藏,我們可以共同享用。

  三層意思表達了作者樂觀豁達的情懷。儘管政治失意,被貶黃州,但作者能以一種超脫的心境對待它,找到自己心理平衡的支撐點。

  第五節,客人轉悲為喜。(由“悲”而“喜”)

  七、寫作特點——情景結合

  景中有情:“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月出於東山之山,徘徊於斗牛之間”。按照魏晉

  南北朝的一些文人寫作的風格,就得將這四句話繁衍成一段或幾段,極盡優美辭藻之能事。蘇軾的四句則不然,他不是為寫景而寫景,而是用了極為簡練的筆墨,卻飽含了豐富的情意。清風輕拂人面,江上風平浪靜。這兩句話創造了一個寧靜優美的環境,為下文寫“樂”奠定了基礎。“月出”兩句,又活畫出天上的情景。這“徘徊”真是神來之筆!從東山升起的月亮,似乎很理解人意,它慢慢升起,又不願意離去,只在斗牛之間“徘徊”,好象願意讓人們盡情欣賞這美景;當然人們也希望月亮不要離去,他們需要這樣一個優美的環境!寫景帶上了感情色彩,抒情又藉助了景物的描寫,真是情景交融。

  情中有景:“縱一葉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那個“縱”字“凌”字,多麼傳神!多麼盡興!這都非常真切地表現了蘇軾泛遊長江時的愉快心情。但同時又是寫景,長江水平如鏡,碧波萬頃,一葉小舟在水上縱情飛馳,作者完全興致勃勃,放飛心靈,忘情自然,飄飄欲仙。透過作者的想象,描繪出作者欲飛昇成仙的情景,情中有景。

  八、全文總結

  春去秋來不縈於懷,成功失敗不繫於心,人生起落不礙於眼,於自然中獲取人生的樂趣與力量,這就是蘇軾的曠達與樂觀。“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餘秋雨《蘇東坡突圍》)

  觀照人生,回首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前赤壁賦》譯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蕩著船兒,在赤壁下游玩。清風緩緩吹來,水面波浪不興。舉起酒杯,勸客人同飲,朗頌《月出》詩,吟唱"窈窕"一章。一會兒,月亮從東邊山上升起,徘徊在鬥宿、牛宿之間。白濛濛的霧氣籠罩江面,水光一片,與天相連。任憑水船兒自由漂流,浮動在那茫茫無邊的江面上。江在曠遠啊,船兒象凌空駕風而行,不知道將停留到什麼地方;飄飄然,又象脫離塵世,無牽無掛,變成飛昇仙果的神仙。

  這時候,喝著酒兒,心裡十分快樂,便敲著船舷唱起歌來。唱道:"桂木做的棹啊蘭木做的槳,拍擊著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動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遠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邊遙遠的地方。"客人中有會吹洞簫的,隨著歌聲吹簫伴奏,簫聲嗚咽,象含怨,象懷戀,象抽泣,象低訴。吹完後,餘音悠長,象細長的絲縷延綿不斷。這聲音,能使深淵裡潛藏的蛟龍起舞,使孤獨小船上的寡婦悲泣。

  我有些憂傷,理好衣襟端正地坐著,問那客人說:"為什麼奏出這樣悲涼的聲音呢?"客人回答說:"’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隻只烏鴉向南飛翔’,這不是曹孟德的詩句嗎?向西望是夏口,向東望是武昌,這兒山水環繞,草木茂盛蒼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敗的地方嗎?當他佔取荊州,攻下江陵,順江東下的時候,戰船連線千里,旌旗遮蔽天空,臨江飲酒,橫握著長矛吟詩,本是一時的豪傑,如今在哪裡呢?何況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魚打柴,以魚蝦為伴侶,以麋鹿為朋友;駕著一隻小船,舉杯互相勸酒;寄託蜉蝣一般短暫生命在天地之間,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嘆我們生命的短促,羨慕長江的無窮無盡。願與神仙相伴而遨遊,同明月一道永世長存。知道這種願望是不能突然實現的,只好把這種無可奈何的心情寄託於曲調之中,在悲涼的秋風中吹奏出來。

  我對客人說:"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嗎?水象這樣不斷流去,但它實際上不曾流去;月亮時圓缺,但它終於沒有消損和增長。原來,要是從那變化的方面去看它,那麼天地間的萬事萬物,連一眨眼的時間都不曾保持過原狀;從容不那不變的方面去看它,那麼事物和我們本身都沒有窮盡,我們又羨慕什麼呢?再說那天地之間,萬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應有的東西,雖說是一絲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風,與山間的明月,耳朵聽它,聽到的便是聲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沒有人禁止,享用它沒有竭盡,這是大自然的無窮寶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客人高興地笑了,洗淨酒杯重新斟酒。菜餚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盤子雜亂一片。大家互相枕著靠著睡在船上,不知不覺東方已經露出白色的曙光。

  《前赤壁賦》賞析

  無端受屈、含冤入獄的蘇軾,在"烏臺詩案"結案後不久,就被貶謫為黃州團練副使,所幸的是黃州地方官吏欽慕他的為人與俊才,非但不加管束,還常常任他在管區內縱情遊山觀水,而情豪興逸的蘇東坡則每遊一地必有詩文紀盛,《前赤壁賦》與《後赤壁賦》就是這一時期留下的不朽名篇。

  賦是介乎韻文與散文之間的一種文體,從戰國時荀卿的《賦篇》創其名開始,先後出現了宏篇鉅製的漢賦、駢偶講究的駢文。這篇《前赤壁賦》是韻文,從頭至尾換了十二次韻;像漢賦一樣,採用主客答問的方式來闡述作者的思想、認識;又似駢賦和律賦,行文之中常使用排比與對偶,具備了"賦"的基本特徵,但它又不為"賦"這種文體所拘泥,多處運用散文筆法,句式有時長短、有時整齊,參差錯落,可以稱得上是散韻巧妙結合、詩文和諧統一的佳篇,對辭賦體的發展與突破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以往的遊記散文,大多以紀遊寫景或於紀遊中借景抒情為主,而東坡的不少散文,卻開創了一種新的寫法。在這些文章中,作者並不著意寫景,而是以闡明哲理,發表議論為主。借題發揮,借景立論的獨特風貌貫串於字裡行間。《前赤壁賦》就是這種新型遊記的一篇代表作。

  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也就是蘇軾謫居黃州的第三年初秋,他與朋友駕一葉小舟,來到黃岡赤壁下的長江中賞月遊玩,明月一輪映于波平浪靜的江面,送爽的清風徐徐吹來,茫茫白露布滿大江,水光山色與中天夜月相輝映,主客對酌於舟中,酒酣耳熱後和著悽愴的洞簫聲扣舷而歌,然後又從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簫聲中引出客人思古之幽傷和對人生如寄的慨嘆,文章也就此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發到哲理的暢達,進而以蘇子的對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來,"變"與"不變"的理論和"物各有主"的觀點好似一劑"愀然"的靈丹妙藥,使客人終於"喜而笑"。

  《前赤壁賦》通篇以景來貫串,"風"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輔之,全文緊扣風、月來展開描寫與議論。以風、月之景開卷,又於文中反覆再現風、月形象。歌中的"擊空明兮泝流光"則是由景入論的轉折。客的傷感起於曹操的"月明星稀",終於"抱明月而長終"、"託遺響於悲風"的悲哀,仍然不離"風"、"月"二字。蘇子的對答,亦從清風、明月入論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景物的連貫,不僅在結構上使全文儼然一體,精湛縝密,而且還溝通了全篇的感情脈絡,起伏變化。起始時寫景,是作者曠達、樂觀情狀的外觀;"扣舷而歌之"則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樂甚"向"愀然"的過渡;客人寄悲哀於風月,情緒轉入低沉消極;最後仍是從眼前的明月、清風引出對萬物變異、人生哲理的議論,從而消釋了心中的感傷。景物的反覆穿插,絲毫沒有給人以重複拖沓的感覺,反而在表現人物悲與喜的消長的同時再現了作者矛盾心理的變化過程,最終達到了全文詩情畫意與議論理趣的完美統一。

  之所以說《前赤壁賦》是蘇軾散文的代表作,是因為這篇文章幾乎包攬了蘇文的主要風格特點。宋元明清以來,不少文人紛紛指出,蘇文的風格是"如潮"、是"博",也有的說是"汗漫",是"暢達",是"一瀉千里、純以氣勝",確實都很有道理,但又都不夠全面、確切。從《前赤壁賦》來看,蘇文的風格乃是一種自由豪放,恣肆雄健的陽剛之美。文中無論說理,還是敘事、抒情,都能"隨物賦形"、窮形盡相,寫歡快時可以羽化登仙、飄然世外;述哀傷時,又能拿動蛟龍、泣嫠婦作比;而蘇文的舒捲自如、活潑流暢,在《前赤壁賦》中也不難發現,像"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這樣的句子真是一氣呵成,如同"行雲流水",揮灑自如。至於語言的精練生動、詞簡情真,就更是可以在文章中信手舉來,毫不費力。"徘徊於斗牛之間"的"徘徊";"渺滄海之一粟"的"渺",都是一字千鈞,讀來似鏗鏘作金石聲。《前赤壁賦》一文還充分體現了蘇軾散文自然本色、平易明暢的特色,那種純真自然之美給古往今來的無數讀者帶來了多麼難忘的藝術享受。

《赤壁賦》教學設計6

  師:現在進行朗讀測評。請生1朗讀《赤壁賦》前兩節。

  (因為要打分,學生1比較有感情的朗讀。)

  師:亮出你們的分數。

  (全體學生高舉右手,滿分為五分,伸出三根手指的人較多,評四分的較少。生1給自己評一分。)

  師:放下。生1,你怎麼只給自己一分?

  生1:我本來我是可以讀得更好,但開始沒進入狀態,還讀錯一個“頃”。讀到蕭聲時才有感覺。

  師:你對自己的要求很高,這是好事情。最終評分:三點五分。(教師將分數寫在記分冊上。)可以想象,當無盡的憂傷隨著蕭聲傳入蘇軾的耳膜又擴散到遼闊的江面上,那是怎樣一種宏壯擴大又無限悠遠的憂傷啊。讓我們來學習課文後三節,理解客人為何而悲,主人何以解悲。先請大家聽我的朗讀,同時思考,這段的層次是怎樣來劃分的?

