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好文> 孩子說話不清楚有什麼辦法

孩子說話不清楚有什麼辦法

孩子說話不清楚有什麼辦法

  寶寶會說話了,每個爸爸媽媽都非常高興,但是過了不久,爸媽發現,寶寶怎麼老是說不清楚啊?有的寶寶說了半天,爸媽還是沒聽懂寶寶到底在說些什麼?有些寶寶雖然基本上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願望和要求,但是說的還很不標準,如把“吃”說成“七”,把“獅子”說成“希幾”,“蘋果”說成“蘋朵”等等,孩子說話不清楚 家長怎麼辦?。這下爸媽可焦急了!孩子說話不清楚常被人們叫做“大舌頭”。寶寶在會講話以後發音不準是很普遍的事情,爸爸媽媽不要著急,這是因為寶寶發音器官發育不夠完善。聽覺的分辨能力和發音器官的調節能力都較弱,還不能正確掌握某些音的發音方法,不會運用發音器官的某些部位。如在發“吃”、“獅”的音時,舌向上卷,呈勺狀,有種懸空感,而小寶寶不會做這種動作,就把舌頭放平了。

  但是如果寶寶發音不準的情況比較嚴重,持續時間較長,那就要引起重視了。

  寶寶發音不準,首先進行三方面檢查

  寶寶學說話必須具備3個方面的生理條件,即發音器官,聽力器官和腦發育正常。若你的寶寶明顯比其他寶寶說話不清楚,可以從檢查寶寶這三個方面著手,以便及早發現是器質性病變,還是功能性問題。

  檢查發音器官

  請醫生看一下支氣管、氣營、喉、聲帶和口腔、鼻腔、咽腔。發音器官有缺陷(如舌短等)的寶寶會發音不準,沒有長好牙齒也會發不出某些音。

  檢查聽覺器官

  要掌握語音,必須依靠聽覺。檢查聽力時,我們可以在寶寶的背後或側面(不要讓寶寶看見)開啟音樂盒(或者其它會發出聲音的東西),看寶寶有沒有轉過頭去看、去找。這樣在家中就可以方便而及早地對孩子的聽力狀況進行檢測了。

  檢查腦部發育

  如果寶寶的大腦發育受到損害,會給他們的語言發展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據研究統計,大腦受損害的兒童中具有語言缺陷的在70%左右,在語言上更多地表現為發音不準、吐詞不清。

  如果寶寶發音不準是因為以上三種原因,可以去相關醫療和功能訓練機構診治。

  全家動員,“對付”發音不準的寶寶

  排除寶寶生理器官的問題後,寶寶發音不準就主要是生活的環境、人為的錯誤發音(如地方音)所致。所以大人不妨透過一下一些辦法進行改善。

  語言治療法

  爸爸媽媽是寶寶的第一個語言老師。在和寶寶用語言交流時,父母要特別注意,一定要口齒清楚,有抑揚頓挫。

  不要重複寶寶的錯誤語音。在寶寶吐字不清的情況下,爸爸媽媽們不要學寶寶的發音,而應當用正確的語言來和寶寶說話,時間一長,在正確語音的指導下,發音就逐漸正確。

  和寶寶說話時要心平氣和,耐心地寶寶孩子的話語,等他把話說完後,你再提問或發表意見,幼兒教育《孩子說話不清楚 家長怎麼辦?》。

  平時經常鼓勵寶寶,當他說得清楚一些了的時候,哪怕只是一個詞,你也要及時表揚。

  儘可能引導寶寶放慢說話的速度,語速不要過快。

  教會寶寶在說話時儘量放鬆。

  累積語言法

  知道嗎,你對寶寶說話的一大意義就是讓寶寶累積大量的語言,聽得多了,寶寶也更加容易掌握正確的發音。

  在寶寶成長的不同年齡階段,他主要透過三種語言方式來累積語言:

  兒向言語

  在0~1歲這一年齡階段,一般都是您講得多,孩子講得少。這個時候,您應該儘可能地對孩子多說話,給他一個儘可能豐富的輸入和累積過程。

  目標言語

  在大人和孩子共處的場合,大人和大人之間的交流往往比較方便愉快。但這個時候,您千萬不要忽略孩子,應該讓孩子也參與到大人的談話中。

  兒童言語

  當您和孩子說完話,都應該給孩子一個單獨思考、獨處的空間。這個時候,孩子可以避免許多無關的刺激、干擾,一個人思考、回味。這也就是為什麼教育學家提倡讓孩子睡前聽故事的原因,這樣可以讓孩子沒有後續干擾,直接加強孩子傾聽後的記憶力。

  夥伴交流法

  如今獨生子女眾多,寶寶往往缺乏溝通交流的同齡夥伴,這樣對他的語言發展也沒有什麼好處。因此,你要要儘可能製造機會,多讓寶寶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交流玩耍,慢慢地,寶寶說話肯定會越來越清楚的`。

  比如,你在參加公眾場合的宴會、聚會的時候可以帶寶寶一起去;在雙休日,讓寶寶到小朋友家去做客,或者邀請小朋友到家裡來玩,您也可以帶寶寶去買東西、組織幾個有寶寶的家庭一起出遊……在這個過程中讓寶寶學會與人交流,消除膽小、害羞心理。

  環境教育法

  語言學習的早期環境不要太複雜。時下,有不少年輕的父母不瞭解幼兒學習語言的階段性和規律,受“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越早開發智力,孩子越聰明”的片面輿論影響,總想及早開發孩子的智力。

  事實早已證明,幼兒學習語言不能操之過急,語言學習的早期環境也不能太複雜。以往就發生過有的家庭父母、爺爺奶奶、保姆各講各的家鄉話,語言環境複雜,多種方言並存,弄得一家人南腔北調,給正在模仿成人學習語言的小寶寶造成了很大的困惑,不知道學誰的說話好,今天學南腔,明天說北調,結果反倒容易出問題。

  上海市心理諮詢中心的杜亞松博士說:幼兒過早地混學幾種語言,會導致產生語言障礙。當幼兒連漢語(母語)的發音、詞彙都不能準確掌握的時候,就要他學習發音、構造、語序等截然不同的外語,無疑是拔苗助長,這樣做不僅會影響孩子的語言發育功能,更會給其以後的學習、生活增加麻煩。

  繞口令法

  讓寶寶練習繞口令,使寶寶的吐字發音得以強化,並對容易發音混淆的詞語進行辨析。

  給寶寶閱讀散文、文學作品和詩歌。這可以讓孩子從小就多方面地感受文學作品中表達的韻律感和節奏感,同時透過不斷豐富孩子的詞彙、感受正確的發音,增強孩子的語言運用能力。