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作文【精】
端午節作文1
我國傳統文化有很多,今天就來說說我們的端午節,端午節的由來是為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據說五月初五的這天,愛國詩人屈原,懷抱大石投入江中,百姓為了阻止魚蝦吃他的身體,就用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
這個習俗一直保留著,只是現在的人們不把粽子投入江中,而是把粽子吃掉。
端午節的這天,大人們早早的就開始張羅了。媽媽負責包粽子,看著媽媽把泡好的糯米,肉,包在箬竹葉裡,不一會一個個小巧可愛的粽子就包好了。把粽子雞蛋一起放鍋裡煮,整層樓的人都能聞到粽香。
爸爸負責準備中午豐盛的飯菜,我們老家有個習俗,要為孩子準備雄黃酒,把雄黃酒抹在肚臍上,抹了雄黃酒,這個孩子就會健健康康的。還有就是為孩子繫上五彩線,等到七月初七再取下來丟到房頂上,讓喜鵲拿去搭鵲橋。
我們這天會穿上大人為我們準備的新衣服,跑到江邊,看大人們划龍舟,我們在岸邊為他們吶喊助威。
現在的人們對傳統文化越來越淡漠,希望我們能一直傳承下去。
端午節作文2
端午節是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每到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家家戶戶都會包一種"中山蘆兜棕。圓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鮮的竹葉來縛棕,裡面放有配料,分有鹹粽子和甜粽子兩種口味。甜粽子有蓮蓉,豆沙,慄蓉,棗泥;鹹的呢,就是鹹肉啊,燒雞,蛋黃,乾貝,冬菇,綠豆,叉燒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鍋裡煮,等粽子熟了以後,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瀰漫整個廚房。
解開扎藤,剝開粽子葉,甜粽子裡藏著紅紅的粽肉,鹹粽子裡白白的粽肉都升騰著蒸汽,散發著一種特有的蒸棕香。兩粽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塞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著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是幫極了!最最令愛吃甜食的我深愛的還是棗紅般的甜粽子。端午時節,家裡包了一大把粽子,總要送親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為謝意送給我們。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總有從姨媽,外婆家帶來的吃不完的粽子。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顰鼓動時雷凌凌,獸頭凌處雪微微。衝破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這是唐朝盧肇寫的《競渡詩》。十分突出了龍舟賽的宏觀場面。然而,在我的家鄉廣州也有在端午節划龍舟的習俗,俗稱“扒龍船”。在端午節這一天村裡都會組織一次小型的“扒龍船”比賽。家家戶戶身強力壯的男人都要參加,女的靠一邊,只有觀看的份兒。五六條窄窄的,瘦長的舟子,前頭是一個大大的龍頭。十多個人坐在一起,奮力地划槳前進,力爭第一個到達終點。儘管下著針兒般的雨點兒,船上的人淋得遍體溼透,分不清是汗還是雨,但是這點是不要緊的。再這關鍵時刻,贏了比賽才重要。
村裡的“扒龍船”太小兒科啦!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過癮。要看還是電視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龍舟賽。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條“傳統龍”參加角逐。長長的龍船上坐滿了肌肉鼓鼓的大漢。中間是鼓手,前頭的人吶喊助威,聲勢震天,霸氣、威風,震撼。細雨霏霏,江水湧湧。在此,男兒盡顯勇敢,堅強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龍船”的風俗是不常見的,因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節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轟轟烈烈,激情熱鬧。這就是我家故鄉端午節的獨特之處所在。
端午節作文3
今天,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正當我這條大懶蟲睡得迷迷糊糊的時候,我被一陣陣撲鼻的清香喚醒了。好香啊!是什麼東西的香味呢?我一邊嚥著口水一邊迅速起床。
來到樓下,我急忙問奶奶:“奶奶、奶奶,您燒的是什麼好東西?這麼香啊……”奶奶說:“傻孩子,你怎麼忘記了?今天可是端午節啊。”哇,原來是粽子的香味呀!我可是最喜歡吃粽子的了。聽說,古時候的人們把用糯米包裹成的粽子投到江中,讓江裡的魚兒不要去吃屈原的屍體,包粽子是為了紀念這位詩人。可是每當我吃到又香又糯的粽子時,卻能感受到奶奶對我的疼愛。奶奶知道我愛吃肉粽,所以每年的端午節總是會特地為我包好多的大肉粽。
你瞧,奶奶看著我大口大口地嚼著鮮美的粽子,她的笑容多燦爛啊!
