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好文> 做孩子快樂和健康成長的引導者

做孩子快樂和健康成長的引導者

做孩子快樂和健康成長的引導者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孩子已經滿了5週歲了,現在中(一)班上幼兒園。為人父母者,是小朋友的第一位老師。看著小孩天天在成長,我們要如何去引領他認知這個世界,讓他快樂的成長,健康的成長。這是我自己的一些做法,也是希望小孩能開開心心的成長,有個快樂的童年。

  玩,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方式,也是我認為最沒有強迫性的教育方式。軒軒老是叫爺爺奶奶陪他一起玩,叫爸爸媽媽陪他一起玩。玩玩具,出去玩滑滑梯,散步,跑步,踢球等。在玩的過程中不僅可以讓他獲得無盡的樂趣,還可以學到基本的認知,在家裡,和他一起玩玩具,他會用螺絲刀去開啟玩具電池蓋,會動腦去學習一些新的玩法;去踢球,他敢於踢,多跑動,結實身體,增強體質,不做現代的小胖子;透過玩還可以讓他們感受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苦惱,在家裡玩“納愛斯”牙膏贈送的扔骰子走幾步的遊戲,有時候他扔得好,先到達終點,就非常開心,而有時候大人們先到,他就有點不開心,我們就會教他“勝負乃兵家常事”這個道理,有輸有贏,才是最理想的結果,剛才你贏的時候我們輸了,現在我們贏了你輸了,公公平平大家都開心。

  說真的,我不看重他現在能認識多少字,會寫多少字,也不強迫他學習。梅花香自苦寒來,孩子的成長離不開時間的慢慢雕琢。拔苗助長是急功近利的方法,曇花一現不可取。平時他自己會學習一些字,他的身邊有電視,廣告牌等等現代媒體呈現出來資訊,能接收多少算多少。然後他也會念錯一些字,我們會去校正他的發音,並且組一個詞給他去想象,或者解釋給他聽。有一天,軒軒媽媽和他在看《爸爸去哪兒》這檔節目,當我問他這四個字讀什麼時,他念出來了,“踉踉蹌蹌”,把我驚呆了,這......說真的,我的記憶裡我是讀中學的時候才學會的。

  至於現在大行其道的英語呢,已經進入小學和幼兒園了。一邊是家長的望子成龍,希望早點學習英語,一邊是國家準備削弱英語在高考裡的比重,而我們家長呢,順其自然吧。如果家長強行報了興趣班,即便是走在了前面,而小朋友的童年快樂則少了很多,週末其他小朋友在戶外親近自然,而他則在和英語一起在屋子裡。軒軒的英語,我們沒有強行去叫他學習,給他了一個有26個字母的“大蘋果”發聲玩具,每個字母都代表一個動物的單詞,他的興趣自己就有了,能學多少是多少,撿了多少是多少。上週末去東莞香市動物園,讓他去看了很多動物,也可以看介紹那裡的英語。所以現在社會的資訊量驚人,我們要去引導小朋友接受好的方面才是最最關心的。

  旅遊也是一種讓小孩快樂的成長方式,不但增長見識,還可以寬心胸。軒軒學校組織去了深圳海洋世界,認知了很多海底動物;深圳華僑城大峽谷,體驗了空中纜車;我們公司去丹霞山旅遊,帶上軒軒,去南華寺領略佛教文化,去丹霞山欣賞丹霞地貌;去南崑山旅遊,體驗了爬山的樂趣,見了石河裡的各種形狀的石頭,還看見清澈的水裡有自由自在的小魚兒,把落葉當成小船順水而下,然後泡了溫泉,給他講了地熱的一些基礎知識;去陽江閘坡體驗海邊衝浪,認知大自然的威力,用游泳圈學習游泳;我認為這些體驗可以給他帶來進步。

  1歲半到3歲半,軒軒還沒念幼兒園之前這段時間,和其他小朋友在玩滑滑梯時,偶爾會發生小摩擦,老是去打其他小朋友,而我們只能教他要和其他小朋友分享,一起玩,效果不甚理想。後來讀了小班,老師教了他們要禮貌,他回來就說大家一起玩,都是好朋友,不能打其他小朋友,不然不文明。這裡得感謝幼兒園,讓小朋友能學習到文明和禮貌。

  給小孩適當的誇獎和鼓勵,能激發小孩的`動力。愛聽好話,這個是人的天性,能帶來愉悅的心情。爬山時,他覺得累了,還有好遠,我則會說很近了,一會兒就到了,鼓勵他繼續前進。

  有時候,我們應該放下家長的架子,多點朋友式的溝通,把他當作家庭的一份子,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重要和責任,給他信任,讓他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有時候,軒軒看見奶奶在打掃衛生,他興致來了,偶爾會幫忙拖地,這個時候不能說他沒弄乾淨,這隻能讓他的信心受到挫折,積極性也會逐漸降低。

  在軒軒的成長中,犯了錯過後,我們也動手打過他,可是,打了過後,心情沒有愉悅,反而後悔,幹嘛要打他,他這麼小,好多事情不明白的,為什麼不給他犯錯的機會?這中間就是少了溝通,大人只看了結果,沒有看過程,然後就打,沒給他一個很重要的信任。這個我們得認真反省,多和他做朋友,蹲下來,平視著小孩,和他有話好好說。

  儉,是一種好的品德。現在在家裡,我們是從嚴要求的,吃完飯,碗裡必須清光,不能剩一粒飯。至於在學校,則不得而知。在購物時,軒軒有時候是看見他需要的,都想買下來,我們先是跟他說,住在超市裡吧,然後再跟他講道理,有些是必需品,有些不是必需品,錢不能亂花。而後,他則通情達理地點點頭,知道有些東西沒必要買,還有就是kfc和m這2家很多小孩趨之若鶩的地方,我們則很少帶他去,這不是苛刻的對待他。古語說得好,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不能讓小孩養成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這才是最重要的。

  以上的隻言片語,只能代表這5年來的一些見解,其實每天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成長的歷程,我們覺得是大人和軒軒在共同成長,他是一天一天在長大,我們則是一天一天在增加人生閱歷,家長和孩子的溝通是最重要的,鼓勵和信任是走近孩子心聲的重要橋樑。

  每個小孩都有缺點,我們幫他發現和一起更正,但每個小孩也有他獨特的個性和優點,我們要懂得欣賞他可愛的一面,一起和他分享,讓他健康地,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