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好文> 體悟老有所樂作文

體悟老有所樂作文

體悟老有所樂作文

  最近,我看到微信裡傳來山西太原一位年近八十歲退休教師推薦的一篇“老了,真好”的文章後,幾次重讀,反覆品味,體悟頗深。

  文章開頭寫到:“老了,沒什麼不好。老天爺是公平的,它奪走了我們青春的容顏,強健的體魄,卻踢一顆明淨淡然的心,給老了的我們。所以,我可以很欣喜地說:老了,真好。”接著寫到:“第一、老了,明白了;第二、老了,自由了;第三、老了,輕鬆了。生活軌跡大體是:隨心所欲,順其自然;寄情山水,頤養天年。生活的準則大體是:淡泊名利,學會捨棄;熱愛生活,懂得珍惜。雄心壯志是:切切實實把健康擺在生活的絕對第一位,爭取老而不衰,老當益壯,最後達到長壽善終,為家庭和社會減少一些負擔。”讀後,深感此文對人老的認識有獨見,闡述有道理。在此,我僅對老了“明白了、自由了和輕鬆了”三點,談點自己的體悟。

  首先,談人老了,開始活的明白了。當我們邁入花甲之年,停業休閒或離職退休後,自己很快就會體察到,人老了,開始有了淡然的心理,對人生、世事,漸而想明白了;對名利、得失,慢慢地看淡了;對年青時的爭強好勝、爭名奪利的意志,已消退或喪失了;對世間是非、對錯,都視為過眼雲煙和落花流水了;對世態炎涼、人情淡薄,開始感知領悟和熟視無睹了;對事業成敗、人生起落,漸感是天意而定和不可隨心所欲了。看,雲捲雲舒,花開花落,少了很多的銳氣和倔強,多了不少的安閒和自在。我們這些出生於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人,雖然經歷過苦難和落後的年月,但也遇上了安逸幸福和高科技發展的時代。我們童年住窯洞、挑泉水、钁刨土、牛耕地、吞糠菜、點油燈、寫信件、拍電報、步行走和坐馬車;成年開始有平房、用井水、拖拉機耕地、抽水機灌溉、有吃穿有電燈、打電話看電視、坐汽車乘火車;中年到老年住樓房、飲自來水、各式燈具滿屋綴、做飯使用天然氣、蔬菜大棚到處建、高產農場糧堆積、新鮮蔬菜樣樣有、粗細米糧皆齊全、各種商品琳琅滿目任你選、出門下樓和逛商場乘電梯、出行有車代步、遠行坐飛機乘火車或高鐵、在家看電視玩電腦打遊戲、用手機打電話發微信看新聞、不想做飯或招待親朋去飯店,各類餐館由你選,各種飯菜任你點、不想出去用餐叫外賣、不想出去郵寄或購物用快遞、不想出去存款和取款用手機、不想步行喚點迪。我們有幸趕上好時代,享受社會發展帶來的豐衣足食,感受高科技給予的多彩生活。我們很多老年人現在身體健康,衣食無憂,吃喝味香,兒孫滿堂,事業有成,何不樂度晚年呢?但人生各異,不能一慨而論,不是所有老年人都想明白。有的人是不會想,渾渾噩噩度人生;有的人是不願想,按部就班度時光。有些官員剛退休或退休幾年後就被送入監獄,在牢房裡苦度餘生;有些平民,生活拮据,兒女不孝,甚至疾病纏身,在無奈中慘度晚年;有少數愚人,思想單純,生活簡單,好似貓狗一般,吃飽就叫,喝好就跳,渾沌終老。世相萬千,人分各類,不勝列舉。