端午節作文4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做香囊,過端陽,戴在身上香四方。
——題記
今天,滿大街都都是戴香囊的小孩兒,一路嘰嘰喳喳,熱熱鬧鬧,都在炫耀著自己漂亮的香囊。
我就想,我何不自己做一個香囊呢?不僅自己可以DIY一把,還可以省錢,真是一舉數得。
我把這個想法跟媽媽一講,得到了媽媽的鼎力支援。晚上,我們翻箱倒櫃,把家裡的儲物櫃翻了個底朝天,終於找出了想要的材料。
材料:
綢緞布頭,棉花(家裡找不到棉花,就從玩具小熊肚子裡掏出來一點代替),香料(笛子用的是艾葉,現成的),漂亮的毛線,剪刀,針線等。
做法:
第一步:先把兩層布頭用剪刀剪成自己喜歡的形狀,笛子剪成了方形,圓形和月牙形,記住哦,一定要兩層一起剪,不然可能會不好縫製哦。
第二步:接下來就要用針線把剪好的香囊布縫起來,要留一個小小的口,這個口很重要,如果不留口的話,就沒法塞進棉花和香料了。
第三步:塞進棉花和香料,笛子家裡沒有香料,就用艾葉代替了。
第四步:把封口縫住,縫上一根長毛線,記住,一定要把毛線的兩頭挽上一個結再縫,免得繩子鬆開。
第五步:在香囊的底部縫上喜歡的毛線做穗子,自己想縫幾條就縫幾條,嘻嘻……
好啦,就這樣,一個漂亮的香囊就大功告成了,怎麼樣,簡單吧?快來跟著我學吧!明年的今天,你就不用去買香囊了,可以為家長省下一筆開支,還可以送給親人,表表愛心哦!
端午節作文5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可就是沒有被國王採納,他反而被逐出宮中。屈原氣得不得了,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漁夫得知後划著小船把竹筒裡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之後,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來紀念屈原。我們全家都十分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就是吃粽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媽媽。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媽媽都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裡煮一煮,然後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錐體,然後先放一個棗,之後在裡面放上糯米,中間再夾幾個棗,最後用線把葉子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個老佛爺在睡覺。等粽子包完後,然後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裡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然後就能夠吃了!媽媽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見到粽子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每當吃粽子時,我總就是吃得很多!
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粽子,還要賽龍舟喲!
我最喜愛看賽龍舟了,幾十個水手都拿著槳,奮力地划著,擂鼓的水手士氣高昂,用力地敲著。“加油,加油!”場外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水手們聽了不得不更加使勁划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十分壯觀、熱烈。
吃粽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6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traditional festivals celebrated in China, which is on the fifth of the fifth lunar month, also known as Duanwu Festival.It’s said that it is to commemorate the death of a Chinese patriotic poet, Qu Yuan, who was snared by corrupt officials in ancient China and finally committed suicide by drowning himself in the Miluo River to protest against them.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流行的節日之一,它是在陰曆五月的第五天。據說這是為了紀念一箇中國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死,他被中國古代腐敗官員陷害最後在汨羅河投江自殺來表示抗議。
端午節作文7
今天下午,我跟這爸爸一起守門市,順便也寫了寫作業。
一開始,我寫的不用心。因為我心裡老是想玩遊戲、錄歌、玩三國遊戲。我一邊寫,一邊想別的事情,感覺非常無趣。突然,我想起了上上週的寫作業方法,就是我的“音樂大法”。可是我怕爸爸又說我一心不可二用就拐了一個彎兒說:“爸爸,你知道上上週,我是怎麼寫作業的嗎?”爸爸說:“不是聽寫嗎?”“不是,是一邊聽音樂一邊寫作業。”我說道。“哦,你原來想聽歌啊。我可以答應你的請求,但必須保證寫完作業”爸爸說道。“OK!”接著我就拿起爸爸的手機播起了《大笑江湖》。我一邊寫作業,一邊跟著唱,把所有寫作業的煩惱拋在腦後,後來,我聽了兩遍大笑江湖,聽煩了,又換了一首我最喜歡的《你好可愛》。
我連續唱了好幾遍,終於寫完了,我便放心的玩了起來。
端午節作文8
“五月五,粽飄香,插艾葉,掛荷包”。在無數孩子盼望中扳著指頭數了無數次後,端午節終於來了。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日子。提起屈原,相必大家都不陌生,我們都知道,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政治家,“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雖然屈原已經去世了很久,但是,我們應該學習他那愛國精神,這樣,才是真正讓他永遠活著!
