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好文> 蝴蝶蘭常見的疾病型別及防治方法

蝴蝶蘭常見的疾病型別及防治方法

蝴蝶蘭常見的疾病型別及防治方法

  蝴蝶蘭是現今較流行的盆栽花卉,特別是在“兩節”期間尤受青睞。但在栽培過程中由於管理不當,蝴蝶蘭經常會受到病害的侵襲,導致植株不能正常生長,甚至死亡。現將其常見的'病害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一、根腐病

  1.症狀

  主要危害植株根部、莖基部,發病初期根尖或根部成段變褐,後擴充套件蔓延至整個根部及莖基部,溼度過大時發黑腐爛、有黴味,導致葉片由下自上黃化、萎蔫,部分品種葉片綠中帶紅、發紫,萎蔫,最後植株枯死。栽培基質中根際周圍常佈滿大量黃褐色菌絲。

  2.防治方法

  (1)重複使用的栽培盆缽、基質等須經高溫蒸汽或紫外線消毒。

  (2)嚴格檢查,發現病株及時帶出室外深埋處理。

  (3)注意控制栽培基質溼度,澆水應勤澆少澆。

  (4)發病初期,可切除病根或換盆,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25%嘧菌酯懸浮劑、5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65%代森鋅可溼性粉劑等500~1000倍液交替灌根,每隔7~10天灌根1次,連續用藥3~4次。

  二、白絹病

  1.症狀

  主要危害葉鞘、鱗莖及根部,發病初期植株莖基部或上部肉質根呈水浸狀,後病部發黑變軟,表面長出白色絹絲狀物,多呈放射狀向四周及盆土表面擴充套件,後期在菌絲上產生油菜籽狀、表面平滑的淡黃色、黃褐色、棕褐色小菌核。葉片營養不良、黃化變軟,最後乾枯死亡。

  2.防治方法

  (1)重複使用的栽培盆缽、基質等須經高溫蒸汽或紫外線消毒。

  (2)嚴格檢查,發現病株及時帶出室外深埋處理。

  (3)加強通風透光,注意控制盆土溼度和酸鹼度,保持盆土潤而不燥,pH值在6.5~7.0之間。

  (4)發病初期,可用40%五氯硝基苯粉劑500倍液灌根防治,也可用96%惡黴靈可溼性粉劑3000倍液灌根或噴霧防治。

  三、煤煙病

  1.症狀

  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初期從葉背邊緣及莖基部分泌透明液體,液體黏稠。葉背初生黑色小黴斑(可擦除),後逐漸擴大至葉片正面,嚴重時形成連片厚而疏鬆的黑色黴層,對植株的光合作用和觀賞價值影響極大。

  2.防治方法

  (1)選擇抗病品種。

  (2)加強通風排溼。

  (3)及時剪除病葉或清除病株,注意剪除工具要用70%酒精消毒,病殘葉及時帶出田外燒燬或深埋。也可用棉花蘸取75%的酒精擦除葉片上的黴層,但須立即噴施藥劑進行保護,以防止其他病菌從擦除的微傷口侵入。

  (4)發病初期,可用3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2500倍液、45%苯醚·甲硫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12.5%腈菌唑乳油2000倍液噴霧。藥劑交替使用,每隔7~10天噴灑1次,連續防治4~5次。

  四、灰黴病

  1.症狀

  主要為害花器,萼片、花梗、葉片亦可受害。發病初期在花瓣及萼片上出現水浸狀、半透明小斑點,隨後斑點變褐並逐漸擴大為圓形斑塊,病斑相互融合。發病後期整個花朵呈黑褐色,腐爛、枯萎。花梗染病,早期出現水漬狀小斑點,後逐漸擴充套件成黑褐色圓形至長橢圓形病斑,病斑略凹陷,病斑擴大至花梗一週時,花朵即枯死。葉片受害,葉尖焦枯。溼度大時病部長出灰色黴層。

  2.防治方法

  (1)加強管理,精心養護,特別是花期要注意控制溼度。

  (2)定期檢查,發現病花、病葉立即摘除,嚴重病株可用塑膠袋整株套住後帶出溫室燒燬或深埋,以防病菌孢子飛散。同時用5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整棚噴霧預防。

  (3)發病初期,可用50%速克靈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50%撲海因可溼性粉劑1200倍液、50%乙烯菌核利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交替噴霧防治,每隔7~10天噴霧1次,連續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