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好文> 解憂雜貨店有感800字(精選7篇)

解憂雜貨店有感

解憂雜貨店有感800字(精選7篇)

  浪矢老爺爺的雜貨店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不僅僅出售雜貨,而且當遇到困難的時候寫信給雜貨店,第二天總能在牛奶箱裡拿到浪矢爺爺的回信。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準備的解憂雜貨店有感800字(精選7篇),供大家閱讀,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解憂雜貨店有感1

  靜謐的街道旁,佇立著一家雜貨店,只要在晚上把寫了煩惱的信丟進鐵卷門上的投遞口,隔天就可以在店後的牛奶箱裡收到解答的回信。人們紛紛寫信給解憂雜貨店,不可思議的事情接二連三地發生。歷經三十多年,這家雜貨店仍散放著溫暖奇異的光芒……

  辛棄疾在《賀新郎·用前韻再賦》中有道:“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是在我看來,這只是生活的考驗,我們應該克服不順心,不抱怨、不將就,努力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就如書中所說的,男友罹患不治之症,陷入愛情與夢想兩難的女運動員;一心想成為音樂人,不惜離家又休學,卻面臨理想與現實掙扎的魚店老闆兒子;爸爸的公司倒閉,打算帶著全家捲款潛逃,在親情與未來之間遊移不定的少年,他們在交錯的時空裡彳亍徘徊,最後經過浪矢爺爺的解憂,他們明白了自己的心願,直面自己的內心,堅定的努力,補上了“心中的洞”。

  故事最後的那張白紙,就是我們赤裸裸的心,需要我們描繪出自己心中的地圖。生活是一張白紙,經歷是筆畫,成功是色彩,從而描繪出與眾不同的地圖。心中有地圖,才能讓我們不迷失方向,才能有所成就。比爾·蓋茨心中的地圖使他走向了成功,他放棄了大學的學業,轉而從事IT行業,他的不懈努力配合其商業頭腦、獨特的洞察力及管理手段,使微軟不斷壯大並充滿活力,39歲就成為世界首富,並連續13年登上福爾斯榜首的位置。身在大學的我們,身邊有人選擇日復一日地專心在圖書館苦讀;有人選擇學習之餘去兼職獲得經濟獨立;有人選擇五彩繽紛,玩轉社團活動,他們心中都有自己的規劃,併為之堅持、砥礪前行。一個人不喜歡做一件事,你說什麼都是白搭;而一個人喜歡做一件事,他可以告訴你“一萬個喜歡的理由”。在迷茫的時候,請問問你自己:我心中的地圖是什麼?有了地圖,才會有努力的方向,才會不畏艱苦。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畢業踏進社會、迎接新的生活,因此,我們心中必須要有地圖,明確自己的目標,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人生必須靠自己的雙手去開拓。所謂的人生,所謂的夢想,一直都是在我們自己的手中,我們想要在這張白紙上面畫什麼色彩,描繪什麼樣的地圖,都是由自己決定的。人生很奇妙,緣分很微妙,選擇往往讓人彷徨,願你我心中有地圖,縱然不知身之所在,也能以自己心中的地圖為光,去摸索自己的方向。

  解憂雜貨店有感2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養成這樣一個習慣:只要是聽到,或讀到喜歡之人推薦的書籍,有書名或內容感興趣的,總要設法買來一睹為快,如李鎮西書中提到的《精神的雕像》,張學青講座上推薦的《三十六大》,管建剛文章中出現的《文章作法》等等。

  《解憂雜貨店》是一位老師在講座最後出示的,她說非常有趣,一週後就擺在了我的床頭。恕我孤陋寡聞,東野圭吾——這位日本推理作家界的泰斗,之前從來沒有聽說過。

  說實話,讀第一章的時候,有點不懂,不知道作者要講什麼,尤其是雜貨店變成時間的隧道,居然能接透過去,有點摸不著頭腦。

  耐著性子讀下去,線索漸漸明朗起來,就是不同的人遇到了煩惱,寫信向雜貨店的老爺爺求助。晚上遞進去,早晨就能得到回答。他們的煩惱各式各樣:擊劍運動員月兔,糾結的是繼續衝擊奧運會比賽資格,還是照顧罹患癌症的男友;魚店繼承人克郎,掙扎在對音樂追求的理想與父親日漸衰老的現實中;綠河愛上了有夫之婦;浩介面對父母欠債的出逃計劃無能為力;高中畢業的晴美在酒吧做兼職,不知道該不該辭職?

