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好文> 解決林業產業隱患四種措施

解決林業產業隱患四種措施

解決林業產業隱患四種措施

  林業產業是以經營森林為主體的生態經濟系統產業,其主要包括經濟林培育、樹木種植、花卉培育、森林旅遊等相關產業。近幾年,由於國家和政府的關注,我國的林業產業結構已經具有了一定的規模,形成了多種產品的複合產業群體。但是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一些和弊隱患端就逐漸暴露出來,嚴重影響了我國林業產業的發展和進步,而只有進行相應的改革,改善當前的林業環境,才能推動我國林業產業進一步發展,做到經濟與生態的攜手並進。

  1我國林業產業的特徵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的林業產業在不斷突破與創新,在維持經濟和生態平衡中取得了重大成效。目前我國的林業產業以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全面升級為主線,以建設完善的產業體系為主要目標,將創新改革注入發展當中,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迴圈經濟,全面提高林地生產力。1.1林業產業協調發展在國家政策的領導下,我國林業產業結構取得了新的變化,各個產業結構的調整逐漸加快,對於落後產業的升級淘汰也在穩步進行。同時,我國林業一、二、三產業的發展比重逐年提高,產值結構也從以往的一、二產業轉變為以第三產業為主,做到了林業的協調平衡發展。

  1.2新興產業增長加快,產業貿易快速增長

  傳統的林業產業中,效益低的產業逐漸被淘汰,新興的產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如林業食品、花卉、竹藤等得到了快速發展,其增長速度也在持續加快。同時我國林業產業貿易也在快速增長,改革開放的加快使得相關企業對外交流合作的機會日益增多,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也得到了大大提高,所佔份額也在穩步擴大,我國的林業企業已經取得了顯著成功[1]。

  2我國林業產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2.1林業產業結構問題

  隨著林業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國的林業已經取得了重大的成效,創造了無限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但在發展的道路上,我國林業存在的產業結構問題也逐漸暴露了出來,這是制約我國林業達不到世界頂尖水準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主要表現在:第一,我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但其中林業產業所佔的比重較低,林業第一產業不具有穩定的經濟基礎,規模也缺乏有效的計劃和管理;第二,林業產業的結構素質較低,產業產值所佔比例不高,同時一些企業的規模較小,所研製的產品中低檔產品居多,缺乏技術含量,制約了其發展;第三,產品大多數缺乏科技含量,對於木材的利用效率過低,缺乏一條完整的產品生產鏈。這些結構性問題,嚴重抑制了我國林業產業發展的腳步,只有充分克服這些結構性問題,才能推動林業產業邁向新的高度。

  2.2森林資源培育問題

  森林資源是我國林業產業發展的主要基礎,由於從前對於環境的不夠重視,導致林業資源遭到了嚴重破壞,造成了我國森林資源面積較少,林業的發展缺乏基礎力量。同時,因城市化建設,很多綠地漸漸被高樓所替代,越來越多的林木資源被砍伐,導致我國森林資源質量偏低,可供開採的資源不足。木材的供需矛盾越來越突出,只能依靠大量進口,給我國林業發展造成了重大打擊[2]。只有加強對於環境的改善,才能為我國林業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促進其不斷髮展和進步。

  3加強林業產業結構佈局與森林資源的培育

  推動林業建設的腳步,要以加強林業產業結構佈局和森林資源培育為核心,以“建設生態文明、發展現代林業、推動林業科學發展”為目標,建設完整的林業發展體系。加強體制創新、政策創新以及科技創新,為林業發展注入新的能量和血液,嚴格遵循建設節約型社會和發展迴圈經濟的要求,建設富有特色的林業產業,提高產業素質,全面推動我國林業產業的發展。

  3.1擴大林業產業發展規模

  為加快林業產業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貴州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林業廳聯合印發了《貴州省十大林業產業基地建設規劃(2018—2020年)》,規劃到2020年建立10個規模在3333km2以上的林業產業基地。我國林業產業基礎較為薄弱,但近幾年人們對生態環境的重視,使得情況得到了一定好轉,卻遠遠不夠。同時我國一些地區由於地理環境的特殊性,其林地產出率相對較低,影響了當地林業的發展。隨著國家和政府的高度關注,林業產業應當大力擴大產業規模,促進林業的快速發展。

  3.2大力發展優勢林業產業,提高資源的有效利用

  加強林業產業建設,根據實際情況大力發展優勢產業。積極響應國家規劃,按照“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要求,圍繞做大做強、提質增效的產業發展目標,選擇具有資源優勢和地方特色的.油茶、刺梨、核桃、竹、花卉苗木及珍貴林木、木本中藥材、工業原料林、生態精品水果、生態有機茶葉、國家儲備林作為重點發展物件,按照高標準、高投入、高質量的要求,建立林業產業基地。建設一批投資規模超過10億元以上的現代林業產業示範園區,推動林業產業集聚發展,促進貴州省林業產業進入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集團化的新時代,積極推動全省林業產值快速增長,為2020年實現全省林業產值5000億元以上的發展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目前,大部分林業產品是以低端產品為主,在中、高階市場上仍缺乏專業的技術和水平,因此要推動林業產業發展,需大力鼓勵林業產業進行精深加工,提升林業機械製造水平,引進高階技術人才和高新科技裝置,全面提高林業資源的利用率和林產品質量,打造高階林業產品,促進我國林業產業的不斷進步。

  3.3加強產業佈局與資源培育,做到與扶貧振興戰略的有效結合

  大力發展林業產業的目的是創造更多的效益,從而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因此,加強林業產業的佈局和資源培育,絕不能落實到空處,應與扶貧和鄉村振興戰略結合起來。對於林業產業的培育,政府可以鼓勵貧困家庭進行林業產業的栽培,並給予一定的種植補助,同時大力發展中、高階林業產品,以推動當地經濟狀況邁向更高的高度。林業產業應與當地實際情況充分結合,切不可顧此失彼。我國政府部門要加強市場監控力度,推動林業資源的利用效率[3]。同時制定一系列行業規劃以及林業產業發展政策,為我國林業發展指明一條正確方向,提高林地生產力,全面提高我國林業產業的市場競爭力。

  4結語

  目前我國的林業產業發展中依然存在著許多的問題等待著去克服,隨著我國政府的持續關注,林業產業也迎來了新的契機和發展。要推動當地林業產業的進步,就要擴大林業生產規模,大力發展優勢林業產業,將林業佈局規劃與當地扶貧工作有機結合,以此來推動林業產業發展邁向更高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