  (師讀)

  生2:分兩層,第一層到“而今安在哉”。

  師:有不同看法嗎?

  生3:這段是一問一答,第一層應該在“何為其然也”。

  (多數學生點頭示意有道理)

  師:還有其他想法嗎?(見沒有)我要說兩個同學說的都有道理,生3是在大層次上切分的,生2是從小層次來切分的?是不是聽得有點迷惑了?換句話說,生4劃分的層次沒有錯,但是第二層是不是還有些長?還需要作進一步切分。這就需要我們再分小層。只有學會從不同層面由大到小來理清文段的結構層次,才有真正有助於我們對文章的理解和賞析。

  師:客人的回答內容分這兩層,大家同意麼?

  生:同意。

  師:“同意”也得說說理由。你說——

  生4:前面說的主要是古代的事,舉了曹操的例子。後面回到眼前,寫“吾與子”了。

  生5:“況”是個連詞,表示另有一層。以前你說《陳情表》的時候,就說了“況”“且”“但”三個連詞,表示三層的。

  師:很好,不愧是我的學生。(學生笑)分析文章結構,不僅可以從內容、敘述物件上來考慮,還可以著眼於能體現層次關係的關聯詞等“語文形式”。再這裡,我還想就這種形式說說我的看法。請大家看客人回答的內容。第一層是三個文句,在形式上基本一致,可以合併為一層了。剩下的部分,我們來找找韻腳,看看有沒有變化。你說說——

  生6:韻腳有“鹿”“屬”“粟”“窮”“終”“風”。不一樣。

  師:那就是換韻了。想想作者為什麼要換韻?是不是和層次也有關係?

  (學生思考)

  生7:我猜想前三個韻寫的是個人在自然面前的現實,後面寫的是由此生髮的感想。

  師:說的好。我個人就是想把客人的話分三層,並且是三次對比。

  (板書:古——今;個人——自然;理想——現實。)

  師:至於你們是不是覺得把“理想與現實”的第三層合併到第二層,並且認為都是關於“今”的內容,那是你們自己的思考,我們不再強求統一。我下面要就這一節問三個問題,大家寫下來討論:一、為什麼要引述曹操的事例?二、“知不可乎驟得”,到底客人想得到什麼?

  (學生交流)

  生8:寫曹操是英雄是為了和“吾與子”對比,英雄都消失了,我們又算什麼,所以寫出了悲傷。

  生9:曹操是客人心中的榜樣,寫榜樣的失敗,更能表達客人的悲傷。

  生10:因為是十六晚上游玩了,他們看到月亮,自然想到月亮的詩,而曹操也寫過《短歌行》,“月明星稀”與眼前的景象是相似的。

  師:引這麼兩句,還有別的用意嗎,結合曹操當時的心境來看。

  生11:這兩句是說,人才都流失到劉備、孫權那裡去了,曹操內心是渴望得到人才的。蘇軾寫這兩句,大概是說自己也是人才,沒人賞識吧。跟第二段中引用的詩句作用差不多。

  師:好。幾位說的都很好。在寫曹操的內容上,不僅寫了他渴慕賢才,還寫他的失敗,“山川相繆”借地形纏繞寫困窘之狀,照理說,應該把這位偉人的英雄本色寫出來,像第三個文句一樣,在浩蕩的軍隊中凸顯文能賦詩,武能橫槊的形象,為什麼用第二個文句來寫他的失意呢?(無人答)我想,在“客”的心目中,不管是失意的英雄,還是霸氣的英雄,何嘗不“浪淘盡”呢?巨大的失敗也罷,輝煌的勝利也罷,他們都輕輕地走了,不帶走一片雲彩。“而今安在哉”才是讓人神傷的感喟。

  師:順便說一下,我對“釃酒臨江”的“釃”的解釋不滿意。顯然蘇軾是想用16個字寫一代天驕曹操,極有氣勢,但是“釃”解釋成“斟”,那氣韻就削弱了許多。我每天在家斟一瓶啤酒,總體會不到做一回英雄的感覺。大家來“釃”一下——

  (生模擬作斟酒狀)

  師:這個詞的本意是濾,過濾酒中的雜質,顯然此刻的曹操不會在這裡做僕從做的事情。我個人想,還是把它解釋為“灑”,(模擬“灑”狀)來祈求上天保佑自己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師:第二個問題——客想得到什麼?

  生12:長生不老,還有和朋友在一起喝酒,與魚蝦、麋鹿友好相處。

  生13:還有想和仙人一起遨遊,抱著明月一同……

  師:“長終”,什麼意思。

  生13:長久的結束,就是死吧。

  (其他人笑)

  師:不要取笑,我贊成他的看法。“長”為“永久”,“長終”當然是指死亡。看,客活著就希望與仙人一起遨遊天地,自由自在;死也要心中長存明月,簡直是詩意的死亡了。當越來越多的現代人聲稱要“人要詩意地棲居”,蘇軾已經想到了詩意的死亡。我想這並不消極,反而浪漫美好。以詩意的死亡反觀生存,我們就知道死亡不是終點,而是又一個新的開始。好,還有什麼想到的,繼續說——

  生14:概括一下,客就是想要生命長一些,最好和仙人一樣,這樣就可以更長久與自然相處了。

  師:說的好,正因為生命短暫,那種永遠與永恆的自然和諧相處的歡愉沒法實現,這組人與物在時間長度上矛盾,導致客生髮了新的理想,而理想與現實又是矛盾了。所以他只能“託遺響於”什麼?

  生:悲風。

  師:自己把這這段讀一讀,體會體會。

  師:看第四節,蘇軾是怎麼勸解“客“的?蘇軾的話可以分幾層?

  生15:兩層。在“且夫”前,“且夫”是標誌。

  生16:我想第一個文句是一層。不管蘇軾怎麼解釋,“水與月”,下面兩層都寫到,起引起下文作用。

  生17:你錯了。水與月是第一層,第二層是風與月。

  師:好,別吵。從意義上,我看第一層是以變與不變來看人與物的盡與無盡,含蓄地指出客審視角度的偏差:人在變而有盡,物不變而無盡。作者認為,說要變都在變,要說不變,都無盡。所以不存在羨慕什麼的問題,這是“何羨論”。第二層從人與物的領屬關係說,有些物屬於某人或某些權力專有的,比如門口的樹是屬於校長的,你們是屬於班主任的,(學生笑)有的是存在不屬於個人的,比如江上之秋風與山間之明月,儘管可以去聽去看去享用,而且無人阻止,無窮無盡。這是“共適論”。可以看出,這段是蘇軾對人與物的看法。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人生觀和——

  生:世界觀。

  師:我想稱為宇宙觀。好,這節大家再讀讀,有問題可以提出來。

  生18:“蓋將”的“將”是什麼意思?

  師:書本上說“蓋”標假設,我認為“蓋”是表示解釋的連詞“因為”,而“將”才是“如果”。

  師:好,第五節大家應該能看懂並且會品味,我不再多說了。最後我提一個問題,大家可以在課後辯論,文中的“客”是具體的一個人,還是就是蘇軾的另一個自我?下課。

《赤壁賦》教學設計7

  教材分析:

  《赤壁賦》是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到黃州後,處在事業和人生的低谷,閒暇與朋友月夜泛舟遊赤壁,藉以排遣內心苦悶憂憤而寫的一篇遊記。文章雖然採用賦體的形式,但文中對景物的描寫,及由景物引發思想情感的複雜變化和最後作者曠達人生境界的呈現,使文章具有了獨特的審美價值。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知識,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2、學習體會寫景、抒情、議論相結合的寫法。

  3、體會作者在文章中表現出來的曠達胸懷和積極進取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學習體會寫景、抒情、議論相結合的寫法。

  2、體會作者在文章中表現出來的曠達胸懷和積極進取的精神。

  教學設想:立足文字以朗讀為依託,抓住關鍵問題師生研究探討。

  教學法:朗讀法,研討法,圈點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導語設計:讀到“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時,我們看到了一位享受閒適的蘇軾;讀到“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時,我們認識了一位充滿理趣的蘇軾;讀到“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時,我們讀出了重情而傷痛的蘇軾;而讀到“大江東去,浪淘盡”時,我們更能感受到一位豪邁而曠達的蘇軾。不同的人生階段,不同的人生經歷,同一個創作個體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是不同的生命特質,那麼透過《赤壁賦》的學習,我們從中又能品出一個什麼樣的蘇軾呢?(板書課題)

  文體介紹:“賦”以楚辭為源頭,到了荀況才有定名。它出現在戰國後期,到了漢代才形成確定的體制。這種文體一般描繪客觀事物,極盡誇張鋪排之能事,形象絢麗,規模壯闊動人,多采用主客問答的方式行文。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賦者,鋪也;鋪採摛(chī)文,體物寫志也。”體物寫志,指賦的內容;鋪採摛文,指賦的形貌。賦在藝術表現上注重鋪陳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內理。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泛讀課文,解決句讀。2、設定問題,學生參照課文註釋自由朗讀課文。

  圈點法勾畫文中寫景、議論和抒情的語句;文章寫作的主要內容;文章感情變化的脈絡,梳理文章結構。

  明確:文章採用明暗線結合的方式,即明寫泛舟宴樂,暗寫自己心境由“樂-悲-喜-笑”的變化過程。透過夜遊時的所見所感來抒發人生的感慨。按照這樣的思路,本文可以分成三個部分:

  月下泛舟(1),憑弔古今(2-3),闡述哲理(4-5)。

  3、提示重要的文言知識

  (1)通假字:①舉酒屬客 (屬-囑)②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馮-憑)③山川相繆(繆-繚)④舉匏樽以相屬(屬-囑)

  (2)活用詞:①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舞、泣:使……跳舞,使……哭泣(使動用法)②順流而東也 東:東去(名作動)③侶魚蝦而友麋鹿 侶、友:以……為伴侶,以……為朋友(意動用法)

  (3)特殊句式:①凌萬頃之茫然(定語後置)②何為其然也?(賓語前置)

  ③而今安在哉?(賓語前置)④寄(如)蜉蝣於天地,渺(如)滄海之一粟。(謂語省略,省略句)⑤而又何羨乎!(賓語前置)⑥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判斷句)

  (說明:文言文的學習重點在於積累,以此儲備一定的知識,藉以提高文言文閱讀的能力。當然一篇文章中的知識點很多,這裡提列幾個具有代表性的知識點,對學生起到一種學習引領的作用。)

  三、品味課文,突破重難點 品味景色之美,體味景中之情:

  1、齊讀第一段,畫出寫景的句子。2、研討:作者筆下的月夜赤壁景色如何?試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表現作者什麼樣的情感?