  小說的構思特別巧妙,每一個章節都是一個獨立的故事,探討愛情與事業,理想和現實,以及親情與道德的抉擇,這些人類永恆的話題。作者躲在故事的背後,透過一封又一封的信件指引讀者去思考。

  最後一封信裡,作者借浪矢之口這樣說:如果把諮詢的人比喻成迷途的羔羊,通常他們手上都有地圖,卻沒有去看,或是不知道自己目前的'位置。

  面對三位誤入歧途的小偷一張空白的紙,他給出了這樣的答案:你的地圖是一張白紙,可以隨心所欲地描繪地圖,一切全在你自己,一切都是自由的,在你面前是無限的可能。

  這一封信點燃了三位小偷心中的希望之光。

  是的,一切全在自己。那些諮詢過雜貨店的人,都在迷茫中找到了自己的路。

  月兔聽從了自己內心的聲音,決定追逐自己的夢想,得到了愛人的支援;魚店繼承人從父親的話裡明白了自己的方向,在為孤兒院孩子演出的夜晚,救出了一個孩子,他的《重生》得以流傳,也算留下了自己的足跡;晴美重新規劃了自己的人生,一邊陪酒,一邊學習,最終變成了搞房地產的女強人,這一切,全在於自己。

  何以解憂?唯有自己。煩惱常有,解憂雜貨店難找。遇到煩惱,我們不妨學一學浪矢爺爺,靜下心來,仔細傾聽內心真正的想法,指引自己的人生道路。

  諮詢煩惱,源於一位孤獨老人和一群孩子之間的遊戲。但是,真正的煩惱諮詢,讓這位老人重新找到了人生的價值。

  解憂雜貨店有感3

  最近,我讀了一本日本著名作家東野圭吾的一本作品,叫做《解憂雜貨店》,其實,我也是因為這本書的名字比較獨特,引起了我很大的好奇心,所以就嘗試嘗試讀這本書,可是後來,我慢慢的發現這本書具有獨特的吸引力,很多情節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就像書名一樣,書中所寫就是有一家叫做浪矢的雜貨店,這個店主幹起了解決煩惱的這種諮詢,連孩子的那種幼稚的小問題,店主都很認真的回答,原本人們是抱著玩一玩的心態來煩惱諮詢小店看看的,後來,生意卻是如此的好。

  只要把煩惱信投到雜貨店的信箱,第二天到後門的牛奶箱,就可以看到給自己的信了,那裡面寫了為自己解決煩惱的建議。

  那個雜貨店似乎有種神奇的魔力,現在的人可以和過去的人交流,併為他解決煩惱,而過去的人卻可以受到現在的受過店主幫助的感謝信。

  而人們的煩惱有各種各樣的,都是面對人生的選擇,該如何抉擇,只是想利用寫信的方式,來肯定一下自己的想法,而店主每次都盡心盡力的寫好每一封回覆的信,他不想因為他的疏忽,而導致別人的不幸福。

  文中的故事環環相扣,先是一個要參加奧運會的女孩,她的男朋友得了癌症,卻一直讓她從事體育鍛煉,想看到她參加奧運會,可是女孩只想陪在他的身邊,面對愛人和夢想,她不知道如何選擇,於是寫下了這封的煩惱信,投到了雜貨店。接著是個年輕人,家裡是經營魚的生意,而他更是家中的獨生子,被賦予的很大的期望,而他直接從大學退學了,原因,想追求他的音樂夢想,而家中的父母卻為此很憤怒,但是又想讓他去追求,而後來父親病倒了,魚店沒有人經營,而音樂的夢想還在繼續,他該何去何從,是追求還是家重要?

  一切的一切,雜貨店都寄出瞭解決這些煩惱的建議,或許是很平凡的話語,但是卻包含著不平凡的道理。

  沒有人會知道,這家雜貨店只不過把我們內心流逝的東西,尋找回來,這家解憂雜貨店不僅僅給我的是很神奇的感覺,更多的感動和感慨。

  每個人無法獨自生存,或許是一條建議,互相支撐才能活下去。

  解憂雜貨店有感4

  這是一本讀起來很快的書,剛翻上幾頁就恨不得馬上將整本書啃完,可當真合上這本書的時候,內心卻說不上來是種什麼滋味,久久的,難以散去……

  先來單純的說說這本書吧:開啟書的一瞬間,我就被吸引了——是我喜歡的紙張,是我喜歡的排版。紙張微微泛黃,有點做舊感,內心瞬間就平靜了下來。開啟目錄,看到章節的題目,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卻引人深思,每一頁的行間距排版得恰到好處,讀起來流暢不費眼。

  再來說說內容本身吧:每一個章節看似獨立或凌亂,實則環環相扣,緊密相連;每一個人物都充滿了矛盾與羈絆,但都因為與雜貨店的通訊獲得了救贖與釋然;每一個故事並非都是圓滿結局,但他們的靈魂都找到了歸屬。

