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詩歌> 丁夢詩歌背景介紹

丁夢詩歌背景介紹

丁夢詩歌背景介紹

  丁夢,本名丁萌霞,河南省南陽市人,本科學歷。現供職於河南省南陽市《廣播電視報》社。是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河南省詩詞學會會員、南陽市詩詞學會副會長。她是我國當代少有的年紀較輕、作品數量較多、創作水平較高、在詩詞界影響較大的女詩人之一。

  我與丁夢詩友初識於2002年9月,河北省晉州市文聯在西柏坡舉辦的“中華騰龍”詩詞筆會期間,丁夢既是與會者又是組織者,她落落大方,多才多藝,剛強果斷,雷厲風行的性格,給筆友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於時間太短,自然各方面的交流不深。後來,我發現丁夢的詩詞寫的質量好、意境深,其作品多次見於《中華詩詞》《長白山詩詞》等全國各地多家書、報、刊中。最主要的是丁夢發表了許多關於軍人、軍旅方面的詩詞,這更加引起了我這個老兵的共鳴,使我與他的詩詞交流漸漸多了起來,透過交流我對丁夢有了比較透徹的瞭解,因而也更加喜歡她的軍旅詩詞。

  促使丁夢創作軍旅詩詞的因素大體有三個:一是性格特點。童年時代,她就是個孩子王,懷著濛濛朧朧的嚮往,喜歡看打仗的連環畫小人書,看打仗的電影,幻想那種衝鋒陷陣的無敵的瀟灑與激烈的狂熱,久而久之,在生活中也逐漸養成了許多男孩子的氣質,整天領著一大幫男孩女孩做遊戲,抗著樹枝當槍玩,衝鋒打仗,因而人送綽號“穆桂英”!家中有一個哥哥兩個弟弟,兩個從醫,一個從政,都跟她開朗的性格恰恰相反。長大後,她一直嚮往軍營,曾經有過當一名女兵的想法,只可惜投軍無門,未能如願。現在人們很難想象,她活潑好動的'孩子王形象和喜歡寫詩填詞的淑女形象劃等號。二是工作關係:近幾年的每年七、八月份,她有一個開旅行社的朋友搞軍事夏令營活動,要她幫助做策劃、辦晚會、審節目、帶中級班、協調關係等等,所以跟部隊接觸比較多。有時要在部隊住好多天,這樣就有機會了解一些部隊的實際情況,從而產生一些想法和感受,積累了一些歌詠當代軍營、軍人方面的素材。三是家庭因素:她家多名親戚都是軍人,其中小舅還參加了老山的自衛反擊戰,榮立了二等功。大舅家表弟參軍到了東北,成為一名士官。火熱的軍營生活,使丁夢在心靈裡產生了神秘的嚮往,親友們在部隊裡所取得的成就,從精神上給丁夢帶了莫大的榮耀。所以,註定了她要用手中的筆、心中的歌來頌揚偉大的人民軍隊。

  軍人有軍人的性格,那就是生氣勃勃、如龍似虎。回想軍旅生涯,青春無悔,一生無怨。“紅旗獵獵長空,戎裝矯矯騰龍”(《醉東風軍旗頌》),軍營裡戰士們個個生龍活虎,儀表威嚴。在野營拉練時,隊伍浩浩蕩蕩,鐵甲洪流,寒氣逼人,顯示了所向披靡的軍威,在實戰演習中,摸爬滾打,塵迷煙嗆,體驗著艱難困苦,練就了過硬本領,時刻準備著為國衝鋒陷陣,“一片丹心誰見?英雄氣貫長虹”(《醉東風軍旗頌》),丁夢道出了我們軍人的忠誠和豪情。軍人自有軍人情,“清宵良夜,熱血兒女夢親顏”(《水調歌頭軍魂贊》)。人非聖賢,孰能無情?軍人也有想家的思緒,也有戀歸的感情,從走進軍營那天起,我們這些當兵人就把這情思壓到了心底、拋在了腦後,因為我們懂得:軍人的天職是服從,軍人的靈魂是奉獻,一切服從祖國的召喚,一切為人民而奉獻。丁夢經過多年與軍人的接觸,與軍隊有了深厚的感情,結下了不解之緣,她用她的筆寫出了我們軍人的情,“點點夕陽下,淡淡彩雲,鐵槍一杆擎肩,朝暮保民安。”“心願國昌運,身系劍光寒”(《水調歌頭軍魂贊》),“熱血滿腔挑重擔,為我江山!”(《浪淘沙軍旅情》)。

  昌黎縣《碣陽詩詞》第三期連發了丁夢五首詞,其中四首為軍旅詞,每一詞一字都深刻描寫了我們軍人的風采,讚揚了我們軍隊的建設成就,濃縮了我們軍人的情感,發出了我們軍人的真實心聲,也傾注了丁夢對軍人、對軍旅生活的真摯感情。

  丁夢的許多詩詞包括軍旅詩詞在網際網路上的《知音論壇》網址,“古典詩詞”欄目,以網名幽夢逸韻公開發表後,深受軍人的歡迎,一些軍營“弟弟”把她當作“知心姐姐”,這使丁夢更加了解軍人,因而在她的軍旅詩詞中把軍人的感情描寫的十分逼真,把軍人形象刻畫的活龍活現,“曲曲軍歌嘹亮,處處青春盪漾”(《水調歌頭軍魂贊》)。

  當然,丁夢畢竟不是軍人,在對軍營和對軍人的理解方面還有不足,對於各軍種、兵種的訓練、軍事理論的變革,尖端武器、部隊建設等方面不可能瞭解的太多,也無法親身體驗軍人職業的驚險與刺激、獲得成就後的榮耀感,因而對於軍旅題材的詩詞內容還比較單一,今後應該向多元化、深層次發展,我們期待著丁夢寫出更多更好的軍人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