  明確:月夜泛舟赤壁,一襲月光瀉在這萬頃碧水之上,如煙霧般籠罩在江面,清風徐徐吹來,波光粼粼。茫茫月色,茫茫江水,境界開闊而空明,意境澄沏而朦朧,如夢似幻,真可謂清風與明月交織,露珠與水色輝映,幽雅而寧靜,蒼茫而朦朧,真是風月無邊,秋景如畫。

  王國維先生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詩情畫意總關情”。在這清幽朦朧的景色中,主人公可以“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從而表現出作者泛舟秋江欣賞美景的愉悅心情;作者在遼闊江面上泛舟,彷彿凌空乘風而行,簡直就要脫離人世,升入仙境。如此之美景令人心曠神怡,而在這良辰美景中又可以飲酒賦詩,真是“除卻詩酒何所癖,獨于山水不能廉”。美景、美事,帶來美的感受,此乃“山水之樂、詩酒之樂”。

  3、學生自由朗讀第二段,品讀情感的變化,研討以下問題:

  (1)主客各自是怎樣表現的?(2)作者對主客的思想傾向如何?

  明確:面對良辰美景主人是“飲酒樂甚,扣弦而歌”且美夢隨之而至;而客人似有不解風情之味,在良辰美景之中,他卻以哀婉的嘯聲傳達出悲涼和悽清之音。而文章的感情正是由此發生逆轉,由樂過渡到下文的悲。

  4、個人朗讀第三段,品味文中之“悲”。(1)指導學生朗讀本段,注意情感的把握。(2)介紹文章寫作的背景,為品味文中之“悲”做準備。(3)結合文章具體語句看看作者在悲嘆什麼?為什麼會有這種悲情?

  明確:從文章的內容看,作者之“悲”由三個方面的感觸引發:

  江山風物觸發蘇軾聯想到歷史人物——曹操——當年何等英雄,而一句“今安在哉?”筆鋒陡然一轉,就是這麼個一世之雄,隨大江東去而銷聲匿跡,情感跌入谷底,此一悲也――英雄安在;英雄人物尚且如此,那麼被貶謫黃州的蘇軾情況又是怎樣呢?“漁樵江渚,侶魚蝦友麇鹿;駕扁舟,舉匏樽以相屬”,而“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以蜉蝣與天地,滄海與一粟對比,說明人的渺小;“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以吾生之須臾和長江之無窮對比,說明人生短暫。作為有著獨步古今才華、遠大抱負和政治才幹的蘇軾,卻報國無門,又怎能不悲,怎能不哀,此二悲也――人生短暫,事業無成;人生短暫,壯志難酬。現實的無奈,他是多麼想使自己同大自然融為一體,讓人生永駐,歲月常在,甚至獲得永恆:“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然而,“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這是理想與現實衝突的悲哀,此三悲也。(此處結合當時背景來談作者何以會產生這種人生短暫壯志難酬的悲哀之嘆。)

《赤壁賦》教學設計8

  一、教學目標和意圖:

  《短歌行》、《赤壁賦》文質兼美,音韻和諧,而且都飽含了詩人對人生、理想和自身處境的清醒而深刻的理解和認識,遂成傳世名篇。因此,而今的我們很有必要跟學生一起,誦讀、品味、鑑賞《短歌行》、《赤壁賦》精美的語言,體悟的精美高妙,深入地探討他們對待人生、理想和生死的深沉、悲涼而又歷久彌新的思想觀念,從而在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的同時,引導和增強他們看待人生、世界的理解能力和選擇判斷的能力,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

  二、學生學情及其學習態度:

  高一的學生有一定的文言基礎知識,在認真閱讀的基礎上,能夠牽線地理解文言文基本文理。但對文言文整體閱讀和感悟任然需要加強引導,要把學生機械枯燥地積累文言文的語言知識的困擾和負擔中解脫出來,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過程中,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讓他們欣賞《短歌行》、《赤壁賦》的深沉高雅的美感的同時,對曹操和蘇軾產生人格魅力和思想觀念認知上的共鳴,從而帶著美好的情感體驗去形成對於自身理想和價值的獨特而深刻的認識。

  三、學習難點和重點:

  1.誦讀、品味、鑑賞課文精美的語言

  2.體會景、情、理交融的特點,感受詩人獨特的思想情懷。

  四、教學方法:

  誦讀法、提問發、討論法、情境體驗法

  五、教學手段:

  多媒體

  六、課時安排:

  三課時

  七、教學過程與內容

  1.給學生提出誦讀指導建議,讓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熟讀並爭取背誦課文

  ⑴讀出韻律。賦體押韻如“望﹑章﹑江”,“焉﹑間﹑天﹑然﹑仙”等

  ⑵讀出重音。如“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動詞重讀;“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韻字重讀;“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羨乎”疑問詞重讀。

  ⑶讀出節奏。如: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

  ⑷讀出氣勢。如“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停頓較小,語速較快)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節奏一致,語速舒緩)固一世之雄也,(停頓較大,氣勢豪邁)而今安在哉?(情感急轉,緩慢低沉)”。

  ⑸讀出情感。如:“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樂)“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悲)“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而吾與子所共適”。(曠達)“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灑脫)

  ⑹根據文賦對仗特點背誦相關句子。

  ⑺根據文賦押韻特點背誦句子。

  ⑻理清層次﹑情感變化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如明確客之三悲﹑蘇子二論及議論層次的轉換。)

  2.詩文匯入:

  (1)林語堂曾這樣評價過一位古人:“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個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教育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

  ——《蘇東坡傳·序》(這裡描述的歷史人物是誰?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就是蘇軾,一個曾自嘲說:“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的人。然而,恰恰是黃州成就了他,使他在文學上“成熟”了。在這裡,他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前後《赤壁賦》等名篇光耀千古。

  (2):

  3.《短歌行》及《赤壁賦》的創作的背景

  (1)曹操統一北方之後,揮師南下,意在一統天下,而得天下必先得人心,特別是賢才之心,故有求賢若渴之慷概悲切之情灌注於《短歌行》之中。

  (2)蘇軾在“烏臺詩案”後,蘇軾被貶到黃州做團練副使。這是蘇軾人生遭遇中的一個莫大打擊,然則有《念奴嬌赤壁懷古》,前後《赤壁賦》這“赤壁三絕”流芳於世,可對中國文藝來說實在是一件很大的幸事。

《赤壁賦》教學設計9

  一、教學目標

  1、以學生的情感體驗為主,在讀中悟情。

  2、讓學生用現代的觀念審視作品,幫其樹立積極的人生觀、世界觀。

  3、增加學生的文言積累,提高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瞭解作者和寫作背景,體會其中蘊涵的精神,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

  2、以誦讀為主線,在讀中理解字、詞、句。

  3、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探究人物的內心世界。

  三、教學手段

  1、學生網路收集相關資料。

  2、多媒體課件展示授課過程。

  3、配樂朗讀。

  四、教學方法

  1、情境設定法2、美讀法3、啟發法4、點撥法5、對比閱讀法

  五、教學過程

  (一)、匯入設計

  故事匯入:宋神宗元豐三年二月,一日,天剛矇矇亮,一群帶著四川口音和北方口音的異鄉人在一位氣宇不凡但有稍顯憂鬱的中年男子的帶領下,悄悄走小城黃州,在料峭的春寒中,住進了城東南一所叫定惠院的小院子。這位男子便是在“烏臺詩案”中差點丟掉性命的蘇軾。經過一個多月的風餐露宿,蘇軾一行人終於到達了他的貶謫地——黃州,開始了他近四年的黃州生涯。其間,他便創作了膾炙人口的《赤壁賦》。詩人政治上的不幸,卻成了文學上的大幸。歷史,便是如此令人費解。今天我們便要走近這段歷史,瞭解他的心境。

  設計該環節是想透過情境再現,調動學生情緒,提前進入課文的背景氛圍。

  (二)、作家作品

  檢查課前預習的效果:有關蘇軾的蒐集整理,讓學生談談對蘇軾的印象。

  教師歸納:

  1、詞壇上“蘇辛”豪放派、“三蘇”、“唐宋八大家”之一、擅長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並稱“宋四家”。

  2、有關“烏臺詩案”的介紹。

  3、本文寫作原因介紹。

  設計此環節,檢查預習情況,鼓勵學生課前“多動手”,課堂“多動口”。

  (三)、初讀全文

  1、學生結合課文註釋,自讀全文。

  2、分小組讀、全班齊讀,在讀中悟情。

  3、聽朗讀錄音,把握朗讀的語氣變化。

  教師點撥:從課文中找蘊含情感變化的關鍵詞,歸納朗讀的語氣變化:第一段讀出赤壁美景的歡快語氣,第二段是樂極生悲的淒涼語氣,第三段讀出人生無常的悲愴感,第四段表述人生觀的雄辯語氣,第五段由悲轉喜。

  無論怎樣鑑賞一篇文章,其前提都離不開一個“讀”字,“讀”是學好文言文的一個有效途徑,它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根本。在讀的方式上也要做些靈活的調整,可以聽錄音朗讀,可配樂朗讀,可全班齊讀,也可以單個同學朗讀等。

  設計此環節是為了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這一課的最大特點是人物感情起伏很大,悲喜交錯變化,所以我們在朗讀時要抓住語氣的變化,讀出作者的情,更要讀出情中包含的理。

  (四)、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1、學生疏通字詞句,歸納整理。(教師投影以下知識點)(此處為略寫)

  (1)通假字“屬”、“憑”;

  (2)一詞多義:固、適、逝、苛、雖;

  (3)詞類適用:東、西、侶、友、舞、泣;

  (4)特殊句式:客有吹洞簫者(定語後置)、何為其然也(賓語前置)、而今安在哉(賓語前置)。

  設計該環節是要突出語文工具性的性質,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母語的情操。至於文中字詞句的具體涵義,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之上,結合課文註釋,已經能夠獨立找出,教師稍做點撥即可。

  2、結合前面分析的語氣變化,理清文章的思路。

  (1)月夜泛舟的陶醉;

  (2)悲涼簫聲的傷感;

  (3)人生失意的悲情;

  (4)隨緣而安的態度;

  (5)忘情塵世的灑脫。

  教師點撥:扣住每段的寫景主體或敘事、議論內容來歸納整合。

  設計此環節意在訓練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

  (五)、合作探究(分小組討論,推薦代表發言)

  1、本文的感情基調是消極的嗎?

