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恨歌電經典影影評
《長恨歌》講述了一個女人其中交織著上海這所大都市從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滄海桑田的變遷。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長恨歌電經典影影評,希望能幫到大家,更多精彩內容可瀏覽(www.ruiwen.com/wenxue)。
看過這本書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了,要說開始看的時間那更是長了去了,算到如今,差不多兩個月之久。自己很少一本書拖這麼長時間,一是六七月份剛好趕上自己考試,二是回家來之後又苦逼的跑出去實習,於是乎,零零碎碎的把這書終是看過了。
說起看書的理由,真值得大書一番。一是一直想看這部電影,當然我可以很大方的承認,我是為了吳彥祖去看的,本以為可以全篇對著他大流口水,沒成想這部電影裡的男人全都是陪襯,連最美的吳彥祖也只出現了不到半個小時。二是很久之前一次和阿木閒聊,說起我要看這部書,熟料阿木滔滔不絕洋洋灑灑起來,我和阿木聊天,一向是說了十幾分鍾阿木就匆匆忙忙的下線,像這麼的熱情,還真是讓我“醋意橫翻”吶,他說我等你的書評,誰成想,這一等,可是讓阿木等了兩個月啊,希望我這翩然晚至的小文,不叫你倒了胃口。
先說電影吧,很慶幸,我是先看的電影。吸取了以前的經驗教訓,我總是覺得再好的電影也有時也不能表現出文字裡的那種風情。讓我嫌惡的如丹·布朗的《達芬奇密碼》《天使與魔鬼》改編的電影,還有電影已經很棒但是我總覺得離原著差一些的《香水》。本來對電影抱著極大的熱忱,這倒不只是因為吳彥祖了,導演是關錦鵬,那個把《藍宇》《阮玲玉》拍的直達人心的關錦鵬,看過電影,真心被堵到被噎住了,兩個鐘頭的片子完全看的我雲裡霧裡,王琦瑤一生的旖旎風華在電影裡被表現的土裡土氣,看過電影,真心有種不應該是鄭秀文“息影謝罪”,而應是關錦鵬該回家吃飯的感慨。即使鄭秀文再努力的表現,都化解不了我對她那一口港普的違和感,而且,如果不是看過書瞭解了這是一個橫跨了五十年的故事,我根本無法理解電影裡一個又一個場景無端的變動。關於電影的話不多說,畢竟,電影是電影,好書是好書。
關於這個上海風情的故事,我其實沒有太多的代入感,因為自己離著那種感覺真的很遠。近代的上海真是風華繾綣,上海風情甚至流傳為一種格調。好似說起上海就應是旗袍加身,就應該是狹窄里弄,就應該是百樂門,就應該是《玫瑰玫瑰我愛你》。其實生長在天津這個城市,多少有點能想象的到舊上海的風貌,洋樓會館,綽約風姿。吳儂軟語的上海,於我來說,還是遙望來的輕鬆。
王琦瑤真是一個精伶的女人,看書的時候我就想,這是怎樣的作者,能把女人的點點心思描摹的如此細緻準確,很多心情,真的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我想那些粗枝性爽的男人或者女人可能很難理解女人的這些上不得檯面的心思,怪不得女人老得快,怪不得同年紀的男女男人總是沒有女人成熟,那種察顏觀色話說一半的精細,真不是常人達得到的的境地。
其實個人以為,關於王琦瑤的塑造,還是年輕的時候更為突出,那種自尊自傲其實是自卑的小心思,那種女人間的話說三分的小伎倆,真是精彩之極。可能是小時候不怎麼和嬌羞的女孩兒們多接觸的原因,自己一直覺得自己身上沒有其他女子的精細,但是看過這部書,還是覺得,女子身上的敏感,真的是天生的。女人合該就是生來要比較的,被人比較,自己還要同自己過不去,自己拿別人和自己比較。看過之後的兩三天裡,我一直在深深地反省自身,本來想脫胎換骨,從此成為一個伶俐人的,沒成想二十年的'懶骨不是想換就可以換的,這兩天又破功了,唉。
自己在看著書的時候,一位朋友也在看,聽到她不正經的評價,其實我是哭笑不得的:“這女的也太騷情了吧”。不過這話也沒什麼不對,王琦瑤這一生實在是豐富:十幾歲得名上海三小姐,不算風光無兩,也是見過世面;做過重慶方面李主任的情婦,得其接濟,一生無虞;勾搭過比自己小的小書生,小孩兒為了她孤身投向上海,前路不知;和富二代搞大了肚子,之後去陷害蘇聯革命人士後代,讓人家給孩子做現成的爹;還有那個從十幾歲一直傾慕她的程先生,硬生生的讓人單身了一輩子;老來老來還不安生,明明年紀可以做人家的媽可還是上了人家的床。哦,天吶,我只是隨便一數,就數出來這麼多,真是不得了啊。王琦瑤這一生的歲月,活的比旁人幾輩子都來得精彩吧。
邊看邊感慨,自己活不出的歲月,故事裡可以得到彌補,要不怎麼說電影是造夢。我這一生估計該是平平靜靜,於是看別人的波瀾起伏,心中總是萬般感受一齊湧上。看《長恨歌》,就像是走了一遭自己的人生,那些以前的記憶也慢慢的湧上來,這些天我一直在回憶以前的同學朋友,很多能想起來,伴著一抹透心的笑;還有很多,也許終我這一生,也不會再遇到了。人生多是如此,一路上遇到很多過客,而自己也成為別人生命中或重或輕的一筆。
最好的人生,多是戛然而止。生命就是這樣殘酷無情,你若求順遂的一生,那麼就要甘於平凡。若是轟轟烈烈,那麼就要承受高峰低谷。想起很久之前自己的一個理論:配角就好。我只是看著你們就好,直到終有時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