  人活著世上,不論貧窮還是富有,不論非凡還是平庸,註定擺脫不了七情六慾,註定會有這般那般的苦惱,就如書中人物一樣:有人走投無路選擇了偷盜,有人不知如何擺平愛情和工作的天秤,有人在夢想和現實中掙扎,有人生來就沒有了父母,有人承受不了家庭的變故,有人苦於生計……雜貨店老闆浪矢雄志說"不管是騷擾還是惡作劇,這些寫信的人內心都破了個洞,重要的東西正從那個洞流失。"不僅是書中的人物,現實中的我們也一樣,只不過是一個個普通的人,擁有的是血肉之軀,怎可能堅不可摧。如果遇到了大的困難,在痛苦的邊緣是需要一顆救命稻草的,或許這顆小草真的就能左右我們的人生。

  但是,又如雄志說的那樣:"很多時候,諮詢的人心裡已經有了答案,來諮詢只是想確認自己的決定是對的。"遇到問題時,我們內心往往是有一個答案的,要麼是我們不曾發覺,要麼只是我們自己不肯直視它,要麼是不知這個答案是否正確需要他人的印證。所以,有的時候,冷靜下來,暫時換個環境或者放空自己,說不定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再陰冷的天也會有放晴的時候,再難的事終有度過的一天,哪怕走錯了路也沒有關係,大不了回過頭來重新走。請我們每一個都不要為難自己,也善待他人,請多一份陽光少一份陰雲,請做一個積極的人,請相信世界的美好!

  解憂雜貨店有感5

  諮詢的人心裡面早就已經有了答案,來諮詢只是想確認自己的決定是對的。——摘自《解憂雜貨店》

  很喜歡泰戈爾的一句話:有一個晚會上我燒燬了所有的記憶,從此我的夢就透明瞭;有一個早晨我扔掉了我所有的昨天,從此我的腳步就輕盈了。這句話表面意思是非常美妙的,我們拋棄了我們自己不需要的記憶,捨棄昨天,著手今天,準備明天,我們自己會做的更好,我們的人生節奏會更上一層樓。

  大家也都知道東野圭吾,他創作了很多有名的小說—《白夜行》,《放學後》等等。其中我很喜歡《解憂雜貨店》,他的故事有點神奇,迷幻色彩,給人有種科技感,有種迷離感覺。他寫的時候我就感覺置身其中。故事也是很溫馨的,曲折中帶著溫情。

  書中分為五章分別是:第一章為回答在牛奶箱裡、第二章為深夜的口琴聲、第三章為在思域車上等到天亮、第四章為聽著披頭士默禱、第五章為來自天上的祈禱。書中開始是這樣的:深夜三名小偷敦也、翔太、幸平正開著偷來的汽車逃跑,途中汽車壞了,他們到廢棄的浪矢雜貨店借宿,沒想到有封信從門縫進來,這封信是來自幾十年前的,是參加奧運會的擊劍選手因為自己心愛的丈夫患有癌症,不知道要不要放棄自己征戰奧運會的機會。他們也都給他們進行了解答,非常中肯。

  與父母逃亡的孩子不知道要不要離開這個破碎的家庭;生活艱辛的迷途少年要不要放棄追逐自己的音樂夢想,還是回家順從父母;城市裡面的工作女孩不知道自己何去何從,怎麼去選擇?

  其實這些諮詢的人已經有了答案,他們只不過是來確定自己的決定是對的。人們只不過是害怕沒有人和自己的想法一直,怕自己駛入迷失的深淵而無法自拔。所以這個時候就想去問一下外人,確信自幾可以堅持下去,走自己想走的路。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我們的人生只能我們自己去決定。其實,問的再多,我們心裡面早就有了決定就行了,不管別人覺得怎麼樣,自己覺得對才是最好的,才是最正確的。最後逃亡的孩子去了異地過上了新生活,追逐音樂夢想的孩子成就了自己的音樂夢。堅信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多去聽聽自己的內心。

  解憂雜貨店有感6

  題記:因為你的人生是一張空白,所以有無限可能。

  讀解憂雜貨店我關注的不是那幾個煩惱,而是那3個小偷——郭也,幸平,翔太。他們是小偷,被家人拋棄,寄養在孤兒院,工作總是被老闆責罵,儘管他們只是出氣筒。無奈為了生計他們變成了小偷,但是他們不偷貧困人家。這3個人因為諮詢煩惱而蛻變,而找到存在的價值。因為偷了東西被警察追捕,他們不得已躲在了廢棄的雜貨店.當第一封信出現時,郭也根本不想管,他說:我們有什麼資格為別人解憂?我們只是被萬人唾棄的小偷。是啊他們是小偷,莫名讓人心酸。其實我覺得郭也的內心是想寫那封回信的,只是他不敢寫,他對自己沒有信心。