  餘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蘇東坡突圍》,這篇文章主要講述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後的生活經歷和心路歷程。作者認為這段煉獄般的經歷讓蘇軾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餘秋雨寫道:(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勃鬱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結果——引導千古傑作的前奏已經鳴響,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黃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後《赤壁賦》馬上就要產生。”

  品文就其實就是品人,餘秋雨是這樣評價蘇軾,那你如何看待文中的感情基調,它是消極的嗎?

  教師點撥:全文透過主客對答所表現的憂傷與喜樂,都是作者內心矛盾和複雜感情的真實反映。作者抒發哀怨之情時,流露了“人生無常“的消極情緒,但他並不甘心消沉,而能主動地從消極、哀怨中解脫出來,從莊子的機械相對論中尋找人生之路,因而胸襟豁達,思想開闊,表現出一種灑脫、豪邁的氣度,使文章具有某些積極進取、達觀超然的感情基調。

  設計此問題是為了調動學生的情緒,增加情感體驗,提高理性分析的能力。

  2、如何面對人生中的挫折,蘇軾提出的尋找快樂的良方對現代人是否可行?

  設計此問題目的是讓學生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內容價值,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從而樹立積極健康的人生觀、處世觀。

  六、拓展練習

  鑑賞同是被貶黃州後的作品《定風波》一詞,分析詞的主題、情感。

  定風波

  蘇軾

  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借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設計此練習目的是作一個對比閱讀,結合課文的思想感情,來解讀《定風波》的主題情感。

《赤壁賦》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體會蘇軾由樂轉悲再轉喜的情感歷程。

  2、領悟文中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1、體會文字怎樣表現蘇軾的情感變化。

  2、領悟景、情、理三者如何相互交融。

  【教學設想】

  1、把握這篇賦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點。

  2、以其線索──蘇軾的情感變化為重點組織教學。

  3、把朗讀、背誦貫穿於教學過程之中。

  【教學方法】

  誦讀法;提問法;討論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聯絡背景,遷移匯入

  步驟:譚嗣同絕命詩→蘇軾絕命詩→蘇軾《赤壁賦》。

  導語:古時文人獄中常作絕命詩,大家一定很熟悉譚嗣同臨刑前的《獄中絕筆》: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蘇軾也曾作絕命詩《獄中寄弟弟子由》兩首:

  《獄中寄弟子由》其一

  聖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闇自亡身。

  百年未滿先償債,千口無歸更累人。

  是處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獨傷神。

  與君今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獄中寄弟子由》其二

  柏臺霜氣夜悽悽,風動琅璫月向低。

  夢繞雲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

  額中犀角真君子,身後牛衣愧老妻。

  百歲神遊定何處?桐鄉應在浙江西。

  有趣的是,這兩首詩使蘇軾逢凶化吉,死裡逃生。當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投獄中,絕望之餘作此詩,傳到宋神宗手裡,神宗看後大為感動,對他從輕發落,貶到黃州。這就有了蘇子泛舟赤壁,憶古撫今,千古佳作《念奴嬌·赤壁懷古》及前後《赤壁賦》也得以誕生。

  二、聽讀全文,間接感知

  1、播放《赤壁賦》的錄音帶,感受蘇軾的文風。

  2、聽讀過程中注意糾正字音,劃清句讀,標註節奏,體會抑揚頓挫。

  三、自讀全文,直接體驗

  1、自由散讀:藉助課文註釋,查閱工具書,積累文言詞彙。

  注意讀準字音,讀對句讀,讀清節奏。

  2、勾畫圈點:勾畫重要之處、欣賞之處及不懂之處。

  板書:

  情感線索:樂→悲→喜 三部分

  四、細讀課文,區域性強化

  1、樂(第一自然段):

  ⑴ 設疑:蘇子因何而樂?

  (景色之美,泛舟遊玩)

  從哪可以看出?

  (精美語句)

  ⑵ 細讀:反覆誦讀美言佳句,揣摩蘇子的感情,體會景與情的初步聯絡。

  ⑶ 互問:提問不懂之處,師生共同解答。

  2、悲(第二自然段):

  ⑴ 讀:點名讀,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讀中品味讀中悟。

  ⑵ 討論:蘇子緣何轉悲?有幾層原因?

  (客人吹蕭,蕭生悲愁;主客問答,人生苦短)

  ⑶ 探究:學生會很快找出兩層原因,但往往會忽略蘇子由樂轉悲的第一層心境。聯絡兩次誦歌內容,引導學生理解蘇子被貶,內心是不快的。泛舟赤壁,見景而樂卻不是真樂,而是藉此來排遣心中苦悶。所以吟詩也是原因。

  多媒體顯示:

  《詩經·陳風·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譯文:月出明皎皎,姑娘多美貌。緩步細腰扭,思她受煎熬。

  扣弦而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譯文:“桂木的啊,蘭木的槳,抽打著清澈的江水啊,穿而迎來了流動的波光。多麼深沉啊,我的情懷,仰望著我思慕的人兒啊,她在那遙遠的地方。”

  3、喜(第四、五自然段):

  ⑴ 自由散讀:學生可能意猶未盡,便再讓他們自讀。

  ⑵ 角色定位:若自己是蘇子,會一直悲嗎?為什麼?

  五、小結全文

  讀罷《前赤壁賦》,我們不由地將翻開同有“一洗萬古”之妙的《後赤壁賦》。古人認為:若無前篇,不見此篇之妙;若無此篇,不見前篇之佳。只“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鳴谷應,風起水湧”十六字,便似宇宙今日始開。同學們,去欣賞吧!

《赤壁賦》教學設計11

  【課程分析】

  本文是蘇軾寫的一篇賦,它不是純粹的散文,卻也不能看作一般的詩歌來看待,而且它更不等於今天的散文詩。它是比較自由的句式來構成的帶有韻腳的散文,卻又飽含著濃厚的詩意,作者在本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的舒暢心情,然後透過客人的洞簫吹奏極其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之間的問答最後文章的主題又轉移到關於人生態度辯論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極情緒,同時也反映了一種豁達樂觀的精神。文章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所以在設計的重點放在引導學生體味文章的語言特點,表達特色,以及理解文章的內容,作者的感情上。

  【學情分析】

  所教兩班為學生基礎較弱,對於課文的理解首先是一個難題,但是我們又不能完全的包辦,不能代替學生去逐字逐句的翻譯。但是如果不翻譯文章大多數學生理解文章就會產生障礙。所以必須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翻譯課文交給學生自己課前預習時進行。這樣在學習課文內容時學生就會提前理解課文內容。對於基礎較弱班級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是至關重要的,因此自主預習基礎知識也是預習的首要任務。讓學生在自主預習學習中自己先發現問題,然後透過課堂的合作交流解決問題,最終使學生全面的,自主的掌握知識,真正的理解了接受知識。

  【學習目標】

  1、學習和積累有關文言知識。

  2、鑑賞本文景、情、理的交融特色,以及理解作者的情懷。

  3、會“主客矛盾”所體現的處世哲理。

  4、學習古人身處困境仍然樂觀的精神、感悟生命的意義。

  【設計理念】

  老師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知識,提高能力,陶冶品德。但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們往往忽視手段的運用,使得我們的教學變得枯燥,乏味,而學生的積極性也沒有得到發揮,因而影響學習效果。因此做為一個新時期的教師,那麼必須要從傳統中走出來,讓自己的課堂變成學生的學堂,讓學生去自主的學習,而不是被動的被填充。老師只作為一個路標,去幫助學生自己正確的前進。為了幫助學生能夠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層面上拓展知識面,提高認識,所以設定拓展延伸,讓學生結合自身實踐談蘇軾的處世哲學,帶動學生思考自己的人生。學生可以有自己的獨到的見解和看法,老師必須尊重學生的見解和看法,這樣會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更大的發展,也會活躍課堂氣氛,學生也會在一種相對寬鬆的環境中得到自身的提高。

  【教學媒體設計】

  製作 powerpont 課件,可以激發學生興趣,節約課堂時間,增大課堂容量。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師:許多古人,每見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懷。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臨洞庭而憂蒼生,歐陽修遊滁州而醉山水。他們心為山動,情為水發,錦文華章噴薄而出,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元豐五年,漫步長江岸邊的蘇東坡,望著奔騰不息的長江水,看著歷經滄桑的赤壁古戰場,情難自已,於是把酒臨風,揮毫醉書,《念奴嬌·赤壁懷古》誕生了,震爍千古。後來在這裡,他還寫下了《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前赤壁賦》。

  (點評:學生學習過的古代山水記遊散文很多,但學生沒有做一個系統的歸納,所以先透過這一段簡短的導語簡單的歸納了學生以前學過的著名的山水遊記,讓學生在大腦中能夠回顧一下以前所學知識。)

  實錄:學生認真的聽,仔細的思考。尤其是背誦時,有的學生閉上眼睛,好像是被赤壁的景象所感染。

  二、作者背景

  師:學習一篇文章必須要了解作者及背景,作者及背景的瞭解更有助於深刻的領會文章。本文的作者是蘇軾,蘇軾的文章我們已經學習過許多,蘇軾的相關知識我們更是耳熟能詳,就請同學們各抒己見吧!

