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邊城> 難忘《邊城》1500字

難忘《邊城》

難忘《邊城》1500字

  難忘《邊城》1500字

  讀了沈從文的小說《邊城》,讓我有了去邊城的想法,而我也深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恭行。最終在一個初夏的早晨,我們駕駛著越野車,沿著高低起伏的湘渝高速,向邊城進發。

  一路上,我們風塵僕僕,8個小時之後,我們到達邊城,此刻,已是夜深人靜,街上的人不多,許多店面已經打烊,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小餐館,草草吃過,就在公路邊找了一家小旅館住下。那夜,晴空萬里,繁星閃爍,街上的路燈似磕睡人的眼,迷迷瞪瞪的,河那邊的街景在我眼裡是朦朦朧朧的,夜色中的房屋只有一些大概罷了,若隱若現,我想像著白天的景色會更美。

  翌日清晨,當金色的陽光射進房間裡,我才張開睡眼松星的眼,舒服的伸了一個懶腰。一天的行程開始了。《邊城》中的邊城位於湖南省花垣縣西北部,距縣城25公里,與貴州省松桃縣的迓駕鎮和重慶市秀山縣的洪安鎮隔河相望,自古就有“一腳踏三省”的美譽,是湖南省的西北大門和湘西四大聞名古鎮之一。邊城鎮原名茶峒鎮,2005年7月改為邊城鎮,以沈從文先生所寫《邊城》小說名稱命名。因為沈從文是鳳凰人,很多人誤以為其在鳳凰縣。邊城在過去是川湘黔三省交界,如今是渝湘黔,行政區劃雖然發生了變化,而歷史是不能改變的。

  我們在洪安鎮背街的小巷穿行,青石板路一直將我們引向碼頭,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那小小的木蓬船,在綠悠悠的水中盪漾,那船已經駛到河的對岸,我們稍稍等候後,那船又駛了過來,慢慢的停靠在岸邊,船上的人下完後,我們就上船了,過渡到對岸是要收錢的,每人二元,錢不多。在我看來,這些坐船的人,都不匆忙,悠悠閒閒的,三個、五個,或一個、兩個的,原來他們大都是遊客,是來親身體驗這木棚船的歷史韻味的。

  這就是邊城有名的“拉拉渡”,也是湘西一種獨特的過渡方式,一根橫跨江面的鋼纜,連線湖南邊城鎮和重慶洪安鎮,不靠划槳,不靠撐篙,全憑一隻帶凹口的木棒,在一條貫通兩岸的鋼纜上,一來一回就可以將船上的乘客送達彼岸。

  這船雖然有些年生了,但我想這絕不是翠翠和他爺爺當年使用的那艘船,那船早已在歷史的長河中灰飛煙滅了,我們所看到的,只是一種傳承,一種歷史的傳承,它所要表達的意境,是要讓我們今天的人,體味那個年代人們生活的艱辛,以及那種歷史的人文氛圍。

  此時,我彷彿看到翠翠和他祖父那愉快的身影——那是一個清和的天氣,無人過渡,鎮日長閒,祖父和翠翠便坐在門前大岩石上曬太陽。或把一段木頭從高處向水中拋去,使身邊的大黃狗從岩石高處躍下,把木頭銜回來。或翠翠與黃狗皆張著耳朵,聽祖父說些城中多年的戰爭故事。

  我坐船到小河的對面,下船後我拾階而上,沿著緊靠小河邊的街,慢慢的尋覓著,我一直在找尋當年那條大黃狗在這街上的影子,但永遠都不會找到的了。街上,有很多狗從我身邊走過,也許其中有一隻,便是那黃狗的後代,這完全是有可能的。狗在很多情況下,給人帶來歡樂,消除寂寞,就像當年的翠翠領著大黃狗,豎起耳朵,聽遠處快樂的鼓聲、鑼聲,或到順順船總家,去看小河上搶鴨子比賽。那是怎樣的一幅快樂場景,令人流連。

  其實,我也帶著家裡的大黑狗來到邊城,雖然狗的顏色與黃狗是有些差別的`,但這並沒有什麼關係,我只知道狗是最通人性的罷了。有時我也牽著大黑狗,在邊城的小河邊慢步,看船、看水、看狗。。。。。。溪如弓背,山路如弓弦。在這清新的空氣中,我不停地在尋找小說《邊城》中一些故事的情節。

  在河邊,我看到有人正在釣魚,餌一放到水裡,那魚像餓昏了似的,一陣猛搶,一條一條的魚,便被那釣魚的人捉了上來,之後,釣魚的人是怎樣的一頓美餐,我就不得而知了。那水清悠悠的,只是見不到底了,與當年那河水清澈見底,也可見河裡卵石上的花紋,是有些不一樣罷了,

  夜晚,我們又坐上小木船,在水中慢行,遠處的水平平靜靜的,在這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們似乎只能聽到划船人的漿聲。河面上的風,迎面吹來,甚是愜意。兩岸邊的房屋,慢慢的向後遊走,人家窗戶裡的燈光,倒映在水裡,閃閃爍爍,若影若現。這河裡的水已經不是當年的水了,我用手在河裡捧了水上來,放在鼻前聞聞,這河水有一種淡淡的魚腥味、水腥味,似乎沒有當年河水的清香了。

  其實,在這偏遠的邊城,我似乎感到有我兒時生活的影子,只是地方不一樣罷了,這就是我所要懷戀的那過去了的時光,是一種非常美好、意味深長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