  而幸平,翔太他們一直在猶豫寫還是不寫,寫吧,自己好像沒資格。不寫吧,錯過了這個幫助他人的機會。他們一生有幾次機會去幫助他人呢?最終他們寫了,即使引起了郭也的強烈不滿。後來透過來回的幾封信,透過月亮的不變,透過室內室外時間流逝的不同,透過信總是立即出現在盒子,他們意識到這個破屋連線了兩個時空。本來回復第一個煩惱後郭也就打算走,畢竟不開門,室內時間流逝速度就會很慢,他們要等很久才天亮,難不成餓死。可是煩惱的接踵而至擾亂了計劃,郭也還是不願去看信,他不想捲入一系列麻煩。不過最終在翔太和幸平的勸說下,他還是看了,還回了信。真的,他們回信很認真,雖然有時言辭犀利。他們可以利用先了30年科技,經濟的發展向他們提出合適的建議,讓他們朝著光明的一方發展。他們可以為了孤兒院挺身而出,去威脅他們以為要收購孤兒院的老闆,最終發現錯了,敢於自首。

  是他們讓破棄的雜貨店重返生機,也是雜貨店拯救了他們即將乾涸的人生。沒有家,沒有關心自己的人,沒有學習知識能力,沒有愛的人生,他們又能怎麼回事?是雜貨店讓他們知道原來自己不是白痴,自己也有能力幫助他人。是雜貨店讓他們看清了自己的靈魂不是隻會做一些鬼鬼祟祟的事,也可以光明正大。最後浪矢老爺爺的話很感人,因為你是一張白紙,因為你一無所有,所以你可以選擇任何事情。你可以逃離家人的安排,社會的壓力,旁人的期許,你可以隨心而行,只要你敢於追求,敢於面對零的現實,一切皆有可能。感謝雜貨店連線了兩個時空,救贖了兩個時空的人。沒有誰從生下來就是壞人,如果給他們多一點愛,一切皆有所不同。

  解憂雜貨店有感7

  “地圖是一張白紙,這當然很傷腦筋,任何人都會不知所措。可是換個角度來看,正因為是一張白紙,才可以隨心所欲地描繪地圖。一切全在你自己,對你來說一切都是自由的,在你面前是無限的可能,這可是很棒的事啊。我衷心祈禱你可以相信自己,無悔地燃燒自己的人生。這是《解憂雜貨店》中的老爺爺對三位主人公所說的。也是使我感悟最深的。

  《解憂雜貨店》,這是我在暑假裡看的一本小說,剛看起來覺得毫無頭緒,可多讀了幾遍,我就漸漸的懂得了其中的道理。

  故事講述的是:在僻靜的街道旁的一家雜貨店,只要寫下煩惱投進店前門捲簾門的投信口,第二天就會在店後的牛奶箱裡得到回答。因為男友生病而自己要參加運動會的訓練的女孩月兔,在她的愛情和夢想之間徘徊著;流浪歌手在家業與自己幼時的愛好之中難以作出抉擇;十二三歲的少年面對家庭鉅變和對未來的迷茫······他們將這些種種煩惱寫成信,投入信箱去諮詢。

  在諸多事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少年浩介在面對家庭鉅變中的從容不迫以及長遠考慮這一章,浩介一家因簽下鉅款而被迫逃跑,浩介不知該怎麼辦,於是浩介便向雜貨店諮詢,得到的回答卻不合他意似得,於是他也沒多在意。還在路上逃跑了。

  這一章的結局是:最後他了解到自己的父母因為他的這一舉動而選擇了自殺來保護他,一個完整的家庭就這麼破碎消散了。他也以這樣的代價最終明白了父母確實是時刻為他著想的,這是事實,並不是他之前認為的謊言。正如浪矢爺爺在信中所說,父親因為欠下鉅債而選擇帶著全家趁夜潛逃,這不是個正確的行為,但父親這樣做完全是為了保護全家人,而正是基於這一點,浪矢爺爺說浩介應與他母親一樣在背後默默支援父親,全家人一起面對,這樣將來也才會有轉機。關鍵時刻,浩介逃離父母的舉動將自己的父母逼上了絕路,無法去找兒子的父母只能以製造攜子跳海自殺的幌子換來浩介以後改名換姓繼續生活的機會,不讓他替他們揹負債名,他們自己卻真的選擇葬身大海。

  剛開始看這部小說時,似乎有點驚悚意味,因為有懸念,且對整個故事還不十分了解。到後來,隨著對故事的漸漸掌握,褪去了驚悚成分,只覺溫馨、感動,還有妙不可言!同時我也懂得了,人們會去承認自己的錯誤,去完善自己的將來,去為了夢想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