  (點評:讓學生自己回顧作者,有助於加深對作者的瞭解,對舊有知識的回顧,也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興趣。)

  胡玉茹:1037年~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 四川眉山人。宋代大文豪。

  丁凱航:和蘇洵、蘇轍合稱“三蘇”。

  葉先路: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在文學上稱為“唐宋八大家”。

  張勇:和辛棄疾合稱“蘇辛”。

  羅陽:在書法上也很有造詣,和黃庭堅、米芾、蔡襄合稱“蘇黃米蔡”。

  (點評:對於作者的情況,學生是比較熟悉的,老師不必再去做詳細的講解。講回顧知識交給學生自己,更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師:以上幾位同學的發言使我們比較全面的瞭解了作者,有那位同學能夠結合以前所學知識為我們講一下本文的創作背景?

  餘存存:1080年,蘇軾被貶黃州。在這裡,他經常來赤壁磯頭遊覽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蘇軾又來到赤壁。這時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磯頭,望著滾滾東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業的報負也付之東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聯翩,寫下了名作《念奴嬌·赤壁懷古》。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蘇軾又兩次舟遊赤壁之下的長江,寫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前後《赤壁賦》在我國文學藝術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它為以後的戲曲、繪畫、雕塑等提供了創作的題材。宋代畫家李公麟、明代畫家唐寅都畫過蘇軾舟遊赤壁的畫。

  蘇軾在赤壁的創作活動,給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乾脆把黃州赤壁命名為“東坡赤壁”,並鐫刻在建築物的門額上,由此名滿天下。直到今天,在黃岡東坡赤壁,仍有“二賦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勝。

  實錄:餘存存同學看來是在課前已經很好的預習了課文,因此在談到本文背景時顯得很有條理,很自信,其餘同學都流露出讚賞和欽佩的目光。之後多媒體顯示這一部分知識,有些同學趕快記下筆記。

  三、簡介賦體

  師:同學們,本文的標題是《赤壁賦》,從標題上看是屬於賦體文,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曾經都瞭解過哪些賦體文,希望大家各抒己見。

  學生甲:《登樓賦》。

  學生乙:《二京賦》,還有江淹的《別賦》。

  師:二位同學說的很好,可見二位同學的閱讀面很廣,其他同學要向這二位同學學習呀。那麼關於賦體誰能夠給我們一個全面的概括?

  學生乙:是介於韻文和散文之間的一種文體,它從先秦詩歌派生出來,到漢代形成了一種特定的體制,講究文采、韻律,兼有散文與詩歌的性質。其常採用主客問答的手法來展開描寫。

  散文賦,也叫文賦,是中唐之後出現的一種文體。它兼有詩歌和散文的特點,較多地吸收散文的筆調和手法,形成了散文式的清新流暢的氣勢。本篇就是這種文體的典型。

  (點評:一篇文章的文體必須要明確,否則,會直接影響對文章的理解的。透過這個問題的設定讓同學們瞭解了本文的文體,也有助於下面的知識的學習,讓同學自己去解決這個問題,雖然有一定的難度,但當學生透過自己的努力解決了這個問題,那麼就會加深理解,這正體現了誘思探究理論中的三維教學理念,效果很好。)

  四、聽配音朗讀、瞭解文意

  實錄:多媒體放本文配音朗讀,優雅的音樂加上鮑國安洪亮的嗓音,讓學生沉浸在美妙的世界中,有些同學閉目享受,有些同學拿出筆在書上劃出生字的讀音,有些同學悄悄跟讀。同學們都很認真。

  師:那位同學給我們談談對這篇文章的感受?

  實錄:同學們都爭先恐後的舉手,由於時間關係叫一位同學談,以下是簡要內容:本文寫景狀物非常獨特,採用靈活的形式行文,駢散結合,以散為主,抒發了作者的曠達的胸襟。

  其他學生還想說,但是由於時間原因,不能再談。

  (點評:讓學生自己談對文章的感受,有助於學生全面的把握好文章,也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概括和表達能力。)

  五、課後作業

  1、歸納本文的文言知識點。

  2、熟讀課文。

  3、自主翻譯,並寫成書面形式。

  第二課時

  一、導語

  上一節課我們共同瞭解了《赤壁賦》的一些簡單的文體,這一節課我們解讀文章。

  首先我們請三位同學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讀課文,請同學們毛遂自薦。

  實錄:三位同學分角色朗讀,一位讀蘇子,一位讀客,一位讀旁白,由於學生課下認真的朗讀,三位學生讀的都很好。

  二、解讀課文

  (解讀課文的把握方法:熟讀課文)

  1、學生讀自己翻譯的課文,其他學生找出翻譯不準確的部分,相互探討。

  2、學生歸納本文聞言知識點。

  3、再次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點評:掃除文言文字障礙,整體把握文章思想內容,這事文言文學習的重要環節,這個工作可以交給學生在課前預習和可下複習中完成,不需要老師越俎代庖。)

  實錄:教師在學生自主翻譯的基礎上,安排學生合作交流,最後統一了意見,完成了文章的翻譯工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討論很激烈,課堂氣氛很活躍。

  第二步工作,老師在學生歸納的基礎上,展示多媒體課件,補充了一些遺漏的知識,學生們認真的記下了這些知識點。

  第三步工作,學生在自主探討、合作交流的基礎上很快的解決了文章的思路,得出如下結論:

  全文共五段:

  第一自然段,描寫夜遊赤壁的情景,展現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境界。

  第二自然段: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

  第三自然段:寫客人感慨人生短促無常的悲觀情緒。

  第四自然段:寫作者丟開個人的愁懷,欣賞大自然的美妙風光的豁達心情。

  第五自然段:寫客人轉悲為喜,主客開懷暢飲,興盡入睡。

  三、教師引導思考

  1、學習一篇文章,我們應該從多個方面考慮:一是思想內容的把握,二是藝術特色的鑑賞。一言以蔽之,即“寫了什麼?怎樣寫的?”這樣我們才會領會一篇文章的精髓,才能在我們日常的寫作中借鑑,那麼這一課到底寫了什麼?

  (點評:雖然學生能夠整體上把握文章,讀懂文章的內容,但是在概括能力上還是比較薄弱,語言羅嗦,不準確,概括不全面是最明顯的表現。)

  實錄:學生再次讀課文,提煉文章主旨,把握作者感情。2分鐘後,學生交出結果,只是大部分學生回答了表現了作者喜悅的心情和曠達的胸懷,答不出消極情緒這一點。所以利用多媒體加以補充,如下:本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的舒暢心情,然後透過客人的洞簫吹奏極其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之間的一場回答,文章的重點便轉移到生態度問題的論辯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極情緒,同時也反映了一種豁達樂觀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覺的感情融於景物描寫之中,滿腔的悲憤寄寓在曠達的風貌之下。

  2、這篇文章之所以能夠成為千古名篇,自然在寫法上有其獨到之處,那麼請大家鑑賞一下。

  把握文章的寫作特點是一項即簡單又複雜的工作,大多數同學找到了一兩點,但是有個別同學說的特點本文沒有體現。大多數同學能結合文章內容說出,有個別同學找不到相關內容。所以教師加以補充,多媒體顯示,如下:

  1、寫景、抒情、議論的緊密結合。

  2、“以文為賦”的體裁形式。

  3、優美形象,善於取譬的語言特色。

  教師解說1:全文不論抒情還是議論始終不離江上風光和赤壁故事。這就創造出一種情、景、理的融合,充滿詩情畫意而又含著人生哲理的藝術境界。第一段重在寫景,與作者超然曠達的心境相映成趣,也為下文的抒情、議論奠定了基礎。第四段雖然重在說理,卻借追述陳跡、感懷歷史人物而顯示人生與天地“變”也“不變”的哲理。

  教師解說2:本文既保留了傳統賦體那種詩的特質與情韻,同時又吸取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等方面的束縛,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詩歌的深致情韻,又有散文的透闢理意。散文的筆勢筆調,使全篇文情勃鬱頓挫,如“萬斛泉源”,噴薄而出。與賦的講究整齊對偶不同,它的抒寫更為自由。如開頭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逍舟於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參差疏落之中卻有整飭之致;心下直到篇末,雖都押韻,但換韻較快,而且換韻處往往就是全文的一個段落,這就使本文特別宜於誦讀,極富聲韻之美,體現出韻文文學的長處。

  教師解說3:如描寫簫聲的幽咽哀怨:“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潤孤舟之嫠婦。”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聲情,寫得俱體可感,訴諸讀者的視覺和聽覺。

  四、拓展延伸

  如何理解文章中客人的“悲”和作者的“樂”?