有一種精神,是屈原精神,它可以讓我們的國家更為強大,讓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偉人。放眼全中國,雖有人不具備愛國情懷,但越來越多的人已經將屈原當作學習的榜樣,越來越多的人已經習慣了對祖國懷有深深的愛。從精神意義上來講,有沒有屈原這個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留給我們這種屈原精神,這種愛國情懷!屈原留給我們的不僅僅只有無數詩詞,還有他那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
而在端午節與姐姐的嬉戲更是引發了我的思考。
在吃過了粽子以後,我和姐姐便壓不住孩子好玩的天性,吵著要出去玩。而出去了,卻又感到沒什麼可玩的了。姐姐提出了唱歌,我們便一起唱起來。
一唱歌,我便有些害羞。就我這五音不全長時間只聽《斯卡博羅集市》的人怎麼跟得上姐姐們那潮流的步伐呢?在默默聽姐姐唱很久後,姐姐終於體諒我,問:“萌萌你會唱啥?一起唱。”於是,我就害羞的起了個頭: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雖然姐姐們都很驚訝的盯著我,但是她們還是跟我一起唱了起來。接下來,便是少先隊員隊歌。與姐姐一起無憂無慮的唱歌,我真的感覺無比快樂,彷彿整個人都被洗刷了一遍,什麼都不想的唱著,彷彿我從出生以來只做過唱歌這一件事情似的,這種專注的感覺真的很美好。
如果屈原知道今天的人們是如此幸福,他一定會很高興的吧!
端午節作文9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想起這首歌,我就想起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每到端午節大家就包粽子,賽龍舟,和雄黃酒,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賽龍舟、吃粽子和和雄黃酒……都與紀念屈原聯絡在一起。
科技在發達,時光在飛逝,但端午節吃粽子習俗不會變。它將在神州大地上永遠流傳下去,越來越盛。
端午節作文10
青禾抽穗、槐花飄香的季節,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最古老、最傳統的節日之一。相傳在兩千多年前,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因秦人攻破楚國憤而跳江自殺。屈原死後,楚國百姓非常哀痛,紛紛到江邊投放粽子餵食魚蝦,防止魚蝦去吃屈原的屍體。因此,農曆五月初五這天,人們就有了包粽子習俗,以此來紀念詩人屈原,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了今天的端午節。
除了包粽子,吃粽子,端午節還有很多其他習俗,如:賽龍舟,掛艾草,做香包、點硃紅……眾多的習俗中,最期待的就屬吃粽子了。
瞧!端午節還沒到,大街上就已熱鬧非凡,到處都是賣粽子、賣艾草的,連空氣中都飄散著粽葉的清香。
每年端午節的前幾天,我和媽媽就來到超市裡買粽子,粽子的種類有很多,有牛肉粽、豬肉粽,還有蛋黃粽、豆沙粽等,在這麼多粽子中,我最喜歡吃的就是鹹蛋黃粽了。
端午節早上,媽媽端上一大盤熱氣騰騰的粽子,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解開繩子,撥開粽葉,裡面露出了白白的糯米和黃黃的鹹蛋黃,真香啊!我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滿嘴都是粽子的香甜。
如果趕得巧,還可以去看賽龍舟。比賽還沒開始,河道兩邊就早已站滿了人,無論是看的人,還是划龍舟的人,個個都是激情滿懷,喜氣洋洋……
不知不覺,端午節在人們的忙碌與喧鬧中過去了,我期待著明年的端午節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