  其次,說人老了,身心自由了。當我們進入老年之後,自由職業者從就職單位上退居下來,公職人員從原來崗位上退休下來,都開始放下過去的重任,身心頓感自由了。企業老總和政府官員退下來後,就不需要日理萬機、耗精費神了,瞬感身心釋重了,大腦放鬆了,行動自由了;事業單位職工退休後,不要朝八晚五按時上班了,再不要受單位制度約束了,再也不要聽領導吆五喝六了;企業職工退休後,再不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了,再不需累死累活加班了,再不需為完成任務而日夜操勞了。我們很多休閒下來的老年人,每日都可以自己安排時間了。每天早晚可出去自由散步,賞花草,觀日出,看日落,陶冶性情,放飛思緒;經常可出去旅遊,看祖國山河,觀世界風景,寄情山水,心曠神怡;隨意可出去遊玩,遊山玩水,樂而忘憂;時而可出去探親訪友,話情敘舊,談笑風生;在家休閒,可飲一杯茶,看一本書,聽一曲歌,吟一首詩。人老了,日常生活也可以隨意了,想吃就吃、想喝就喝、想玩就玩、想睡就睡。在條件許可之下,自己想吃啥,自由調劑;自己想穿什麼,任意挑選,不要顧忌別人的非議。但也不能說,所有的人老了退下來都有了自由。我們知到不少貪腐官員,剛退下來不久,就被關進監獄而失去自由;我們看到很多老人,老而不閒,身不由己,沒有自由。有些老人在外諸事纏身,需要料理;在家中生活繁多,需要操勞、孫子繞膝,需要看護、孫子上學,需要按時接送。

  人老了,獲得人身自由、心境嫻靜,是莫大的欣慰。我們每個人一生,在遵法守紀之下,言行自由,是最大的追求。

  最後,論人老了,活的輕鬆了。我們許多普通人,在步入老年後,漸漸放鬆了身心,不再爭名奪利,爭強好勝了;很多人開始淡泊名利,放棄夢想了;有些人,在事業上有所成就了,在生活上也衣食無憂了;不少人的人生義務基本完成了,兒成女就,都能自強自立,兒女孝敬,孫子攜手,開始享受天倫之樂了;許多官員退休後,肩上重擔卸下了,身上責任也放下了,漸感無官一身輕了,開始放鬆身心,頤養天年了。但我們也看到,並非所有老人都放鬆了,有的人老了負擔卻越重了。一些農民、工人和幹部,老了後身心不但沒有放鬆,而且愈益沉重。家庭經濟拮据、外面負債累累、兒女不孝,甚至胡作非為、不幸之事時有發生等等。一個諸事不順,身處逆境的老人,怎能談得上放鬆身心而安度晚年呢?還有一些官員退下來之後,深感冷落、寂寞,放不下原來的權力和地位,長時間難以適應安閒生活。現在,自己出去後沒人問候和恭維了,居家裡也無人打電話請示和相求了。記得,微信裡有一個段子說某個官員退休後,有一天去公園遊逛,看到一個人走到自己面前來打招呼,心裡特別高興,因為很長時間沒有人同自己主動打招呼了。不料,那人走到他面前問到:“你還活著?”對此,他回家後幾天情緒不佳,多天厭食失眠。還有一次在家裡,正感到非常寂寞時,突然電話鈴聲響了,他興奮地急忙拿起電話,結果聽到的是一個推銷商來的電話,此刻,剛燃起的激動之火瞬間熄滅,心情頓顯沮喪。這就說明,我們很多官員在官位上退下來之後,一下子很難放鬆心情、戒除官癮、適應平民生活。

  人老是自然規律,無法抗拒。花,春綻放夏凋謝;草,春發芽冬枯萎。日月交輝,斗轉星移,流水不止,物是人非,無法改變。我們每個人都曾度過懵懂和無知的童年,走過青澀和輕狂的少年,有過朝氣蓬勃和拼搏進取的青年,經過奮發有為和事業有成的中年,最後邁入了悠閒自在和安逸快樂的老年。人老了,有了閒暇的時光,有了淡泊的.心情,有了感恩的情懷,有了謙虛的胸襟,有了自豪的資本,有了回憶的時間,有了隨意的資格,有了自省的豁達,有了享受的權力,有了心靈的歸屬,有了放棄的智慧,有了寬容的大度,有了自信的從容……。

  我們步入老年的人,都應放寬心態,順其自然,怡情雅趣,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