  (點評:蘇軾的詩、詞往往是表現一種豪邁的感情,給人以積極向上的振奮,這篇文章也表現了這種感情,但是從文章的淺層次來看文章中的主客對於人生有兩種不同的感受,主為“樂”,客為“悲”,結合文章背景,這種淺層次的感情是值得商榷的。)

  實錄:學生在經過重讀課文,深思熟慮以後在隨筆本上寫了一段文字,時間:5分鐘。然後教師找幾名學生朗讀,其餘的由課代表收起教師課下批閱。

  以下是幾位學生的發言摘錄:

  生甲:1080年的7月16日夜晚,蘇軾確實在幾位客人的陪同下游覽了赤壁,文中的客確有其人,而客人的“悲涼”心情是在看到歷史蒼蒼鉅變,人生變幻無窮後產生的,我們知道古人大凡遊歷大山名川都會產生這種情懷,孔子“逝者如斯”,就是一個明證。那麼面對如此美好的夜景,加上蘇軾擁有一顆超出常人的博大心胸,於是乎便沉浸在一片大自然的快樂之中了,所以我認為,文中的“悲”和“樂”反映了蘇軾和客人的不同的胸襟,是實實在在的兩個人的感情。

  生乙:我認為文中的主客的“悲”和“樂”是合為一體的,也許歷史上就沒有蘇軾攜友夜遊赤壁的事情,完全有可能是蘇軾杜撰的,理由如下:從文章的背景看這篇文章是作者被貶黃州之後所寫,當時蘇軾的心情我們完全是可以揣摩到的,那是一種矛盾的心情,一方面蘇軾會因被貶而內心悲慼,這是正常的,另一方面作者又想排遣這種心情,於是想到寄情山水,那麼作者杜撰此文就是要反映自己當時的這種心情。

  五、課後作業

  自讀《後赤壁賦》,與本文進行對比。

  【課後反思】

  這篇文章雖然進行完畢,但學生還是意猶未盡,沉浸在愉悅的討論中,他們從課堂中找回了自我的價值和學習的樂趣。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發揮,而教師的引導地位也體現了出來。尤其是在文章的思想內容的把握中,學生的表現非常突出,看得出他們真正的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真正的得到了蘇軾這位哲人的深刻思想的薰陶。在這一課的學習中他們真正的找回了自信,找準了自己在學習中的位置。這一課的設計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思維為主攻,體驗為紅線的”誘思教學理念。

  不足之處:在探討過程中發現一些同學表現的還是不夠大膽,想說不敢說。有些同學語言組織能力較差,再有,就是教學設計上不夠完善,以至於課堂時間稍顯緊張,討論不夠充分。

  總之,我們在利用“誘思探究教學論”的新教學理念上才邁開第一步,我們應該繼續繼續努力,是自己的課堂成為真正的學生的學堂。

《赤壁賦》教學設計12

  教學設想

  《赤壁賦》是一篇膾炙人口的美文,在必修②第四單元的幾篇文章之中《赤壁賦》文學色彩最為濃厚,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背誦這篇名賦應該是本文學習的重點。本文句式駢散夾雜,參差錯落之中見整齊之美、聲韻之美,適於美讀。全賦4段,537字,背誦有一定的難度,死記硬背之後往往容易忘記,這就需要教師進行背誦指導。在抓重點的基礎上,化整為零,將較長的文章分成一小塊一小塊進行記憶,將內容一點點“吃”下。這篇賦文質兼美,在景、情、理交融之中蘊含著作者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在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結合文字深入探討,以交流、討論的形式將學生對作者人生態度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層面。

  教學目標

  1、熟讀成誦,增加文言積累,積澱文言語感。

  2、品味如散文詩一般精練優美的語言。

  3、培養學生初步鑑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4、瞭解蘇軾的人生感悟,倡導積極的人生態度,培養勇於面對坎坷、笑對苦難的樂觀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理解文意的基礎上背誦文章。難點:研討蘇軾的人生感悟,感受其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

  教學方法: 競賽法、誦讀法、討論法

  媒體準備: 背景音樂、ppt。課件

  教學過程與內容

  (一)學生課前預習

  1、閱讀《人生到處知何似?應是飛鴻踏雪泥—淺談蘇軾逆境中曠達的人生態度》。

  2、熟讀課文,歸納文章的字詞句。

  (二)情景設定:配樂,展示蘇子泛赤壁的畫面;學生朗讀課文。

  (說明:將學生的思維帶進泛舟遊赤壁的優美意境之中)

  (三)字詞句積累複習板塊

  課前將學生分成組,佈置複習任務,要求學生將本課中的文言實詞、常用虛詞、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特殊句式等找出來,分類整理在筆記本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競賽。

  (說明:用競賽的形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其掌握字詞句的知識。)

  (四)誦讀背誦指導板塊

  1、匯入:《赤壁賦》給人瀟灑神奇、出塵絕俗的純淨的美感。(著名作家巴金)

  2、文章第一段描寫夜遊赤壁的情景,展現了一副優美的秋江月夜圖景。

  (1)學生找出寫景的句子並朗讀。

  寫景的三組對偶句——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2)四人討論,形成一個整體畫面,用優美的語言將這個畫面描述出來。可以打腹稿,也可以擬簡單的提綱,目的在於透過想象再現此時此地此景。請一個學生描述。

  (3)展示一幅風水月的畫面。學生透過畫面嘗試背誦寫景句子。(出塵絕俗之美)

  (4)這樣的美景使泛舟者產生了怎樣的心理感受?

  心理感受: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5)教師指導學生運用抓重點句子法和想象畫面法背誦第一段。

  3、面對同樣的明月清風、良宵美景,主與客的感情有何不同?(主樂客悲。)

  (1)找出表現蘇子快樂的句子,朗讀並背誦。

  樂——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2)客之悲是透過什麼表現出來的?(洞簫聲。)展示客吹洞簫的畫面。

  (3)作者是如何描繪洞簫聲的?朗讀並背誦。

  洞簫聲——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4)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女生背誦“蘇子樂”的內容,之後哀怨傷感的洞簫聲響起,男生背誦“客悲”的內容。

  4、在哀怨、憂傷的音樂中全班齊聲誦讀第三段。

  客面對明月清風、良宵美景,奏出充滿悲哀的音樂,他之所以要“託遺響於悲風”,其緣由是什麼?(用文中的句子回答,再加以概括)

  歸納:①生命平庸。②人生短暫。

  5、在優美的音樂中全班齊聲誦讀第四段。

  (1)針對“客”所發出的人生悲嘆,蘇子是如何說服“客”的? (用文中的句子回答,再加以概括)(瀟灑神奇之理)

  歸納:①針對“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悲嘆,從“變與不變”的角度來闡發觀點。從“不變”的角度來看,人生是可以永恆存在的。②從“物各有主”來提出要順其自然。(說明:鍛鍊學生篩選資訊和歸納概括的能力。學生找出相應的句子並不難,難點是歸納概括主客各自的觀點。教師要適時加以點撥。)

  (2)這是一種怎樣的人生觀?(樂觀曠達的人生觀。)

  (3)①全班分成兩組,各讀一段,要求一組讀時另一組默讀。②分男女生讀,要求一組讀時另一組丟開課本試背。

  (五)延伸拓展板塊

  1、主客這一場辯論中,你認為對你人生啟迪最大的是哪些句子?請朗讀出來,說說為什麼?(小組討論,組內交流,代表發言)(說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扮演組織者的角色,對學生的討論和回答做些適時的點撥和引導。)

  2、教師總結。

  (六)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把延伸拓展板塊中的“人生啟迪”整理寫成讀書筆記。

《赤壁賦》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熟讀成誦,增加文言積累,積澱文言語感。

  2.體會景物描寫之中深沉的感情,理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3.品味如散文詩一般精練優美的語言。體會文章的語言與意境之美。

  4.理解作者樂觀曠達的情懷,瞭解其宇宙觀、人生觀中辯證、達觀成分的積極意義。

  5.瞭解主客問答這一賦體傳統手法在表達思想情感中的作用,瞭解作者在曠達的風貌之下寄寓的悲憤苦悶的複雜情感。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請大家欣賞兩幅對聯:

  1、明月枝頭叫,黃狗臥花心。

  2、明月當空照,黃狗臥花蔭。

  ----介紹烏臺詩案情

  二、簡介作者

  林語堂在他的《蘇東坡傳序》中寫得十分明確而詳盡:“我可以說蘇東坡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個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一提到蘇東坡,中國人總是親切而溫暖地會心一笑,這個結論也許最能表現他的特質。”

  蘇軾出身於一個比較清寒的文人家庭,從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學薰陶,尤其是在父親蘇洵由發奮讀書而入仕的影響下,早年便‘學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l057年)蘇軾中進土,年方21歲,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評事籤書鳳翔府判官廳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條顛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三、作品及背景

  北宋王朝積貧積弱,內憂外患,危機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負和社會責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變法改革,青年蘇武也積極參與其中,多次上書並提出“豐財”、“強兵”、“擇吏”的建議雖然如此,但由於他希望對改革應採取溫和態度的政治主張和坐而論道的書生意氣。使他沒有認識到當時豪強兼併土地帶來的對會危機,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時,蘇軾傾向以司馬光為首的舊黨反對新法,從而捲入了上層政治鬥爭的旋渦,成為統治集團內部權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代的黃州,就是今天湖北黃岡。黃岡西北的長江邊上,有一處風景勝地。那兒矗立著一座紅褐色的山崖,因為形狀有些像鼻子,人們就稱它為赤鼾磯;又因為山崖陡如一而牆壁,所以它也被稱為赤壁。

  《前赤壁賦》寫於元豐五年(1082)七月,這時蘇軾謫居黃州已近四年。作者無辜遇害,長期被貶,鬱憤之情,實在難免。但他又能坦然處之,以達觀的胸懷尋求精神上的解脫,不被頹唐厭世的消沉情緒所壓倒。他在這篇賦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這種複雜的心情。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賦’者,鋪也,鋪採文,體物寫志也。”可見賦要做到“體物”與“寫志”的完美統一。

  探究:賦是古老的文體之一。“體物”即描摹景物,“寫志”指作者要表達的主題,“體物”與“寫志”要高度統一。

  四、朗讀課文

  1、聽錄音

  2、學生朗讀,正音正句

  3、注意下列劃線字的讀音

  舉酒屬(zhǔ)客歌窈窕(yǎotiǎo)之章

  少(shǎo)焉徘徊於鬥(dǒu)牛之間

  馮(píng)虛御風扣舷(xián)而歌

  桂棹(zhào)兮蘭槳溯(sù)流光

  幽壑(hè)嫠(lí)婦

  蘇子愀(qiǎo)然山川相繆(liáo)

  舳艫(zhúlú)千里釃(shī)酒臨江

  橫槊(shuò)賦詩江渚(zhǔ)

  一葉之扁(piān)舟舉匏(páo)樽而相屬(zhǔ)

  寄蜉蝣(fúyóu)於天地天地曾不能以一瞬(shùn)

  造物者之無盡藏(zàng)也洗盞更(gèng)酌

  餚核(yáohé)既盡杯盤狼籍(jí)

  相與(yǔ)枕藉(jiè)

  五、理清文章結構

  本文可以分為五個部分:

  第一段,寫作者遊赤壁的情景,展示詩情畫意的境界:清風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

  第二段,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

  第三段,寫客人感慨人生短促無常的悲觀情緒。

  第四段,寫作者丟開個人的愁懷,欣賞大自然美妙風光和豁達開朗的心情。

  第五段,寫客人轉悲為喜,主客開

  六、作業

  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指名朗讀課文

  二、學習第一段,並思考:

  l、這是“賦”正文前一段簡短的敘事,可分幾層?

  提示:可分三層

  ①第一句,點明時間、人物。地點。這是寫賦的正規筆墨,如一篇長詩前的小序。

  ②第二、三句,前句寫景,後句敘事,為月出之前的情況。

  ③第四、五、六、七句,亦為先寫景後敘事,為月出之後的情況。

  2、哪些句子描繪了“七月既望”之夜赤壁的景色?這樣的景緻使泛舟者產生了怎樣的心理感受?

  寫景色的共三組偶句:“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清風明月,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作者不禁心曠神怡:“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總結:本段展示了一種與友人相聚、泛舟江上。暢飲美酒、詠詩確文、迎風賞月的舒暢飄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悅為主。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景月出東山,徘徊鬥牛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泛舟赤壁,

  (一)事

  舉灑誦詩

  遺世獨立,

  情

  羽化登仙

  三、學習第二段並思考:

  1、本段可分幾層?營造了怎樣的意境?

  提示:可分兩層。

  ①寫作者的歌聲;

  ②寫客人的蕭聲。

  本段營造了一種主客之間蕭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2、本段的“喜”從何體現,與上段的“喜”有何不同?

  提示:本段的“喜”由主人“飲酒樂甚,扣舷間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這樣寫可為下層轉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

  3、歌詞中的“美人”指代什麼?歌詞代表了主人怎樣的情懷?

  提示:“美人”指所傾心的物件,代表一種理想的追求。它表現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貶謫之後,仍然堅持對生活的執著態度,堅持對朝廷政事關切而不甘沉淪的情懷。

  4、本段的“悲”從何體現?作者是怎樣描寫蕭聲之悲的?

  提示:本段“悲”從客人悲涼的蕭存。體現 作者藉助誇張、想像,運用精細的刻畫和生動的比喻化抽象為具體,把洞蕭那種悲咽低迴的哀音表現得十分形象真切。

  5、本段在全文結構中起了怎樣的作用?

  提示:轉折過渡

  樂

  飲酒樂甚,扣舷而歌

  (二)事客吹洞簫,倚歌而和

  如泣如訴,舞蛟泣婦

  悲

  四、學習第三段並思考:

  1、客於明月清風,良宵美景,奏出充滿悲哀的言樂,他之所以要“託遺響於悲風”,其緣由是什麼?

  客人認為即使曹孟德那樣的英雄豪傑,當年聲威赫赫,也只不過是過眼煙雲,更何況漁樵江渚的草民,生命如蜉蝣般短暫,渺小得有如滄海一粟,夢想成仙又不可得,便不由悲從中來,借簫聲來表達愁緒了。”

  2、“客”是如何抒發當時的情懷的?本段怎樣將情、景、理結合在一起?

  提示:“客”之所以“悲”,在於觸景傷懷,有感於人生短暫。眼前之景,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曹操的詩句,進而聯想到曹操兵敗赤壁的慘狀。

  這麼個“一世之雄”尚且隨著“大江東去”,而銷聲匿跡,有為者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生命短暫、有志而無為者,羨慕長江永恆,哀嘆人生短暫,表現出一種消極的人生觀和虛無主義思想。對於封建社會的文人士大夫來說,當他們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時候,往往就陷入這樣的苦悶與迷茫之中。雖為客語,實際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極面。

  透過“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兩個英雄人物,是寫景;再由他們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議論;引出曾、周兩人,更見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感慨,是抒情。

  寫曹操不是為了說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這句上,為了突出像他這樣的又是詩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終同歸於“空虛”的憂思悲緒上;還有這一段的對比是為了寫“悲”,不是為了寫人生短暫。

  一般的人,在憂患與人生短促和虛空時,他會怎麼做?

  喝酒,及時行樂。像曹操《短歌行》中說的:“何以解憂?(眾生齊念)唯有杜康!” 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在感嘆“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以後,不是接著說:“浮生如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另一位唐代詩人韋莊也說過:“須愁春漏短,莫訴金盃滿。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

  但蘇軾不用此法。他認為舉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話說“心病還要心藥醫”,欲求精神苦悶的真正解脫,只有求之於自身在哲學上的“解脫”,所以雖然他借客之口表達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並不在宣揚這種悲觀的論調,而是沿用賦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闡明萬物變與不變的道理,超脫於無益的悲觀,憑仗哲學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隨之而轉出了一個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與豪放風格並不矛盾。

《赤壁賦》教學設計14

  【設計說明】

  本單元學習的是古代山水遊記類散文,這類文章借對山水風物的描繪,往往蘊含了豐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本文是蘇軾的代表作,在語言和思想情感上都是上上之作。對這類作品的解讀往往是多層次,多角度的。我的設計是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和體會為主,讓學生了解本文誕生的背景,瞭解蘇軾這位“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人物;重在啟發、引導,讓學生用自己的聲音來表達蘊含在文字裡的感情,從喜歡這篇文章開始,喜歡蘇軾。思考苦難、坎坷給生命帶來的價值;思考當有一天世界以痛吻我時,我該以何相報。

  因此,在本課的設計中,我很注重學生自主的學習,合作的探究,獨立的表現,課後的延伸,我想把一顆種子埋進學生的心裡,可能現在看不見他們的不同,但也許在他們成長的路上,這顆種子就會生出根,發出芽,甚至長出一棵參天的大樹。

  【教學目標】

  1、 幫助學生了解文體知識,督促學生讀懂本文的字詞句含義,並自主對內容進行梳理。

  2、 啟發、引導學生在誦讀中體會並表現本文的情感變化和思想意蘊。

  3、 讓學生在讀懂本文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瞭解蘇軾的人生經歷和他面對人生風雨時的達觀態度,從而對自己的成長有所啟示。

  【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 誦讀 合作探究 延伸閱讀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匯入

  根據你課前的學習和閱讀,說說這三個詞之間的關係:黃州 赤壁 蘇軾

  由於“烏臺詩案”蘇軾才與黃州結下了不解之緣,誰能根據我們自學方案中的資料,點出這個案子的關鍵。

  冤案,文字獄

  餘秋雨說:“這一切,使蘇東坡經歷了一次整體意義上的脫胎換骨,也使他的藝術才情獲得了一次蒸餾和昇華,他,真正地成熟了--與古往今來許多大家一樣,成熟於一場災難之後,成熟於滅寂後的再生,成熟於窮鄉僻壤,成熟於幾乎沒有人在他身邊的時刻。”

  於是,在蘇軾來到黃州的第三年,當他再一次泛舟於赤壁之下的時候,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太過平靜,他卻突然之間把自己化作了千古絕唱。

  二、逐段品讀文章,梳理情感變化,理解作者思想,並用聲音傳達自己的理解。

  1、學習讀第一段,展示自學成果

  梳理內容:

  說說第一段寫了哪些畫面和人物活動?

  明確:畫面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活動 泛舟遊於赤壁之下

  舉酒屬客

  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面對此情此景,你可以用哪些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從容、灑脫、自由、高雅……

  作者也寫了他置身此境的感受,那就是——遺世獨立,羽化登仙

  誦讀實踐:

  請試著用自己的聲音來表現我們對文字的感受。

  提示:注意重音、節奏,讀出意境。

  點評:隨堂

  2、學習第二段 展示自學成果

  梳理內容:

  “飲酒樂甚”是對第一段的概括,那第二段作者的情感是否發生變化了?

  明確:由樂到悲。

  什麼觸發了作者情感的變化?

  誦讀實踐:

  請試著讀出這種感情上變化。

  提示:注意停頓、聲調變化。

  點評:隨堂

  3、 展示自學成果,學習第三段

  梳理內容:

  解釋“愀”的含義。

  容色改變。

  蘇子容色發生了怎樣的改變?

  扣舷而歌——正襟危坐。

  “客”的這段話聯想到了歷史人物曹孟德,主要想到他的哪些事蹟?

  文治 、武功

  與赤壁相關的失意和得意的經歷

  這個聯想的目的是什麼?

  和現實的自己形成對比

  合作探究:

  對比曹孟德的一生,“客”對自身的生存狀態可以用一個悲字來概括,這個悲有幾層含義?

  曹操“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可謂既有“武功”又有“文治”,“固一世之雄”。這樣一個功業卓著、名垂千古的英雄,又能怎樣呢?“而今安在哉”,早已消失在了歷史的滾滾煙塵之中。而作為“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的自己,只不過是一個等閒之輩、戴“罪”之臣,功業全無,理想旁落,這樣的人生又有何意義呢?

  生命短暫、平凡、渺小而宇宙江月無窮,豈不悲乎?

  願望與現實相左之悲。試圖“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卻“不可乎驟得”。願望與現實之間存在矛盾,只能“託遺響於悲風”了。

  這樣的悲,用 李澤厚先生的話說,就是一種“對整個存在、宇宙、人生、社會的懷疑、厭倦、無所希冀、無所寄託的深沉喟嘆”。

  誦讀實踐::我們怎樣才能讀出英雄與凡人的對比?我們的人生也是短短的幾十年,平凡而渺小,能讀出共鳴嗎?

  提示:注意內容和情感的關係:鋪墊——轉折——悲涼、深沉

  誦讀與理解是相互促進的,誦讀別人的文字,往往也能得到內心的共鳴。

  4、 學習第四段

  梳理內容:蘇子也覺得宇宙的無窮值得羨慕嗎?他的觀點你理解嗎?

  而又何羨乎?

  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結果也不同。

  水與月自變化的角度來看,不能有一刻的永恆,這一刻的水已經不是上一刻的水了,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月自然也不是上一刻的月了。

  如果從不變的角度來看,則物無盡,我也無盡。

  永遠流逝,永不消失,盈虛有變,皓月長明。我如何無盡?

  我價值的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跳出個人小我的侷限,人類的大我是生生不息,與萬物同在的。

  請問同學們,蘇軾是以何種方式、何種路徑感悟宇宙人生,化解鬱結,超越人生困厄?

  此時的蘇子已處在不辨水天,無盡空明之中,全然不受時空侷限。人們常說,心有鬱結,必須要找到一個散鬱化結的出口與通道,亦即要有一個合適的路徑,方能走出心靈的陰霾。一般而言,這樣的路徑有兩種,一種是“外釋”,透過融合於外物以轉移注意力,消除怨悱;另一種是“內釋”,透過內在的心靈審視、通變,在自我觀照中達到超越“舊我”走向“新我”的圓通之境。

  “而又何羨乎?”一句該怎樣來讀,輕而易舉又重若千鈞。

  這一段話裡還有怎樣的胸懷?

  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共適清風明月。

  不祈禍福、忘懷榮辱、超脫死生、曠達自適,與清風明月融為一體,實現了人生的圓融。最難得的是此刻的蘇子被記錄了下來,成為後世莫大的一筆財富。清代古文家方苞曾經這樣評價《赤壁賦》:“所見無絕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閒地曠,胸無雜物,觸處流露,斟酌飽滿,不知其所以然而然。豈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為之,亦不能如此適調而暢遂也。”

  誦讀實踐:誰能為我們讀一讀蘇軾實現了人生超越後坦蕩的襟懷。

  提示:誦讀是一種有聲的成長。

  5 、學習第五段

  客喜而笑,賓主盡歡,洗盞更酌,相與枕藉,東方既白。

  三、學習總結

  時間:月出——東方既白

  情感變化:樂——悲——喜

  誦讀心得:注意重音、節奏。

  注意停頓、聲調變化。

  誦讀與理解是相互促進的,誦讀別人的文字,往往也能得到內心的共鳴。

  誦讀是一種有聲的成長。

  四、課外閱讀

  我給大家找到了幾篇跟蘇子相關的文章,“思想最深刻者,熱愛生機盎然。”希望我們能將對蘇軾的品讀延伸下去,延伸到自己的生命中去。

  五、合作探究

  1、本文由“樂”而起,極“樂”而收,兩次樂的內涵是否相同?

  2、你在本文中能讀出“烏臺詩案”與被貶黃州之事對蘇軾的影響嗎?

  3、有人說蘇軾去的地方叫赤鼻磯,跟赤壁遠著呢,他犯了常識性錯誤,你認為呢?

  4、“客”是真有其人嗎?他在文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蘇子與客本質的不同在哪裡?

  5、理解蘇軾的胸懷對你有影響嗎?老師提供的相關文字,你會選讀哪一個?

  《赤壁賦》教學反思

  我在選課參賽的時候,決定選《赤壁賦》一文,是個艱難的決定。本文是經典中的經典,有過無數次的被解讀;本文由景入情,由情悟理,思想深刻,背景廣闊;本文以賦為體,主課問答,應突出誦讀;本文又是以文言文為載體,應強化理解。一時間,千頭萬緒,不知從何入手,畏首畏尾,總怕設計漏洞百出,割裂了學生與文字,但又不願調換內容。

  我考慮到本文文體特徵,先定下了誦讀這條主線,為幫助學生誦讀,我將課前自主學習的設計精細化,更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逐層深入理解文字。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展示小組交流成果,促進學生對文字的熟悉理解,也增強學生的信心。課堂主要以引導,幫助為主,讓學生逐漸走進文字的景、情、事、理。課後延伸閱讀是我的另一個設想,讀懂本文是本課的目標之一,讀蘇軾是我設計的更高目標。作為文化經典,蘇軾不可複製,如果在語文課堂上不能引起學生對蘇軾的閱讀興趣,那我總覺得是一種遺憾。

  我的這一節課,完全是一節生成課,學生不是我所帶的學生,儘管彼此有些陌生,但他們一次又一次給了我驚喜。我對學生的表現是滿意的,我自己對學生的評價和引導還有遺憾和不足之處,希望各位專家予以指導。

《赤壁賦》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本文一些重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特殊句式。

  2、鑑賞本文景、情、理的交融和語言運用的妙處。

  3、理解作者泛舟赤壁而觸發的情思和曠達樂觀的情懷。

  能力目標

  1、把握本文“以文為賦”的體裁形式。

  2、能夠熟讀成誦,積累名句,較為具體深入地理解文中所抒發的情感和闡發的哲理。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體會蘇軾豁達的宇宙觀和人生觀,他能從多角度看問題而不把問題絕對化,身處逆境也能保持豁達、超脫、樂觀和隨緣自適的精神狀態。

  2、體會文章的詩情畫意之美。

  【重點難點】

  本文的感情基調:主客對話所表現的憂傷與喜樂是作者內心矛盾和感情的真實反映,抒發哀怨之情時,流露了“人生無常”的消極情緒,但他並不甘心消沉,而能從中解脫出來,因而胸襟豁達,思想開闊,表現出一種灑脫、豪邁的氣度,使文章具有一定的積極進取、達觀超然的感情基調。

  【設計依據】

  學習文言文,首先就是讓學生讀得充分。“讀”是文言文教學的根本,讀好了,學習文言文的許多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這其中教師的範讀尤其重要,要使學生在教師的示範和指導下反覆誦讀,從而為學生積極地、富有個性地閱讀打下基礎。

  加上“賦”文體本身講究聲律之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與詩歌的韻律、節奏結合在一起,藉助於長短錯落的句子、靈活多變的韻腳以及排比對偶的形式,顯得謹嚴而又自由。只有心臨其境的誦讀才能再現文章語言的無盡魅力,也才能在此基礎上把握作者“由遊起興,由景生情,由情入理”的思路。

  其次,本文的閱讀,也應是師生自主愉快互動品讀的過程,要讓學生在品味語言的過程中感受古代燦爛文化的深沉與優美。

  【設計意圖】

  透過誦讀感悟文章,學生從中學會品讀賞析美文。

  為了理解蘇軾辯證的哲學觀及曠達的人生態度,閱讀中引導學生觀照自我人生,思考生命的真正意義與價值,從而培養其深厚的人文素養。

  【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

  2、討論探究法

  3、分析歸納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

  兩課時

  【主要知識】

  1、文體知識

  賦:

  介於詩歌與散文之間的一種文體,長於鋪陳敘事,多用對偶、排比、誇張等藝術手法。

  在賦體文章中,結構相似的上下兩句,相同位置上的詞語其意義或相同、或相反,這種現象叫做“對文”。注意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相互關係,仔細品味句子的韻味。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2、誦讀應注意什麼?

  應注意節奏、停頓、重音,特別是透過某些地方的延長,展現出作者“遺世”、“羽化”之樂。

  【課前準備】

  課前複習此詞有助於學生走進蘇軾的心靈,為賞讀《赤壁賦》作好準備: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教學設計】

  一、匯入課文

  配樂:古箏曲《夜色》。

  1、老師示範朗讀,學生聽讀。(要求:注意聽腔調,聽節奏,聽感情。)

  2、學生自由朗讀,進入意境。

  二、整體感知

  1、把握文中作者的情感變化:樂-悲-喜。

  明確:作者情感變化明顯,是引起主客問答的內在原因,也是貫穿全文的線索。

  2、第一段寫景的文字有哪些?你喜歡哪一句,最喜歡哪一句?

  清風徐來月出於東山之上白露橫江

  水波不興徘徊於斗牛之間水光接天

  3、在背景音樂中感受美景,然後說一說腦海中的景色,用自己的話敘述出來。

  要求:

  ⑴、賞析美文,體味美文,學會“賞析”。

  ⑵、化古人美的語言為自己的語言(散文語言)學會“說”。

  ⑶、認識美的大自然,學會評價。

  4、品讀第二段的音樂描寫,探討其中音樂的特色。配樂:簫曲《病中吟》

  學生吟誦: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泣……

  學生點評:音樂低迴婉轉,具有美的震憾力。本文的簫聲是悲涼的,“泣、訴、怨、慕”表現聽樂人的心理感受。

  拓展比較:是否可以從已學的課文中找到相應的體現音樂魅力的語言?

  學生甲:徐志摩《再別康橋》“悄悄是離別的笙簫”,此詩的簫聲是“悄悄的”不想打擾康橋的寧靜美好。

  學生乙:《琵琶行》有句“曲中收拔當心劃,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學生丙:孔子說過:餘音繞樑,三日不絕。

  討論:音樂停止了,音樂的魅力不絕,你們說為什麼?

  學生丁:音樂表現了人性的情感,人產生了共鳴,沉浸在音樂當中。

  三、對比探究

  本文3、4兩段,作者由景生情,因情悟理,把握其思路是理解文意的關鍵。

  ⑴、悲從何而來?

  討論:因眼前之景而神思飄飛,想到曹操當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哉?”透露出無限悵惘之情。一世之雄亦如是,思及自身,悲從中來。況宇宙無限人生須臾,怎奈這份空幻之感?欲超脫塵世,尋求寄託,卻“知不可乎驟得”,只能“託遺響於悲風”。

  提示:此處可透過誦讀,利用聲調高低、語速快慢體現出作者情感的變化。

  ⑵、蘇子之悲與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表達的“悲”有何不同?

  討論:蘇子之悲實乃古代哲人和詩人共同的困惑。

  不同:一是蘇子因眼前之景而神思飄飛,想到曹操當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哉?”透露出無限悵惘之情。一世之雄亦如是,思及自身,悲從中來。王羲之立足當時,將心中所思所感推及人類,從感性的體驗上升為理性的思考,否定“一死生”“齊彭殤”。

  二是蘇子由眼前的水與月,悟出了“變”與“不變”的道理,辯證地看待問題,知其不變,物我無盡,且於無限自然之中擷取清風明月,“取之無禁,用之不竭”,從而能超然獨立,曠達樂觀。王羲之對時光飛逝、人生短促的深沉慨嘆中暗含著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之情。

  四、課外閱讀

  林語堂的《蘇東坡傳》

  餘秋雨的《蘇東坡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